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2020-03-02 19:41: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课题:认识除法

南京市凤凰花园城小学 邵丰媛

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38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并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是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师生准备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除法的含义

1、初步感知除法的含义 (1)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例题的场景图

谈话:周末,假日小队的同学组织外出爬紫金山,他们准备坐缆车上山。图中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出示: 6个小朋友坐缆车,每辆车坐2人,要坐()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想一想,全班交流。 学生出现的想法可能有:

(1) 3个2是6人,所以要坐3辆缆车;(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或是乘法的含义想想)

(2) 拿出6个学具,每堆2个,分成3堆。(按每2个一份分一分,看结果是不是分成了3份) (3)教学除法算式。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的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 ÷ 2 = 3

除号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6、2和3表示什么? 6 ÷ 2 = 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人一份来平均分?分成了几份?

2、教学第36页的“试一试”。

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可以分给4只小熊的?结合这道题说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12、

3、4各表示什么意思?(或算式表示把12个苹果按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成几份?

3、小结: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学习除法含义,加深理解

1、教学第37页的例题。

(1)出示例题,学生观察后说说图意。

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枝。学生直接填写出答案。

(2)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每人分得2枝铅笔?你能用6根小棒代替6枝铅笔并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吗?学生操作后回答。 (3)如学生提出可以列除法算式。

讲述: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谁能说说怎样写除法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3=2 结合这幅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3=2表示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枝?)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练习

读算式,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8÷4=2 15÷3=5 24÷6=4

3、教学第37页的“试一试”。 (1)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2)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每组有4人?8÷4=2表示把8人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人?

4、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回顾比较,刚才我们学习的几题列式计算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计算。)

三、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1、完成“想想做做”中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组内交流。

(1)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括号中填写什么数,你是怎么想的? (2)说说填写出的除法算式各表示的含义。

2、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

联系场景图说说每道题算式的含义。比较两题,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认为怎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师小结: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与生活实际联系,找找身边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学生自由说说身边的数学问题,由此延伸到课外。

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4~35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平均分。 ②提问: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组内校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直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doc》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