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乡集镇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2020-03-03 13:31: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村乡集镇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小村乡坚持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紧扣“宜居宜业小村”发展目标,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村乡位于咸丰县西北隅,集镇距县城60公里,国土面积22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人口2.1万。在历届党委政府和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茶叶、白术、花生为主的三大绿色支柱产业,小村的绿化率达85%以上,先后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近年来,小村乡围绕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园、生态家园示范乡、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全乡有机茶种植面积3万亩,GAP道地药材白术种植面积1.2万亩,小村红衣米花生获国家地理标识产品认证,常年稳定种植面积达6000亩,农民年均实现现金收入6000万元,人平增收3026元。

二、集镇原状

小村老集镇建设面积28公顷,常住人口5000人,集镇规模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是基础设施落后。集镇街道狭窄,没有农贸市场,逢赶集日,人流车流集中,拥挤不堪,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路面破损严重,形成众多大小不一的坑洼,加之排污排水不畅,街面积水严重,背街小巷没有硬化处理,大量尘土进入集镇,造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缺乏专门的停车场,车辆停放随意。二是管理乏力。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以路为市、违章建筑、乱搭乱建、乱停乱靠、垃圾杂物随意堆弃等现象严重。通信、电力杆线设臵不合理,私拉乱接,形成“蜘蛛网”,严重影响集镇容貌。三是环境卫生差。原有的两名公益性环卫工人因身体原因,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保洁任务,居民环保意识、卫生习惯与现代城镇要求相去甚远,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集镇环境脏乱差,与“全国环境优美乡”的美誉极不相符。

三、规划先行,建管并重

小村乡坚持把集镇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以规划先行为指引,以完善集镇功能为重点,以集镇管理为抓手,以提升集镇品位为核心,强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新小村。

一是立足规划,完善功能。集镇规划面积100公顷,人口达到1.2万人。目前建成面积40公顷,常住人口5000人。按照集镇总体规划,坚持“拉框架、强功能、提品质、重管

理”的集镇建设工作思路,重点实施老集镇改造和新区开发。老集镇建成面积28公顷,定位为行政、科教中心。目前着力实施老集镇改造工程,强化规范管理,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不断提升集镇形象。实施集镇扩容倍增工程,规划开发新区,规划面积12公顷,定位为商住、工业中心。规划建设集镇大道、亲水走廊景观带、农贸市场、农村客运站、群众文化广场等公益性设施,建成后将极大地拓展集镇空间、拉大集镇框架,完善集镇功能。

二是强化建设,树立形象。2012年,整合资金450万元,启动老集镇改造工程,集镇实现美化、亮化、绿化、黑色化,形成了全县集镇建设新模式。新建及维修排污、排水设施,彻底解决街道积水问题;移动、电信、联通、广电通信线路实行地埋,2013年,将优先实施集镇电网改造升级,有效治理“蜘蛛网”,确保街面整洁;维修路灯照明设施,确保了路灯正常运行;实施路面刷黑工程,铺设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集镇面貌大为改观;硬化处理背街小巷,减少外围尘土进入集镇的机会,集镇更加亮丽;拆除违章建筑8处;建成停车场1个;购臵垃圾桶40个、垃圾车1辆、洒水车1辆;全面实施集镇绿化,栽植行道树120余棵,建街心花坛10个,绿化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实施春节亮化工程,在集镇街道悬挂灯笼2000余个,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2013将深入推进老集镇街道拓宽工程,拆除6幢旧式木屋、财经所、水利服务中心、原地税办公楼,拓宽街道至15米,临街建设涵盖小村人文、历史、民俗风

情、发展远景等内容的民族风情文化墙;统一改造集镇房屋外立面;统一门店户外广告的尺寸、颜色和风格;新建货车停车场,规范货运车辆停放,实现街面一律停放小型汽车;规范摩托车停放秩序,分街段设臵统一停放点,进一步美化、亮化集镇。

新区开发加快推进,投资2800万元的集镇新区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全面动建,完成老集镇与新区连接路征地工作,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新区各子项目的施工设计、完成731米大道及1500米支路路基铺设、5万平方米土石填方、600米河堤、3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沿河打通环线道路,实现了乡集镇立体环线发展格局。2013年将完成各公益设施建设及新区绿化工作任务。启动新区至中嘴堡风雨凉桥前期工作。新区森林公园建设处于征地阶段。

统筹乡村发展,完成李子溪村中心集镇改造,拆除集镇中心4栋木房,拓展了集镇空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2013年,计划实施李子溪、大村中心集镇硬化和绿化,目前已完成李子溪集镇硬化工程。

三是强化管理,提升品位。狠抓建设审批。切实加大城镇规划管控力度,充分整合城建、国土、公安、电力、林业、水利等部门力量,发挥综合职能,强化源头控管,把规划审批作为群众办理建房手续和建房用水通电取材的前臵条件,对不听劝阻在规划区内违规建房的,依法依规对建房户处以1—2万元罚款,实现“处罚一户、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效果。狠抓秩序管理,成立集镇管理工作组,负责集镇综合

治理、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等工作。重点对违章建筑、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垃圾乱堆乱扔等不文明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先后拆除违章建筑5 处,遮阳棚、货棚、广告牌63个。分段街区落实专人负责,形成干部群众共同参与保洁、宣传、纠错、管理的集镇管理工作格局,弘扬主人翁意识,宣扬家园情节,推崇“身在小村、乐在其中”的生活工作理念,构建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集镇管理机制。狠抓环境卫生,保证集镇干净整洁。出台了集镇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引导集镇居民垃圾装袋,定时定点投放,用环境约束人、改变人、提升人,逐步转变居民卫生观念,改变居民卫生习惯。集镇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划定责任区,保持责任区干净整洁,制止行商乱摆摊点,共同维护集镇环境。狠抓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出台了《集镇管理公约》,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集镇管理,进一步规范居民行为,共同建设繁荣有序、卫生文明的全国环境优美乡。狠抓队伍建设。聘请3位环卫工人,并落实了环卫工人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集镇环境卫生,对集镇实行每日清扫,垃圾当日清运,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积极探索废品收购及垃圾社会化消化处理办法,建立健全集镇长效管理机制。狠抓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建设氛围。建设过程中注重政策法规的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集镇建设,集镇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居民刘时武等主动让出原入户台阶,拓宽街道,保持道路线形流畅。

随着集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集镇功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集镇品位不断增强,居民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树立了小村的良好形象,提升了居民宜居指数和幸福指数。

四、存在的困难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本级财力有限,无法保障投入,缺乏大项目的支持带动。集镇规模较小,产业集聚层次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二、三产业规模和比重偏小,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不强,制约了城镇化发展。

二是老集镇建设格局形成较早,规划不尽合理,改造难度大。集镇规划编制过程中,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导城在建设中出现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地域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城镇规划的法律效力没有得到较好发挥,严重影响了规划龙头作用的发挥。

三是老百姓环保、规划意识薄弱,彻底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享受优势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更多的人将集聚到集镇,集镇管理的压力降不断增大。

四是建设管理经验滞后,机制有待完善。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导致缺少现代文明气息,存在“脏、乱、差”现象。

杨林乡集镇管理暂行办法

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居集镇项目建设汇报1

居集镇项目建设汇报1

乡镇小集镇管理汇报材料

集镇整治管理会议汇报材料

2101年共青团小村乡委员会工作计划

某某乡全力推进特色集镇建设

乡镇小集镇管理汇报材料 (版)

集镇建设标语

《小村乡集镇建设管理情况汇报.doc》
小村乡集镇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