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2020-03-02 17:27: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

如果企业核心人员在购并后感觉到自己被排挤在圈外,他们就会开始精心准备简历。

购并消息的宣布向市场发出了鲜明的信息:你将带领企业进入新的成长时期,你会积极寻找企业扩张的机会,你会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不幸的是,购并也向竞争对手和猎头公司发出了鲜明的信息:从你的公司中挑选人才的机会也成熟了。

竞争对手们知道,由于购并,你的员工将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这份工作。即便有,这份工作在哪里,收入如何,或他能否适应新的组织结构,他的工作表现如何被评估。通常,骨干分子会在消息公布后的五天之内,也是谣言漫天飞的时候,收到猎头的电话,无一级别可以幸免。

长期以来,购并带来的法律、财务以及企业运作方面的问题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今,参与了收购兼并活动的经理们意识到,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在企业变更时处理好人事问题,才是使购并交易为企业带来最大价值的核心因素。最近一次调查中,来自巴西、中国、香港、菲律宾、新加坡、韩国和美国的高级经理们,75%以上的人认为,留住人才才是购并成功的关键所在(图示1)。

人力问题也是购并失败的主因。你必须确保大多数(如果不能做到全部)你想挽留的人在双方公司磨合期结束后的确留了下来。最好的方法是进行雇员挑选。雇员挑选的内容和进度由购并的性质决定。购并的形式有四种:维持独立日常运作;接管法,即收购方接管被收购公司;双方公司地位平等的合并;以及革新法,购并后成立的新公司,实力远远超过原有的任一家公司。

如果公司决定仍旧各自独立运作,事情基本保持不变,大多数员工仍留在自己原来的岗位上,那么,当务之急是澄清和确定高层经理的位置。

在接管法中,通常作法是收购方的管理层继续留任。不过偶尔也有这样的个案,被收购方的管理层十分出色,也保留了下来。有一家名列财富前500名的化工公司用接管法收购了另一家管理层较弱的化工公司。他们很快发现,被收购方的管理层在某些领域表现十分出色。所以收购方迅速确定了对方队伍中的管理人才,开出丰厚的条件,诚意挽留。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稳定被收购方的人心要比进行繁琐冗长的员工评估要重要得多。

真正的挑战存在于第

三、第四种购并方式中。双方地位平等的合并中,每一个职位,都要对双方公司有关员工进行评估,采用“优者胜出”的解决方案。在变革法中亦是如此,采用“最优者胜出”的方法(见嵌文:采访Jon Boscia)。

当然,这些解决方案不可能马上奏效。因此,重要的员工在购并后的不安定期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甚至在你没来得及发现谁是重要人才时,他们已消失了。为了留住人才,员

工评估挑选工作开展得越早越好。经验证明,花费6-8周的时间可完成对企业各级员工的挑选任命。通过迅速展开筛选工作,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企业可将人才流失率降到最低,促进购并的成功。

如果购并的目的是寻求企业发展而非提高经营效率,人员的整合应该推迟

如果购并的目的是寻求企业发展而非提高经营效率,人员的整合应该延后进行。思科公司(CISCO)是这方面的楷模。在进行了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收购之后,思科花了3个月的时间,筛选并淘汰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增长的整合行为。

无论购并以何种形式进行,人们总希望进程越快越好。其目的是稳定市场和员工。但这样会分散高层经理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无法专注于在企业变革中完善企业。在任何的购并中,带来企业价值增长的机会才应是推动购并进程的动力。

采访 Jon Boscia

1997年,林肯人寿保险公司收购了信诺(CIGNA)的个人寿险和养老保险业务。这项收购是将公司从综合性保险公司转变为专业金融服务公司的步骤之一。1998年,林肯又收购了安泰(Aetna)的寿险业务。这次的整合很复杂,因为收购行动牵涉了三方。这两次的收购被分析员们认为是成功的,因为林肯公司在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方面都超越了目标。在下面的采访中,林肯的首席行政长官Jon Boscia、两次收购行动的首席整合长官Mike Walker和麦肯锡的Andrew Appel讨论了这两次收购给林肯带来的挑战。

