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作业

2020-03-04 10:49: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论文作业

——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一学期,我选修了《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这门课。一开始,我感觉这门课可能会很无聊,因为谈到人文社会学,我就想到了一堆难懂的大道理,但是,当我听了老师讲的第一节课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被课程所涉及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了。在第一节课中,老师和大家探讨了体育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体育的发展现状,讲了很多在国内或国外的亲身的经历。从老师的讲解中,我清楚地感受到了中国体育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当前和未来中国体育所面临的发展难题。因此我受到的感触很大,所以我决定以《中国体育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为主题,完成我关于本门课的论文作业。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休闲是通往幸福的大道,休闲给精英社会中的人们以发展智力、探求灵魂和寻找生命中真正快乐的机会。

在21世纪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渐上升的今天,体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生活健康、满足个体的精神需求,更可以有效端正国民的人生态度、充实国民的文化生活。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理念,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和一种财富基石。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的起起伏伏。我们从中有所收获,也要有所反思。

一、辉煌的古代中国体育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诞生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体育。中国古代体育是与中国社会历代传统文化同步发展的,无论是其形式、技法均有着鲜明的东方特色,流露出先民的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丰富多彩的中华体育文化,是支撑世界体育文化辉煌殿堂的重要支柱。从生产实践、战斗技能中转化出来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体育以增强自身体格体能、娱乐为主的体育精神,虽然有些项目在历经朝代更迭后消失了,但它们对我国及世界体育的诸多项目有着深刻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来源于生产实践和实战经验,主要目的是增强人的体格体能、娱乐”。的确,这种目的正是体育的精髓所在。然而,现在中国的普通大众,在一提起体育的时候,就会想到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场面,因为这是现代体育向大家努力灌输的概念。 殊不知,我们的祖先从实践中创造出的体育,是那些带有竞技特点的技巧娱乐性的活动以及为增强自身的体格和技能而实施的自我训练。正是由于他们对体育持有的正确的态度,他们才会真正地从体育活动中获得锻炼和娱乐,并不断地从实践中获得灵感,不断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体育项目。

可以说,几千年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积淀,加之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中国体育。

二、落后的近代中国体育

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中国饱受列强入侵,中国社会处于持续近百年的动荡不安之中。社会的动荡极大地冲击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许多人流离失所,失去生活依靠,更就无从谈起进行体育活动了。相反,在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理念。由此,中国体育发展与西方体育发展逐渐拉开了距离。

然而,从客观上来讲,正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许多西方的体育项目通过教会及民间人士传入到中国。但是,在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下,这些体育项目都没有取得什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体育发展陷入了低谷并不断地后退,被西方国家赶超并不断拉大距离。于是,中国人民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被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才重新大力地发展体育事业,中国才得以一步步地摆脱国民的衰弱,逐步走向强盛。

三、崛起的新中国体育

新中国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国家获得了独立,人民获得了解放,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新中国诞生后,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体育事业同样如此。国家领导人正确地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体育,提高中国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的建设。于是,在1951年的时候,国家颁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并在此后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直至今日,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八套成人广播体操。成人广播体操的历史就是中国群众体育运动的缩影,更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青春记忆。正是由于广播体操,中国在建国之后短短数年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除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中国还致力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运动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体育取得空前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了短短6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例如,在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金牌数第一,奖牌数第二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许多优势项目上继续保持了霸主的地位,并在一些新的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中国现在已经渐渐可以以一个体育大国的身份傲然屹立于世界。

四、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转变

一、局限性

尽管中国的体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在体育理念的发展以及全民体育的发展上,我们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

(一)、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中国发展的不平衡。

很多年以来,中国整体的体育发展侧重于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全民健身上没有下足够的功夫。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越来越多,中国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冠军,中国人不断地打破世界纪录。因此,不仅是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竞技体育,就连很多的新闻媒体也做了过多夸张的宣传。但是,从客观上来说,这种做法是很片面的。

一方面,普通的中国大众对于体育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大家片面地认为,中国只要在奥运会上多拿金牌,就说明中国的体育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就全投向了中国少数职业运动员的发展,很少关心自身体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也片面地鼓励运动员争拿好成绩,于是就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对很多普通民众起到了误导作用。

