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

2020-03-03 14:11: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

三家店镇平宁城小学 崔玉玲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被批准立项为校级课题,在校教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与热心指导下,在全体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潜心研究,如今已圆满结题了。下面,我将就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做以总结。

一、课题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资讯的扩张,小学生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内心世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变化,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渴望心灵的自由,行为的独立,可是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在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用所谓“指导”桎枷了学生的手脚,用作文方法凝固了学生的思路,用“范文”僵化了学生的创造。使得当前学校小学生作文表现为:“立意平庸,人云亦云,随大流说话,视作文为政治表态;宁肯呆板,不敢脱俗;宁取‘正确’,不嫌平庸;唯恐调子不高,灵魂不壮。”“违背抒真情,说真话的原则。”(祝新华,《语文能力发展心理理学》)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由此陷入了困惑和危机中。

新《语文课程标准》替代《语文教育大纲》以后,把培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作文要“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明确地提出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作文要表现出对生活真实情感体验的写作理念。

本课题研究核心是小学生作文体验式教学,是小学生主体性语文学习和发展研究的一个组织部分。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是小学生根据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它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通过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它符合新《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主要内容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是小学生根据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它具有叙述内容的丰富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反映问题的现实性;抒发情感的真实性;文采风格的独特性;作文练习的自主性;指导过程的可感性;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亲近自然,通过分析自然、社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它符合新《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三、实验步骤

(1)第一阶段:(2009.2—2009.3)

准备阶段,建立课题组,分析调研、论证,确定课题计划。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2)第二阶段:(2009.4—2009.5)

①制定出课题实施工作方案,成立子课题组。

②组织语文教师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③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制订出体验式作文训练内容(允许班级自由调整),组织教师撰写体验式作文方案。

④组织开展体验式作文活动,撰写教学个案等。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对比法。

(3)第三阶段:(2009.6—2009.11)

①在第一轮开展体验式作文实验的基础上,调整修改作文训练内容。

②修改或重写体验式作文方案,课题组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体验式作文活动。

主要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对比归纳法。

(4)第四阶段:(2009.11—2009.12) 全面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

四、成果展示

(一)教师――在研究中,成熟

为调动每位参加实验的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让老师切身体会“真做课题”“做真课题”的真谛,我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让每位老师结合本班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围绕主课题,选择一个更小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老师们体会到了研究的快乐,课题组的安培杰、杨建山等老师的多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卜富庭老师的作文课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老师们还坚持写下水文,这给了学生很好的引领和示范,卜富庭老师的《春游五里河》一文,在下水文大赛中获一等奖。我们还定期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总结会,以交流促提高,使我们的研究良性发展。老师们的作文教学能力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有信心和热情了。

(二) 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 1.组织各种参观活动,以增加学生的直接体验

我们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走进农田野,走进大自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植物,请老师给他们讲授专业知识,这些都使学生耳目一新,对植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之后,同学们情趣盎然,老师适时引导他们或写日记,或写游记,或写访问记、调查报告,不拘一格,自主作文,写下来的内容鲜活、充实、情感充沛、真切。

2.课堂上,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把每篇课文都看成范文,让学生学习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每节课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天长日久的坚持使学生的写作技法上更加娴熟。以下是四年七班的乔盼盼同学在课堂上写的一首小诗:

风萧萧,雨茫茫, 迷雾不散, 寒霜降窗,

忽见一轮明月钓天网,

光辉照心房。

读了她的小读,不由得会有几分感动。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此之强,所营造的意境之美,怎能不令人感动? 3.开展网络作文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网络作文开展以来,在学生、老师、家长们中产生了良好影响,许多老师与家长都带着孩子参与其中,建立了班级的、个人的习作专辑。网络作文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写的习作、平时的日记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孩子们对自己身边同学写的习作很感兴趣,让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课堂上老师批改的习作和日记等文章发到网上,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一举措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而且引导孩子们在网上互相评议习作,修改习作。进一步提高了习作的能力和兴趣。此外,家长和孩子从中选出优秀习作共同办好班上的习作报,投稿后又多篇文章发表。网络作文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实践证明确实提高了孩子自主习作能兴趣与能力。

4.加强课内外阅读,剪报评报,提高写作

指导、布置学生剪报评报。学生要完成这样作业,先必须找些近期的报纸来读一读,然后选择自己关注的、感兴趣的内容剪贴下来,再就剪贴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项练习一般一周做一次,周末完成,周一上交。要求用A4纸作底,将选好的报纸剪贴在A4纸上,点评根据自己对报纸内容的理解可长可短。还可以对版面作适当的装饰。

学生每次交上来的作品,看后都让人激动不已,收获多多。一周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各种奇闻轶事,尽在其中。更有趣的是孩子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观察人生,对这些大事小情发表的见解。近一年的实验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之路。虽然《小学生体验式作文研究》的课题结题了,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并没有结束。应该说我们的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最大的受益是老师们成长了,孩子们进步了,还寻找到了作文教学的许多宝贵经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我们的研究之路,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思想,不断寻找对策,优化教学,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

单元体验式教学研究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材

小学生作文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体验式习作教学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研究论文(材料)

体验式作文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doc》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