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班级转化记录4

2020-03-03 15:12: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孙村小学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我们初步把判定薄弱班级的指标定为三个:

1、学业指标:在5学期内二次以上期末考试,同一班级语文、数学学生成绩待合格率达到15%以上。或在多次单元测试中,学生待合格率达到25%以上。在相同情况下,85分以上的“优生”低于50%。

2、学生学习习惯指标: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30%以上,语文、数学听课率长期低于50%,长期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达到15%以上。

3、学生生活、行为习惯指标:学生个人卫生习惯极差,班上经常有吵架、打架等违纪事件发生,经常不能获得流动红旗。

“学困生”――“学困生”的基本定义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但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与学习习惯等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把判定学困生的指标分为学业指标和习惯指标:

1、学业指标:经常性的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成绩低于65分的学生。

2、习惯指标:经常性的学习成绩虽然高于65分,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学生。

经过调查、分析,我发现学困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班级整体学习习惯差,学风不正。

该班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讲,上课喜欢讲小话、搞小动作,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书写更是一塌糊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成绩在差学生也觉得无所谓,没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2、家庭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家长不重视,农村家庭普遍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还有文盲,不能进行家庭辅导。

原因二:家长重视,但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给予袒护、溺爱,使学生问题越来越多;有些家庭对于问题学生一味粗暴蛮干缺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些家庭家长虽重视,但双方教子思想不统一,方法矛盾,给孩子以空子钻,导致孩子学习困难。

原因三:家长无法重视。部分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差,有特困家庭,(如丛雪振、谢长友),有的家庭父母是残疾人,有单亲家庭,(如张子旋、苏子

一、)。家庭结构缺损,子女温暖减少,心灵受创。有的家庭氛围不良,家长争战不休,子女长期处于焦躁、紧张、恐怖不安的状态中,感到一切破灭,学习地位降到最低点。

3、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懒惰甚至厌学。 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没有积极学习的欲望,导致学习成绩差。有因为学习成绩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赶到吃力更不想学习。这样造成学习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差的恶性循环。

5、极个别学生是智力发展水平低,跟不上学习进度。

五、具体的转化措施。

1、通过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寻求家长的有力支持,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2、课前精心设计教案,组织精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喜欢上课,进而喜欢上课的老师,反过来更加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3、通过让学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4、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剃除学生的坏习惯。

5、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班集体事务,并使他们成为学困生的榜样。

班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头。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放手让班干部组织,教师只给予指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同时多肯定班干部的工作,使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让他们在班集体中营造正确的舆论,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097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转化工作总结

薄弱班级转化2

薄弱班级转化工作总结[1]

薄弱村转化

薄弱村转化

经济薄弱村转化

薄弱班级整改措施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4.doc》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