各位评委

2020-03-02 07:34: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课中《词五首》中的第4首《武陵春》这首古诗词的有关知识。

我今天的说课的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八个方面进行。

第一、教材分析

《武陵春》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中的第四首,代表了南宋时期词流派之一婉约派。第六单元以史传文学为主,所选的文章大部分是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客观记录和描述,呈现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不同人物的思想面貌。主题是结交历史人物: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之中有能征善战的武将,有足智多谋的文臣,有情思汹涌的诗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在历史上谱写了一段段灿烂的乐章,创作了一篇篇感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宝贵财富。这一单元就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上这些优秀人物的智慧、勇气并受到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从这些历史资料中去发现和领会中华民族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统精神。

25课把不同风格的五位作家,五首词放在一起让学生集中学习。这五首词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比较他们的风格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

李清照的作品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中都有选编。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了解我们可以准确把握李清照跌宕的人生、坎坷的际遇。出自小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二“诵读与欣赏”中《夏日绝句》这首诗,创作与1128年,但源于靖康二年(1127),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朝廷仓皇南逃。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出自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的《如梦令》,这是李清照早年创作的一首词小令,是一首追忆词。在一次偶然出去玩耍,醉酒晚归时,灵感爆发,把内心压抑很久的文气倾吐出来,创作了这首豪兴遐思、壮怀激越的《如梦令》。九年级上册25课词五首中的第四首《武陵春》,写于作者晚年避难金华期间,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九上课外古诗词中的《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和相思情怀。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选入李清照的词两首:《醉花阴》和《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身经上述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以及颠沛流离、孤苦无告的反映。全词透过残秋景象层层的描述,以表现作者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通篇纯用白描,层层铺写,满纸呜咽。词评家评为「千古创格」、「绝世奇文」,堪称抒情写意的佳作。

通过对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李清照作品的选编我们了解到李清照坎坷的际遇和跌宕的人生经历,我们的也能感觉到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变故,李清照的词风也发生了变化她的词以建炎元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词,主要描写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愁离绪,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与丈夫别离相思的痛苦,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因丈夫去世及亡国之痛,诗词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在内容上大大拓宽,风格越发苍凉沉郁。

对于阅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武陵春》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中一场春风摇尽百花,一个细节传出愁思;下片化虚为实增愁情,比喻夸张摹愁重,表现她的故国之痛,亡夫之思,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整首词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根据课标要求遂将这首词的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朗读诗词的技巧,有感情的朗读全词,掌握舴艋、载的读音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析诗词掌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2.学生通过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深入了解其词的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走入李清照的心灵世界,探寻词人的情感。

重点:品析李清照的词,掌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难点:品析李清照的词,掌握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及其词风格。

设计缘由:初三学生,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能力,但是运用具体的表现手法表达感情相对有点难度,因此设计这样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表现手法表达感情的方法。

第二、学情分析

对于古诗词,学生并不陌生。很多唐诗都耳熟能详。小学六年背诵的古诗词已经有73首,其中词共有四首,并已经知道两大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学习了苏轼的《浣溪沙 》辛弃疾和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 村居》,婉约派的词学习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并且在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中背诵学习《如梦令》,在七年级的时候还给学生补充了同词牌同作者的另一首《如梦令》,对于李清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初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方法。

整个初中阶段诗共有67首,七年级重在基础知识,八九年级重在培养能力。每个年级的考察点分别是:七年级重在考察学生把握诗的内容,划分诗歌节奏,找出诗的韵律。鉴赏诗的语言:特别是字词的妙用。八年级在此基础上重在考察学生理解写作的各种技巧,如用典、烘托、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等。区分诗人的风格特色如现实派、浪漫派和田园派。九年级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重在考察学生根据用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自己的观点评价。词共有18首,重在考察准确把握词的内容,进行语言赏析,区分两大词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和他们的代表人物。体会各种写法。曲共有4首,重在考察了解曲的文体知识,背诵默写和准确理解。结合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旧体诗中唐诗、宋词是考察重点。

每一首诗或词的创作都离不开一个特定环境,特定的环境直接制约着诗或词的风格以及它将要反映的内容。《武陵春》是李清照避难金华时所写的一首词。当时国破家亡,夫伤物散,她也流离失所,无依无靠,所以,词情及其悲苦凄惨。这首词篇幅短小,全词仅四十九个字,字字句句离不开一个“愁”字,学生能理解是写愁的诗词,却不知作者为何而愁,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相关的写作背景。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与愁有关的很多古诗和现代诗,古诗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或《相见欢》);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等。

