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20-03-04 01:1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西林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平安西林”的工作目标,结合街道实际,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健全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使街道的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安全保障。现将街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林街道成立于1995年,地处内江市新城区,幅员面积10.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4个村民委员会,共29个社、65个居民小组。驻有部、省、市区行政、企事业单位120余个。辖区总户数15641户,户籍总人口49174人,其中城市人口43000余人,农村人口6887人,暂住人口5万余人。作为内江新城市建设的主战场,市、区许多重点工程项目落户西林,征地、拆迁矛盾十分突出,全街道已全征全转和部分征地有7个村42个社,涉及18000余名农转非人员。西林街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户籍不在西林的人口涌的入,城镇居民就业压力和被征地农民的逐年增加,各种矛盾复杂、多面,这也赋予了西林街道保发展和保稳定的新使命。

二、具体工作措施

特殊的地域环境,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至2004年以来,从加强思想认识、完善组织网络、落实各项制度方面下功夫,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思想认识到位。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街道重点工作来抓,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和辖区单位共同抓。按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原则,街道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道办事处主任、综治分管副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组长,综治办主任及辖区单位分管领导、各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综治工作,制订了综合治理总体计划,加强了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了各项社会治安综合防范措施。

(二)组织网络到位。

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民事纠纷调解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为此,街道把调处矛盾纠纷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促进项目建设的大事来抓,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综治办牵头协调,司法所业务指导,派出所、计生办、国土资源管理所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于一体,整合资源、整体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了10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聘请基层信息员92名,成立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131个,不断健全辖区内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息网络队伍。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大调解”工作进小区、进院落、进市场、进车站、进企业活动,做到主动介入、主动配合、主动工作,坚持党工委办事处工作中心走到那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职能就发挥到那里,根据排查情况,有针对性制定了《西林街道不稳定因素领导包案责任表》,认真疏导群众情绪,把不安定因素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村、社区的目标考核,对成功调解的案件按有关要求实行一定的经济奖励。04年以来,辖区共调解民事纠纷1800余起,调解成果率达100%。

二是健全了覆盖全辖区的治安防控网络。

街道联合西林派出所、桐梓坝派出所,加强警防网、群防网的建设,先后投资9万余元建成了社区警务室,配备和完善了各种设施和设备。安排全天巡逻警力8名,辅警巡逻力量12名,白天重点对辖区主要街道商场、学校周边、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进行巡逻检查,夜间巡逻重点为易发案部位,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2004年,辖区共破获案件38起,刑拘22人,逮捕15人,劳教5人,取保4人,刑事、治安发案分别为41件、38件; 2011年,辖区内共破案24件,刑拘16人,逮捕12人,劳教3人,取保2人,刑事、治安发案分别为29件、24件 。在桐梓、西林派出所全体干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严厉打击下,西林街道辖区刑事、治安案件案发率每年同比下降63%、65%,有效的维护了辖区的稳定。

三是健全了以村(社区)为单位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1、加强巡逻队伍建设。根据各村(社区)之间的实际情况,组建了一支由村(社区)干部、村(居)们小组长、党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并聘请“4050”人员加入到治安巡逻队中来,人员由原来的8余名增加到18名,街道成立了治安巡逻队2个20人,民兵巡逻队3个30人,护校队6个180人,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共聘用专用保安人员258名,并统一配发红袖标,配备手电、喊话筒等用品,采取定时、定点方法,落实岗位责任制,每日分班轮流对重点路段和背街小巷进行巡逻,有效的防止了盗窃、抢劫、抢夺案件的发生。

2、完善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在充分发挥派出所、巡逻队等治安防控作用的同时,按照每500户左右设立一个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下设楼长的防范网格,全街共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网格 32个,门卫治安室48个、62人,设守楼护院82个、124人,采取“定格、定人”的方法,实施无缝隙对接,“捆绑式”防控,形成人人成为治安员,全员抓治安,户户搞防控的浓厚氛围。在居民小区安装楼道电子对讲门、增设流动治安岗亭、装备电子监控探头、采取物业化管理等方法,提高敞开式楼院治安防范能力,确保问题发现得早、处置得了、稳控得住、解决得好。

四是健全了单位及重点要害部位防控网络。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辖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实行每年由10个单位各抽一名同志组成群防群治巡逻队,聘请专业保安人员258名的做法,强化内保外联效应,重点突出校园周边等重点部位治安环境整治,确保在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在区公安局治安、巡警等部门的支持下,出动警力2400余人次,保卫干部,保安人员1180余人次,开展336次集中清查整治行动,及时整改了不安全隐患。

五是健全重点人群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网络。

1、认真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共同做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利用清明、五

