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汉语)名词解释

2020-03-03 01:42: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期末练习题(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填空题

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

2、一份完整的公文格式,是由、、三大部分组成。

3、发文字号由、

4、签发人是指

5、完整的公文标题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6、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能超过个。

7、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要用;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

8、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要用用。

9、根据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可将通知分为、等几种。

10。

11、报告是属于文种。按性质的不同,可将报告分为的直接目的的不同,可将报告分为性报告和性报告。

12、通报的特点是

13、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

14、报告与请示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不同;(2)不同;(3)不同。

15、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一般要用

16、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工作时,可用

17、会议纪要应当具备两大特点,一是;二是

18、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2)(3)

19、计划通常是由

20、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将总结分为性总结和性总结两类。

21、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和几个部分。

22、常见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2;(3

(4)。

23、经济消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24、撰写产品说明书,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要有意识;(2)要有意识。

25、产品说明书的特点是、、。

26、广告的作用主要有、、、。

27、民事起诉状通常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28、民事起诉状的正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民事答辩状的首部一般包括、、等项目。

29、刑事自诉状的案由和诉讼请求应写明

30、各类法规与规章的共同特点是:和。

31、撰写经济新闻,必须注意:、、报道要及时几个方面。

32、撰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必须注意:;;(3)要及时完成报告。

33、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作用有:(1);; ;(4)预测功能 。

34、合同应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合法性;(2)_________;(3)___________;(4) ________。

35、公关文书就是在

36、字据是人们在处理财物或其他有关问题时所书写交付对方的是字据的主要特点。

37、启事通常由标题、、三个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

1、公文

2、上行文(举例)

3、下行文(举例)

4、平行文(举例)

5、主题词

6、发文字号

7、函

8、调查报告

9、计划

10、总结

11、规章制度

12、章程

13、经济新闻

1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5、民事起诉状

16、行政诉讼文书

17、公关文书

18、字据

19、启事20、可行性研究报告

21、条例

22、行政答辩状

23、合同

24、产品说明书

25、签发

三、简答题

1、简述公文的基本特点。

2、简述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3、写作公告、通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4、写作请示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5、批复与复函有什么区别?

6、写作会议纪要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7、在计划的制定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2008年1月)(2009年7月)

8、合同主要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9、在广告的写作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

10、在写经济消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1、简述撰写求职信的注意事项。

12、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13、谈谈读书笔记的作用。

14、经济合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10年1月)

15、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2009年1月)

16、在合同的撰写中,应当依循哪些要求?(2007年1月)

名词解释(部分答案)

1、公文:即法定公文,主要是指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上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主要有报告、请示等。

3、下行文: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送的公文,主要有命令(令)、决定、通报、通知、批复、意见等。

4、平行文:平行文是指向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主要有函等。

5、主题词:是标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的关键性词语。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超过七个。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6、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简称文号,又称公文编号,是发文机关同一年度公文排列的顺序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如国务院文件“国发[1999]2号”。

7、函: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调查报告:简单地说,就是对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9、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10、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即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

11、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业务主管部门、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机构制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实质文书。

12、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性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13、经济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主要是指狭义的经济新闻即经济消息,是对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具有一定价值或具有一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1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在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写成的,而经济分析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知道,以现实和历史的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资料以及有关原始记录和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或某一向经济活动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的一种行为。反映分析内容和结果的书面报告,就是“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5、民事起诉状: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其他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16、行政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行政案件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行政纠纷,提起行政诉讼而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7、公关文书:就是在公关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公关文书是公关活动的重要凭借和工具,目的明确、格式规范、用语得体,是公关文书应当具备的几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18、字据:人们在处理某些日常事务时,往往需要留下书面凭证,这样的书面凭证就是字据。字据的构成大都比较简单,标题、正文和落款是几个必备项目。

19、启事:是指人们为说明有关事项,或者请求他人帮助而公开发布的短文。启事可分为三类:一是征招类启事;二是寻觅类启事;三是声明类启事。启事属于公开发布的告知性文书。告知是启事的内容特征,也是对启事基本用途的概括。简明性则是启事的语言表述所应具备的特点。

应用写作(汉语)

应用写作名词解释

应用写作.汉语专题

电大应用写作名词解释

应用写作(汉语)作业讲评

应用写作(汉语)电本

应用写作(汉语)作业答案

应用写作(汉语)电大考试

大一下期应用写作名词解释

《应用写作》(汉语)课程考核说明

《应用写作(汉语)名词解释.doc》
应用写作(汉语)名词解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