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常规教学

2020-03-04 08:08: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把现代教学理念植入常规教学 玉林市博白县 冯林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倡导“终身学习”。如何在常规教学中落实这些理念,成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新课题。

一、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迅猛,科技进步快。人的发展仅仅依靠在学校里所学知识,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生存和事业兴旺发达都必须依靠终身学习。因此,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完成“愿学、能学、会学”的持续发展过程。

1.学生“愿学”是前提。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就很难做到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小学生对教师的敬重程度影响到他自愿参与该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充当合作者的角色。比如,课堂上教师少站讲台,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课外,教师应多与学生一起,了解学生的需求,交流情感,使师生融为一体;教师多给每个学生真诚的爱,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所

1

遇到的困难,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知心人;教师要善于采用鼓舞、激励、唤醒的教育艺术,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为人师表,树立典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生活和学习的表率,成为学生心中偶像。

(2)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应该很好地顺应儿童的天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好小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如喜欢有动感的事物,喜欢活动和游戏等等,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这些浓厚的兴趣,适时地把学习活动植入到他们的喜好当中,使学习内容生动活泼,让他们把生活和知识,把好奇和兴趣,把学习和玩耍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引导他们由对生活兴趣到学科内容兴趣的转化。

2.学生“能学”是保证。学生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的片断所组成,而每一片断总是涉及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认识现实世界的模式,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操作、思维等方法,来实现信息的储存和知识的迁移。 方法有:让学生通过对生活原形的观察、分析、提炼获取所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自主发现规律,享受成功的喜悦。应用生活实例,进行

2

质疑、讨论、交流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探索生活规律,并转换为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和集体评价,通过评价活动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把握好教师教学的尺度。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方法自主探索学习的内容教师不讲解,学生讲清楚的知识教师不重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学生学与思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培养,不断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地打破认知平衡,不断丰富和发展学习能力,从而变“能学”为“会学”提供了坚实保证。

3.学生“会学”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不是把知识从一个脑袋搬到另一个脑袋。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个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具体做法:让学生把教科书作为常读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学会在书上勾画重点,批注疑难和叙写体会。让每个学生使用自学记录本,收集新知在生活中的实例、原有知识经验对新知的作用过程及对概念意义的不同表述。引导学生使用观察、比较、代换、假设、转化等学法,解决学习上的问

3

题。先让学生自学,形成对新信息的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活动,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因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最后让学生构建自己的新知识体系。这样,他们形成的对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用于指导活动的模式。

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以培养愿学、能学、会学为重点,以学会知识建构为目标。课堂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让每个学生依托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在质疑、解疑的中完成学习活动,使学生懂得知识到哪里找,知道怎么学,明确智慧从哪里来,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会认知,学会做事,是现代教学的要求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这就要求教学要从“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发展”;从研究“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怎样构建探索式的学习环境”;从“学会如何解决书本问题”发展成“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4

1、学会认知,使教学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心理学家奈瑟认为:“认知是指转换、简约、加工、贮存、提取和使用感觉输入的所有过程。”它分为两个阶段完成,首先它是在受到外部事件或内部经验刺激时马上发生的自动反映,这个阶段只是粗略地转换信息,以便根据贮存信息形成想法。其次是它涉及有意识的控制,是比较精致地转换和建构观念及映象,这一阶段受贮存信息、个体的意图和期望直接制约。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改写和升华,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知识的权威去强加给学生。应采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面对新情境提出假设和推测,用自己头脑探索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使学生以学会认知为目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应注意: (1)使用教材不依赖教材,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直观感知对事物的认知过程。 (2)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促使学生完成外部事件和内部经验的相互作用,

5

借助直观内容的贮存形成丰富的想法,给学生提供主动求知的材料和环境。

(3)新知的学习活动充分体现知识形成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留给学生充足探索和思考空间,在探索中建构观念和映象。

(4)教师应把教材内容情境化、生活化,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过程,组织学生先通过直观感知、操作形成直觉思维,再用比较、分析、推理、判断等方法认识新知。正如皮亚杰所述:“儿童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先出现一些凭直觉产生的概念,这些原始概念构成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形成新概念,建构新结构,这种过程不断进行,这就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的主要方法。

2.学会做事是教学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要“教学做合一”。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指出:“社会生活和现代生产本身被科学思想渗透的程度,科学思想渗入生活的迅速程度,使学校里学习科学原理必须跟揭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运用科学的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对生活现象的真正科学观点。”学会做事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确定所学知识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等等,主动

6

地用科学思想去解释社会现象,解决身边的疑难问题。具体做法有:

(1)师生共同收集社会生活中明显通用的实例,把概念具体到一定的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每个概念的教学都要涵盖充分的实例,分别用于说明不同方面的含义。

(2)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生活情境,选择例证;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新知解决生活问题。

(3)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索性的作业,试着把某一阶段学到的理论原理运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明确理论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动手操作进行科学实验,利用手、脑、口协作完成新知的发现和验证。完成一次学习活动至少需要三个阶段:第一借助观察、试验、类比、概括来积累事实材料。第二由事实材料中抽象出概念体系;第三概念的实践应用。学会做事不仅要求课堂上做实践练习,而且要求学习活动全过程与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第一阶段感知做事内容,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概念及事实,并按原样再生出来。第二阶段学习做事,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不同目的下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使学生对概念获得新的理解。最后是尝试独立做事,要避免单纯解决书本问题,须把知识具体到看

7

到的、听到的和联想到的实例中去。上述三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三、常规教学渗透现代理念新模式 1.准备:课前师生共同准备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了解知识重点,自己理解内容,提出疑难。

(2)寻找生活原型和应用实例。

(3)查阅资料,实地访问和咨询他人,准备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教师准备:

(1)熟读教材,理解教材含义,提出思维顺序。设计建构认知网络方案。

(2)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预估学生思维障碍点,制定启发方案。

(3)组织学生熟悉生活原型及应用实例。

(4)制定教学活动整体方案。

8

2.完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围绕主题,发表个人见解,通过合作、交流、辩论完成认知过程,构建观念和映象。

(1)交流读书体会,展示收集的信息,达成初步共识,提出疑难;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完成直观感知环节。

(2)小组讨论、操作验证、提出想法;教师到各小组听讨论、看操作,进行个别引导。

(3)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同学补充。阐述用什么方法发现什么问题和结论,通过辩论达形成共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

(4)用所得知识和结论再认识收集的信息,形成发散思维,实现丰富和创新;教师应组织学生探究生活实例,用建构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5)引导评价。用自评、互评和全体评等形式,同学间听取建议,修正不足。从而使得学生学会认知的同时,学会做事。

现代教育理念思考

深化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

用瑜伽的理念指导教学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化学教学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常规教学.doc》
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常规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