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0-03-01 20:26: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综合类

浅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感恩意识在一步步淡化,学生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学生

感恩教育

知恩

报恩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我们的文化里也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彩衣养亲”等关于感恩的故事。但在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感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渐被学生所淡忘,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发展与他人没有关系,个人的良好发展纯粹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他人的帮助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社会的发展更被认为与个人无关。如沈阳沈河区80多岁的老人王儒臣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在我教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我县法院的领导于从2006年秋季起,连续两年资助了我校的几位贫困生,可这些学生从未主动向资助他们的叔叔伯伯们汇报过自己的成绩,也未主动没写过一封感谢信,每次都是在学校的一再要求下,才寄去片言只语,这一现象确实让人心寒啊。

感恩是美德,而“忘恩负义”却是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更是一种可悲的行为。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会导致学生交往时表现出自私、冷漠,甚至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从而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之所以导致学生感恩一时的缺失,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是学生缺乏感恩的主要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因素对孩子感恩现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家大都被父辈祖辈百般呵护,于是慢慢形成“唯我独尊”的自私心理。在他们的人生观里,“我”永远是第一位的,其他人为“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于是便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社会的财富、他人的关爱,对他人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却只有冷漠。家长也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长此以往,孩子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力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更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根本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意识和体验。二是家长自身不懂感恩。有些家长对别人要求很多,而回馈很少。父母如果不会感谢别人,怎能教孩子学会感恩?三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刻薄或严厉。有些生活艰难的父母视孩子为负担,孩子稍不遂意,对其非打即骂;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管教过于严厉,致使孩子感受不到生活乐趣。这些均不利引导孩子对父母抱以感恩之心。可以想像,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感恩的人怎么会对他人、对社会感恩?

二、功利教育体制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

现在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高考指挥棒和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考大学就是为了好就业”的功利心态的促使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的成绩当成了评判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过多看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品德教育,或是在德育教育时只讲大道理,没有让学生去感受身边的小事和生活,没有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三、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制约了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

当今的社会,大多数人追求的是金钱和地位,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经济发展,生活优越,中西方文化碰撞,传统与新潮交汇,其中一些不良现象、无德行为,对中学生起着无形的浸染作用,学生之间不再攀比学习成绩高低,而是比谁家有钱,谁的零花钱多,比谁敢做违法违规的事,把向父母伸手拿钱当做“理所当然”,感恩无从谈起。此外,社会上各种腐败之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消极思潮,不断侵袭与冲击中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辨别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时,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如何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感恩”?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感恩。

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可爱的小狗在吃饱喝足之后对主人摇头摆尾,感谢之意溢于言表。难道我们还不如它们吗?让学生具有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让学生认知到也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给予、社会的氛围、祖国的培养;小而言之,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大众朋友的帮助和付出,点点滴滴都是好无功利的给予。要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是一种生活态度,忘恩负义必遭唾弃。只有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二、加强德育教育,大力推行感恩教育。

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对教育成绩的评价体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弱化智育对德育的冲击;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品德和推行德育的业绩纳入考核体系,作为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德育工作的目标中应明确感恩教育的核心价值。

三、当好感恩教育的引导者,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学生感恩。

教师、家长的感恩行为是孩子的榜样模范,孩子们不知感恩,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有的家长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样;有的家长只求付出不计回报,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索取,不知道回报。家长是孩子学会感恩的第一责任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义务和责任当好学生感恩教育的引导者,因此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当好一个感恩之人。

教育学生感恩,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教会孩子了解父母,教会孩子尊敬师长;通过具体的要求,使孩子体验父母、老师工作的艰辛和付出,尊重他人的劳动;经常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邻里、同学、亲朋好友对自己的关爱;通过感恩,可以思考他人在哪些方面给了自己指导、提醒、为自己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在怀着感恩的心这样的情形下,学生的心情愉快,学习热情也会高涨。

四、多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 学生明白了需要感恩的道理后,学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恩。如针对现在留守儿童多的这一现象,可以要求学生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也可利用班团活动的机会,去帮助孤寡老人,去回报社会,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快乐。学校也可组织开展感恩文化周,组织学生以校园为场所,大胆表白感恩之情,营造丰富多彩的感恩氛围。要求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出各种各样精美的感恩卡,郑重地写上各种表达感恩的话语:感谢老师、感谢班主任、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同学、感谢食堂的师傅、感谢校园清洁工。并把这些五彩斑斓的感恩卡悬挂在美丽的校园,使整个校园到处充满浓浓的感恩之情,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是学会做人的基点,感恩是一种情怀,是所有美德的基础,是一个人健康心理的表现,知恩感恩的人生活才会充实多彩,拒绝感恩是道德的失落,是不文明的表现。是否能经常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自觉的去感恩家人、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和祖国,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祖国才会更加强大。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 要.doc》
摘  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