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培

2020-03-02 16:20: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德育工作总结

做个有责任心的人

中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对中学生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形成、道德自律感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营造特定的责任环境、注重创设多样的责任情景、激发学生自主的责任意识使得学生的责任感有所增强。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学校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包括A、提高责任认知:使学生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非标准,从而提高识别和选择能力,为责任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B、陶冶责任情感: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方法,注重薰陶感染,使学生在责任感教育中获得了较深的情感体验,追求长久地保持认知与行为的一致。C锻炼责任意志:责任意志是在履行责任中自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毅力,它是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在履行责任时往往需要克服来自主客观两方面的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用理智分析所处环境,调节和控制自身情感与情绪等。养成责任行为。D、责任行为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的综合体现,对学生进行责任行为训练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做到要求恰当,反复巩固、不断深化才能逐步形成。

学校的德育工作从 “做有责任感的人”这样的培养目标出发,继承“崇德启明”的四中德育工作传统,以“德行前进”为学校教育的根本,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思考和实践责任感教育的认知、行为、情感的三统一,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主体性。 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光靠口号或抽象的结论,应该为他们树立起形象、生动的榜样,宣传他们的积极面、闪光点,特别是他们的先进思想和行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激发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乃至推销自己的巨大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对自己负责,做一个宽容体谅之人,做一个自立、自信、自控、自爱之人,这也是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目的之一。强化行为的动机冲突,反复训练日常行为,

养成自觉自控行为的习惯,其中以培养学习习惯为主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目标管理,围绕确立目标、实施目标及考核目标,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挥班集体优势,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加强班团工作的管理,发挥班干部、团员的核心作用,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设计不同主题的德育活动,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引导学生在感知、感受、感动的全过程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领悟自我感知、在责任感自我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和重要意义。

王晓工作总结

王晓松

王培生

学习心得王晓倩

王晓春语录

先进个人 王晓敏

王晓宇论文

心得体会王晓霖

王晓杰读后感

当务之急(王晓路)

《王晓培.doc》
王晓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