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生活

2020-03-02 13:22: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单选题

1、大学的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止于至善)。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说的四位哲学家没有(王夫之)。

3、20世纪三大哲学思想运动不包括(现代主义)。

4、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实际上是(求知)。

5、致用亲民不包括(修身)。

6、三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止于至善)。

7、不是针对自身而言的是(亲民)。

8、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是(求知)。

9、中国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

10、(明德)在《大学》的八条目之外。

11、西方中世纪的文明传统是(基督教文明)。

1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可以指(上帝、本体、绝对存在)。

13、根据现象字,母爱的本质是(母爱)。

14、儒学的命运是(历久弥新)。

15、“生活儒学”是由两个关键词构成的,即(生活和儒学)。

16、“有生于无”,“无”是(存在)。

17、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动都是(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18、“回到本真”是(现象学)哲学流派的口号。

19、“经世致用”是(儒家)学派的传统。 20、作为一个思想者,用其所做的观念上的构建来解决问题,它的功能和(宗教)是一样的。

21、容隐制不是(容忍枉法)。

22、(人)可以用更上位的概念定义。

23、孔子认为统治一个混乱的集体,首先应该做(正名)。

24、孔子医生做了三件重要事情,其中属于政治活动范畴的是(游说诸侯)。

25、最早的礼和乐是在(祭祀)场合下出现的。

26、儒家讲礼乐文化的前提是(仁爱)。

27、礼的本源是(爱)。

28、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

29、孔子生平的事业有(政治活动:游说诸侯、局徒讲学:创立儒家、交献整理:册定六经)。 30、中国文化传统中讲的“乐”,狭义上指的是(音乐)。

31、“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出自(苏东坡)。

32、下面对“万物皆备于我矣”中的“我”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人的心性本体)。

33、秦朝统一全天下用的是(法家)学派的学说。

34、儒家所认为的本源是(德性)。

35、《周易》是由(64)卦构成的。

36、(苟子)提出了“善为医者不占”的观点。

37、孟子所说的“四德”,即(仁义礼智)。

38、孟子认为,“放心”之后,人应该(“求”)。

39、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40、“制民之产”是(孟子)主张。

41、冯友兰先生认为“元亨利贞”的“贞”是(末期)。

42、儒家心性论认为的世界本体是(诚)。

43、讲究每日格物而回归本性的是(朱熹)。

44、孟子的老师是(子思子的徒弟)。

45、“参赞”和“化育”从(诚)做起。

46、乾卦全部是(杨爻)。

47、孟子认为人不能跟着感觉走,但是黄玉顺教授认为人可以跟着(诚)这种感觉走。

48、《中庸》认为,天地万物的本质是(诚)。

49、“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孟子)提出的。

50、下列对《周易》古经里的“大人”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天子)。

51、古代儒学可以概括为哪两个方面(内圣和外王)

52、大学作为一种学制从西方引进后所失去的大学精神是什么(居仁由义)

53、居仁由义出自(孟子)

54、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是(居仁由义)

55、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朱熹)

56、关于“明明德”,错误的是(两个“明”都是形容词) 明德是名词 第一个明为动词,是先验主义

57、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止于至善)

58、大学之道的两个方面指的是(立德和爱人)

59、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实际是(求知) 60、三纲领中具有统领性的是(止于至善)

61、孔子的全部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2、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其中第一个境界是哪个(自然境界) 6

3、礼得本源是(爱)

64、可以用更上位的概念定义的是(人)

65、礼仪所表现的出来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6

6、在儒家看来“礼”的本源是什么(爱的情感) 6

7、容隐制是(法律进步,尊重亲情,尊重亲情) 6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

9、“人是五毛两足的动物”是出自哪国哲学中的一个说法(希腊) 70、在某种情况下,礼可以(损益,改变,推翻) 7

1、“性是体,情是用”是谁提出的(朱熹)

72、一个现代性民主国家内部的主体是谁(公民个体)

73、作为一个思想者,用其所做的观念上的构建来解决问题,它的功能和什么是一样的(宗教)

74、西方中世纪的文明传统是(基督教文明)

75、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在走向近代化、现代化,或者也可以说是在走向(现代性) 7

6、明确反儒家的巨大运动发生在(1919) 7

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谁提出的(老子)

78、1923年,思想界分化成的三大派包括(自由主义、唯物史观、文化保守主义) 7

9、“现象背后一无所有”是谁提出的(歌德) 80、“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可以指(上帝、本体、绝对存在) 8

1、《周易》是由多少卦构成的(64) 8

2、恻隐之心是(人之端)

