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老校友——王威老师

2020-03-03 01:02: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采访老校友——王威老师

(本报讯/宋爽 菅小凡)在4月9日,化生学院记者团的记者采访了我校的老校友,也是现任我院生物系主任的王威老师,王威老师多年来勤教善教的严谨作风,甘为人梯的伟大情怀深深鼓舞着我们。

下面就是采访内容。

1.记者:今年正好是建校50周年,在这50年的风风雨雨中,一代代师大人艰苦求索,辛勤耕耘,才使师大一步步壮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您作为老校友,又是在此工作了30余年的老教师,可以说,您见证了师大的成长,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请您谈一下您的感想,从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的变化,学术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壮大等方面说起,以这些显著的变化来激励同学们珍惜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更加努力的学习。

王老师:我72年来咱们学校上学,当时的感觉就是学校布局比较混乱,不象现在生活区,教学区都安排得很得当。那时候礼堂就是食堂,好多地方都一地两用。

第一次来咱学校的时候还在*期间,叫“东风大学”,当时是推荐上大学,来了之后按入学成绩分了快中慢班,我被编在了快班,给快班配备的老师很不错,当时就觉得机会难得,有一年多,学了不少东西。

到了73年又开始搞运动,学习就受了冲击。在这期间,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文艺宣传队。成立这个文艺宣传队对系里有什么好处?它可以作为文艺外交。当时那种办学方式——“开门办学”就是出去到工厂里实践“以产品代教学”。这样搞教学,必然会给人家厂子里添麻烦,人家厂子不愿意。怎么办呢?先不提实习的事,先说让学校文艺队来演出,搞个文艺外交,再说实习的事。这样挺好办,利用这个手段咱们办了很多事,争取了很多实践机会。 之后,毕业了,有兴留在系里,就开始组建生物系,招来30几个学生,用了人家西郊的一个中学的几间教室办学,每天住那,自己开火,后来想想也挺有意思。一直到78年,生物系第一次高考招生,在这之前,一直在筹备生物系,在筹备过程中,老师们克服了很大困难。生物系实验特别多,需要很多实验室,都是用60平方米的普通教师改的,上下水都是后勤自己改的,实验台都是老师们画图纸,学校木工自己做的,实验设备都是托了好多人费了好大劲才买到的。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一点一点争取到的,虽然很不易,但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教学很有帮助。

之后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发展,当时突出的问题是校舍不够用,实验室是用60平方米的教室改的,与国家的规定差多了,60平方米的教室,40多学生,又有边台又有实验台,人挨人,特别拥挤,就那么凑合着,一直到搬到新校区。虽然条件不太好,但那时侯的科研能力很强,像分子生物学这些都很有代表性。后来本科括招,又调来很多老师,引进人才,又加了生物技术专业。这就是发展的大概过程。

现在学生们有这么宽敞的校舍,优良的实验设备,可得珍惜呀。

专家、学者们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革命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里,通过生物将解决人类粮食、疾病、能源这三大难题。所以,这个世纪,生物人才将大有用武之地。 2.记者:“勤奋严谨,自树树人”,这是咱们学校的校训,它督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师大人,请您谈一下您是如何理解并且在教师岗位上如何体现的? 王老师:咱们学校校训是咱们以前的校长高敬校长提出来的。我的理解,尽管说了这么多,但要简单说,就4个字:以身作则。

以往人们认为老师,只要把课教好就行,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咱们那校训,对老师来讲,在教学中很自然的体现出来:在上课的时候不光是在讲课,不光在讲学问,还要拓展一下。我在上课的时候会“跑一点题”,这个跑题就是由讲的这个内容我联想到了一些对大家有用处的课外的事,我就会很自然的拐过去讲一下,再很自然的拉回来。比如说,讲生化讲到维生素,就会讲到合理饮食;比如做人„„ 从学术上说,把一本很厚的书讲薄了,这是好老师;教学上说,会跟学生交流的,这叫好老师。有一些老师总摆架子,这样就不行,老师要敢同学生交流,这些摆架子的老师,不敢同学生交流,搞的高高在上,格格不入,使学生不敢接近。其实这些是老师心虚的表现,怕学生提问题把他问住了,这样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其实问住了并不可悲,回去查查,把问题解决了,教学相长嘛。关键是要跟学生有交流,让学生感觉你很好接近。这样,他们有了问题、困惑,才会来找你解决,这才起到了老师的作用。

这么多年,我一直跟学生强调:任何事情必须靠自己。除了父母,没有人能替你考虑的十分周全,必须靠自己。

这些事,都是潜移默化的。教学上说到了相关问题了,讲一讲,要真拿出一节课讲,也不一定讲得很全。

用自己平时不经意的言行来引导学生,校训对老师的要求就在于此。

记者:我们从师大毕业的学生有很多都将走上教师岗位,而您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师大培养了您,而如今,您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资深教授了,请您谈一下从教这麽多年您的感受。

王老师:事实上,我自幼并没有做老师的愿望。我母亲作了一辈子的教师,但由于*时期受到了冲击,也不希望我做教师这一行业,从我自身来说也对此没有兴趣。但是在阴差阳错下当了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就有了兴趣。所以在当老师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做到什麽程度算是当好了老师呢,那就是有一种冲动。在一看课表要去上课的时候会有一种兴奋感,上了讲台就好像上了舞台,有一种很强烈的表演欲,想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传授给学生。作老师最首要的就是一定要熟悉自己的业务,还有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语言表达需要一定的锻炼。表达除了语言,还有眼睛的交流。我在上课时会敢跟学生对眼神,而不是低着头讲课或是单纯的念课件。对眼神可以知道学生掌握的程度,如果学生的眼神茫然,那他肯定是没懂啊;如果学生的眼睛还在看四周,那肯定是还没听进去啊,那你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吸引他,方法肯定有问题。如果与学生有交流了,那你肯定能掌控教学的进展。如果以上都可以做到,那麽就可以在课堂中举一反三,把生活中的例子信手拈来,使自己可以自如的控制教学进度,做到收发自如。这样心理上没有了负担,语言组织就顺畅了,逻辑性也就强了。另外,我们还要鼓励同学们提问题,哪怕是离开了专业也没事,因为他是在上这个专业课时想到的,所以肯定与专业有一些联系。当你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那可能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你以后教学的一个例子,这不就可以收为己用了吗,不就可以把课讲的很生动吗?这让学生感到上你的课不累,可能还会盼着上课呢!学生会觉得上你的课是一种享受,别让学生感觉压力很大,这就达到了目的。当老师能够有很多乐趣,不仅自身能力提高,连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呢!

4. 记者:我校即将度过五十岁的生日,作为一所大学,正是青春焕发,生机勃勃的时候,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您对我校院有什麽希望及寄语?

王老师:我希望我院师生第一能够做到“快乐教学,快乐科研,快乐人生”。万事快乐为先,那麽,什麽困难都称之不上困难。有了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有健康的体魄,这才能提到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才能有助于我们教学,科研,以至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古人云:“知足常乐”,四个字说起来容易,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知足并不是说没有上进心,不好强,它真正的含义是在物质享乐上要知足,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第二个希望我们全院师生能做到一直保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很多人认为由于年龄的局限很多新兴事物不用去学习,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可我认为不然。好奇心能使你心态年轻 ,心理年龄降低,有助于我们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采访老校友感受

采访老校友问题提纲

校友采访

校友采访提问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采访心得体会

校友采访心得

校友采访提纲

校友采访问题

校友采访稿

《采访老校友——王威老师.doc》
采访老校友——王威老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