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三章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0-03-03 20:09: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要素和体系构成

第一节

旅游者

就旅游活动内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有: 旅游活动主体

旅游者 旅游活动客体

旅游资源 旅游活动中介体

旅游业

一、关于旅游者的界定 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 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4)“游客”称谓 用于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

(二)、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界定

1、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2、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长住国(或长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 海外一日游游客

4、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三 )、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中国国家统计局规定,下列人员不在国内游客统计范围内: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调遣的武装人员;到外地学习的学生;到基层锻炼的干部;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到外地务工的农民。 (四 )、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 成为旅游者的三个基本条件:

1、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全部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需的消费部分之后的余额。

对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因为:(1)旅游需要是在其基本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精神需要,首先是物质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可能产生旅游动机。(2)旅游消费是一种较高的消费。

2、足够的闲暇时间

一般地说,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余暇时间三大部分。

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出外工作以赚取货币的时间。 生活时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如吃饭、睡觉以及处理日常琐事等而花费的时间。

余暇时间是可用于自由支配从事娱乐、社交、消遣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 余暇时间有四种分布: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从1999年开始实行五

一、国庆七天长假制,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的发展。

雾里看花的带薪假期

3、旅游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

这是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为了生存而对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条件产生需要。如由于饥渴冷暖而对吃、穿、住产生需要。

(2)安全需要。指维护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需要。 前两者属于生理的、物质的需要。

(3)爱的需要或社交需要。参与社会交往,取得社会承认和归属感的需要。

(4)受尊重需要。指在社交活动中受人尊敬,取得一定社会地位、荣誉和权力的需要。一个人在家时,一切均需要自理,而作为旅游者则全程有人为你服务,可以享受到受尊重的感觉。

(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个人最大能力,实现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有的人为了实现自我抱负或谋求自我发展而外出旅游考察,从中获取信息或启示,以寻求发展机会。如考察旅游、会议旅游;如驾车或徒步游全国、全球、跨越某大洲等,以此展示其成就,实现一种自我价值,引起人们的注目。

后三者属于心理的、精神的需要。

对于大多数消遣性旅游者来说,其旅游动机产生出于两大 类需要:一类是逃避紧张的需要,一类是探新求异的需要。

【小结·巩固新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一起回顾。今天我们讲到主观动机的时候讲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这个理论在本知识点似乎不能全面解释人们出游的主观动机,但这个理论在我们专业后面的学习中将多次用到,请大家做好理解。

【布置作业】

影响人们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填写教学日志。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能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旅游动机三个条件具备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者,实施旅游活动。今天我们就再谈谈这三个条件中的旅游动机。

【讲授新课】

第二节

旅游者

一、旅游动机的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

精神压力,身体疲劳需要缓解。 2.文化方面的动机

人们为了满足了解和认识自己生活环境以外的异域文化事物的需要。

3.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

为了满足自己进行社会交往,保持与某些领域人群接触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动机类型。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压力不断增大,都市年轻人的活动圈子变得越来越小,大量适龄单身青年成了婚“难”一族。而“相亲+旅游”这种活动正好给这些年轻人创造相识、相恋的机会。从目前情况看,“三高”白领是相亲游的主力军。“即使相亲不成,也可以多个交友、交流的机会,至少是一次旅途不寂寞的消闲之旅”。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一项专门针对参与相亲游活动的白领人士所作的调查显示,46.4%的白领倾向于选择户外旅游交友的形式。以郑州市区人口400多万人,适婚人群10%,其中一到两成适婚青年一年选择一次相亲游,每次费用按500元计,一年婚恋市场的蛋糕至少在数千万元以上。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出于人们关心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5、购物动机

香港游请拿出“血拼”架势

二、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1、个人的心理类型 自我中心型的人

特点及旅游选择倾向 多中心型的人

特点及旅游选择倾向 中间型心理类型

特点及旅游选择倾向近自我中心型的人近多中心型的人

2、年龄

年龄的不同往往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从而制约人们的需要和动机。

EG:年轻的三口之家

年龄的不同往往影响人们的体力差异 EG:老年人选择的旅游活动不会再那么激越

3、性别

性别差异意味着生理特点不同 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在家庭中角色不同

EG:女方在家持家,男方可以有条件外出旅游

4、受教育程度

求知欲的强弱受其影响较大。

一方面文化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克服人在异地的心理恐惧感。本人认为还由于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能力和方式。

5、微社会环境,从众心理

三、旅游者的类型

1、消遣型旅游者

人数比例最大,季节性很强,对目的地和出发时间选择方面比较自由,停留时间一般较长,对价格一般很敏感。

2、差旅行旅游者

出行次数较频繁,对旅游服务要求舒适方便,季节性不强,对目的地选择小,停留时间不长,对价格不大敏感。

3、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活动的特点,请回顾旅游活动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是旅游活动的类型。大家会看到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甚至你还会在其他书本著作上看到别的版本,这都不奇怪,是因为人们研究的目的和角度不一的结果,而我们就紧扣教材看看一些常见的划分。