83、孟子的哲学政治思想中最高的原则是什么(仁义)

84、统治了中国思想界一千多年的主流哲学其实是什么(儒家的心性论) 8

5、秦朝统一全天下用的是哪一学派的学说(法家)

86、中国古代的由汉儒创作出来的额帝国宪法叫什么(《白虎通译》)

87、孟子四端学说中人区别于动物的情感都有哪些(恻隐感,羞恶感,是非感,恭敬感) 8

8、道家处事是怎样一个态度(逃避)

89、哪个人物提出了“兼爱”的观点(墨子) 90、《周易》的文献构成不包括(易疏) 9

1、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9

2、“天命之谓也,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出自(《中庸》)

93、孟子认为人不能跟着感觉走,但是黄玉顺教授认为人可以跟着哪种感觉走(诚) 9

4、“一分为二”的观点体现了哪家的思想(儒家0 9

5、被称为“群经之首,百行之源”的是哪一部典籍(《周易》) 9

6、下面属于《周易》中卦辞的一项是(元亨利贞) 9

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出自哪位的作品(孟子) 9

8、绝大多数上当受骗者具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想占便宜) 99“不偏不倚”中的“不偏”指的是什么(不偏离本性) 100、秦始皇读的《说难》、《孤愤》是谁的著作(韩非子) 10

1、三纲领中具有同领性的是:止于至善 10

2、致用亲民不包括以下哪一项:修身

10

3、请选出以下哪一个在《大学》的八条纲目之外:明德 10

4、按照儒家的思想如果你不怎么做就不可能不朽:立德 10

5、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朱熹 10

6、“居仁由义”出自:孟子

10

7、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实际上是:求知 10

8、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是:居仁由义 10

9、中国的轴心时代是:春秋战国

110、不是针对自身而言的是:亲民

1

11、我国古代儒家的“实践”是指什么层面的:伦理学

1

12、大学作为一种制度从西方引入后所失去的大学精神是什么:居仁由义 1

13、选出以下哪一个在《大学》的八条目之外:明德 1

14、孟子提倡的大学精神是:居仁由义 1

15、“有本者如是,是取之耳”出自:孟子 1

16、三钢领中具有统领的是:止于至善 1

17、“朱程理学”和“陆王心学”所说的四位哲学家没有:王夫之 1

18、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止于至善 1

19、按照儒家的思想如果你不怎么做就不可能不朽:立德

120、中国的内生现代性其实生产的很早,但是中间曾经几次被打断:2 1

21、明确反儒家的巨大运动发生在:1919 1

22、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动都是什么: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1

23、儒学的命运是什么:历久弥新

1

24、就中国的自由主义来讲,今天有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儒家传统 1

25、具有解构性的是:后现代主义

1

26、当代中国“儒学复兴运动”最早的提出者是:黄玉顺 1

27、“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可以指:上帝,本体,绝对存在 1

28、西方中世纪的文明传统是:基督教文明

1

29、西方二十世纪的三大哲学运动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语言学

130、儒家所讲的教化,首先是:诗教 1

31、“道可道,非常道”是谁出的:老子 1

32、《哲学全书》是下列哪位人物的作品:黑格尔 1

33、礼仪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1

34、《春期》是哪国的史书:鲁国

1

35、最早的礼和乐是在是场合下出现的:祭祀

1

36、从正面一个君子,一个仁者,他的底色是什么:仁爱 1

37、手舞足蹈出自下列哪部作品:《毛诗序》 1

38、所谓“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和立言 1

39、可称为全人类导师的是哪位学者:孔子 140、对于武王伐纣,孟子不认为是:弑君

1

41、孟子的哲学政治思想中最高的原则是什么:仁义

1

42、下列不属于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到的世界文明的三大中心的一项是:法国 1

43、孟子把“心性本体”称为:良心 1

44、黄玉顺1995年出版的医学专著是:《易经古歌考释》

1

45、孟子四端学说中人区别于动物的感情都有哪些:恻隐感,害羞感,恭敬感,是非感 1

46、孟子哲学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心性论 1

47、“仁者无敌于天下”是下面哪位名人提出的:孟子

1

48、下面对“万物皆备于我矣”中的“我”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人的心性本体 1

49、下列哪个人物提出了“兼爱”的观点:墨子 150、下列哪项是《中庸》最核心的一个范畴:诚 1

51、印度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向后看

1

52、孔子之后《易经》这一部占卦之书变成了什么书:哲学书 1

53、儒家心性论认为的世界本体是:诚

1

54、所谓“不偏不倚”指的是:不偏离“中” 1

55、《周易》古经所说的“大人”是指:天子 1

56、《中庸》开篇有三个释义,其中不包括:礼

1

57、陆王心学中的“陆王”指的是下列哪两位人物:陆九渊和王阳明 1

58、“参赞”和“化育”从(诚)做起

1

59、绝大多数上当受骗者具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想占便宜

二、判断题

1、“university”与中国传统的“大学”有一些非等同性和可对应性。(是)