四、七一等重要节日,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保障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特别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控制中小学生流失率,全面实施对轻微犯罪青少年的“挽救工程”,严格预防违法犯罪,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中小学生流失率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街道外来人员较多,管理难度大,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根据“健全组织、摸清底数、落实措施,多方配合、严格管理”的要求,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重点加强了工地和出租私房、集贸市场、用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登记暂住人口50000余人,使流动人口的管理做到规范有序。

3、做好“五类”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街道十分注重做好对法轮功参练人员、劳教刑满归正人员、青少年犯罪等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在积极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尽可能为其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以促使其转化。近年来,共对56名刑释人员全面开展了帮教,并安置了工作;对辖区内33名法轮功练习者也全部进行了教育和转化,达到了“法轮功”人员“零进京、零滋事”的目标。

4、做好吸毒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吸毒人员帮教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特别是近两年来,坚持以“创建无毒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按照“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防范”的原则,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了社区戒毒中心,并成立了6个帮教小组,帮教率达100%。

六是健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网络。

1、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及平时的工作中,组织街道经发办、综治办、派出所等干部,对社区的废旧收购店、船泊、炸药库等进行重点检查,对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茶楼、商场、学校、建筑工地等进行检查,对少数不合乎消防安全的经营业主要求进行了整改,杜绝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同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各种专项治理活动,严密制定紧急预案,并确保落实到位,有效保证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

2、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依法调节、行政调解在维护稳定中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重点围绕干群关系,涉法、涉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党风廉政、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教育。坚持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保护群众利益,避免和减少矛盾的发生,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及各种群体性事件,采取有力措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引发重大治安问题。

3、完善各种工作预案。对交通安全、群体事件、防汛抗旱等工作制订了明确的应急预案。

(三)管理制度到位。

为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了“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布置,经济上给票子”。从开展创建以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资金达82余元,为构筑平安西林创造了必要条件,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我们以创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等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及各种规章制度,有效保证了辖区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

三、取得的成效

(一)打击犯罪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街道破获刑事案件数逐年增加,特别是2011年以来共接到报警53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通过巡逻抓获拘留以上的各类违法犯罪人员28名,同比提高88%。

(二)治安防范控制能力得到加强。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如2008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内江美食节、龙舟节、中美澳艺术划水对抗赛、世界模特大赛等活动安全有序,未发生任何治安问题;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秩序正常;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居于全市领先水平;居民住宅被撬盗案件和内部单位多发性可防性案件得到了有效遏制。几年来未发生重大的治安和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处置群体性治安紧急事件和大型安全保卫工作中,做到了信息灵敏,调度及时,出击迅速。

(四)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提高。派出所民警、治安协管员、治安巡逻队、民兵巡逻队、护校队都能做到通力合作,整体作战。尤其是各村、社区之间,治安巡逻队、护校队之间的配合得到了加强,促进了工作的高效开展。

(五)群众满意度得到了提高。通过派出所全体干警及街道各级治安防控力量的努力,西林街道辖区治安案发率逐年下降,群众安居乐业。在得到辖区群众满意的同时,上级领导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4年至2011年,街道综治工作年年被区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5次获市先进集体称号。

四、一下步工作打算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重大会议精神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央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社会创新管理纳入工作议事日程,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并实行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

(二)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实践性和政策性较强的工作,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解决。我们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保证防控体系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三)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时间长、规模大、内容新等特点,没有一种求真务实、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是不行的。首先是调查研究要务实,真正把情况搞清楚;其次是制定规划要务实,指标既要积极,又要可靠;第三是贯彻落实要务实,力求落实一件出效果一件。

(四)要宣传自我,扩大对社会面的影响。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要紧紧依靠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透明度,搞好宣传,扩大影响,达到社会组织和成员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共识,自觉承担起维护治安的责任和义务,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安管理,确保西林街道社会治安环境的长治久安。张文礼指出,全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经过前两个“三年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进展不平衡、技防设施应用水平低、群防群治力量薄弱、工作责任靠得不实等问题。今年是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第三个“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三年规划”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落实,综治牵头,公安主导,社会参与,以技防建设为支撑,人防建设打基础,物防建设上水平,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的思路认真组织实施。

张文礼要求,要切实加强技术防范建设,把公安“三台合一”综合指挥中心作为技防建设的“龙头”,三年内,100%完成各县(区)所在地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强力推进单位内部、住宅小区、娱乐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技防建设,确保2011年底,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技防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要着力发展和规范保安服务业,2011年底,所有机关单位、家属楼院、住宅小区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配备保安,全市保安派驻率要达到100%。要大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尽快组建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和经常性的督查考核机制,把群防群治队伍建成一支重要的治安防范力量。