小 结:旅游者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旅游者的产生需要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两个方面,其中个人条件主要包括金钱、时间、旅游动机和身体条件。此外还需要了解旅游的类型。 作业:

1、什么是旅游者?旅游者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2、旅游者有哪些类型?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新课】 第二节

旅游游资源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活动的特点,请回顾旅游活动有哪些特点呢?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的是旅游活动的类型。大家会看到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甚至你还会在其他书本著作上看到别的版本,这都不奇怪,是因为人们研究的目的和角度不一的结果,而我们就紧扣教材看看一些常见的划分。

【讲授新课】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1、必须具有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吸引力;

2、对游客有吸引力;

3、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

4、具有一定的作用对象;

5、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价值上的观赏性;

2、空间上的地域性;

3、时间上的季节性;

4、使用上的永续性;

5、构景上的综合性或多样性;

四、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 按照其基本属性分:

1、自然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文与气候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包括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二) 按提供的旅游价值分为:

1、游览鉴赏型:包括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建筑及园林等;

2、知识型:包括文物古迹,博物展览、自然奇观等;

3、体验型:包括民风民俗、节庆活动、宗教仪式等;

(三) 按适宜的旅游活动类型分为:

1、供陆上旅游活动的资源;

2、以水体为基础的旅游活动资源

3、供欣赏风景的旅游资源

(四) 按开发状态分为:

1、已开发;

2、待开发

3、未开发

(五) 按其利用角度分为:

1、再生性;即具有再生能力,包括大部分动植物水文气候等

2、非再生性:无再生能力能力,如珍稀动植物,文物古迹等

(六) 按管理级别分为:

1、世界级旅游资源;

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一) 定性的评价方法 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方法:

1“三四五”法即三大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四大价值(历史文化、观赏、科学、潜在的价值)五大条件(景区的区位、经济社会、市场客源、旅游资源的特质、旅游环境条件)

2、“三三六”评价方法即三大价值(历史文化、艺术欣赏和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和六大条件(景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景物或景区的地域组合、景区旅游容量、施工难易、投资能力及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3、两方面评价法:

一方面是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采用美、古、名、特、奇用六个标准进行的;

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采用季节,污染、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旅游市场七个标准进行评价

4、一般体验评价法:即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的定性评价的方法;

5、美感质量评价法

(二) 定量评价法:

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标准,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揭示评价对象的数量变化程度及其结构关系,给予旅游资源的量化测算评价。

六、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 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景区景点的规划和建设;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旅游资源配套设施;

4、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旅游服务;

5、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6、培育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即旅游资源的利用对旅游资源本身在某些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这和保护是对立的;但是发展旅游业可以获起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资金。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也会增强,,会更加及时的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三) 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为突发性和缓慢性的破坏

2、人为因素,包括战争、建设、旅游开发经营、旅游者等的破坏。

(四) 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 “治”结合的原则。

小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按照国家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八个大类。并具有吸引性、变化性、垄断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作业:

1、什么是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2、是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3、中国旅游资源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旅游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旅游业的概念和特点。了解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重

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和特点。

点:对旅游业的定义的理解。

键: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讨论学习法 课时计划:2课时

课前复习

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1、什么是旅游资源?其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2、突破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对旅游景区经营的影响是一个难题,你有什么好主意 导入新课

学习了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和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后,同学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旅游主体和客体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旅游的媒体——旅游业。

新 授:旅游业是旅游的媒介。所谓旅游媒介或媒体,是指为旅游的主要旅游者与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机联系提供服务条件的中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旅游业的概念。

一、旅游业的概念

从现代旅游角度来考虑,旅游业是由旅游设施和各种专业人才构成的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整个服务体系。

二、旅游业的性质

旅游业是一个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出售劳务为特征的经济性产业。

提问:你认为旅游业具有什么特点呢?

三、旅游业的特点

1、综合性

2、依赖性

3、带动性

4、敏感性

5、涉外性

提问:你认为旅游业有哪些影响和作用呢?

四、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一)旅游业在社会劳动就业中的作用

(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直接作用——换取外汇、回笼货币。

2、间接作用——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

3、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

(三)旅游业对文化教育的作用

1、旅游业是科学文化交流的纽带。

2、旅游业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1、旅游业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作用 ①有助于改变传统观念和社会意识。

②有助于文明的传播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2、旅游业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作用

(五)旅游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作用

1、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自然环境的美化和保护。

2、旅游业的发展加速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板书设计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旅游业

一、旅游业的概念

二、旅游业的性质

三、旅游业的特点

四、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小 结

从现代旅游角度来考虑,旅游业是由旅游设施和各种专业人才构成的能为旅游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整个服务体系。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体,在旅游活动的发展中起着纽带的作用。 作 业

1、旅游业的经营管理要素有哪些?

2、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举例说明旅游业的“软件”建设更为重要。

旅游概论教案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

旅游概论绪论 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

旅游概论第一章教案

旅游法规第三章

《管理学概论》第三章FAQ

博物馆学概论第三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章》

史学概论简答题——第三章

《旅游概论第三章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旅游概论第三章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