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2020-03-03 04:36: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四会中专

李丽

摘要:本文讨论了制冷教学中应重视“双基”教学,及其具体做法。 关键词:“双基”教学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冷设备的应用几乎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管理、操作、维修人员。他们不仅需要具有制冷原理、制冷设备等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制冷设备管理、操作、维修的实操技能。我们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一九九九年开始增设制冷专业课的教学。制冷技术是我校机电类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是熟悉并掌握基本的制冷技术原理和制冷维修技术,具有一定的小家电维修能力的、具有初、中级资格的制冷设备维修工。它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基本技能教学与基本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零碎的实践技巧综合为系统掌握本学科的方法与技能。但近年由于国家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加大了教学难度,那么如何改进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制冷专业技能人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教育学理论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就制冷教学的方法做出探讨,认为在制冷教学中应重视“双基”教学,它包括:

一、基本理论的教学

基本理论的教学总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可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形式。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是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的配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虽然职业技术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追求知识体系的完备性,但是由于制冷技术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专业理论性强,学生不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则无法提高技能。众所周知,职校生的文化素质偏低,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及厌烦心理。很显然,制冷空调基本理论教学成为本专业教学的难点,若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易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厌学心理,因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际

1、理论教学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

目前,职业学校在招生时不能从高分数段录取新生,因此,一般来说,和普高生相比职校生文化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习惯也存在一些问题,过深、过难的理论教学容易加重职校生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能一味强调理论的完整性,而应根据专业需要以“够用”为准则。公式的推导不必追求数学推导的严密性,应针对不同需要进行简化或直接给出结果,回避深奥理论的论述和复杂公式的推导。注重讲清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懂,学会应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理论教学必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制冷技术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代的制冷专业技术工的就业范围已不在局限于小家电生产维修,更多的是定位于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部分安装维护及汽车空调养护方面,这些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有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就必须要精通专业基本知识,对教材做到懂、透、化的基础上,精选教材,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适当调整章节顺序,更新教学知识点,在职业教育中及时充实教材内容,才能使教学内容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总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上升到理性认识。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应尽可能遵循认识的这个规律,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易于理解,牢固掌握。向学生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教材中理论原理的认识,或者用获得的感性认识去验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以黑板、粉笔以及简单的原始工具为主,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会为教学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除运用传统手段外,还必须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乐学落到实处。例如: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过程工作原理这一节里,教师只需要利用一个多媒体课件,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制冷“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的作用及制冷剂在循环中的状态变化情况。

二、基本技能的教学

制冷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掌握它就必需加强基本技能的教学。因此,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教材设备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习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技能教学环节有别于理论课的教学环节。同样技能教学法也有别于基本理论的教学法。在基本技能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上技能课不只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已,教师应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在学生这一主体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基本技能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在教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达到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 技能演示

技能演示是提高实验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技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技能和学习兴趣的基础和前提。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到位。在讲解动作的名称和作用时,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教师并加以示范。在学生有了初步的动作技术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因势利导,抓住动作要领,较慢的给学生演示一至两遍,以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认识和掌握。例如:在正确使用割管器这一实习操作中,首先示范调节旋钮可使切轮上下移动,其次切轮的刀口要垂直压向铜管,不能歪斜或侧向,再者一次进刀不能太深,要多旋转,少进刀,不然会出现内凹的收口状而割坏管口。其次,教师的演示方法要到位。在实验教学中,不论是基本操作课题,还是独立操作课题,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教师必须按操作步骤,有条不紊地慢慢地演示给学生,使其不仅掌握动作要领,还要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以期达到形成熟练技能之目的。演示方法不到位,轻者使操作动作不协调,重者使操作动作有错误,特殊工种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如焊接操作中,动作错误会造成焊枪回火,易引爆炸,危及生命。

(二) 指导实验

当学生在各自的工位上操作训练时,教师要做到及时走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工位不能满足全部学生需要时,教师要采取模块小组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两组或三组,分别实验不同的课题,这就更需要教师不停地巡回指导。每到一个工位,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不规则之处,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当之处,操作规程有无不宜之处,发现一处纠正一处。否则,就会使学生错上加错。技不正,术则错,何谈技术精湛。作为一名指导教师必须作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就要苦口婆心地讲清道理,并附之以动作示范。尤其对差生更要不厌其烦地讲解演示,再讲解再演示,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当学生操作出现错误时,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 课题总结

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实验目的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成绩,发扬光大;找出不足,提出要求;鼓励鞭策,以厉再战。实验目的是否达到,要依据本课题的质量要求和技能标准来衡量。具体地说,必须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并实际观察和记录每个学生的操作成绩及不足,真正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达到了技能目标的要求,哪些方面还未达到,一一记录在案。这也是为下一步的评析积累第一手宝贵资料。评讲时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达到实验目的时给予大力表扬,基本达到目的时给予鞭策,未达到实验目的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看到成功的曙光,产生成功的愿望。因为成功能给人激励,令人欢欣,催人奋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愿望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当然,制冷专业课的教学方法还有许多,并且基本理论教学与基本技能教学不是独立存在的,恰恰相反,笔者的体会是要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教学来激活教学主体——学生,使教学既具有针对性,又符合职校生的认知结构,达到学有兴致,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叶上雄 中学教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制冷教学总结

美术课堂中“双基”教学的反思0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读后感

浅谈中学数学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理论框架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万丈高楼平地起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双基训练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双基教学

制冷技术教学中的单片机教学实践_基于51单片机温度计设计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新认识“双基”在课改中的地位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英语的双基教学

《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doc》
浅谈制冷教学中的“双基”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