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互联网+”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艰︱转型

2020-03-02 13:48: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互联网+”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艰︱转型

导读:张瑞敏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如何在这样一个全民谈论互联网的时代,正确认识互联网,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之路,成为了我们今天的必修课。

▌懂与不懂,接受与不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新生互联网企业天然具有“互联网+”的基因。目前,令人忧虑的是,广大传统企业所面临的互联网焦虑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社会问题,关乎中国数千万家企业的命运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于是今年年初,国家提出要制定“互联网+”战略和行动计划,为广大传统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如深入探究,“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传统企业的全面互联网化。“互联网+”并非是在传统产业上叠加一个互联网,也并非是简单增加一个互联网工具。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基因不同,相互融合不仅仅涉及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文化,而且还涉及具体的方法、工具以及实现的路径。

说到根本,企业所关心的,并非是思维层面的“+”或不“+”的问题,而是“互联网+”战略如何布局,行动计划如何执行,组织架构如何设计,创新机制如何变革……如何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风险去完成“互联网+”的进程。

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少传统企业,还在“+”或不“+”之间徘徊。

▌变革已经发生

去年春节,一篇《2014年注定是中国传统企业转型元年》的博文在网上疯传:“我发现,所有传统企业都有非常严重的危机感,就是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标了!都不知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转型?未来之路如何走?利润好的企业发愁,利润不好的企业更发愁。企业最大的危机,不是当下的利润多寡,而是对未来能否清晰把握。”

作者是资深营销专家,但他却道出了已经滋生蔓延开的企业界的普遍焦虑:传统营销的势没有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传统企业的高管年龄大了;传统企业家对网络营销心里没底;错把网络当销售渠道之一;传统营销思维根深蒂固;产品越来越不好卖了;五年战略规划失去意义;搞不懂商业模式创意……

传统企业受到冲击,与近几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业态爆发式增长有关。2013年,百度李彦宏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在互联网界得到很多大佬的认同。他用“风口”这个词来形容即将产生的巨变:“多数企业认为的简单在网上开个店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学习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中国变强的推动力。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当下的每一个产业都是风口。”

此后,马云提出了自己互联网思维的九字诀:跨界、大数据、整合、简洁。与之对应的是思维转换方式:价值发现思维、用户定制思维、平台思维、产品经理思维。紧接着,腾讯马化腾提出了“马七条”:连接一切、互联网+创新、开放协作、消费者参与决策、数据成为资源、顺应潮流的勇气、连接一切的负面风险。小米雷军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上则提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这成了目前一些经济学家批判的对象)。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表述,“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引入传统工业,改造和提升着传统产业,创造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新的巨大市场”。现实生活中,这一切似乎正在发生——传统企业家恐惧地看到,以上所提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创新应用,正在搅局传统企业的生存法则。更有悲观论者,以为传统企业会消失,以为百年企业大多会像诺基亚、摩托罗拉那样——“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输了”。

当然,旁边还有一些旁观者,他们十分热闹、开心地围观着传统企业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对赌,似乎这样的事与他们无关。

真是这样吗?历史经验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每次产业变革都会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而这些新业态、新模式会对传统企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即如当下,当“互联网+”推动信息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互渗透的时候,正在深刻改变着产业的组织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例如,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这一切冲击,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垮在“没来得及转型”?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巨人、安彩、尚德等巨人的倒下令人记忆犹新。不过,时代变了,现在企业面临的是“傻瓜式失败”:“我们的确失败了,但是不知道我们错在什么地方。”——诺基亚巨人垮台,体温尤热;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是柯达并没有抢占到数码相机的“风口”……很多企业具有丰裕的资金、优秀的品牌、顶尖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但是依然不知不觉失败了。

纵观巨人们倒下的历史,所犯的基本错误,绝对不是资金、技术、市场的问题,而是组织、文化和管理的问题;不是被别人颠覆的问题,而是被自己所颠覆——产业在推进“互联网+”的进步,而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依然停留在工业时代。

▌要么“互联网+”,要么死亡?

2013年12月,以雷军和董明珠的“对赌”为分界岭,中国企业家对“互联网+”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万达集团王健林在2014年1月出席达沃斯论坛时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应该是互联网的个别企业为自己贴金的一种说法,不存在互联网思维。”但是半年以后,他在万达电商内部研讨会上讲话时指出:今天会上郑重地强调,所有系统必须要检讨,是否真正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们不用互联网思维、新的方式去做,可能就要落伍,就要被淘汰,即使房地产也要有互联网思维。

也正在此时,华为的任正非说:“互联网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互联网是改变了做事的方式,使传送层级减少,速度加快。华为坚持用五年时间……以互联网精神,为改变内部的电子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并实现与客户、与供应商的互联互通。”

海尔是最早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制造业。海尔的张瑞敏说:海尔不是放弃制造业,而是换一种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做制造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前景不被看好,张瑞敏却认为这是制造业最好的时代,应用互联网思维而非仅把互联网当作工具,这是他与传统制造业大佬的最大不同之处。

