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

2020-03-04 06:02: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信客》教案

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一个人物,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

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 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信。

他就是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邮递员王顺友。

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独行, 20年,行程26万公里,没丢失一封邮件。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电信行业迅速发展,

给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许多方便。但是在20世纪初期的乡村, 人们对外通信往来只有一种途径就是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 ——信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 一起走进余秋雨先生笔下信客的生涯。首先了解学习目标: (板书:信客) 学习目标:

1、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信客的职业生涯和高贵品质。

2、体会作者质朴典雅、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创作背景:

余秋雨,1946年生,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文学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秋雨散文》等。

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大概发生在上世纪前半叶,当时有许多浙江农村的农民离开家人去十里洋场旧上海谋生,在外谋生的人与家人之间需要联系.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

二、快速默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文意。

1、积累词语:

2、你对信客这份工作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

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苦

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结合文章的具体事例谈 工作劳苦:终年跋涉 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3、信客这个职业实在是太劳苦了。那文中的信客是否因为这个原因放弃了这个职业? 不是

追问:那是什么原因?能不能用文中信客自己的一句话来回答? ——信客“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板书: 劳苦 凶险

4、小组合作:这条路上有哪些凶险的事?

信客又是如何撑持的? (阅读文中相关语段 )

凶险1: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 ,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 信客受人憎恨、受人不信任

撑持:16小节: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 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满脸晦气的走出死者的家 凶险2:信客遭同乡诬陷 厉声质问、狠狠打了、扭送

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在这样的撑持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怎样的信客?

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恪尽职守、善良厚道

质疑探究: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和老信客葬在一起?

写老信客有何作用?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拓展延伸:信客已经去世了,吊唁的人很多,你想对信客说点什么? 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已经消失了,而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一类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诚信永是做人之本。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语言很有特色,请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积累。

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劲厉的山风”“满脸戚容”“猝然昏厥”“无穷的幽怨和紧迫的告急”“破碎和焦灼的心”“满纸幽怨”“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深察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

质朴而典雅。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

余秋雨是一个有着极强人生意识的学者和作家。在众多的艺术主张中,最令他满意的是“为人生的艺术”。正因为他有着极强的“人生意识”,他念念不忘的一句话是:“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余秋雨是行走在文化苦旅中的信客。《信客》选自《文化苦旅》。《文化苦旅》是一部文化散文集,最有价值之处便是其丰厚的文化意蕴。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

《信客.doc》
信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