张文礼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把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加强督查考核,落实领导责任。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入开展油区整治“冬季严打”专项行动,认真做好年终检查考核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全面完成今年政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镇原中学平安校园创建,县电力局、广汇花苑小区、金龙工业集中区防控体系建设,县公安局“三台合一”指挥中心建设和城关镇综治维稳工作的经验,对镇原县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带建设活动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治安防控布局日趋科学合理。各警种、各部门和每个民警都明确了各自在防控责任区中的位置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改变了过去条线分割、警种分割的被动状况,初步形成了诸警种分工协作、有机衔接、整体作战的打防控一体化格局。

二是防控力量的时空分布更加贴近实战。〖HTF〗以防控责任区为载体科学整合各种防控力量,在基层实战单位全面推行两班制、夜班制,在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不仅增加了社会面的有警时间和有警密度,而且严密了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防范控制。

三是新的勤务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一方面通过精减机关、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调整了机关与基层的警力配比,使一线警力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42%提高到73%;另一方面机关部门和领导骨干普遍承担起实战任务,基层实战单位克服机关化倾向,民警走出办公室,把巡逻和入户调查作为主要的勤务方式,初步实现了由“办公型”警务向“实战型”警务的转变。

四是民警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上班等派工,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少了,主动下地区访市民、觅信息、找线索、挖对象,想方设法搞防范的多了。群众普遍反映出入安全了,找民警办事方便了,对社会治安和公安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过去明显提高。

五是驾驭社会治安的整体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总量在连续两年稳中有降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下降。去年10月份至今年4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和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分别比前7个月下降209%和278%。通过治安防控网络抓获各类现行作案人员4293名,直接破案和间接破案2924起,占破案总数的三分之二,显示出了防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威力。

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我市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省公安厅在今年全省公安工作会议上介绍推广了无锡防控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4月上旬,我局又作为全国五个特邀城市代表之一在公安部召开的巡逻防范工作座谈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行入轨强力推进,切实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组织领导

防控体系建设是事关公安工作全局,涉及到整个公安工作体制、工作模式、运行机制调整的一场警务革命。对各级领导和民警的传统思维和工作习惯冲击很大。因此,我局首先把强化组织和领导摆上重要位置突出来抓,按照“强行入轨,强力推进”的指导思想,在内部坚持“四个必须”的工作要求。一是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防控体系建设中,由主要领导亲自抓方案制定、抓动员部署、抓组织实施,协调解决警力整合、卡口建设、勤务改革等涉及人财物投入和制度调整的重大问题。其他班子成员不论分管什么工作,思想认识都高度统一,从各自分管的条线工作实际出发,在防控体系中主动找准位置,积极参与。二是必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警种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门工作班子,建立了专门的工作议事制度,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逐个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切实加强了对面上建设工作的情况掌握、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三是必须建立一套强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立项办理,挂图作战,将相关的目标任务分解细化成具体的责任项目,每个项目确定一个牵头部门,明确达标要求、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去年的试点中,抓了21个责任项目的实施,今年又把上半年防控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细化成28个责任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四是必须把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贯穿始终。针对各级领导和民警头脑中存在的活思想,通过层层召开民警大会,组织民警座谈讨论,开辟网上论坛,各级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基层面对面搞动员等形式,层层级级消除认识误区,统一民警思想。在此基础上,及时发掘树立基层工作典型,总结交流先进经验,给民警提供正确的导向和示范。今年春节过后,公安机关还分领导干部、基层骨干和一线民警三个层面,在全市层层组织开展防控体系建设办班培训,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的组织水平和实战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对这项工作也十分重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孙安华专程到我市视察指导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出了“先走一步,走先一步,不断推进”的工作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省公安厅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也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视察指导,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为防控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学整合防控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面治安防控力量

整合防控力量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关键。公安机关从内部整合挖潜和外部广泛深入发动两个方面入手,不断充实加强社会面防范力量,形成了全警参战、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在内部警力的整合上,我们针对过去机关与基层警力倒挂、非实战警力比例高、基层机关化倾向突出、社会面见警率低的问题,从三方面着手整合警力资源。一是优化警力配置,把警力推向一线。规范机关的岗位设置和警力配置,明确提出“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决不安排两个警力”,对市局和分局机关包括队建制单位在2000年按10%的比例切一刀的基础上,按5%的比例作了进一步精简,向基层实战单位输送了96名民警。同时,把新分配的公安院校毕业生、军转干部和分流的警校教职员工优先分配到基层一线,又先后为基层增加了42名警力。此外,还进一步压缩基层非实战警力,切实改变过去基层民警坐堂办公的状况,压缩撤并内勤岗位,腾出60名警力全部充实一线,连同机关下派的警力,使市区的一线实战警力比原来提高了31个百分点。二是转变领导作风,克服机关化倾向。我们把领导干部推上一线,要求各级领导骨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切实担负起一块具体的实战任务。深化原有的机关与基层挂钩工作,从市局领导、市局机关处室到分局科大队都分别挂钩一个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派出所,建立定向联系、挂钩结对、指导帮扶、捆绑考核制度,形成“紧密型协作关系”。交巡警包括支队领导在内的171名干部每人都挂靠1个巡段,按照每周不少于二次站高峰、不少于一个半天休息日顶岗、不少于一次夜间带班巡逻的要求上路上线巡逻执勤,使一线轮班值勤警力达到64%,其他参与值勤警力为27%,两者合计达到91%。三是改变勤务方式,全天候勤务运作。一方面,改变过去公安机关“群众休息我休息,群众上班我上班”的机关化作息制度,实行弹性工作制、两班制、夜班制等适应动态治安特点的勤务作息制度,城区和重点集镇派出所取消双休日集中休假制度,实行周一至周日轮流休息,提高了社会面见警率,增强了防控薄弱时段的治安防控力量。另一方面,把勤务方式由传统的“坐堂办公”转变为“出门巡诊”,基层民警沉入一线搞防控,既夯实了基层基础,又密切了警民关系。在警力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市区双休日和夜间的社会面巡逻防控力量比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