2、“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对西方的翻译。(否)

3、现代大学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是)

4、“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是)

5、儒家提倡的永生是通过立德,立言,立功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永远记着你。(是)

6、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人文哲学。(否)

7、如果说修身立德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那爱人亲民则是相对自身来讲的。(否)

8、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是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

9、《四书》成为核心景点是从汉代开始的。(否)

10、《大学》最早出现于汉代。(否)

11、现象学的态度来说,母爱的本质并不是母爱,而是其他目的。(否)

1、《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是)

2、所谓“二希”传统,具体指的是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莱文化传统。(是)

3、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三大儒之一。(是)

4、中国自由主义的理念最早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否)

5、五四运动对儒学是负面的影响。(否)

6、改革开放在某些方面是运用了洋务运动的精神思想。(是)

7、儒学复兴的缘由,简单地说就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问题。(是)

8、中国在前现代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现在就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是)

9、中国之命运与儒家之命运是各自分离,没有联系的。(否)

孔子

(五)作业

1、孔子“正名”的思想是为了社会有序。(是)

2、丁忧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是)

3、黄玉顺教授认为对孔子和叶公对话论战的双方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这是在讲礼法问题。(否)

4、《论语》是孔子晚年自己编订的用来教育学生的。(否)

5、仁者爱人,仁即是爱。(是)

6、“容隐制”在中国古来就有,一直持续至今。(否)

7、世界万物都是由本体所生成的。(是)

8、凡是属于本体性的东西都是不可定义的,可定义的东西都是形而下的东西。(是)

9、礼泛指一切法制规范。(否)

10、礼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不可推翻。(否)

周易概说

(一)作业

1、外在的天内在化是孟子对世界本源的发展。(是)

2、“善为医者不占”是孟子的观点。(否)

3、“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理论之一。

4、儒家的心性论是程朱理学建立起来的。(否)

5、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否)

6、我们现在的《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构成的,这两个是属于不同时代的。(是)

7、良心德性这个本体是人人都具有的,我们所有做的是要去培育它。(是)

8、苟子提出了著名的“四端学说”。(否)

9、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而民不能推翻君。(否)

10、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他人是由于保持了心性。(是)

中庸

(三)作业

1、“君子四德”最早在《左传》中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仁义礼智。(否)

2、“元亨利贞”本是神学上的人与神的交流。(是)

3、《易经》第一卦是坤(天)卦。(否)

4、我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精神病的患者的比例是很低的。(否)

5、人是情绪性的存在,也就是情绪化的存在。(否)

6、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理性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否)

7、窘筮讲究虔诚,不宜反复卜筮一点事。(是)

8、子思子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孟子的老师。(否)

9、《易经》讲到龙的有两卦。(是)

10、“自诚明,谓之性;自名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中庸》。(是) 大学精神

(二)

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是) 2.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不是立德,是求知(是)

3.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人文哲学(否) 4.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是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 5.university与中国传统的大学有一些非等同性和可对应性(是) 6.《四书》成为核心经典是从汉代开始的(否) 7.《大学》最早出现于汉代(否)

8.如果说修身立德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那爱人亲民则是相对自身来讲的(否) 9.现代大学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是) 10.“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对西方的翻译(否) 儒学与中国之命运

(二)

1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出者是洋务派张之洞(是) 12.所有的人都是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是)

13.所谓“二希”传统,具体指的是古希腊文化传统和希伯莱文化传统(是) 14.中国之命运与儒学之命运是各自分离,没有联系的(否) 15.《两个中国之命运》的作者是蒋介石(否)

16.中国自由主义的理想最早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否)

17.现象学的态度来说,母爱的本质并不是母爱而是其他目的(否)

18.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到西方访问是主要谈的是马列主义等执政理论(否) 19.中国的格局目前来说是非常稳定的(否)

20.西方观念的现代化的历程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 孔子

(五)

1.凡是属于本体性的东西都是不可定义的,可定义的东西都是形而下的东西(是) 2.世界万物都是由本体所生成的(是)

3.“爱优先于恨”是马克思在情感现象学中谈到的(否) 4.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朱熹所说(否) 5.仁者爱人,仁即是爱(是)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 7.孔子正名的思想是为了使社会有序(是) 8.容隐制在中国古来就有,一直持续至今(否) 9.礼泛指一切法制规范(否)

