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2020-03-01 20:08: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原材料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对生产用原材料、辅料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的检验和试验。

三、职责

1、原材料仓库人员负责通知质检人员进行原料检验;

2、质检部进料检验员接到通知后负责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原材料仓库员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4、质检部门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和试验的工作,并对质量问题进行仲裁。

四、工作内容

1、原材料的分类

根据原材料对最终产品影响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类、B类和C类:

A类:即保证安全项,指如果不满足要求,将危及人身安全并导致产品不能完成主要任务的特性。

B类:即重要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严重投诉、对产品实现有重要影响的物资。

C类:即一般原材料,构成最终产品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2、进货检验判定标准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原材料进货检验操作规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等。

3、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原材料仓库员通知进料检验员→进料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检部经理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等交由质检部,质检负责人依据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进料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原材料检验单》。

非首次供货:

供方须待质检报告、理化检验告单、合格证,检验员确认后进行检验,检验后检验员将检验数据和相关资料交质量负责人批准,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检验工作要求

4.1 进料检验员严格按《原材料检验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如实填写检测数据;

4.2 检查结果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依据产品标准、工艺要求判定物料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或退货并通知办理相关手续,不得填写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签字。 4.3 原料仓库必须确认《检验单》上的质量部进料检验员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质量问题的处理

5.1 进料检验员或质量负责人在接到质量信息后,立即赶到生产现场,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 进料检验员认真填写相关信息报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每周依据检验人员的记录进行汇总。

6、进货检验规定

6.1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检验样本须由进料检验人员在送检物料中随意抽取,不得由供方人员自行选样。 6.2外观检查

检验样本检查按比例进行抽检。 6.3原材料检验标识验证

检验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合格标识进行核实,发现标识有问题及时通知质量负责人,并传递信息到采购部门核实标识情况,由质检部门确认方可进行验收,否则不必进行检验,直接退货,并按不合格品登记数量。 6.4 性能检验和试验

抽检项目应符合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原材料检验操作规程》等的要求。 6.5 检验及试验记录

原材料的检验和试验要作记录。所有的进货检验和试验过程应建立检验台帐。 6.6 检验试验状态标识

对于合格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贴上合格证。对于不合件而又不能及时退回的在包装箱或工件用红色标示,并及时隔离或按有关规定处理。对于来不及检查件在包装箱或工件上挂上待检标志并定置存放。

7、其他检验规定

对于本厂无法检测的项目,如发生争议可以委托指定供方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做检验,检验认同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报告。

8、入库

检验合格后,由检验人员做出标识,通知仓库管员进行验收入库。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

建筑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进厂检验及安全制度

材料进厂检验程序

服装面料进厂检验流程

进厂质量检验制度

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材料]

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规程

1原材料进厂检验程序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doc》
原材料进厂检验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