Jon Boscia:我认为,我们的挑战首先是赢得分销商和基层员工的热情支持。我们购买的机构和我们原有的分销渠道极为不同,我们相信,关键的挑战是使新购买的分销渠道依旧保持高盈利能力。我们曾经担心,新的分销渠道会看不起我们,认为我们对高档的分销渠道所知有限,不应该买下它们这样高档次的分销商。

一个相关的议题是信诺的员工问题。那些来到林肯的员工原本在信诺和安泰工作得很愉快。当他们突然来到新机构时,他们会问,“在这里,他们会看重我吗?”“这些人是怎样的人?”“我能相信他们吗?”那正是你的对手紧锣密鼓从你的公司挖走最优秀人才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与我们在Fort Wayne的现有的寿险业员工沟通交流会遇到困难,因为他们都是优秀的有能力的员工,而我们却要把寿险业务的中心转移到Hartford(原信诺的总部所在地)。我们想让新员工对他们的技能感觉良好,又不想疏远老员工。

采访者:在你们采取的行动中,哪一步特别有效?

Jon Boscia:我们马上来到被收购公司的员工面前,把公司和我们个人都介绍给他们。我们在那里接受了所有的提问,对有关收购意图和购并程序的问题不做任何回避。我们开诚布公,并在消息公布的当天就赶到了那里。当你在24小时内出现,效果会好得不能再好了。我们当场任命了整合行动的负责人,Mike(Waker)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与我们FOrt Wayne总部的寿险员工会面,林肯绝大多数的寿险员工都在那里工作。我们必须解答以下的这些问题:“我们是购买方,而不是被收购方,所

以我们为什么要丢掉工作?”“你们准备怎么对待我们?”“这种运转程序能有效吗?”在交易对外公布之前,我们就已做出了许多决策,所以我们可以马上来到员工面前。我认为,使员工人心稳定的原因是,这次收购是仔细筹划的一次行动,而不是我们事后要收拾烂摊子的冒险投机行为。

Mike Walker:我不认为有很多公司能够做到我们在消息公布当天所做到的。我们有一份重要人物的名单。当天,我们便在现场和这些重要员工见了面。我们由高层员工组成的队伍在消息公布后两小时内就和重要的分销人员通电话,告诉他们“我代表Jon Bonsia,我想告诉你,这次收购成功,我们十分激动,你是收购的主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会告诉他们,“我们三天之内会在芝加哥举行会议,希望你能出席。因为在会议上,我们会详细解释林肯为什么要做出这次收购,以及你对公司是如何的重要。”

采访者:这些通话造成什么影响?

Jon Boscia:百分百地挽留住了人才。我必须说,这特别有效。在收购过程中得到重要员工名单分外重要,因为在我们这行,人才是企业的价值所在。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即使你大笔地花钱,生意仍会走下坡路。企业整合比购买整个公司更难找准真正的人才。你不认识那些人,而许多真正的核心人物负责数项业务,所以他们可能不在企业组织图上。你必须深挖下去。

Mike Walker:当我们在费城的四季酒店和信诺进行初次会谈时,我们拿着他们的组织结构图,刨根问底:“谁是我们必须留住的关键人物?”

Jon Boscia:你必须尽早发现人才,即使他们是低层的员工,有待提升一两个级别。让有能力的人担任领袖,会使企业脱胎换骨。这也许会造成紧张气氛,但你对此只有忍耐。再次声明,迅速地出现在员工面前,充分沟通,在人们听到语言之前澄清事实,尽管有些事要待以后才能公开。告诉人们目前你所不知的,向他们保证你在知道后一定告诉他们。如果你直截了当,他们就会理解收购的目标所在——游戏的结局如何——当人们一直能够了解最新进展时,你已在通往收购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人员评选的四种方式

用“接管法”或“变革法”进行收购时,会采用“优者胜出”的方法。这时你就要决定如何做出每一个人事方面的决策。你有四种选择,第四种已很少被采用,主要是在“新头目”和“双主制”之间进行选择。用“新头目”方式,每一产品线和每一职能部门会有一位总负责人,由他从雇员中挑选搭建自己的班子。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由于员工队伍由他自己选定,他很快就可以信赖和依靠部下展开工作。整个过程进展迅速。在实际中,由于这个总头目对另一家公司的员工所知甚少,所以这种员工筛选方式会招来非议。新头目有责任充分调查对方员工,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可以借助于独立的经理评介机构。

