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

2020-03-02 04:25: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福建顺昌埔上中学

陈冬枝

一、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正确辨析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和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2、掌握本课重要的实词、通假字及古今异义词。

教学难点:

1、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三、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3、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主要内容:介绍背景,理清结构,研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朗读并背会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并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荆轲刺秦王 教师简介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 二、《战国策》及时代背景介绍。

1、本文出自《战国策》,我们原来学过的有《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谁能说说 《战国策》?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三、初读:

1、读准字音

淬(cuì) 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2、理清结构:

按故事情节分为三部分。

1、行刺准备。(1--6)

(1)、简介背景。(1节) (2)、准备“信物”。(3--4) (3)、准备武器。(5节) (4)、配备助手。(6节)

2、易水诀别。(7--10)

(1)、怒叱太子。(7--8) (2)、易水悲歌。(9)

3、王宫刺秦。(10--18)

(1)、计见秦王。(10--13) (2)、勇刺秦王。(14--17) (3)、壮志未酬。(19)

四、细读

(一)分析第一部分: 行刺准备。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第二教时:

主要内容:分析第

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二部分: 1.指名读讲

9、10自然段。

2.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3.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 4.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小结:易水诀别,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二、分析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作者怎样描写行刺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方法有: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第三教时

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学习

一、分析荆轲的人物形象

提示: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二、本文中其它各个人物也是性格特点鲜明,试从文中找出语句来说明。

三、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提示: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但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写法上还有哪些可学之处?

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五、练习

(一)词类活用

(二)古今异义词

比较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古今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物 ③则秦王未可亲也 ④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⑤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⑥诸郎中执兵 附:参考答案

①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②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③古义:亲近;今义:亲爱。 ④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⑤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⑥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三)特殊句式

(四)成语

(五)精彩片段练习,“易水诀别”一段

(六)翻译句子

(七)比较阅读《咏荆轲》

陶渊明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doc》
荆轲刺秦王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