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

2020-03-03 20:24: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

学院:会计学院

班级:09级会计1班姓名:刘浩

学号:20091611101

3这个暑假我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对本村和周边村庄的大学生村官的走访调查得出了如下报告,对此我也是深有体会。

由于我国长时期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广大农村的发展成为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瓶颈。党和国家近年来的支农惠农政策也突出表明,建设新型农村,促进广大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达到刻不容缓的地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来的战略部署,既是初步探索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它激发了亿万农民加快改变农村面貌的豪情。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单单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要把战略部署转化为现实,离不开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光的的青年人才。现在,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严重短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落后保守,一些地方村组织后继乏人。因而,大学生到村任职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大学生村官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不仅拥有良好的科学与理论知识而且具有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所缺乏的,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2008年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而大学生村官问题也成为当前社会以及广大大学生群体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明确颁布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政策,各地都是根据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基本上是由县一级政府选任分配到乡镇,然后再由乡镇统一管理,他们的编制不在村而在乡镇政府,因此很多大学生村干部除了完成村里的工作外,经常被安排到站所帮忙,有的大学生村官甚至脱离了农村成为站所的常任工作人员。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鲜见,毕竟大学生所学知识在农村能派上用场的地方并不多,而对镇上的各个站所却是大有裨益,被借调也就可以想象了。我们的问卷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是经常被借调。中央在最初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时也许没想到会出现大学生村官被借调这一现象,可是基层的复杂工作环境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也无需大加责备,在大学生村官将自己村里的工作不打折扣地完成,再到站所去帮忙这也不是坏事,关键是一个如何把握的问题,这就需要政策制定相关部门认真对待,明

确大学生村官的主要职责,对其他部门借用以及对大学生村官的其他活动予以规范,在规范的前提和范围内,也应该允许各地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特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管理、使用、锻炼等。

大学生当村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为“三农”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缺乏了解。有的村民只是了解国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上是不是有大学生村官,更不知道落实情况怎么样。

究其原因,一些地方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按要求,大学生几乎每天都应该深入一线与农民朋友打交道,首先是调查研究,摸清农村情况,熟悉辖区内的村民,然后才是传授先进的知识,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致富,同时学习积累农村工作经验。但调查走访的各村反映,由于一些大学生村官文字能力强,能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经常被“借调”在办公室里做打字员、记录员,甚至是书记、村长的“秘书”等,对农村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大,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在少数。很多当地的农民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来了大学生村官,甚至没有见过大学生村官人长得什么样子。

但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依然给农村带来了变化,接受调查的村民认为,主要体现在村容村貌改善、社会风气优化、生产技术革新等方面。

而村民寄望最高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调查报告分析认为,这就需要村官工作着力于此点,并在此基础上严把技术关、法律关、管理关,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学生村官对于自身所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于村民

的具体情况也有待加强了解,应注重发挥所长,尽最大努力做最顺应民意的实事。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了以下一些实际情况

1)在贯彻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大多数省份都从实际情况出发,招聘的大多也是本省人员,在我们的调研地中牟,大多数村官都是中牟县本地人。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和语言方面的困难。因此大多数村官在这方面并不存在多大的问题。

(2)在工作条件方面,由于大学生村官们都工作在农村,而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确实比较落后,并且村委会也没有能力为其提供很好的工作待遇,因此有的村官住宿条件不是太好,还有的村官工作地区比较偏远,交通出行受到限制。所以超过40%的村官认为在工作条件上有待提高。

(3)在精神文化方面,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网络通讯等不够发达,村官们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得外面的讯息,并且和外界的沟通交流受到限制;又由于他们处在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接触的人群在年龄、观念、视野和思维方式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他们很难结识到新朋友,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他们情感的空白,生活的孤独。另外农村娱乐活动的缺少,也是他们的生活感到单调。虽然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工作的先决条件,但如此高比率的人精神生活的贫乏,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状态,乃至整个政策的实施效果。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今后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的有以下问题:

(1)完善选拔培养机制。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选聘好大学生“村官”。为了避免用非所学,让大学生“村官”学以致用,在设置选聘条件时要以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发展村镇工业所需的专业为主;同时,为了缩短适应农村的过程,尽可能选聘本土的大学生“村官”就近任职,防止和避免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让他们真正成为“村官”。为了防止大学生“村官”成为“花瓶”、“看客”和“高级杂工”,不仅要给他们明确职务,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分工,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在大学生“村官”基本了解村情民情后,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单独负责一片或一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体现他们的价值。

(2)建立考核管理体系。为激励大学生“村官”积极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各地应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管理体系,细化考核标准,强化管理措施,通过量化考核和严格管理,引导大学生“村官”努力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3)量力而行扶持创业。大学生“村官”应该有多种发展方向,各地在鼓励他们创业时不能“一刀切”,应正确引导,不能给他们造成压力。大学生“村官”创业不能单凭热情,而应立足本村的实际,结合个人所学的专业和经济实力,选

择起点较低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全程跟踪帮扶,不仅要提供资金扶持,而且要加强培训、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销售问题,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风险降到最低。

(4)切实畅通流动渠道。为了让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各地应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进一步细化定向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公务员、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充实事业单位等制度,为日后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早作准备。同时,按照政策规定,在让大学生“村官”正常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引导,鼓励一部分人扎根基层,安心农村工作,为农村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

我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在即将开始的新的学年里,我会投入我实践工作中那样的热情去对待我的学习。希望明年暑假,我还可以有机会再来到这里。过一个让我成长而有充实的暑假.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调查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分析

江苏大学生村官村干部现状调查

大学生村官 创业现状 调查问卷

大学生村官现状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村官现状浅析

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研究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doc》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