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教师材料

2020-03-03 18:26: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最美乡村教师” 事迹材料

我叫

,今年54岁,是

小学一名普通教师。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奋战了34个春秋。1980年至2006年,在长安小学任教;2006年合并学校后,我来到

小学任教至今。

一、我爱职业,弃家与不顾

我在长安村教学期间,全校有六名教师、90余名学生,在全乡属于大学校之一。我担任主任教师,在校内:除承担四年级班全部课程外,还代全校音、体、美、劳等课程,以及二课堂活动,少先队工作。在校外:教办、学区安排的各项工作无一不认真完成。乡、区、校三级教研工作我都承担,每天除上课、辅导、补差外,还要辅导新参加工作教师的备课、讲课。我辅导过的教师,一个个教学成绩均在前列。如:师爱红、师丽贤等,她们不仅成绩突出,还出席参加学区示范公开课呢!我的学校,每年年终考评全乡

二、三名。我的所带班级教学成绩在全乡23个村连续三年位居第一名。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致使为了本职工作弃家于不顾。我夫妻二人整天在学校工作,家务活怎么干呢?清理卫生、磨碾都是晚上的事,缝补、种地根本不过问,全是父母管。可是得到的是什么?挣的村里每月60元工资,连年不发一分,往来存款一万三千余元,夫妇二人均为本村民办教师,只能用每月16元的民办补助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然,谁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无钱是万万不能的。大人的生活别提,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一到夏天,听到街上有卖菜、卖瓜果的商贩叫喊时,我只能把孩子们锁在家里不让出去,有时孩子们想吃一点瓜果时在哭、在吼,我就大声打骂他们一顿,而自己静下来却沉默了。我住的窑洞是祖上留的,半间是砖砌的、半间是土的。又一次磨下两柳筐面,竟被窑顶一大块土掉下来打在面上,而变成土面。我眼巴巴看着两筐土面,鼻子发酸,嘴角抽动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家境是这样的,我本来不想提。反倒被人们说是哭穷,但这绝对是事实。我之所以生活这样,是

1 因为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因为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撑着我。虽然我的家境贫寒,但是我认为我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赢得了全村老小对我的尊重和信任。几轮招聘教师,全体干部家长无一不聘用我。我认为献身于职业就是实现了我自己的价值。

二、热爱学生,弃子女于不顾

作为教师,教书育人责无旁贷,但更重要的是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践使我懂得,教师心中要有熊熊燃烧的火炬,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奉献,对学生的爱护与关怀!

有人把老师比作母亲,是很贴切的。十三个学生就是十三块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石块,他们的性格不同,环境条件悬殊,作为老师对于他们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加以了解和考虑。

班内曾有个学生叫娟娟,是我从一年级一直代到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孩子有很多优点,聪明、好学,但在一段时间里,她却变得自卑、孤独,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对此,我既纳闷又恼火,于是同她个别谈心。这才了解到,她现在由继母抚养,母女感情不和,继母又每天上班,她无人照料,就是和姐姐两人独立生活,随便吃喝,得不到原来母亲的爱和照料。家庭的不幸、同学的讥讽,使她幼小的心灵抹上了阴影,她变得沉默寡言,不与同学嬉戏玩耍,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得知这种情况后,我心急如焚:怎能让这样的一个学生掉队呢?于是我马上进行了家访,做她父母的工作,让他们多给予孩子关心、照顾。平时在学校,我更加地关注她,在生活上热心照顾她,发现头晕发烧,我就给她喝水、吃药。我的苦心没有白费,“浪子”终于回头了。她笑了,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并且在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总成绩位居全乡第二名。她还参加了优生抽考,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娟娟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你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老师,你是秋日里的一缕春风,温暖了我冰冷的心,鼓起了我前进的风帆„„”读着这诗一般滚烫的语言,我深深理解了歌德说过的这句话:“你若喜欢自己的价值,就得给这个社会创造价值。”