现代诗如九年级下册余光中的《乡愁》,席慕容的乡愁,我讲课时给学生补充了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第三、教学模式

我的教学中运用了“比较阅读”教学法,比较阅读主要从异同两方面进行,完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阅读法可从两方面进行,即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通过比较阅读,使授课教师迅速熟悉教材,更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更有效地把握课堂;使学生更好、更深刻的理解文章,开拓思路,掌握知识。

而我在《武陵春》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纵向比较法。李清照的词不但是传奇,同时也是一部脉络清晰的传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前期作品而《武陵春》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雨疏风骤”“风住尘香”与“绿肥红瘦”“花已尽”两首词中都同为写风与花但是风急雨疏过后“绿肥红瘦”的真实情形却显得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而《武陵春》中 “风住尘香”四个字表达了一场小小的灾难的后果:狂风摧花,落红无数,花已沾泥,人践马踏,依然化为尘土,所余痕迹,但有尘香,这四个字不但含蓄,而且扩大了容量,使人从中体会了词人更为丰富复杂的感情。所以两首词虽为不同时期所做,但是其风格的异同较为全面的折射出词人的人生轨迹。

第四、教学设计

1、导新课: 用一副对联来导入新课

上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下联: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横批:一个用生命填词的女子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学习一首词,体会一种情,认识一个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武陵春。

设计缘由:李清照这个人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都有所了解,用一副对联来导入这节课可以帮助学生温习有关李清照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为本节课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做准备。

2、读愁情(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古诗词) ①教师范读,强调词的韵味,语速,节奏②学生模仿教师读词,教师做适当评价。③学生在点评基础上再次读词④学生配乐齐读诗词。

设计缘由:朗读教学是诗词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备课时在这个方面花了不少心思。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教师范读到学生齐读,从朗读到默读,从自由品读到学生吟诵。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更加强了诗歌的韵律美。让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充分让学生体会到了朗读的乐趣,朗读的意境。

3、品愁深

①学生默读诗词,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首词中哪个字词奠定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②个别学生读上阕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愁绪的词语(学生重点从“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等句子进行赏析,把握作者为何而愁)③读下阕,从下阕中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的词语④回想愁诗,再次感受愁重⑤学生齐读整首词

设计缘由:赏析教学更是古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赏析时以主问题“这首词中哪个词句奠定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作为赏析的中心。充分挖掘学生的能动性和他们的自主意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走入文本,赏析词句,不用教师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分析,使学生能自觉地走进语文,品味语文。

4、探词风 (与《如梦令》进行比较,探寻词风) ①其实李清照她本来也有着幸福让人艳羡的生活,我们来通过李清照的另一首词来感受一下②出示两首词,学生朗读,从《如梦令》中找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句,进行比较,看看形似点在哪儿?

设计缘由: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是教学的最基本要素。比较是人在认识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比较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两首词的比较学生更好的了解李清照坎坷的经历与人生际遇,从而得以理解李清照诗风的变化及风格的形成,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5、读内心(那么浓重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过气来,也读词的人倍感压抑,于是人们对李清照词的风格也中说风云)

①男权社会中,男人对李清照词的看法②男权社会中,女人对李清照词的看法

设计缘由: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就必须要读懂此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我们更好的把握作词者词中感情的有效方法,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

6、小结

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有何用?她奢望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搜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可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周遭的人都鄙视她为异类。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这份孤独在本已沉重的国愁家愁离愁中又刻上了深重的一笔。

第五、板书设计(制作幻灯片)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板书一个大大的愁,然后以“愁”字为中心,写出这首词中所用的摹愁的表现手法,在此下面画一艘倾斜的小舟,学生们会兴趣盎然,充满热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六、课堂评价

在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朗读、背诵。朗读分三个层次:读得准确、流利、有感情。背诵:1.背诵流利准确。2.背诵流利准确,富有节奏韵律。3.背诵流利准确,富有节奏韵律,能够带着感情吟诵诗词,背诵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传统的评价仅是教师评价学生,提倡多元评价。淡化教师评价,这节课的评价中,采取学生自评(占20%)、小组互评(占40%)、老师评价(占4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多元评价。

第七、资源开发

根据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和这节课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在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因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因此在学习诗词时,节选了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描写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日常生活的片段,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李清照内心无法排遣的的愁苦。

2.课外阅读。在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因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等。所以要适当补充李清照的相关诗词,如通过音乐了解到《一剪梅》,以及她的《声声慢》、《鹧鸪天》等词。

各位评委

各位评委

1各位评委

各位评委00000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各位尊敬的评委

尊敬的各位评委

尊敬的各位评委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尊敬各位评委001

《各位评委.doc》
各位评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