在“双主制”中,对每一业务块两家公司都各派出一名负责人,共同组建新的队伍。这种方法的益处和弊处与前一种正好相反。两个头目加起来,对所有员工都很了解,但不幸的是,这两人之间会有冲突。根据“优者胜出”,最终在两人中只能胜出一人,那位亚军因而会失去挑选最佳人才的动力。“双主制”抵消了“新头目”对自己公司雇员的偏向,但有造

成双方冲突的可能性。

另两种方式是“第三方评介”和“揭榜法”。在前一种方式中,由中立的第三方机构,通常是猎头公司,采用面试和360度反馈的方式对候选人进行评估,然后向各个决策人做出推荐。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公正客观和采用市场标准选拔人才,但它十分耗时。尽管如此,最近几宗大规模购并案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有的是大范围使用,有的是在关键职位没有明显胜出的候选人时采用。

如果使用得当,独立的管理人才评介机构使“偏心”降到最低,并加快决策过程

如果使用得当,独立的管理人才评介机构使“偏心”降到最低,加快了决策过程,为下情上达最高层铺设了道路。但是,员工可能会因那些喋喋不休的外人的出现而心中不快,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上司更适合评估员工真正的价值。

第四种方法“揭榜法”,是指在两家公司内部对所有空缺职位公开招聘,任何员工都可申请。这种方式让埋没的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但是,致力于培养、发展人才的公司,认为员工发展应具有延续性,倾向于提升原先计划培养的员工。这一点,“揭榜法”无法满足。另一个弊端是,从一大难应征信中筛选出合适的人很花时间,而且它间接告诉整个公司,那些职位的现任者会失业。如果外界有好机会,员工会纷纷离职。

员工筛选程序

典型作法是,先搭建新的组织结构框架,之后安排人员。人员的安排从首席行政长官下一级开始,一层层地往下安排。用“优者胜出”方式选定首席行政长官之下三级管理层,时间是18-24周。然后花8一16周选定其余各级别人员(简单的收购行为用1-2个月就可全部完成,复杂的变革式购并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在购并过程中要遵守时间表,但也不要排除存在突破性进展和胶着状态的可能性。

抓住关键人才

在购并中,你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即使购并过程进展迅速,在完成之前,员工已变得焦虑,甚至焦灼不安。所以关键的一点是,在购并完成之前,就要使重要员工知道他们的前途如何。理想的作法是,在购并消息公开化之前就做到这点。

第一步是双方最高层的会晤。双方各派出数名最高级别的员工,迅速拟定出包括50-100名新公司不可缺少的重要员工名单。同时,也应意识到,由于时间仓促,经理们个人看法的局限性会影响这份名单的质量。然后,指定一位高层人士负责稳定这些关键人员。否则的话,这一最基本举措会在两公司忙于大规模整合时失败。对人员确认存在疑问时,与之最相关的业务经理有决定权。图中这个简单的矩阵可帮助选出所有重要员工(图示2)。根据这张图,你可以跟踪了解,什么因素能激励员工不跳槽,何时以及采取何种手段挽留住他们,谁对员工的稳定负有直接责任。我们称之为“再次招聘矩阵”。如果你对挽留员工方面花上当初雇佣他们同等的精力,你肯定能成功。

设立指导原则

员工筛选过程要包括一份阐述筛选指导原则和措施的声明。这份声明能监督筛选过程标准一致,并有力沟通了新公司的宗旨和价值观。当然,不同的购并有不同的指导原则,但好的指导原则大体如下:

●选出最适合的人才,将两家的强项转变成公司的资本。

●筛选会严格基于“能者得之”,完全根据候选人的能力、资格、个人发展目标、工作经验是否符合职位要求而定。

●政治倾向和年龄不影响决定。

●由首席行政长官、人事部负责人和其余高层经理组成的委员会将审核引起争议的决定。

●新机构的经理不会通过按比例在两家公司中分派的方式选定。但是,如果超过65%的新公司经理职位由一家公司的员工担任,上文所提及的委员会需加以审核。

●只有在通过内部筛选仍无法找到合适人选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从外界招聘。

●不可考虑让那些落选其现任职位的员工担任低一级的职位。

在两家公司的运作方式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新机构必须做到更好:真正的企业变革。这时,需要完全不同的指导原则:例如,员工与直接上司的人数比必须高出原来任一公司的20%,且不能低于6:1。又例如,在筛选每一级职位时,至少有一人必须被提升。

