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2020-03-04 01:28: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人为本

----简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唐山市第七十四中学

指导思想: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各级学校都重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能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学生存在的种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当做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客观现状: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被教育过的人和正在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甚者,把学生中存在的厌学、离家出走、情感脆弱、承受力差等问题归纳为思想品质问题,从而出现认识误区。实质上这些都是因为认识偏颇、情绪激动、意志薄弱、内心矛盾而产生的苦恼困惑,或受到刺激、挫折而引起的心理失衡所致。

情况分析:简单地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可以归结为学校内有各种利益诉求:校长的、教师的、学生的,传统教育我们总能千方百计的满足各种利益诉求,唯独漠视学生的利益诉求;与强大的自然和社会相比,个体总显得那么弱不禁风、微不足道,多次的诉求不果,造成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走向诉求的反面——强求;另一种就是妥协,强求和妥协都不是民主教育的结果,不是符合学生发展的结果。

得出结论:所以在学校构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已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符合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从根本上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更加注重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人本观念。

主要理念:学校教育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就是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以确立学生的 1

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并符合社会发展,牢记一切为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每一个老师看重、热爱、欣赏、宽容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被看重、被信任、被理解这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当教师把学生看成一个与自己有同样尊严、有同样人格的人时。就会看重学生,善待学生,信任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培养一个心理健康时代新人的保证。

具体做法:介于以上原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道路上,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了如下具体做法:

第一课

新生入学心理教育课----激发动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表现出的首要行为特征是学习动机缺失,兴趣发生转移,出现厌学情绪。在我校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活动中,有40.8%的学生都有这种倾向。由于我校生源大多数为农村小学毕业生,其中农民工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占50%左右,由于社会家长的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厌学心理较重。

所以,新生入学第一课的心理教育课就是激发学习动机课。毋庸臵疑,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毅力和耐心。但一切事物是相对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产生兴趣,就会不怕苦,反而以苦为乐。对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我们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目的培养上,开展理想教育,尝试报恩教育,教育学生以刻苦学习来改变自我命运,以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导之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我加压,自觉发展。

第二课

阶段学习后心理辅导课-----强化成功。

我校每学期都要举行两到三次阶段总结会,对在阶段学习管理中出现的进步的孩子鼓励表扬,争取在阶段分析中发现每个孩子阶段性的进步,成功可起到正强化的作用,给学生以愉悦的刺激。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尽力为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对获得成功的学生,哪怕是些许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自信心理系统,促其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第三课

发现自我的心理辅导课----自我愉悦,立志成才

在心理辅导教程中,我们开设了“发现独一无二的我”这一课,利用班会课要求班主任设计班会活动,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然后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如果奋斗目标适当,学生不仅能体验到奋斗过程的快乐,也会体验到目标实现时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自我愉悦程度,保证心理健康发展。

日常课

在平时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上,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常规的教育:

1、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采取积极的态度化解心理负面影响。在德育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是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所以,要求班主任建立帮扶档案,要经常找这些学生交心、谈心,教育他们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问候和关爱父母,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与父母沟通,同时,还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给家长讲授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学生、家长两方面的努力交流,积极化解留在学生心里的积怨,使之能够正确对待父母的决定,从而消除其心理中的负面情绪。

2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对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在渴望与师长、同学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开设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的心理教育课,帮助学生之间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他们心情开朗轻松、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乐趣和信心,对身体有良好的自我感受。要求各班主任特别要对部分患得患失、喜怒无常、

经常情绪不稳定,或内向封闭,或暴躁易怒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可以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强化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使他们学会控制不良情绪,防止心境长期压抑而形成心理障碍。

3、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和生理保健知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班主任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使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避免出现诸如早恋、自闭等症状的青春期综合症。利用班会、讲座、板报等进行宣传,使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传授一些生理保健知识,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提高。同时正确讨论男女同学应该在交往中注意的尺度,加强责任意识的教育。

4、提倡班级学生写心理成长日记,这是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一直采用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将一周在校学习生活的烦恼、喜悦记录下来,允许学生随心所欲的写,不做硬性规定。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的在日记中与学生对所述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对于学生所提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和困惑,班主任应经过充分准备后利用班会课与学生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和沟通,提倡畅所欲言。 总结体会: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中的人必然要形成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与人之间,由于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会产生亲密的关系,双方都会感到心情舒畅;反之,就会关系疏远,彼此矛盾,甚至敌对。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中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学校形成有凝聚力的组织,促进工作效率。对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保持心理平衡,从而能积极投入学习。 总之,只有这种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实施,才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博大的胸怀;帮助学生构建一种平和的心态;帮助学生构建一些哲学理念;帮助学生构建一套知识分子人格;帮助学生养护好千差万别的个性;帮助学生养护一个健康的心灵。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

聚焦课堂以学生为本

以学定教,以生为本

学生为本

爱岗敬业 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问题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doc》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