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环境微生物课程大纲

2020-03-03 02:34: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70-75% ※+*≈90%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应化专业)

绪论

*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的分类(简单划分、三域系统、六界系统) 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的系统发育图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微生物的命名(双名法) ※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各自的含义、区别 *微生物的特点

第一章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病毒的一般特征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构型

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SARS的构型 *病毒的一般大小

最大病毒和最小病毒举例 ※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结构及相关表述

*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细菌/病毒的溶原性、溶原性细菌的特征 病毒的培养特征、病毒的培养基 病毒的培养(如何分离培养噬菌体)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本章提到的各种代表微生物(课件中提到的微生物) ※古菌(Archaea)的一般特点

※古菌、细菌在六界和三域系统内所在的地位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 ※细菌细胞壁结构(G+、G-)、组成与功能 *革兰氏染色法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功能 ※核糖体的作用

其他细胞质中的内含物 *拟核的概念及特点 芽孢的概念与作用

细菌的培养特征(如何通过培养判断细胞的运动性*) ※细菌的电荷和等电点、革兰氏染色机理

*蓝细菌的主要特点蓝细菌的代谢(光合作用) 蓝细菌的二纲及代表种属 蓝细菌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 *放线菌的定义、

放线菌菌丝的形态、功能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链霉菌的生活史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蓝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的分类归属 ※名词术语:荚膜、菌胶团、菌落、菌苔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分类归属

一、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一)原生动物的概念、细胞结构和功能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在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中原生动物以吞食细菌为生,对净化污水起到一定作用, , 在污水处理中起指示作用;

*三类原生动物(肉足纲、鞭毛纲、纤毛纲)的代表种属 不同种类原生动物的主要习性及意义 原生动物的胞囊及意义

原生动物在废水净化中的作用

*微型后生动物的分类归属、代表种属 不同种类后生动物的主要习性及意义

※藻类的分类归属、营养类型

藻类的代表种属及环境意义(水体富营养化)

※真菌的分类归属、代表种属 ※酵母菌的概念

酵母菌特征、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芽殖

*霉菌菌丝体结构、菌落特征 霉菌的类型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生物酶的概念、分类、作用 *NADH的功能

※酶蛋白的本质、酶的活性中心 酶的系统分类法、系统命名及编号

*酶催化特性、诱导契合假说、作用机理 *碳源的概念、作用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氮源的概念、作用 固氮微生物的概念 几种主要的无机盐所含元素的功能 *生长因子的概念

活性污泥所需的碳氮磷比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

※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各自的特征、异同

++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及钠钾泵(Na-K-ATP酶)主动运输的运行机制 供氢体、受氢体概念

※ATP的概念及3种生成方式

*产能代谢的类型(3种)及其定义、比较 *发酵、好氧呼吸步骤

※EMP途经、三羧酸循环概念

发酵、好氧呼吸产能量、能量利用率 ※三大有机物有氧呼吸代谢途径

※电子传递体系概念、功能、细胞定位 电子传递体的组成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世代时间、世代数的概念及计算

※生长曲线及各个时期特征

*间歇培养、连续培养的概念

※常规活性污泥法采用哪个生长时期的微生物? 测定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CFU计数法? 废水处理中影响pH的因素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对微生物进行分类 *巴斯德效应

紫外线杀菌的原理 *消毒、灭菌的概念 重金属的杀菌机制

※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及典型举例。

第六章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 核酸的组成 ※基因的定义

基因按功能分类(3种) ※乳糖操纵子的功能 *中心法则的内容

*DNA的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RNA的种类和功能(rRNA、mRNA、tRNA) *DNA的变性和复性 *遗传密码的涵义、数量,有意义密码子、无意义密码子的涵义 ※D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 ※驯化

*杂交、转化、转导的机制和过程 基因工程的定义 什么是超级细菌?

*什么是PCR技术?操作步骤?

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生态系统的功能; 种群、群落的概念 土壤微生物的特点 *土壤自净

空气微生物特点

空气微生物的测定:平皿落菌法; 贫营养湖、富营养湖概念

※水体自净及过程

*氧垂曲线

排污点下游污化带特征 *细菌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被选作致病菌指示菌的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

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碳循环中心 植物残体成分

※纤维素的构成及转化 半纤维素的构成 木质素的结构

*淀粉的结构及转化 ※脂肪的结构及转化 ※氮的形态及氮循环

※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固氮作用 硫的形态

*硫循环、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

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好氧活性污泥组成

*两种基本的反应器形式及特点(推流/全混)、

※好氧活性污泥性质、功能中心、主体细菌、净化机理; 菌胶团(概念)及其作用 *氧化塘概念、生态特点;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作用; ※生物膜法(概念); 生物膜结构 *生物膜法特点 厌氧消化概念

※厌氧发酵四个阶段;

第十章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的微生物学原理 *生物脱氮原理、脱氮微生物 ※脱氮工艺(传统\\A/O法) *硝化段、反硝化段运行操作关键点 水消毒的方法 ※氯的杀菌机制 *出厂水加氯的原则 不同形态氯消毒的特点

考试: 填空40分,专业名词解释(5个), 15分,问答45分

课程大纲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大纲

武大微生物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

微生物课程总结报告

中科院微生物考研大纲

1998 上海师范大学

环境微生物实验教案

环境微生物重点总结

课程大纲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微生物课程大纲.doc》
上海师范大学环境微生物课程大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