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实践调查(材料)

2020-03-02 21:53: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几年一直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引发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针对他们的就业情况以及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改变做系统的调查,以便能较深入、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为以后就业工作做好准备,在暑期期间,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了解,对就业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的分析,做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一、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宏观形势

聚焦高校毕业生,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宏观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固守“一线大城市”,横眉冷对其它不错的就业机会;对于基层单位的“求才若渴”置若罔闻;一方面,是不断叫嚷“就业难,择业更难”的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则是感到难以招到令人满意的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当中的种种现实问题和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尖锐矛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直是我们社会、政府、高校和个人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曝露的现实问题及分析

要解决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综合分析存在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种种现象和凸显的问题,并针对此进行全面理性的认识和合理、辨正的分析。根据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各种媒体和研究机构的报告以及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研究,可以归纳出下列存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1、大学生求职易患上“大城市依赖症”

大城市,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有着很多的发展机遇,完备的硬件环境,集中了许多知名企业和跨国公司,因此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对的生活成本高昂,竞争异常激烈,有限的就业机会和资源同不断增长的待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即使如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于大城市依旧情有独衷,容易在求职过程中患上“大城市依赖症”,出现一边是拥挤在大城市中的滔滔求职人群,一边是门前冷落的二线城市用人岗位。

对此社会上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均有。不过无论是说那些“宁近城一寸,不下乡一丈;宁在城里苦熬,不去乡下领薪;宁在城里漂泊混,也不到乡村干点实事;宁在城里做“黑人”(无房子、无工作、无户口),也不回原籍寻找出路”的大学生是“怕物质生活断奶”,还是说

这仅仅只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好,有一点应该明确的,那就是:大学生就业确实存在地区选择的差异和偏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①、大城市的确具有其它城镇不可比拟的吸引各层次人才的软硬件条件。高校毕业生感到在大城市就业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能够比其他地方就业的人起点更高,机遇更多,氛围更加开放。

②、高校培养成本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和边远地区的农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投入与产出比要合理,而大城市的平均薪资待遇客观上确实比其它城镇优厚,因此只要能够在大城市里扎下根,那么就可能意味着能够较快地改变自己原有的经济环境。

③、中国目前还不是非常成熟的就业市场,容易产生盲目的、非理性的就业趋势,社会媒体和大众的热点往往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大学生基层就业兴趣不大

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今年国家已经制定不少配套措施。例如:2007年4月下旬开始,有关部门将本着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着手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进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随后,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各个高校的鼓励措施也陆续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一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走出大城市,走进各基层。虽然如此,大学生对于基层就业依旧热情不高、兴趣不大。

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大学生尤其是成长在城市里的大学生先天地害怕到基层吃苦;二是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怕“丢面子”而不去基层就业。特别是原本就生于城市的大学生会因被人家说“在城里找不到工作”而怕丢面子。还有一些大学生则感到毕业之后回基层工作,别人会说大学白上了,全家可能都会一齐失面子;三是担心“沉”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害怕自己一直就沉埋于基层第一线,可能干得再好也没有人注意。担心这一点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四是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不少大学生对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有所质疑。

3、大学生低薪就业实例屡见报端

随着大量毕业生的不断涌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异常残酷。部分学生为了能够留在大城市,先站住脚,然后再谋求进一步发展往往不得已选择低薪的职位。激烈的就业竞争甚至还出现了“400个大学生抢9个低端岗位”,“硕士抢中专生饭碗,竞聘狗护士,月薪仅千元”的非理性就业现象。而这些可能是个别的现象还非常受到一些媒体的青睐,往往配以“夺人眼球”的标题加以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放大效应,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甚至一些过分的报道增加了局部区域内就业市场的混乱和无序,误导了人们对于就业形势的总体认识。

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和某些地区的就业市场没有提供给求职者一个公平的求职环境。部分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招聘当中屡屡对毕业生设置“工作经验”的壁垒,不能按照“物尽其用,人尽其材”的原则来进行人才的选拔反而存在一股攀比之风。另一方面,整体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劳动价值存在贬值趋向。这种趋势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如果大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应有的、合理的价值回报那么整个社会可能会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产生怀疑,对崇尚知识和科学的风气产生不利的影响,一些地区“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就是一种显现。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尊重知识的民族,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

4、大学生就业偏爱三资企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还存在另一种偏好,那就是大多喜欢三资企业。在河北大学设计制作的大学生择业观调查问卷,在全国11所大学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和无记名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及行为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问卷所涉及的大学生中,城市学生占29.7%,农村学生占70.3%;大一学生占34.5%,大二学生占30.2%,大三学生占23.2%,大四学生占12.1%。在这份调查中,得出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首选的是“三资企业”

