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思路初探

2020-03-02 09:23: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思路初探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李健全

简介“探究导学式”教学思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去获取结论、“发现”规律,建立“目标-探究-结论-训练”的教学基本程序,改变那种先给出结论,再进行说明性分析、印证性训练的传统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思路探究导学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为了引导广大高中教师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提出如下课堂教学思路。

1“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所提高,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面向少数尖子生,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得不到重视的问题。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品德教育的问题。

(3)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解决当前较普遍存在的“课上讲、课下练,”,“课上灌输、课后消化”,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解决当前存在的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

2“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的要求和学校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确定“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为:探究诱思、学导结合、优化训练、当堂达标(简称为“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思路)。其基本含义如下

2.1探究诱思

“探究”意为“探索”、“研究”,是对学生学法的要求。探索是满足学生本人的求知欲望,试图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它是人们试图发现、寻求、追究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行为。研究就是研讨问题,类似于科学家那样,制定目标,试探采取各种有效措

第 1 页

施与方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诱思”意为“诱导思维”,是对教师课堂角色的定位和对其教学方法的要求. “探究诱思”有如下四个含义: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首先建立主动探究的学习心向,主动探索,注重体验,努力改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

(2)教师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其任务主要是为学生的探索、研究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善于向学生展示精心准备的具有矛盾和冲突的观察对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的探究方向,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3)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思维训练,并与“讲”和“练”有机结合。

(4)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始终伴随着思维活动。

2.2学导结合

“学”指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导”指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作用。“学导结合”表明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有如下两层含义:

(1)学生是演员,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导演,在课堂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指导作用。

(2)学生先学,教师的“导”为学生的“学”服务,重点在于为“学”指明方向、指导方法、铺路搭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3优化训练

“训练”指的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人具有某种特长和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自我活动,方为课堂训练。训练是发展之源,发展是训练之果;再者,通过训练可使师生获得反思信息,进而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强化,并成为以后教学过程改进的依据,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训练的基本形式有: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其中均贯穿动脑思,充分体现着思维训练的精神。这种训练决不是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题海式”训练,而是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训练。 “优化训练”包含三层含义:

(1)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训练量不足就难以巩固,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

(2)通过系统、适时、科学的训练,学生能够将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

(3)训练需在内容、方法、时间、时机、程序等方面进行整体优化,并实现与“讲”和“思”的有机结合。

2.4当堂达标

“标”指的是教学目标,它是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的统一。“当堂达标”包含下列五层含义:

(1)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突出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

(2)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新课标的要求。

(3)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要力求明确、具体、科学、表述准确,可测性强(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弹性)。

(4)学生是否达成目标,是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根本标志;因此,要加强教学反馈和教学反思,及时解决教学问题。

(5)师生均要把功夫花在课前,提高课堂效率,当堂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该教学思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研究去获取结论、“发现”规律,建立“目标-探究-结论-训练”的教学基本程序,改变那种先给出结论,再进行说明性分析、印证性训练的传统做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实现学生“学”与教师“导”的最佳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的过程实行科学的调控、激励、点拨、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树立没有训练就没有落实的思想,优化训练的材料、时机、方法、手段,通过训练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理解、培养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偿教学,当堂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作者联系方式:

邮箱fxyzljq@126.com

浅谈“学导式”课堂教学结构

“探究式”课堂教学之我见

学案导学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峰峪k中学“探究式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心得

学导式理论

浅谈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情境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思路初探.doc》
“探究导学式”课堂教学思路初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