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理论发展

2020-03-03 20:22:5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外预算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人员增多,分权化管理及其控制成为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这时企业的管理者开始寻求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计划生产能力与销售。预算便由此引入了企业的管理中,来计划、协调、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促进了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

1921年美国政府公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该法案是对预算思想产生影响的起点。他使得预算管理被人们所了解,强化了预算管理的必然地位。随后,预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1922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西出版了《预算控制》,该书系统地阐述了预算管理理论及方法,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开始形成。1922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协会第三次会议上,围绕预算的编制和使用进行了研究,这次的研究成果将预算控制的内容更加深入,还掀起了全美会计师及工程师共同研究预算控制问题的高潮。

20世纪40年代,西方各种新的管理思想、学派不断涌现,对预算管理理论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在预算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提倡及推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程序,并且使企业多层次,多岗位人员都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提高了预算执行者对预算的认识,使预算更接近实际。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家引入系统理论至现代管理中,提出从全局及总体出发,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最优化规划和控制。这一理念使得企业预算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

20世纪70年代,零基预算在西方兴起。1970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彼得·派尔成功地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了公司的费用预算。美国前总统卡特是零基预算的积极推行者,他推动联邦政府全面实行零基预算,使得这种预算方法一度成型,并传到了加拿大等地。

进入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先进制造环境下所生产的制造费用高、多样化的产品。80年代中后期,以作业为单位进行管理的理念引入企业,作业成本法蓬勃发展。在作业成本法和作业管理的影响下,传统的以部门为单位的预算编制已经不再适应企业。19世纪初,CAM-I(Consortium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国际高级制造商协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业基础预算。作业基础预算以作业管理为基础,在作业分析和业务流程改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据此预测的作业量,确定企业在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实施有效的控制、绩效评价和考核。(MBA智库百科作业基础预算wiki.mbalib.com)

1992年卡普兰与诺顿创造了平衡计分卡,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通过平衡计分卡将战略与预算与财务及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形成了卡普兰预算模式。1990年一2001年期间,该银行的年均资本回报率为24%,并以每年10.9%的速度递增,比最接近的对手高出33%,成为世界上成本效益最高的银行之一(杰里米·霍普,罗宾·弗雷泽.谁还需要预算.管理锦囊,2003年第4期)。此后,以战略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手段逐步替代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预算管理。

1998年跨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联合会成立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的研究论坛,鼓励企业放弃原有的传统预算模式,在事后的相对业绩契约的基础上进行业绩评价,并涉及到标杆法、平衡计分卡、流程优化以及战略理念的应用等若干内容,即超越对预算。然而超越预算的理论框架已经提出10多年,支持者遍布各地,但预算管理仍然被大多数公司所使用,并没有代替当前的传统预算体制。

教育管理理论发展心得体会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规定

预算管理工作总结

预算管理2

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管理心得

预算管理职权

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理论发展.doc》
预算管理理论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