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2020-03-03 09:03: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新城二中 何武娟

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探索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由于各级领导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信息技术与各类学科的整合轰轰烈烈的开展,信息技术必将推动教育界的大革命。

由于以上原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就变成了重点,我认为,实施教学和学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使教学策略和方法真正落到实处,起到作用。

一、评价机制

实施教学,必须要引入评价机制,正确对学生进行评价,而实施教学评价,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各种因素的关系,是客观、顺利的进行评价的关键。所以教学评价应贯彻以下几条原则。

1、目的性原则,任何没有目的的行动都是盲目的,只有明确目的,才能从实现目的的需要出发,设定评价目标,选择评价方法,制定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评价目的是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客观性原则,评价必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的判断,切忌主观随意性。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对待他们必须公平,对事不对人。

3、整体性原则,在评价时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关注他们发展的全过程,全面、全过程的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4、指导性原则,在评价中不仅要使被评价者(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还要去他们指明方向,使他们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

5、科学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光靠经验和直觉,而要依靠科学的原理、方法和态度来判断和分析,要正确处理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正确定位学生与教师的角色

实施教学和学习必须正确定位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与选择,尤其是在学生创造性培养方面,教师不再是自我权威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而是学生创造能力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提高教师的素质

1、要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师也不应停留在原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只有做好了这几个方面,才能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3、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给学生指明前进的路。

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日益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的过程之中。它通过以计算机的综合处理,将超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课件。冲破了基础教育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起着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传授教育教学内容的作用,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所以我们首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优势,所以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单纯黑板说教,引入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增加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欲望,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尽可能多的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制作出能体现现代化教学思想和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在最适当的时机,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且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不要太花哨,以实用为主,把这节课上需要处理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最好的展示出来,并且不能脱离课堂,要知道,你是在和一群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在上课,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演讲,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想象时间,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矛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这些矛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现象,解决疑点,消除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的自信心,激发创造的热情,引导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创造能力,并使学生在质疑只增强了自信心,发现自身的亮点。适时增加实践活动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他们在观察实验中学习科学的方法;他们上网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与人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和微薄的力量为社会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实行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懂得生活,懂得做人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完成素质教育中信息技术学科所应承担的责任。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中期报告(推荐)

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3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实验计划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学习心得 王清华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2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实验计划

.9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实验计划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doc》
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