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活动时间,三年级班的一个男同学在玩耍时不小心一头撞在了一块石头上,顿时鲜血直流,痛哭起来,我闻声

2 连忙跑过去,一看,孩子头上有三寸来长的伤口。我着急万分,赶紧用自己的手绢捂住伤口,陪同孩子走到村卫生所,可门上了锁——医生不在家,急得我眼泪直打转。该怎么办呢?孩子父母上班不在家,医生又不在,是等父母?等医生?还是去医院?可孩子出血能等吗?我略一思考,马上背起孩子向乡卫生院跑去。去了卫生院,倒是有医生,可是看病要押金,当时的我身上哪有钱呀?孩子血流不止让我着急,医生漫不经心的态度让我气愤,我强压怒火,苦苦哀求医生,他才动手给孩子看伤口。当医生看到伤口大且出血又多时,也着急起来,连忙叫护士拿来医疗器械,给孩子头上缝了五针。缝合结束后,我给孩子喂了水,吃了药。最后,身无分文的我只好将自己戴的一块上海牌手表留在医院作了医药费抵押金。返回村里后,孩子的父母已得知情况,他们紧握着我的手,感激地说:“石老师,您比我们还要关心孩子啊!今天要不是您,孩子还不知会出什么事呢,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今天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吧。”“学校里还有其他孩子等着我呢。”我婉拒了家长的请求。在走向学校的路上,我感到做了一件对别人有益的事,自己是多么自豪啊!

热爱事业的人,事业也会热爱他;热爱学生的人也一定会赢得学生的爱。去年元旦前夕,我在教室里给学生上课,升入初中的学生们给我送来了一张张年画,一张张贺年卡,上面写着一行行稚气未脱的语句,顿时,我感到心里满满的幸福。教师工作虽然琐碎无比,虽然学生给予我的仅仅是几张年画、几张贺卡、几声问候、几许尊重,虽然在别人看来是“得不偿失”,但是有什么职业能比这更崇高、更神圣、更伟大呢?

所有这些都使我懂得教师就意味着真诚与奉献,真正懂得了古人所说的:“致天下之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的道理,也真正懂得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是“要明亮别人,就得自己心里先有阳光”的深刻内涵。

俗话说得好:“十个指头不一般齐。”班内有优生和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要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就必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为此,我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好的不娇宠,差的不嫌弃。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着重在“引”字上下功夫,开辟数学角,攻克思考题,让他们看到数学知识的广阔天地和无穷魅力;对学习很用功,收效却很小,自叹不如人的学生,着重在“导”字上下功夫,课内多提问,课余勤辅导,逐渐使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养成勤问善思的好习

3 惯;对学习上有困难或困难较大的学生在“帮”字上下功夫,重点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使他们能在课堂上较顺利地进行学习。学生的成长与成绩证明了这些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事情总难两全齐美,这样天长日久地为学生付出,却委屈了自己的孩子。我生下第一个孩子,刚休息了70天就开始上班。孩子虽小,但我责任心强,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早出晚归,不顾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不到母爱,不能正常吃喝。孩子得小儿麻疹后受了风,病得很严重,奶奶把孩子送到人民医院,医生诊断病情后责骂道:“孩子的妈呢?怎样当妈的,真是太不负责任了!”奶奶只说了声:“他妈是个教师,怕耽误了学生的课。”医生说:“要分主次。”于是赶紧抢救,经过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孩子终于康复了。但由于我们夫妻俩都是民办教师,村里穷,十几年没发工资,每月只能领县里补助的二十几元,孩子的住院费都成了问题。这时,亲朋好友、学生家长得知消息,纷纷解囊相助,凑够了500元。这时,我的母亲和邻居都指责我:“为了别人的孩子,挣不到一分钱不说,自己的孩子病成那样还坐在教室里,你究竟是为了啥?”当时,我的心里也很难过,也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即使这样,也动摇不了我热爱学生的一片诚心。

