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燕第七周教案

2020-03-02 00:37: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 活动领域:科学(生成) 活动名称:医生的用具 活动目标:

1、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2、了解生病时要勇敢面对不怕打针和吃药。

3、认识常见的医药用品,知道生病时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活动重点:通过角色扮演及听诊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难点:说出医生用具和用途。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拿听诊器,并且有扮演过医生的经验。

物质准备:玩具医生用具。

设计意图:

温暖的春季,细菌很容易滋生,各种呼吸道疾病也接踵而来,这段时间班级中生病的孩子渐渐多了。知道生病需要医生治疗才能恢复,对医生是如何看病的步骤、过程所知甚少。所以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先让幼儿通过医生看病短片,了解医生是怎么看病的,积累丰富孩子们对医生工作这方面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短片“看病”让幼儿观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看病的经验,如:

1、你在什么时候会去看病?

2、看病时,医生会做什么?

3、你看病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二、出示玩具医生用具,请幼儿说说他们的名称和用途,并示范使用的方法。

三、幼儿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教师说出肚子疼、发烧、手指流血等内容,让幼儿表演看病的过程。教师可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并适时引导“病人”说出哪里不舒服。

四、告诉幼儿我们在下次活动中在娃娃家进行看病游戏。

活动反思: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其思维又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在组织“医生用具”活动时,利用了多媒体录像,帮助幼儿回忆、再现生病、看病的过程,以直观的教学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妈妈是怎样关心宝宝的?”、“医生是怎样为病人看病的?”等等内容,并整合了良好品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选择、扮演角色、模仿练习。在活动中,我还注重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及集体回答与个别回答相结合的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表达愿望。因此,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数学区 感知上下前后(重点区)

目标:

1、幼儿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操作材料并爱惜材料。

2、初步掌握“上”“下”“前”“后”的概念。

3、能以自己为中心说出上、下、前、后。 准备:各种玩具、动物图片。 指导要点:

1、幼儿自己观察事物在柜子、桌子的哪里。

2、与同伴间说一说,什么在桌子上面?什么在桌子下面?

3、找一找自己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4、活动结束,收放材料。 自理区:嘴巴擦干净

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餐后擦嘴巴的好习惯。

2、尝试教幼儿学习用纸巾正确擦嘴。 准备:纸巾 。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纸巾擦嘴。

2、先将纸巾一折为二,再顺两边嘴角擦嘴。

3、擦完嘴的纸,扔进纸篓。

美术区:撕圆

目标:

1、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2、巩固双手沿圆交替撕纸的技能。 准备:各色彩纸、废纸篓。 指导要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的进行撕圆活动。

2、指导幼儿两手交错,一点一点转着撕,撕出圆。

3、老师指导能力弱的的好小朋友。 活动反思: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 活动领域:社会

活动名称:帮助我们的人 (生成) 活动目标:

1、感谢帮助自己的人。

2、了解并能说出身边帮助自己的人。 活动重点:了解并能说出身边帮助自己的人。 活动难点:幼儿懂得“感谢”这一词的意义。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被别人帮助的体验。物质准备——不同行业的图片,大图画纸、小鼓。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晰透彻,为了让幼儿更多的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知道帮助我们的人并尝试用语言表达感谢,培养幼儿懂礼貌的好品德,所以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一、出事不同行业的图卡,请幼儿说说他们是谁,分别怎样帮助我们。

二、与幼儿讨论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例如没有警察抓小偷,没有医生看病等,会发生什么事情。

三、向幼儿提问,应该说什么样的话来感谢这些人的帮助。

四、与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敲鼓,请幼儿传不同行业的图卡,鼓声停下时,手持图卡的幼儿要站起来,并介绍自己手持图卡的行业,然后其他幼儿一起说“谢谢你”。

五、请幼儿比较各图卡的不同之处。

活动反思:幼儿对活动中出现的部分工作人员已有初步的了解,对此,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部分幼儿还意犹未尽,可以在图书区中投放相关的图片、画册,供幼儿继续了解、交流。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4日 (星期二 上午) 活动领域:健康 (生成) 活动名称:我们要喝水 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性活动,感受并了解水对人身体的重要。

2、初步了解正确饮水的注意事项。

3、知道多喝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活动重点:知道多喝水对身体健康有益。 活动难点:了解正确饮水的注意事项。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户外活动后。 物质准备——杯子、水。 设计意图: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幼儿每天都要进行户外活动,因而活动量增大,幼儿身体缺水,而小班幼儿不知道生水不能喝,有的幼儿甚至不爱喝水,为了让幼儿知道多喝水对身体健康有益,我生成本节健康活动。 活动过程:

一、老师与幼儿先进行一段时间或有一定户外活动后,一起返回活动室,并向幼儿提问,现在你想先做什么事。

二、请幼儿交流做完运动后的感觉,引导他们说出运动后需要喝水。

三、请幼儿一起喝水,并分享喝水后的感觉。

四、与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喝水?喝水要注意什么?为什么水要煮沸后才可以喝?

