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20-03-03 13:39: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53人参加考试,总分3571分 ,平均分67.3 分。及格人数为39人,及格率为73 %。优秀人数11人,优秀率为 20%。最高分90分,最低分37分。

二、试题结构特点

试卷共分五大部分:写字,拼音、字词,积累运用,短文,习作。试卷拓宽了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还要让学生的知识有所拓展,而且要能灵活运用所学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一题:写字(5分)。

毛笔字“川流不息”,钢笔字“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这题学生没有写错的情况,但书写还是不工整、规范。因此,许多学生都被扣1—2分。

二、拼音、字词(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本题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全部正确,但也有的学生由于不会拼拼音或者是不会写汉字,因此,得分率不太高。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先把词语写在拼音下面,然后又写在后一页的括号里,使卷面不清秀。

2、形近字组词(5分)本题得分率较高,只有十个左右的学生不得满分,他们不会组成的字分别是“矫、皎、凋、勘”

3、选择并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本题既考查学生对汉语拼音音序及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有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正确分类。本题失分的情况有首先,不能正确给汉子写出并正确排列音序;其次,即使会音序,会排列,但由于粗心,没填序号,而是直接写汉字或音节,因此,失分还是较多。

4、根据提示填上恰当的成语(5分)这题及考察学生对所学词汇的识记,又考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且也考察学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的词汇是否丰富。本题失分很多,说明学生对这类知识掌握还是不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强。

5、选词填空(2分)。这题失分也大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区别“坚定、坚强、坚决”的差别,也不会把词带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体会。

6、关联词填空(2分)。第一小题全班53人,答对的才有11人,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句子的含义。第二小题得分率就较高,错误的才有2人。

三、积累运用(17分)。本大题共有8小题,有原文填空,也有作家卡片,也有名言警句,还有缩句。本题失分较多,有的是不能识记,有的学生写不成字,还有的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好的的16分,最差的的1分,多数学生都在10分以下。

四、短文(30分)。

课内阅读(10分)。选自《卢沟桥烽火》,题型有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要求写成语,根据课文填空,写出两个以上抗日英雄。本题失分主要在写成语及根据短文填空,说明学生词汇较贫乏,应加强,同时,应加强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部分,短文二:《家乡的桑树》(7分)。

1、作者从哪三方面写桑树?其中

是略写。许多学生由于没养成认真读短文的习惯,所以做错的很多。

2、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所有学生都做对。

3、

4、

5、题,和第一题一样,学生答错的很多,致使这一大题失分很多,有的学生仅仅的1分,多数得3—5分。

短文三:《成全善良》(13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探望—(

痛苦—(

)顾虑—(

) 责备—(

)多数学生没找到顾虑的近义词,其他的都找到。原因是短文中顾虑的近义词并不明显。

2、3两题是选择正确的序号,学生还是没养成认真读、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的习惯,错的也不少。

4、

5、

6、7题是根据短文答题,第五题很简单,但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所以答错,第6是把“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一种善良?”换一种说法:

。这小题才有4个学生答错。第7题做漏、做错的很多,主要原因是没和前面的短文结合起来。所以,失分较多。

五、习作与交流(25分)。本次习作有两个话题可以写,第一个是以“心事”为题,这个作文离题的较少,分值的差别是内容。而第二个以“他变了”为题,扩写记叙文,许多学生没看前面的材料和“扩写”两个字,所以没按要求习作,致使作文分很低,进而导致不及格。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这张考卷中的看拼音写词语部分,考的都是平时学生能见过的词,也有的是上学期的词。但由于学生的认字量太小,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较新颖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句子、课外知识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平时的课堂习作,但由于学生审题不清,不会灵活运用所写过的文章的思维方法,好多学生是现场成文, 致使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不细心。这是我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我平时教学中的问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

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习作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

4、细心是一种能力,以后多培养学生细心的能力及认真的习惯。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要想引领学生感受中华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总之我们学年的全体教师将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教育而努力,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doc》
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