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

2020-03-02 15:54: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练习题】

近年政府部门频频“试水”移动互联网,除了政府网站外,还有多个政府部门推出官方APP。但是这些APP的下载量存在“冷热不均”现象,有的仅有几十次下载量。一些政府部门开发的APP下载不够方便,一些APP更新不及时,或者在手机系统升级之后无法使用,成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目的是摸清全国政府网站基本情况,有效解决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

【参考答案】

办官方网站,做政府APP,本意是为了及时公布信息,开展电子政务,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既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质量,也可以让政府服务到群众中来。可是只想开发却不想维护,只想通过开发APP来提高政绩,而忽略了后期的善后工作,最终变成了“僵尸APP”,其结果只会得不偿失而且还有秀政绩之嫌。

【表明态度,指出政府办网站的意义和暴露出的问题的本质。】

“僵尸”网站背后是“僵尸”作风,根本原因又是扭曲的思想认识。总是把办网站、发微博、做APP当作应对上级的任务,而不管群众的真实信息需求。往深层说,政府网站的僵尸化,其实是现代政府形式与传统政府运作方式之间矛盾的产物。信息化建设要求政府事务公开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却更愿意人事、财务闭门运作;互联网时代崇尚交互信息,他们却下意识保存着向老百姓宣教的习惯。政府网站的僵尸化以及其他网络工具的休眠,归根结底是因为网站表现出的服务态度和政府实际服务能力脱节,网站表现出的开放姿态和政府现实的工作惯性相悖。

回看这些年政府信息化建设之路,从网页到微博、从微信公众号到APP,“僵尸化”的诟病始终如影随形,这足以透露出两个现实:一是政绩思路只能导致信息化泡沫;二是地方政府改革的实际效果还远跟不上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

【分析“僵尸”网站或者APP背后的原因,没有切实的服务态度,对办网站的认识不到位,政绩思想作怪。】 中央此次普查僵尸政府网站,可谓应时顺势之举。一方面可以为评估政府网站建设、政务公开情况设立更科学周详的标准,比如如何评估这些网站的活跃性和影响力等等;一方面也可以此为抓手,解决一些地方民众长期得不到回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通过这种集中普查测评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进度,倒逼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加快改革。唯此,才能缩小横亘在政府信息化形象和实际效能之间的那道鸿沟。

【回应政府行动,指出政府此举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其实,政府网站直面人民群众,是活跃还是沉默,是互动还是封闭,这本身就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既然办了网站,就应该办好,否则只会把懒政意识、官僚作风展露无遗,不仅不会给群众“获得感”,反而会激发更多人的反感。

2015山东公务员考试生态类主题范文赏析: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范文主题】

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主题 【背景材料】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三是水资源与产业布局不匹配。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基本保障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是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仍是我国当代四大水问题,并呈现出三个明显特征: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防水灾能力总体提高与水灾害损失不断加大并存,水生态和水环境局部好转与整体形势严峻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如何使水利与经济发展相适、与民生保障相宜?这既需要面对自然状况研究处理客观问题,也要针对人们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等调整解决社会问题。

【习题示例】

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突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对策明确,措施具体可行,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解决缺水问题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资源短缺已然成为我国水资源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当前,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水资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水情仍将长期存在;水资源配置能力整体上仍然偏低,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水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

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强化行业用水定额管理,用水效率低于最低要求的,依法核减取水量;用水产品和工艺不符合节水要求的,限制生产取用水。加大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的节水力度,在农业领域,继续抓好大中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现代旱作节水农业;在工业领域,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在城市生活领域,加强供用水管理,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从区域层面看,加快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继续搞好引江济太、引黄济津济淀、珠江压咸补淡等应急调水,提高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从相邻河湖看,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水系连通、科学调度等措施。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和管理。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水源地建设、供水节水、排水治污及中水回用等工作,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作为水资源匮乏的国家,珍惜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无疑是必要之举。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在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一定能克服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困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doc》
练习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