总之,尽管发展竞技体育,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国人民族自尊心的提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只有做到合理平衡,统筹兼顾才是最好的。

(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与民众利用体育设施的意识发展不平衡。

在中国,体育场馆不仅是举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也是城市的精神文化象征之一。因此,很多大中城市都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体育场馆。同时,由于近年来,中国很多城市相继举办很多地区及国际性的体育赛事,于是国家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建设了很多富有特色且造价昂贵的体育场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场馆在经历了刚建成的辉煌之后就很快被人淡忘了。在平时,很少有人会去光顾这些场馆,而这些场馆每天却在花费很多的钱进行运行和维护。其实,我们这些年来仅仅是重视了物质发展,并没有花同样多的功夫设法提高民众的体育休闲意识,没有很好地引导群众利用好周围的物质条件。于是,有了今天的这种现象,大批国际一流的体育场馆无人问津,但是生活在周围的群众却感觉没有地方可以健身。

(三)、社会体育运动风气没有形成,民众没有正确的体育休闲意识。

对于中国人而言,好像只有到操场上跑两圈,或是到健身房去才叫运动。而且,大家总是在抱怨,工作压力太大,没有时间去运动。但是,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休闲娱乐的过程,只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放松身心,体验愉悦的感觉就够了。所以,跑两圈或是到健身房健身是体育运动,散散步,做做游戏也可以是体育运动。此外,我们说没有时间运动,其实应该说是我们不懂得利用时间。比如说,在周末时,少外出做一些没用的逛街、看电影,少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就有了休闲运动的时间了。

(四)、体育教育模式的僵化。

如今,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要想升学,要想上好的学校,就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达到一定的标准。于是,只要是学生,上体育课时就是在练跑步、投掷、跳远等考试项目,也正因此,很多的学生都惧怕体育课,一听到跑步等就打哆嗦。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作为规定的制定者的教育主管部门,单纯地认为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做所谓的体育运动并强迫他们“达标”,就达到了锻炼他们身体,增强他们体魄的目的。但是,事实是学生们疲于应付体育考试,感到身心俱疲,很快就失去了对所谓“体育运动”的兴趣。我想,这不仅不利于增强学生们的体质,反而会阻碍他们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活动,妨碍他们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二、发展改革

正如老师所说,对比中外体育发展的状况以及民众体育锻炼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近年来的体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停留在了少部分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层面上,而广大的中国民众的体育运动发展则相对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决策者决策上的片面,也有普通民众认识上的错误。因此,想要改变目前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创造中国体育发展的新局面,我们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改变,力求创新发展,以人为本。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改变,应该着重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我们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让人民分享体育发展成果、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合理引导中国体育的发展从竞技体育发展过渡到全民健身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及偏运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导民众树立健康的运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改变民众的运动意识,我们必须改变以下几点:

1、改变社会大众对于奥运冠军的不合理认识,引导民众合理看待竞技体育的发展。

2、改变媒体的不合理报道,杜绝对于体育报道的大肆渲染与夸张。

3、政府部门树立正确的体育发展观念,杜绝片面追求发展竞技体育,加强对普通民众的引导,大力发展全民健身。

此外,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但是仅仅是学习了表面的东西。而且,由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以及发展水平的差异,完全照搬西方的体育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我们。

因此,在进行体育改革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体育理念,但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改革突破西方体育的传统观念,拓展自由的思想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自身特色的创新。

2、关注西方体育带来的很多的新的发展因素和发展热点。只有紧跟世界体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同时,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我们也不能忽视。体育教育对于一体个人的体育运动观念的形成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改革的时候,体育教育观要适当地进行改变,体育教育不是为了达标,应该兼顾其娱乐的属性,提高学生们的运动兴趣。

五、总结

中国体育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曾经取得过辉煌,也曾经有过耻辱。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巨大的机会,同样也是巨大的挑战。如何引导中国体育的发展走向科学、健康,如何在十几亿中国人中建立起崇尚体育、善于运动的风气,我们任重而道远!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论文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论文

现代体育运动为什么起源于西方_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3阶段测试题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_第二阶段练习(推荐)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结课论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作业.doc》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论文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