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善

2020-03-02 14:32: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孝善心得体会

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认知,不孝 道作为道德的根本。当今社会文化在进步、时代在变迁,唯 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从,被人所继承。

读了《论语》中的《为孝》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谛。孝乃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 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喜为父母 还在世而喜,一惧,因父母年高而惧。也有许多人觉的自己 已经尽到了孝道了,他们都说“我父母吃的是最好的,穿的 是最新的,住的是最大的。”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孝道乃是 心为先,行为次。面对父母,今天的儿女应该要问问自己: 如何让老人因为有自己这个孩子而感到自豪,我们怎样做到 真正的孝?一首现代歌唱出了许多父母的心,那就是《常回 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么,不在乎你给与他们 多少。在乎的仅仅是你对他们的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 不管如何,他们只要能看见你们,那么他们就会觉的他们是 最幸福的老人。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一点:“事父 母,能竭其力。”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到竭 尽全力,尽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为先,行为次。当往往 我们把这竭尽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对于父母,我们 竭尽全力了吗?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 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 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 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 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 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 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 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 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 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 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 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 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 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 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 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 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 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 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 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 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 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 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 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 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 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 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 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 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 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 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 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

孝善

孝善光荣榜

百善孝当先

孝德为善

百孝善为先

百善孝当先

孝与善(推荐)

孝善赡养协议

弘扬孝善美德演讲稿

孝为百善首

《孝善.doc》
孝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