五、老师小结:多喝水对身体健康有益,但要注意,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马上大量饮水,不要喝生水。

活动反思:我们要喝水是一节健康活动,这节活动安排在这个时候非常合适,因为现在天气逐渐变暖,幼儿活动量增加,每天都会户外活动,在活动回来后,有的幼儿就知道喝水,还有个别不喜欢喝水的幼儿趁老师不注意就不喝水,这节活动就是让幼儿知道喝水的重要性。 活动反思: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 活动领域:语言

游戏名称:熊先生生病了 游戏目标:

1、喜欢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内容说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能说出医生的工作。

游戏重点:基本理解故事内容,能回答有关的问题。 游戏难点:能说出医生的工作。

游戏准备:经验准备:有听过《熊先生生病了》的经验。

物质准备:帮助我们的人物图片,其中包括男医生和女护士、《谁来帮忙》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0-15页。 活动过程:

一、教师把帮助别人的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幼儿仔细观察。

二、向幼儿提问:熊先生病了,他们要找谁来帮忙,请幼儿从人物图片中找出来。

三、讲故事《熊先生病了》: 今天,熊先生不能帮助别人找寻食物了,因为熊先生早上一起床,就不停的咳嗽流鼻涕,需要在家里好好休息。熊先生感到身体不舒服,他应该找谁帮忙呢?

四、与幼儿讨论熊先生应该找谁帮忙,教师继续讲故事,讨论提问:

1、熊先生一早起来感觉怎么样?

2、熊先生找谁来帮忙?

3、为什么熊先生不找邮递员帮忙?邮递员负责什么工作呢?

4、熊先生到哪里去看病?

5、医生怎样给熊先生看病?

6、谁给熊先生配药?

五、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你去过医院吗?让幼儿简单说说看病的经历,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整节活动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的,活动进行也比较流畅,孩子们都能够投入到活动中一起观看,一起思考。在情境表演讲述中,教师考虑到孩子细节方面比较周全。不足之处是教师没有加强幼儿学习进行对话环节的巩固,以致于幼儿角色表演部分孩子没能够很好地呈现。但幼儿的主动性和兴趣性还是很狂野的,孩子们各个都很兴奋、很愿意地参与游戏环节。整节活动,教师都是以幼儿为主体,并且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引导孩子的语言也都比较恰当。如果教师能够在最后环节部分来个情感的培养和提升,目的性和效果性会更加强烈。总的来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与老师的互动也都很融洽。教师言语自然、孩子兴趣盎然。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5日 (星期三 上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数学区 比较面包的多少(重点区)

目标:

1、幼儿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操作材料并爱惜材料。

2、初步掌握“多”“少”“一样多”的概念。

3、能比较物品的多、少、一样多。 准备:各种动物面包图卡。 指导要点:

1、提供材料,先让幼儿自己比较。

2、与同伴间说一说,谁的材料多?谁的材料少?

3、比较面包的数量,哪种面包多?哪种面包少?还是一样多?

4、活动结束,收放材料。

美术区 我是小小剪刀手(安全)

目标:

1、会正确使用小剪刀来剪纸。

2、尝试沿着图形的边线来剪纸条,剪纸时小心别剪刀自己的手指。

准备:剪刀,废旧报纸,画有线条的纸。 指导要点:

1、提供小剪刀,让幼儿进一步明确剪刀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幼儿先用废旧报纸自由剪纸,可以剪任何形状。

3、适应剪刀用法后,再剪画有线条的纸,沿着线剪,剪的时候小心点,别剪刀自己的手指。 图书区 医生和护士

目标:

1、知道医生行业的名称。

2、能看图片简单说出医生的工作。 准备:医生工作的图片。 指导要点:

1、幼儿观察图片,与同伴说说图片中都有什么人。

2、请幼儿交流图片中的医生在干什么,你还知道医生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

3、活动结束,幼儿收放材料。

活动反思:每个孩子都爱玩区域活动,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如果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区域活动就会成为没有组织没有纪律没有目标的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而且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区域活动时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本次重点区域是数学区,让孩子自主学习比较面包多少,并与同伴分享相互说一说。美术区是剪纸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锻炼了手部肌肉,使孩子的小手更巧更灵活,图书区的孩子在区域中看书时表现比较安静,能安静看书并把书架摆整齐。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年4月16日 (星期四 下午) 游戏名称:猫捉老鼠1(传统游戏)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战胜困难的喜悦心情。

2、结合幼儿钻、爬和跑多种玩法,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游戏重点:让幼儿在游戏当中练习钻、爬、跑的能力。 游戏难点:同伴之间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游戏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之前玩过猫捉老鼠的游戏。

