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弱班级转化2

2020-03-03 12:15: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薄弱班级转化

马彩霞

经过我和语文教师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该班学困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班级学习习惯差,学风不正。

该班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听讲,上课喜欢讲小话、搞小动作,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书写更是一塌糊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解。成绩在差学生也觉得无所谓,没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2、家庭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家长不重视,农村家庭普遍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还有文盲,不能进行家庭辅导。

原因二:家长重视,但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对孩子从小给予袒护、溺爱,使学生问题越来越多;有些家庭对于问题学生一味粗暴蛮干缺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些家庭家长虽重视,但双方教子思想不统一,方法矛盾,给孩子以空子钻,导致孩子学习困难。

3、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差,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懒惰甚至厌学。

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兴趣,没有积极学习的欲望,导致学习成绩差。有因为学习成绩差,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赶到吃力更不想学习。这样造成学习越差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差的恶性循环。

具体的转化措施:

1、课前精心设计教案,组织精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喜欢上课,进而喜欢上课的老师,反过来更加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通过让学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

3、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循序渐进,一点点地剃除学生的坏习惯。

4、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班集体事务,并使他们成为学困生的榜样。 班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明确职责,责任、落实到人头。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放手让班干部组织,教师只给予指导,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同时多肯定班干部的工作,使其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从而让他们在班集体中营造正确的舆论,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5、尊重学生,亲近学生,真情关爱,严格要求。

学困生在许多教师眼中是眼中钉、肉中刺,是绊脚石,他们遇到的总是老师的冷面孔,对老师敬而远之,对老师的教育认为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老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外,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中的快乐烦恼,走进他们的心灵,用真情打动他们。 严格要求还包括严格的课堂常规,严格的课堂常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意志薄弱的学困生借助外因的强制调节集中注意力,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守纪的意识,养成较好的听课习惯。

6、分层要求,逐步提高,“跳一跳,摘桃子”,让学困生也能经常有成功的体验。 由于班级学生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能力水平等都不同,所以从教案设计开始,老师就注意设置学困生能完成的教学目标,适时、适度地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教学中分散难点,设置梯级问题,让学生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其次,让学困生让获得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我们不能用高标准来要求他们,适当的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放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7、放大闪光点,以点带面,为学困生树立榜样,促进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每一个孩子都有其所长,每一个孩子都有当好学生的愿望”,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信任和期待,促进学习等各方面的发展。

12、因材施教,做好个别辅导。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知识缺陷情况的不同,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8、学生间互帮互助。

同学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又经常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没有什么心理距离,交流起来非常容易。语文和数学教师都安排了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其中,有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一帮一”也有学困生之间的“一帮一”。 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一帮一”。主要是让学优生监督、提醒学困生完成学习任务。每天安排好帮助任务,让学优生明白自己今天应该监督学困生做什么。期末对有进步的学困生的“监督员”也要进行奖励。学困生和学困生结对子。布置给他们的任务要简单些如:听写、被课文、抽背口诀、该口算题等。期末对两个人进行评比,对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奖励。

薄弱班级转化工作总结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转化记录4

097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薄弱班级转化工作总结[1]

薄弱村转化

薄弱村转化

经济薄弱村转化

薄弱班级整改措施

《薄弱班级转化2.doc》
薄弱班级转化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