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课题《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2020-03-03 06:19: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省级课题《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

中 期 报 告

长铺中心小学课题组

张丽华执笔

我校省级课题《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与研究》(JG12059)自2012年6月启动以来,至今已历时一年多了。在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正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步骤扎实、有效地开展。在吸取了县、市级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了充分的准备阶段后,研究工作进入了扎扎实实的运作阶段。

我们认为“课前预设”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课堂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选择本课题并通过实践与探求,期待教师从实践中苦练教学基本功。并不断提高预设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教学智慧,实现“由技而艺”的教学境界;期待推进本校课程改革,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的研究,坚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积极实践、主动反思、不断交流”为原则。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深入更有序更高效地开展,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回顾: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策略,谋求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深入和突破,促进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2.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生成意识,提高教师的预设能力和调控能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具智慧,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3.通过课题研究,从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推广价值的语文课堂生成的教学策略,并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4.通过课题研究,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最佳发展,使学生在课堂生成中,发展语言、张扬个性、升华情感、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本课题主要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方面加以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适当探讨。

2、重点从“教学结构设计”、“教学问题设计”、“教学语言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情境设计”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前预设的有效策略。

3、重点从“对话争论”、“质疑问难”、“捕捉意外”、“利用错误”“动手操作”等角度深入研究课堂生成的基本规律。

4、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评价以及师生角色的转化过程。

5、以前机械单一的灌输式课堂与现在民主互动式的生成性课堂的差异。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的安排,2012年6月——12月为“准备阶段”,我们重点完成了学习、论证、立项、制定研究方案等工作;2013年1月——5月为“运作阶段”的第一小阶段,重点进行了教学预设的研究,辅之以课堂生成;2013年6月——10月为第二小阶段,重点进行了课堂生成的研究,辅之以教学预设;本学期自11月开始进入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综合性研究阶段,提炼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这里我们主要对课题研究前半个时间段的工作作中期汇报。

(一)建立机构,形成制度,有计划地开展课研工作

1、确立课题小组,分工明确。为确保《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进行,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课研组由学校一把手陈文丰校长亲自担任组长。我们以课题组成员所教班级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为对比班,分成语文、数学、常识三个组进行研究,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经常性开展活动。我们的研究立足于课堂,定期听课、评课、交流、反思,并使之成为学校的常态化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我们都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并尽心尽力做好记录,写好小结,整理归档,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研究工作制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一是制定了“课题研究奖励办法”,二是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三是将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晋级相联系,极大提高了教师从事课题研究的热情,使研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开拓视野,有底蕴地开展课研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认真搞好实践研究的同时,重点加大教育阅读的力度,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在准确把握最新教育动态,汲取他人先进教学经验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落实教育理论学习的时效性。我们 2 激励每一位教师勤读书勤学习,一要继续认真学习新理念,写心得体会;二要广泛阅读教研资料,学会收集、归纳、整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丰厚自己的研究知识。根据课题组分工,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的是陈校长。在此期间,陈校长带领我们系统学习了《新课程 新理念》、《创新能力教程》、《创新教学设计》等理论著作;带领我们学习了《生成不可预约的美丽》、《动态生成的初步解读》、《小学语文、数学、常识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前预设》、《别让生成入误区》等相关文章。除了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之外,我们还掀起了网络学习的热潮。课堂教学网、课程资源网、人教网、农村远程教育网、安庆教育博客等都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网站。通过学习,课题组人员的积淀丰厚了,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研究更积极了。

(三)立足课堂,多边交流,有实效地开展课研工作

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植根于课堂。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扎扎实实地开展,每个学期我们都围绕研究内容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一年多来,课题组进行了以下教学交流:

2013年9月30日,课题组成员赴程店小学听取葛园、熊月月老师的语文对比课《梅花魂》、《爬山虎的脚》;

2013年10月24日,杨文娟老师上语文研讨课《地震中的父与子》; 2013年10月30日,江爱玉老师上数学研讨课《垂直与平行》;

2013年11月1日,课题组成员赴铁寨小学听取石婷、曹慧敏老师的语文对比课《泊船瓜洲》、《少年闰土》;

2013年11月5日,沈美华老师到武汉市参加“2013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

2013年11月14日,课题组成员赴高岭中心小学学习、交流;

2013年12月5日,松兹小学周迎莺老师送教语文示范课《一路花香》; 2013年12月5日,松兹小学刘洁老师送教思想品德示范课《站起来的中国人》;

在研讨课和对比课的交流总结中,我们力求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课题的两个关键词:预设与生成;优化课前预设的策略;把握课堂教学生成的待征;掌握课堂教学生成的规律;调控课堂教学生成的过程和环节;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评价; 3 构建课前预设模式和课堂生成模式。

(四)积极反思,及时总结,有层次地开展工作

在这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生成,探索出一些课堂有效生成的方法与途径。现将我们的探索与发现汇报如下:

