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蜗牛)

2020-03-03 19:16: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3级师资培训理论考试题

培训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培训时间:2012年10月4-7号 培训级别:1-3级 答 卷 人:罗方雪

一、《小蜗牛》

教学目标:以儿歌带领学生在没模仿小蜗牛缓慢的爬行中,对学生进行软手的初步练习,以及对脊柱进行抻、拉、含、仰的训练,并在手臂交替划圆运动中,进行手机抡、拉、抻的训练。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辅导、练习

教学难点:软手

教学步骤:

1、导课:首先将舞目的背景进行阐述,再让小朋友们了解这个舞蹈的动律,掌握好基本动律后让小朋友们想象一下小蜗牛的形象并进行模仿训练。

2、按音乐分段教:

前奏:两人,体对起点,双跪坐,身前俯,直臂前身扶地。

第一遍音乐:

①1-

4钻头塌腰 。 5-8扭摆回坐。

②1-8

重复一次,最后一拍收肘至靠近膝盖处。

③1-4

右手地面软手,目视右手。 5-8

重复一次做反面动作。

④1-

2右手大划圆手一次,目视一点。 3-4 反面重复1-2

5-8 体对五点,抬头跪地爬。

第二遍音乐

①1-8(蜗牛出洞串门子)右侧人右转身体对八点跪地爬,左侧人做反面动作。

②1-4(背着一间)双跪坐,上身立直。右侧人膝盖屈伸,双架肘拍肩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的反面动作。

5-8(小房子)右侧人膝盖屈伸同时双手至后斜下位折腕,拍后壳状两次,右左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反面动作。

③1-4(雷声隆隆)右侧人体对一点,双手扩指碎抖手,右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5-8(下大雨)右侧人双跪立,向七点直臂碎抖手,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④1-8(蜗牛拍拍小肚子)右侧人双跪坐,膝盖屈伸同时双手于腹前拍肚子,右倾头,目视一点。左侧人做右侧人反面动作。

⑤1-8(雨点来了我不怕)重复③的动作。

⑥1-4(我会躲进)两人面相对双跪立,双分手同时抬头。

5-8(小房子)团身,曲肘至靠近膝盖。

保持舞姿,两人转头,目视一点。

二、通过这次学习了民族民间舞蹈等级教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了解了各民族独有的特色,体会到舞蹈游戏的趣味性,这套教材我相信孩子们会非常喜欢,同时挖掘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引导给予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空间,也推高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认识更多民族舞蹈,体会各民族舞蹈的风格,1-3级初级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模仿小动物为主,其中还有很多舞蹈掺杂着游戏的形式。还有各种各样的道具,这样会使孩子们知道每一个舞蹈不同的

表现力。

这套教材很适合儿童的情趣,有愉悦性,趣味性,都是以玩得形式编制的教材,像小时候我们常玩的《打花巴掌》、《 跳皮筋》等等,这都是我们小时候喜欢玩的,现在编制成舞蹈感觉很有趣。

我国50多个民族得有自己的民间舞蹈,而北京舞蹈学院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民族,如: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间舞为基本教材,这些民族得民间舞蹈都有各自的风格和性格的典型特征。如汉族灵活矫健,蒙古族豪迈彪悍,维吾尔族热情诙谐,这些典型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再学习中表现自己。通过同民族民间舞蹈考级的朝夕相处,再不段学习中同它的感情与日俱增,切身体会到她的无穷魅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他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完了三级舞蹈,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得舞种,如:客家,安徽花鼓灯等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很欢快,很好听,所以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去学习和体验。拥有了这么好得舞蹈教材,我今后会更好的利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体验到更好的价值!同时在教学中,要表现出每个民族得特点,不可以采用自己的风格来教授。要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我有信心让每个孩子一定可以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在舞蹈考级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领略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语言,增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情感。以上是我这次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对民族民间舞考级课程教学一点浅显认知,我更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舞蹈教学事业为传播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们感受和了解丰富多彩独具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张荣荣)

46级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试题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安莹)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小熊舞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5 捉迷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4级

2班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012理论考试题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宣传片文案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蜗牛).doc》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小蜗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