物质准备:较为宽敞的空地、猫胸饰。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音乐开汽车进场地。

2、游戏前的活动准备。

3、交待游戏名称及规则。

二、基本部分

将幼儿分成三组,其中一组当老鼠的房子,另一组扮猫最后一 组当老鼠(数量比猫多一两个),多个儿童手拉手向内围成一圈,一个儿童站在圈外扮“猫”,一个儿童在圈内扮“鼠”。游戏开始,此时,“鼠”自圈内窜出,“猫”趁势追捉。若“鼠”连钻数“洞”未被捉住,则轮换。若被捉住,停止游戏。

三、游戏反复进行。

教师和小朋友总结经验,如何逃避开猫吃到东西,猫怎才会快速的抓到老鼠,提醒幼儿别摔倒,重新换人扮演猫和老鼠,游戏反复进行。

四、放松,离开活动场地。教师小结,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 游戏反思:《猫捉老鼠》是孩子们喜欢观看的动画片,孩子们对这只老鼠的机智勇敢拍手叫好。猫和老鼠都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角色,如何将民间游戏与小班的体育活动整合起来呢,孩子们在练习动作的同时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并凸显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地钻洞,听到喵的一声,老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个个变成了木头人,让猫抓不到自己;而猫要用敏锐的双眼找到爱动的小老鼠。孩子们在具有一定情景的游戏中,不仅练习了钻的动作,而且体验到民间游戏的乐趣。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6日 (星期四 下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音乐区 五只猴子(重点区)

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型。

2、能跟唱歌曲《五只猴子》并能配合歌词做动作。 准备:歌曲《五只猴子》。 指导要点:

1、播放音乐,幼儿用轻声哼唱歌曲,进行节奏和旋律的练习。

2、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第

一、二小节踏脚,做步行的动作;第

三、四小节把手放在额头处做观看的样子;第

五、六小节双手放嘴边,并扭动屁股模仿猴子的样子;第

七、八小节双手交叠放胸前,表示爱护玩具。

角色区 宝宝上幼儿园

目标:

1、明确角色名称和职责。

2、在游戏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

准备:娃娃家环境及基础游戏材料;增设幼儿园标志图。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材料,布置简单的“娃娃家”和“幼儿园”游戏环境。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爸爸妈妈照看孩子的语言、行为;幼儿园老师照看“幼儿”的语言、行为。 数学区 送图形宝宝回家

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2、提醒幼儿要安静的活动。

准备:不同形状的图卡及不同形状的嘴巴。 指导要点:

1、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图卡,让幼儿观察。

2、纸箱上面有不同形状的嘴巴,幼儿根据形状投放图形。

3、幼儿互换形状,进行游戏。

4、结束游戏,幼儿自己收放材料。 活动反思:

阜康市幼儿园教师日工作计

执教人:马红燕

活动时间:2014年4月17日 (星期五 下午) 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自理区 尝试用筷子(重点区 生成) 目标:

1、认识筷子,尝试用筷子夹东西。

2、锻炼手部小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准备:筷子若干;易于夹取的物品,泡沫塑料块。

设计意图: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吃饭基本上是用勺子,接触筷子的机会更是很少,于是我设计了用筷子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尝试用筷子夹食物。同时,也为升中班使用筷子吃饭做准备。 指导要点:

1、提供筷子幼儿让幼儿认识筷子。

2、幼儿探索筷子的用法,尝试使用筷子来夹东西。 美术区 吹泡泡

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圈圈。

2、尽量把圆圈画的圆一些。。 准备:图画纸;彩笔若干。 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的进行画圈。

2、指导幼儿一个一个的画,尽量要把圆圈画的圆一些。 数学区 找朋友

目标:

1、巩固数量4的认识

2、增进幼儿对数学操作活动的兴趣.准备:自制教具“找朋友”。 指导要点:

1、提供材料“找朋友”,让幼儿认识活动材料。

2、自制碟片上有点数和数字,按照上面数字来夹夹子。

3、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活动反思:自理区孩子在游戏时积极性都很强,由于区域有提供的小珠子、小豆子、橡皮擦、铅笔等物品,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筷子在夹小篮子里面的物品,个别幼儿就有点困难了,在拿筷子这块还有待加强。美术区给予幼儿在海洋背景图中自由选择、自由创作的空间,探索并初步学习印章作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让孩子体验作画的乐趣。数学区在操作中,幼儿在撕粘技能基本没有问题,但手眼的协调能力还不够,贴纸和小鱼的身体对不准,容易贴到外面去;个别两个幼儿方向感不强,将小鱼的头尾贴倒了,还有待加强。

马红燕.3第四周教案

马红燕.4第六周教案

马红燕第三周教案

马红燕第五周教案反思[材料]

马红燕第三周教案带反思

周燕童话剧教案

红三中第七周值周总结

马燕画风公开课教案

第七周校本教案

第七周上午教案

《马红燕第七周教案.doc》
马红燕第七周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