孩子出院后,我仍然是早晨5:30到校,晚上11点才能休息,还是照顾不好孩子,孩子不幸因重感冒引起肺炎第二次住进了人民医院。上次的那位儿科医生再次责骂:“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没几天就两次住院,而且这些病都是人为的,孩子跟着你们真是太倒霉了!”孩子受了一难又一难,仍然只有奶奶陪着。这次,孩子出院后,他的姥姥一气之下,把四个多月的孩子断了奶,领回了自己家抚养,直到七岁。幼小的孩子失去了母爱,真是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三、不断进取,其自身于不顾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就是说: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在以前的教学中,坚持“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十六字教学原则的前提下,积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方针。

1、抓住目标、兴趣、思维三个环节强化教改,大胆探索,开拓创新。

4 从备课开始,课堂施教到达标效率。自己严格按照大纲规定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过程中努力使每节课目标做到细目化、行为化,改变以往以教师串讲为主的传统做法,把施教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施教过程中,抓住知识的关键,突出目标的重点,分散学习的难点,精炼教学语言,精编板书的内容,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积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自己准确、灵活地把知识传教给学生,做到目标准确具体可测,反馈及时,矫正方法得力。

2、鼓励学生具有独立见解,教师上课要留有余地。

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正是认真独立思考的反映。教师必须加以鼓励和扶植,比如我在讲《长城》的最后一句时,按教师用书所讲指长城的历史地位。突然有一个学生说:“最后一句中的‘奇迹’应改为‘创造’。”我立即表扬了他,这样更能说明长城是劳动人民用血汗建造起来的。当然学生的见解有时是错误的,但是千万不能横加指责,会妨碍他们的智力发展。对此具有独立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从中“悟”一点读书的道理,这样就能养成学生勤思考、敢发言的习惯。

3、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发现问题。

这一点是我最新的突破点,目前就我乡现在的教学水平来说还是停留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使学生处于被动局面。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4、合理、灵活地安排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内容的难易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较好地完成。较难的要少讲一点,时间可以放长一点,力争一课一练。讲要讲得精当,要言不烦,画龙点睛。

5、集中学生的注意,维持学生的注意状态。

在讲新知识时,必须抓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迅速用清晰、准确、简练的语言使他在最初就获得明确的印象,就是

精讲。在练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形式,让学生不断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刺激,保持一种新鲜感,使他们的只是串在一条线上,紧张——活跃——兴奋——成功。

5 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就不详细一一列举。

我这样的付出,收获的是学生基础扎实,知识掌握灵活。。但是,由于自己对工作精益求精,深钻细研,长年积累沉重的负担,使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导致一次晕倒在讲台上。被送往人民医院,没有查清病因,整个人四肢无力,经常发晕,水不思,饭不香,持续了一个星期,后来才到达汾阳医院,查出来是缺乏营养、过度疲劳导致贫血,经过化验,全身只剩4克血了。医生叹气说:“多危险啊!”此时,我的丈夫泪流满面,束手无策。大夫瞪着眼睛训斥道:“赶紧住院治疗,输血!”住院期间,不断有家长、学生、干部、同事等来看望我。两周后,我终于恢复得差不多了。医生再三叮嘱:“出院后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出院后,我马上回到学校,又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去了。

在新的教学征程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先进、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设备一体化,投影仪、PPT、电脑等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使自己能适应时代的步伐,我不断学习阅读有关教学资料,外出学习或在校听课时,主动向年轻教师学习制作课件、怎样使用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耻下问,有时为了讲一节课使用PPT、做课件,三番五次,五次三番,直到做好为止。虽然我已50多岁了,但在工作上不叫苦不叫累,一切服从学校安排。学校教研活动、课改合格校验收等公开课,我都登台去讲,并努力使用PPT辅助教学,受到各位领导的好评。我至今还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带主科数学。我每讲一节课力争做到清晰透彻,我校“123”课改模式指引着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每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

献身教育,甘愿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我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自己的完美人生。

模范教师材料

模范教师申报材料

模范教师工作总结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申报材料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事迹材料

模范教师发言稿

《模范教师材料.doc》
模范教师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