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2020-03-01 16:56: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课题论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平原五中 侯兆辉

论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平原五中 侯兆辉

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课之前的导言,目的在于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的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自己在教学中,也非常注重“开个好头”,有道是“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怎样导入新课,就成为我们搞好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所在。如果由于教师采用恰到好处、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从课的一开始,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去。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地理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使师生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

那么怎样的新课导入是好的、成功的呢?我认为新课导入应该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新颖性

老生常谈的材料固然有用,但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七年级下册《巴西》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开始时我给学生几个词语,像黄绿色、卡卡、热带雨林、咖啡、葡萄牙语,让学生思考它们和世界上的哪个国家的特征最吻合。这样学生就被我的问题迅速带到课堂上来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直观性

地理教学中很多事物都是抽象的,学生很难理解。比如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我在讲地球自转方向时,一边用手中的地球仪演示,一边让学生观察地球是如何自转的。这样学生立刻就被我手中的地球仪吸引住了,异常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使教学活动进入高潮。

3.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比如在教授八年级下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在讲两地的“人多地狭”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式的问题:假设你是香港(或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官,你该如何解决本区出现的人多地狭的问题?学生立刻以行政长官的姿态向老师展示自己心中独特的想法,积极融入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去。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自己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导入方法:

一、提出问题导入。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如何提问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关键是要根据问题本身的特点进行提问设计。如讲到《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便问:“同学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从而引出地球的运动,让学生自觉地从课文中探寻出问题的答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又比如,教授《中国河流和湖泊概况》时,让学生观察《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问: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的说:“上面有长江、黄河、洞庭湖……,”有的说:“我国河湖太多了。”接着我说:“中国有多少河湖?著名的有哪些?各分布在什么地方?如何流向?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学生们明确了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导入。

如自己在教授《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时,教材中安排了测量降水量的实践活动,教学时可将这个活动先让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歌曲导入。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歌曲,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讲《珠江三角洲》一节时,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高亢激昂的歌声感染了每一个学生,接着自己提问:这位老人是谁?他到底是在哪里画的圈?崛起了哪些城市?这样,让学生在歌声中达到感知地理事物的目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视频导入。

根据新课的内容,播放学生非常喜爱的视频短片,然后及时引入新课。如在《中东》一课播放一个有关中东战争的Flash视频,看后提出问题:此短片中涉及到一个地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追问: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哪个地区呢?——中东。短片主要涉及两个人物:拉登和萨达姆,萨达姆是哪一个国家的前任总统?——伊拉克。这一国家在哪一地区?——中东。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五、复习导入。

古语说:“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就十分自然。如我在讲到八年级下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节时,直接提问: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构成包括什么?——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接着继续提问:其中2个特别行政区是哪两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顺理成章,转入新课的讲授。

六、读图导入。 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课的突出特点。传授地理知识,讲授地理事实,分析地理现象,说明地理原理等,都必须依靠地图。如教授《中国的主要山脉》内容时,自己先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然后讲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高大而绵长的山脉。它们像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交错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打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山脉吗 ?请在图上找一找。”利用地图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出了本课的中心内容或所讲知识的范围,为新课的展开打下了基础。

总之,导入新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重在用得“巧、准、新”,力求因课而异,有所创新,避免弄巧成拙,拖沓冗长,喧宾夺主,要充分发挥导入语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初中地理导入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

新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doc》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