最典型的当数联想杨元庆的互联网思维转变。2014年杨元庆在亚布力论坛上说:“某些企业希望利用互联网迅速获得商业成功,甚至把其他环节都外包了,主要放在营销环节上,希望获得快速成功,从而圈来资本市场的钱。他们不去琢磨如何苦练企业的内功,怎样做好研发、把住产品质量,管好供应链,做好售后服务等,那么,实践这样的业务模式,将会证明最终是行不通的,这绝对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杨元庆影射的是小米的弊端。

可是在2014年年底,小米用业绩响亮地打了联想一记耳光。当年刚刚上市3年的小米手机中国市场销售6500万部,超过三星,排名中国第

一、世界第三大手机厂商,盈利26.4亿元。而经历30年发展的联想品牌手机在中国市场只销售4730万部手机,该业务亏损,而且整个集团的利润也没有超过小米。销售渠道上,联想手机70%来自运营商,小米手机70%则来自小米电商。今年5月,联想在首都体育场召开誓师大会,杨元庆当场宣布:“联想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公司,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公司转变,从销售产品向经营客户转变。”

不可否认,互联网新兴企业拎着大棒给了传统产业一闷棍,悄然无息地瓦解了一些传统销售渠道、服务方式和盈利模式;但是同样不可否认,传统企业只要明白了互联网+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它们就会迸发无比强大的竞争能力。海尔、华为、万达、荣昌洗衣、华谊兄弟、顺丰等大型传统企业,携带着重资产、大队伍、新技术,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互联网化转型的绝地反击。

比如组织重构的“互联网+”化。擅长管理转型带动经营转型的海尔,将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颠覆了传统的企业观念,把每一个人变成创业者;认为互联网把所有传统的东西都颠覆了;并提出了鸡蛋从外边打破一定是人们的食物,如果从内部打破一定是新的生命。

比如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已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作为的华为,提出用数字赢未来,数字化重构新商业,认为未来的企业不论从事什么行业,也不论企业规模的大小,首先是一个高科技企业,不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深化和改造的企业,在信息时代没有生存的空间;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后面是什么,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再比如业务重构的“互联网+”。洗衣起家的荣昌,瞄准了生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荣昌门店升级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和O2O模式的居家服务站;善于守正出奇的万达集团,将所有的网上资源全部给电商公司,放手让电商去发展,并且将电商业务板块列为战略型的五大板块之一;华谊兄弟,收购银汉科技、卖座网,已经在打通娱乐和互联网的边界和任督二脉;顺丰在全国启动“嘿客”便利店,实现本地服务O2O,进行商品预购、线下体验、快件自寄自取等。

传统珠宝行业必向互联网+发展,想再次突破发展,必须走互联网+之路。 “喜钻”作为中国首家珠宝云商的提出者与倡导者,也是首个以互联网和核心,将O2O模式线上线下大力结合,把珠宝的贵重、情感与时尚科技相结合,把传统的“重资产”降为“轻资产”,将传统“等客上门”变为“主动上门”,将客户变成经销商,将“经销商”变为终身“品牌维护者”,致力打造并构建第一个云商业态!

喜钻云商加快推进了喜钻店商与电商融合,提供产品流、支付流、信息流、服务流等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打通的服务,以喜钻研发的钻客O2O动销引擎为驱动,以两线同步为总控后台,链接线上移动商城和线下智能商店,构成三位一体的商业闭环。以圈子经济、粉丝经济、个体经济为基准营销延伸,建立云端市场与服务体系。

喜钻对加盟商实力支持

(一)营销

“店商+电商+微商”的营销模式

1.全网营销:钻客手机APP(招募微商合伙人)+喜钻PC商城+第三方平台引流+本地化论坛+粉丝工厂/微商基地

2.全员营销:自己员工+对手员工+新老客户+高端客户+微商合伙人 3.全案营销:保姆式网络推广全包+丰富线下会员活动+跨界营销互动,激活粉丝

(二)市场

喜钻“轻资产轻库存”的O2O加盟方式

1.送流量:年4000万PV线上流量引流到加盟店

2.送粉丝:帮商家建20个500人微信群,打造商家粉丝工厂 3.送销量:年2亿的线上销售额分享到加盟店 创新往往在边缘地带产生,改革往往是从问题倒逼。这次“互联网+”的进化,根本不是鹿死谁手的问题,也不是谁输谁赢的问题,而是看谁融合得更快的问题。正如TCL董事长李东生所说:“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未来属于那些自我颠覆的企业家!属于那些看到互联网‘起风的信号’同时又在‘风口’上蹲守的企业家!”

想了解更多,扫描下面二维码,更深入地了解珠宝互联网+之道!加盟电话:0755-36934505,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太宁路85号罗湖科技大厦2楼—8楼

近代中国转型之艰(推荐)

商业银行转型17

商业银行“互联网+”转型研究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考验

转型

转型转型转型

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的思考

互联网思维与转型 培训总结

互联网转型研究会成立大会主持稿

工程宝助力工程企业互联网转型

《17、“互联网+”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艰︱转型.doc》
17、“互联网+”中国企业的转型之艰︱转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