具体表现为:有27.8%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到三资企业去就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是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重要方面。有23.1%的大学生执着于选择党政机关。另外,有23.3%的学生愿意选择高等院校,有21%的学生愿意选择科研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受青睐。有15.3%的大学生志愿到这些单位去就业;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遭到冷遇,加起来不足12.1%。

由此可见,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标准上是多元化的没有唯一的标准。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衷爱于三资企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学生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是否会有自身的深造机会和通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能否有更加优厚的待遇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相对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部分学生把“工作条件好,能发挥个人才干”放在第一位。许多人在面临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要求所选职业具备良好的学习条件好,将来能够有利于自己的深造。

5、“新读书无用论”出现市场——大学生就业难的副作用

“如鸡肋,心后悔,难就业;我们还要不要读大学?”这是2006年8月15日出现在新华网教育频道的一则新闻标题。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标题我们的整个社会不得不正面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在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新读书无用论”。在现在紧张的就业市场中,一些大学生感到迷茫,既然高学历未必等于高工资,正常理性的劳动力价值似乎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被扭曲了。因此有部分人开始提出质疑,既然如此读大学又有什么意义?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得到的却未必令人满意。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辨正地来看待。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而我国现行高教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现在高校在读学生对待学校的学习存在严重的功利性。部分大学生将在校园学习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深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引入到商业营销的理念中,认为读书仅仅停留在“是一种投资”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校园外,自我学习、能力培养和长期学习才是人生成功的重要动力。其次,一些毕业生急功近利,没有考虑自身真实的能力,而一味追求高薪资、厚待遇,他们没有考虑到一家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是有一个考察期和培养期的。我们无法想象让一位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对于企业的基层业务和基本技能一无所知的基础上会敢于聘用他进入中高管理层工作。大学毕业生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企业基层工作过、熟悉过才能更好地在将来可能的管理岗位上承担好自己的责任。高薪不等于低风险,要脚踏实地的做起,才能插上成功的翅膀。其三,这些年来,在教育产业化的闪亮光环下,相当一部分高校出现了商业化、功利化的不良倾向。表现为从学校到老师,再到学生,不约而同地进行着“自我沉沦式的放逐”。似乎到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一纸文凭,而作为大学老师,现行制度下偏颇的教师评估机制,使得高校教师成天面对的只是“论文、课题、经费”,而他们的职称评定和薪资待遇与教学相关不大,如此教师也就不乐意多花“闲工夫”在教书育人上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实问题的对策

面对上述存在于现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种种现实问题,我们一方面是分析和调查,另一方面则是思考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1、完善高校课程设置,搭建课程的大类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面。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专业课教学内容不能一尘不变,要不断更新补充。此外,还要杜绝高校专业设置的急功近利,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专业建设。

2、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环节时间,培养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素养

将来学生还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高校培养学生虽然不可完全职业化,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知识型,而忽略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校的毕业环节应该既有学术研究型的,又有工程实践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事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生,他们基本无法像文商类学生那样通过单位实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毕业环节常常太学术,缺乏工程实践类因素。高校不妨尝试通过毕业趋向志愿的填报,分类指

导毕业生最后的论文环节。允许理工类学生在有资质的企业、研究所的课题中完成自己的论文,或者在暑期创建专门的企业实习环节。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那些不打算深造倾向于就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部分需求。

3、重视个性化职业指导,进行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

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课程教学无法实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学生后阶段学习中,学校必须要有专人提供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并针对就业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意志上的不坚决,就业态度上的不主动,避免自我认识的不现实,就业观念的不解放。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4、完善就业政策,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因该制定完善的就业政策并切实地落实,建立合理的大学生低保体制,各职业介绍所要为待业大学生提供培训和就业的机会。另外,整个社会要积极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企业单位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必须坚决杜绝就业竞争中的“裙带关系”、“人情纽带”、“学府偏好”和性别歧视,以公正科学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位应聘者。与此同时,社会媒体的报道要负责和理性,大众认识要清醒全面。如此才能真正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5、重视教学,让教师安心教书,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

再者,高校不能仅仅重视科研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同样也要鼓励埋头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考核体系,让教学的专家能手同样能和科研的尖兵一样得到学校的支持和鼓励。高校在职务升迁,职称评定中要将教学放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让校园中既有从事教学的优秀教师,又有科研方面的行家里手。使得教师教学能安心,并在实际当中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两者并不矛盾。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作为学生本人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暑假实践调查

暑假实践调查问卷

暑假实践调查报告(情感调查).doc

暑假调查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

《暑假实践调查(材料).doc》
暑假实践调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