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2020-03-02 03:21: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附件:

全市教育督导2009年工作总结

与2010年工作要点

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是实施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年份,《苏州市教育督导条例》正式施行,苏州由教育基本现代化向教育现代化迈进,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全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开展教育督导工作,完成了下列主要工作。

首先,高质量完成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有关工作。成立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调研组,开展了全面调研,摸清了全市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状况、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完成了调研报告,并提出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工作思路。目前,这项工作已列入苏州市“十二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为切实推进苏州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还将出台重要决定。

其次,重点开展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情况专项督导。2009年,继续高举素质教育旗帜,建立了推进素质教育、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长效督查机制,即素质教育专项督导和随机督导每月不少于三次。从秋季学期开始,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和社会监督力量,在“苏州教育”网站设专栏公布了 1

全市普通高中和直属中小学作息时间表、总课程表及各班课程表,并将有关信息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此外,还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督查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

第三,完成了对县级政府2008年度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考核工作。2009年,根据教育发展形势和教育改革需要,主要考核了县级政府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等工作情况。督查结果表明,各市(县)、区认真履行领导责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构建人才成长梯队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四,制定下发了《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和《苏州市普通高中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出台两个方案是推进苏州教育督导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努力体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维护教育公平、规范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等要求,力争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普通高中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以发展性督导评估的理念推进普通高中的督导评估工作,重点加强对四星级高中的综合督导。

第五,开展了对部分初、高中和民办学校的教育综合督导。2009年,专门聘请了一批骨干校长组成了督导组,分别对苏州市第十二中学等4所初中校、苏州新草桥中学等2所民办学校、江苏省苏州中学等4所四星级高中进行了综合督导,督导方式严谨、督导过程规范、督导结果真实,对规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第六,开展了全市中小学2009年暑期活动情况专项督导。督查了学校暑期活动计划及方案制定、落实情况,图书馆等专用室场开放情况,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情况,各类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等开展情况,教师培训等工作情况,督促各校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暑期时间,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督查结果显示,各地各校制定计划,着手落实,暑期工作正常推进;确定时间,安排人员,专用室场按期开放;依靠自身,借助社会,学生活动如期开展;统一认识,校校参与,“三会”活动开始启动;分类组织,重视效果,教师培训有序进行。

第七,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安排和执行情况专项督导。督查结果表明,2008年,各地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执行和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安排均达到或超过当年省、苏州市基准定额标准,并在上一年较高水准的基础上,又普遍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的拨付标准。更加可喜的是,一部分市、区已经建立了逐年提高的增长机制。同时,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按照学期或月度及时拨付学校,更好地顺应了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实际需求。2008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按省、市有关文件规定规范使用,教育费附加等按政策足额征收,按规定管理和使用;2009年的教育费附加等征收计划和预算安排使用比较合理。

第八,大力推动《苏州市教育督导条例》的贯彻落实。印发了《条例》单行本,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启动了苏州教育督导组织机构和人员建设工作;初步确定了第五届苏州市人民政府督学报审名单;制订了规范推进督导工作的有关制度。

第九,做好教育督导的理论研究和专业培训工作。承担了苏州市

“十二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苏州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工作,并向市发改委汇报了研究阶段性成果。召开了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交流会,推进区域教育督导研究工作。参加了国家教育督导研修班培训和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领导干部培训,组织了市、区督学培训,提高专职督学的专业化水平。组织了2009年度教育督导理论研究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提升督学队伍的理论水平。

二、2010年的工作思路

2010年是苏州教育进一步迈向教育现代化、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苏州教育将继续坚持“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高位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全面启动,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教育督导发展新局面。

第一,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有效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加快建立以县为主、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是配合开好一个会。为切实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今年将召开全市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工作推进会,明确各市(县)、区区域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配套措施,全面部署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工作。为此,要将根据有关分工,积极做好会议的相关准备工作。二是起草好一个文件。年内,市委、市政府将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苏州市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决定》,以细化教育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明确至2020年的各分阶段目标以及实施办法。要在前一阶

段已经形成较好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起草、征求意见工作。三是制订一个标准,由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出台《苏州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市(县)、区评估标准(试行)》。年内启动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先进市(县)、区的评选工作,重点考核区域内所有高中段学校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情况;单轨村小撤并完成情况;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相关的倾斜及优惠政策的制定、落实情况。

第二,强化督导重点工作,提高教育督导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一是召开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认清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提出未来五年教育督导工作指导性意见;聘任第五届市政府督学。二是继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三项规定”、“五个严格”、“六个必须”、“一小时运动”和“三会”落到实处。要重点开展“三五一”、“三会”“一小时运动”等专项督查,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加大检查频率,加大处罚力度,切实减少不规范办学行为的发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更高的平台上实现苏州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三是配合做好市人大对《苏州市教育督导条例》执行情况督查工作,并借此把本市的教育督导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是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基本制度和工作程序,推进教育督导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制定出台《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和《苏州市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强化教育督导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制定苏州市中小学综合督导五年规划,依

法确保辖区内的每所学校至少一次综合督导。五是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细化和落实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导责任,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步入制度化和常态化的轨道,为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第三,做好督导常规工作,创造性地开展督政工作,规范化地开展督学工作。一是完善对各市(县)、区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制度,重点督查“以县为主、城乡一体”教育管理体制的落实情况、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的进展情况。做好对市(县)、区政府年度教育职责履行情况督导评估考核;开展2009年度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安排和执行情况专项督导。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中小学的综合督导工作,重点督导四星级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启动对职业类学校、幼儿园的综合督导。三是依据《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开展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信息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督导。四是继续开展教育督导理论研究和督学培训工作,进一步夯实我市教育督导工作者的理论基础,提升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督导工作质量。

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乡镇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主题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上半年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教育督导的工作总结

《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总结.doc》
全市教育督导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