10.黄玉顺教授认为对孔子和叶公对话论战的双方的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这是在讲礼法问题(否)

周易概说

(一)

1.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否) 2.“善为易者不占”是孟子的观点(否) 3.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四端学说”(否)

4.儒家的处事方式是逃避的态度,而道家的处事方式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否) 5.儒家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我们人的心性本体(是)

6.孔子之后,儒家思想分为若干派,整个战国时代,最重要的两家就是孟子、荀子(是) 7.良心德性这个本体是人人都具有的,我们所有做的是要去培育它(是) 8.外在的天内在化是孟子对世界本源的发展(是)

9.孟子的政治哲学上的观念是非常保守的,不适用于现代(否)

10.《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的,这两者形成于同一时代(否) 中庸

(三)

1.我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精神病患者的比例是很低的(否) 2.四书在汉代成为儒家经典(否) 3.《周易》讲到龙的有两卦(是) 4.《周易》第二卦是坤卦(是)

5.“元亨利贞”本是神学上的人与神的交流(是) 6.儒家以人为本,是人文主义(否)

7.“君子四德”最早是在《左传》中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仁义礼智(否) 8.蒙卦是《周易》中的一卦(是)

9.嗜噬讲究虔诚,不宜反复卜噬一件事(是)

10.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理性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否)

大学精神二

1、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不是立德,而是求知:是

2、《大学》最早出现于汉代:否

3、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是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

4、如果说修身立德是针对他人而言的,那爱人亲民则是相对自身来讲的:否

5、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符合人类的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人文哲学:否

6、“university”与中国的传统“大学”有一些非等同和可对性:是

7、“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的翻译:否

8、《四书》成为核心经典是从汉代开始的。

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是

10、儒家提倡的永生是通过立德,立言,立功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永远及得者你:是

11、中国哲学的最高峰是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

12、现代大学的第一宗旨不是立德,而是求知:是

13、《大学》最早出现于汉代:否

14、儒家提倡的永生是通过立德,立言,立功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永远记着你:是

15、

儒学于中国命运

(二)

1、黄玉顺认为上个世纪的中国思想学术的情况是:80年代是学而不思,90年代是思而不学:否

2、“不诚无物”出自四书中的《论语》:否

3、现代儒学家与过去的文化保守主义并无继承关系:否

4、《新民主义主义论》中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是

5、所有的人都是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人是不存在的:是

6、改革开放在某些方面是运用额洋务运动的精神思想:是

7、生活之外别无存在:是

8、五四运动对儒学都是负面影响:否

9、“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自《老子》:是

10、真正解决“认识论论困境”问题,是把这个问题本身消解除掉:是

1、《论语》是孔子晚年自己编订的用来教育学生的:是

2、仁者爱人,仁即是爱:是

3、孔子平生的事业中对人类贡献最大是政治活动:又说诸侯:否

4、丁忧是古代的一种社会制度:是

5、孔子编写的《春秋》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否

6、《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编著的:否

7、孔子“正名”的思想是为了使社会有序:是

8、礼泛指一切发至规范:是

9、孟子曾经说过“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因此我们可以不必言而有信:否

10、礼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不可推翻:否

周易概说

(一)

1、暨噬在周代代替了龟卜,成为占卦的手段:否

2、最懂得《周易》的人就是最会算卦的人:否

3、《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的两部分构成的,这两者形成同一时代:否

4、兼爱是孟子的主张之一:否

5、“仁义礼智”这四德和孟子所说的四端情感是没有关系的:否

6、“一体之仁”是道家讲的仁爱情感的一个方面:是

7、我们现在的《周易》是由易经和易传构成的,这两个是属于不同时代的:是

8、“养气说”是孟子的重要理论之一:是

9、《周易》最早的时候是占卦的书:是

10、“子”在古代是对学问高的人的尊称:是

11、中国自周公之后神的地位不断降低,但是西方刚好相反自古希腊文明后兴起了中世纪神学:是

1、天命之谓性:是

2、人生而静,动是由于外物感发:是

3、儒家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否

4、四书在汉代成为儒家经典:否

5、《周易》第二卦是坤卦:是

6、“食色性也”是告子讲的:是

7、《易经》讲到龙的有两卦:是

8、蒙卦是《周易》中的一卦:是

9、“元亨利贞”本是神学上的人与神交流:是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

儒学与生活解读

儒学与生活期末考试答案

儒学与生活答案选择题

儒学与生活课后练习100分

《儒学与生活.doc》
儒学与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