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2020-03-02 03:27: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急危重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张伏宝性别:男年龄23岁诊断:主动脉夹层

讨论时间:2010年3月8日主持讨论人:杨主任

参加讨论人员:各站站长及医生代表

安彦君医师提供病例情况:

张伏宝,男,23岁。主因发作性胸痛5天,加重一天在山西省

人民医院拨打120转北京。

患者于5天前因劳累后出现发作性胸痛,气紧,大汗淋漓,无

咳血咳痰,心悸等症状。测血压180/110mmHg在故交矿务局医院坐B超示主动脉夹层,为进一步诊治转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外科,给予静点硝普钠2—8υg/min,血压控制良好,为进一步诊治要求转北京阜外医院手术治疗呼叫120转运。

既往史高血压2年,血压控制不理想。

查:血压140/85mmHg,呼吸20次/分,心率80次/分,神志清楚,

精神不振,查体合作,眼睑不肿,巩膜无黄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初步诊断:主动脉夹层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处理:1吸氧,心电监测,开通抢救液路,与家属交待转运过

程随时可能出现动脉瘤破裂而致患者死亡

2输液泵静点硝普钠1.5—5υg/min/min

3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4患者转运前诉感胸痛给予加大硝普钠用量,并静注吗啡0.1mg,密切监测血压

5观察转运至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急诊科。

武警站医师发言:

我站前日出诊时曾遇到剧烈胸痛的患者,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心率加速,但血压不低或者增高,心电图显示:“各导联S—T段压低”,并有一侧肢体偏瘫,神志尚清晰。送至医院后进一步经CT及超声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提示我们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对我们院前急救医生的诊断有较大的困难。

王龙站长认为:

对于这种急危重的患者,我们的院前医师一定要加强诊断及鉴别诊断。遇到胸痛,上腹痛,及腰痛的患者,一定要警惕本病的发生。对发病紧急且病情危重的患者,我们应该果断的做出判断。对病情的危害性有正确的认识,尽量对症处理,如: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等,减少在院外的时间,尽快的将患者送往有条件救治的医院。在院内通过大型的仪器及专科医生的诊断可以很快的明确病因,从而得到宝贵的救治时间,从根本上减少了患者的危险性和死亡率。

温江阳站长指出:

我们站近半年内已转运主动脉夹层患者三人,积累了一定的转运的经验。大家都知道本病病因至今未明。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但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可促进其发展。

主动脉夹层多急剧发病,65%~75%病人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心脏合并症。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发病在2周以内为急性期,超过2周为慢性期。多数病例在起病后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在开始24小时内每小时死亡率为1%~2%。发病24小时之内死亡率为50%,而主动脉夹层分离外科手术治疗已经比较成熟,抢救了大量危重,濒临死亡的患者。而我们山西现在还不具备手术治疗的能力,遇到此类患者我们就只能将其转到北京治疗。对于这种急危重的患者转运有很大的风险,随时都可能出现大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转运途中的主要措施就是调整患者的情绪,并且降压治疗使收缩压控制在100~120mmHg,心率60~75次/min。这样能有效地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使症状缓解,疼痛消失。这样减少了转运的风险,使患者平稳的转运到有能力救治的医院。 姜新良站长认为:

同意两位站长的发言,在明确诊断和有效对症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加强车辆的安全。我们知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情绪一定要稳定,这就要求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我们的司机开车一定要平稳,尽量的避免急刹车以及车辆的颠簸;而我们的医生和护士一定要严密的监测生命体征在治疗仓内看护患者,对患者进行安慰,出现异常及时的救治,减少了患者的危险性,又避免了医疗纠纷。

康站长补充说明:

作为一种突发的疾病,而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们的院前医生对本病的发展一定要有预见性。也就是说在转运之前一定要明确的告

知家属本病可引起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大出血而导致患者死亡。要求家属签字,而签字的内容一定要写明“医生已告知本病可导致的危险,我已了解,仍坚持要求转某某院。”这样我们院前医生对患者及家属履行了告知的义务,就从根本上减少了医患的矛盾,避免了医疗的纠纷。

安慧芬站长补充道:

大家都从医疗的角度谈了本病,我认为在护理上同样应该加强认识。在执行好大夫的医嘱的前提下,做好对患者胸痛及休克的观察和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使患者的心理处于较好的状态,配合好治疗,也有利于我们长途的转运。

白永忠主治医师说:

大家都从各个层面谈到了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以及它的危险性死亡率。这就对我们院前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现患者胸痛时、出现偏瘫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黑粪等症状时,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某一种病症,要多角度的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至少不排除某一种病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学习,多进行病例的讨论。

杨主任总结:

通过大家的发言讨论,大家从各个层面对主动脉夹层这个急症进行了分析,加深了我们的认识,提高了我们的知识水平。我们应该将这些认识推广到各个站点,让每个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当我们在遇到

类似的病症时做到不遗漏本病,在转运明确病例时应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也减少我们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医疗纠纷。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对不同的病例进行讨论,这项工作要有效的坚持下去。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病例讨论.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

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doc》
病例讨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