这些筛选原则将促成企业运作方式的真正改变。

金钱激励是重要的

当然,有吸引力的金钱激励能够维持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留住关键人才。诀窍是不能付得过多或过少。这些用于激励员工土气的花费大约使购并的交易费用上涨5%-10%,足以使交易无法完成,所以事先对此有所估计是很重要的。

事先估算用于留住员工的费用十分重要,这类费用大约使购并的交易费用上涨5%-10%,足以使交易无法完成

当你极力留住员工并激励他们士气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考虑所谓的遣散费。对于没有持有公司股票、因而可以无牵挂地离开的员工,相当于其

三、六或九个月工资(取决于这些员工的重要性)50%的数额已足够。有时,分批分期发放遣散费能取得最佳效果。

资深并持有公司股票的员工,需发放相当于这些月数工资和奖金总额的遣散费。对在购并过程中工作出色的高层经理们,也许要支付相当于当年工资、奖金和股票期权总值的数额。

对大笔遣散费的高级经理,可将他们的奖金一半以现金,一半以期权方式支付,这样有助于激励他们在购并工作期间留下来,确保整合过程的成功。

这些费用可分期分批支付。当一家健康用品公司购买了另一家同类公司,建立起一个年营业收入200亿美金的新公司时,被收购方正面临破产。交易在一个月内完成,所有被收购方的高层人士都被解雇了,只留下两个掌握关键知识的经理。这两位的聘用期是18个月,给他们安排的激励报酬也是18个月后过期。

激励报酬总额达300万一400万美元。报酬是分期支付的,并要求两人在降低成本方面达到一系列的目标,并对留住重要员工和维持客户服务的质量负担起直接责任。有一半的报酬在最后才支付。那时,生产成本已降低了80%,而营业收入减少有限。

另一家公司,向濒于破产的零售商企业的经理们提供相当于基本收入20%-50%的奖金,根据经理级别高低,每月或每六个月到一年发一次奖金。在另外一宗零售业的收购案中,公司设立了奖金库,整合小组在完成目标后,公司从库中拨出奖金发放。

如果严谨的管理作风造成整合期偏长,留住被收购方的核心员工就会分外困难。这种情形下,对个人、或者特定团队的部分员工,需要增加激励报酬,同时还应该公开保证这些人在一段时期内担当的角色和工作的安全。重要的是,要让被收购方员工充分和及时知晓——而不是加以隐瞒——被收购方和收购方有哪些重复职位。

在完成对重要员工的挽留和激励后,工作重点转移到如何处理人员的遣散。最佳的长期策略是拟定条件丰厚的合同终止补偿条例。尽管花费甚多,但好的补偿条例对留任员工的士气有积极的影响。

在两家区域性公共事业公司的购并过程中,被收购方只有部分管理人士能够由于企业控制权变更而享受到“金色降落伞”的保护。为了鼓励其余人离去,收购方提供了一缆子的补偿计划。而那些被要求留任的经理们则收到了丰厚的现金和股票红利。由于这些措施,留下来的员工和经理们感到,他们将来会受到公平待遇。

保持沟通交流

购并展开后,经理们经常会不情愿与被购并方的关键员工进行交流,因为他们无法回答后者的许多问题。但是不见面可能会造成致命的错误。在最近发生的一起跨国医药公司的购并案中,我们被要求和刚刚得到了新机构中一个诱人职位的核心员工谈话。在采访中,她承认,在得到这个新职位之前,她正与另一家公司接触。这次购并是她公司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但她没有参与,也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最新进展。由于对自己在新机构中的位置一无所知,她从来没有指望过能够得到满意的安排。她最终没有跳槽纯属偶然。

那些没有参与购并过程的关键员工,如果被告知也是相关职位的候选人,并且得到保证不会受到排挤,那么他们离开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如果他们感觉不在圈内,他们可能就会忙着到别处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匹配研究(定稿)

联想并购IBM的人力资源问题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税收问题[定稿]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初探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材料)

浅谈企业并购中的债务重组问题

企业并购财务问题分析

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问题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doc》
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