1、课前,弹性预设促生成。预设不是简单的写一份教案,它是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做的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改传统意义上的线性预定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网状、弹性的课前准备,如给孩子们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教学媒介,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做好引导和疏通等等,这些都事先尽可能考虑充分。预设其实就是一个教师课前备课所需做的多方面的工作。它不仅包括对教材的解读,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定,还包括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把握对学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与目标达成的其他变数等等因素的预先思考,以及相关的应变策略。教学预设具有目标明确、结构严密、操作性强等特点。

2、课中,巧妙引导善生成。生成即课堂教学实实在在的过程。因为教师是带着预设走进课堂,与一群并不知道你教学设计的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的,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是生成的,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并且是推动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变成了师生共同推开的课堂教学,生成便开始了。这也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动态生成的具体情况及生成资源的价值,及时、适度地调整教学预设环节,巧妙引导课堂上出现的积极因素,合理利用,激发有效的课堂生成。

3、课后,及时反思延生成。课堂生成资源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生成资源作当堂及时回应,根据生成资源的性质,有的作及时回应,有的作延时回应。如,由于课前背景资料准备不足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由于课堂时间、空间有限无法当堂探讨的问题等,都可以通过反思延时生成;根据内容,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反思生成,在理论学习中反思生成,在实践与设计的对比中反思生成。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前阶段的研究工作我们主要对“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有侧重地进行单项研究,从两方面总结了一些成果。

(一)策略成果

1、预设之策——精于心,简于形。 (1)预设须“精心”。

“一盎司的预防可以达到一磅的效果。”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备生活、备情境、备自己。教师在预设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科学重组和整合,有效地激活教材形成富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要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出发,找准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和生长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弹性预设,做到统观全局。总之,教师要预设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使预案更具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

(2)预设须“简形”。

“大道至简”。有效预设同时不应深耕密植,不宜刻意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教学。而应以约驭博,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给予一定的弹性空间。只有为了生成的预设,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致呆板教条,才能使二者并举,激情共舞,使课堂教学在生成中呈现智性之美。

2、生成之“略”——成于智,止于随。 (1)成于智

①智在——善用疑问。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时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有师生之间的,也有生生之间乃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通过学生的质疑来推进教学,使其认识逐步深化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段,该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及时抓住学生的提问,顺着学生的思路延伸下去,通过步步追思,从而生成新知教学的深入点。

②智在——敏于倾听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上天赐人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意想不到的课堂情境中,对于课堂中突如其来的意外信息,教师不是固守预设,而是敏于倾听,尊重学情,及时跟进,从而演绎出“潜心会文,疑义相与析”的精彩对话。教者珍视“旁逸斜出”,从而使课堂走向睿智,走向灵动

5 ③智在——动手操作

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有很多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让学生手、口、脑并用,调动他们的综合素质,有简单到复杂,由课本到课外,促进生成的意识,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良好效果

④智在——将错就错

新知教学时,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教师如果从伴随着教学过程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将错就错,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的想法,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⑤智在——互文对读

他山之石可攻玉 “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就难免化不开,难免知其一不知二。”(叶圣陶)此语阐明了互文对读在的重要性。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教师要善用教材以外的其他资源,教学中互文对读资料的运用在学生整个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成为点睛之笔。它的运用让学生最终达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境地。

(2)止于随。

教师在掌控课堂生成时,为了防止生成迷失,应努力把握生成三度。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现场的情境、教师的风格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做到:①目标生成度:适可而止,;②内容生成度:不可偏离教学目标;③过程生成度:注意把握火候,该放手时且放手,该回归时且回归。

(二)其他成果

1、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下,课题组教师撰写论文近30篇,教学案例20余篇,教学反思近20篇,其中有部分教师的论文、优质课等获县、市级

一、二等奖,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过硬、教学水平高的青年骨干教师。

2、教师的业务素养、教育教学技巧等在课题研究中有了很大提高,备课更加精细,课前搜集的资料、课后撰写的反思越来越多,课堂不再是照本宣科地上预案,生成的火花不断闪现。

3、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独特的见解得到尊重,孩子们思维活跃,主动学 6习、互动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需进一步锻炼,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异样的声音,不能够及时的化解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处理方法不够灵活变通。

2、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教学任务能否完成,顾虑教学成绩的好坏,在角色转变上有些迟缓,还需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快跟上新课改发展的速度。

3、教学楼办公室里没有网络和电脑,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新理念的更新得不到满足,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论文的创作都要在家中进行,导致教师的上班时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业余时间却被大量侵占,影响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4、研究工作中还缺少向先进学校、想名师学习的机会,研究活动大多局限于校内,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交流活动较少,课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展。

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鼓励课研人员养成勤写勤记的习惯。

2、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加大研究的经济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组织课题组成员走出去博采众长,开阔眼界,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

3、树立课题研究典型,鼓励大家多交流平时的学习和教学心得,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心小学,从县级课题研究、市级课题研究到今天的省级课题研究,一路走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有许多的收获和提高,更有诸多的问题和困惑等待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实践、总结。虽然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有各级领导、专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有全体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长铺中心小学的课题研究工作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策略研究——“生成策略”阶段小结

省级课题中期报告

省级课题中期报告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

《预设与生成》学习心得

预设与生成关系

预设与生成(材料)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省级课题《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中期报告.doc》
省级课题《小学教学预设与生成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