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2020-03-02 08:3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在知识结构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他们全面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3)认识到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 (4)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的活动,认识全等的基本特征,体验全等形是两个图形叠合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2)通过对三角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的探索,发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情感目标:

(1)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实际操作对图形进行探索,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探索,发现规律,体会数学探究的乐趣,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三、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表示方法; 2.利用其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四、教学难点:

1.能在全等变换中准确找到对应边、对应角。(在对应边、对应角的识别、查找中运用flash动画的展示,使学生能直观认识该知识点,从而突破该难点)

2.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五、教法与学法:

由于初中生具有可塑性,模仿性。在教学中采用直观、类比的方法,以多媒体为手段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以“设疑——实验——发现——总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并采用“变式练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一些直观的图形,创设问题情境;思考如何翻新一个旧的三角形的纸样?让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尝试。(其实是画一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引出课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环节约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解方面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通过动画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以动画的形式,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和直观判断能力。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法

介绍全等符号,说明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4.议一议

方法:(1)小组活动,展示部分小组的解决方案 (2)动画展示解决方案

(3)知识点的扩充:动画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变换识别中对应边、对应角的查找。主要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充学生的知识范畴。

(三)课堂练习

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练习题目,让学生一一解答。主要是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经过以上的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一步骤中,我准备利用提问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小结和归纳。

(五)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置

定义:全等形: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 三角形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表示方法:用“≌”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作:△ABC ≌ △ DEF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11.1 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八年级《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doc》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