在整合警力的同时,我们还在党委、政府和各界群众的支持下,发展壮大社会防范力量。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以政府买岗位的形式,先后拨出600多万元专项资金,以公开招聘下岗职工的形式,在市区先后组建起三支分别由314名交通保安、1000余名社区保安、350名巡逻保安组成的保安辅警队伍。今年又落实200余万元专门经费,按照与外来人口1∶400的比例,在全市建立了一支户口协管员队伍。农村地区也由区、镇两级财政出资,在每个乡镇建立专职保安巡防组织。目前,全市已经拥有保安辅警力量10300人,形成了社区保安、交通保安、巡逻保安、护卫保安、押运保安等多层次的保安辅警网络。在此基础上,把治安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进一步整合民力资源、推进群防群治工作的有力抓手,规范招募条件和招募程序,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已吸收治安志愿者1万多人。公交分局还专门成立了一支由出租车司机组成的治安志愿者队伍,把出租车建为维护社会治安的“流动岗哨”和“义务110巡逻车”。

三、点线面立体布防,按照“棋盘”结构原理构筑治安防控格局

在整合防控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以110为龙头,治安卡口和查报站控点,交巡警和水警控线,治安内保部门和派出所控面的防范格局,切实做到突出重点、合理布阵,充分发挥各警种、各部门在防控体系中的职能优势。目前,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相互衔接不留空隙的五大防控网络,基本覆盖所有的区域部位,形成了对全市全时空、多层次、立体化的治安防范控制。

(一)卡口堵控网络。根据城市规模的变化、治安环境的发展,对治安卡口和查报站的设置进行规划调整。市区设立8个市际卡口、9个治安查报站,每个治安卡口和查报站分别配备6名民警和8名保安辅警队员,安装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电子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作;市区各分局也设置了20余处区级治安卡口,设立了数百个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派出所治安检查点,加上水上分局设置的3处水域治安卡口,形成了内围和外围分层设防、站卡结合、堵控严密的防控格局。

(二)道路巡防网络。针对街头路面犯罪日益突出的情况,构建了交巡警、分局治安巡逻队和派出所组成的三级道路巡防网络。交巡警负责全市9条主干道的治安防控,按照设防道路的治安状况与交通复杂程度,将设防道路划分为25个一类路段、45个二类路段和32个三类路段,合理摆布警力和交通辅警力量,实行高峰站点、平峰巡线,通过步巡、自行车巡与机动车巡相结合,加强责任路段的防范控制。城区6个分局组建6支治安巡逻队,配备36名治安民警和400名巡逻保安,负责分局设防的56条次干道的全天候巡逻防控。基层派出所主要以社区为单位,由民警带领社区保安和治安志愿者,负责防控责任区范围内街巷里弄和重要部位的巡防工作。

(三)社区防范网络。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在全市建立了833个警务室(站),按照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齐配强社区民警。建立完善社区警务工作运行机制,确保社区民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沉到社区。社区民警把巡逻防范作为最基本的勤务方式,把入户调查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方式,深入社区、扎根群众,以治保组织为依托,以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为载体,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巡逻守护、防范宣传和治安隐患排查整改等多种形式的防范活动,努力预防和减少各种案件的发生。

(四)阵地控制网络。各有关警种部门和分局、派出所相互协作,密切衔接,进一步加强了对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等重要阵地的控制。全市旅馆业信息系统全面安装到位,实现了住宿信息即时上网查询比对。全市刻章业普遍实行了印章信息系统管理,严格审核刻印资格,堵塞了私刻、滥刻印章的漏洞。交巡警、治安部门联手对机动车修理业、经销汽车玻璃的商家加强管控,及时发现利用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实施犯罪的案件线索。把手机市场、电脑市场、物流配载市场等纳入或参照特种行业管理,严格电脑、手机市场的登记备案制度,开发应用“二手机”识别系统,提高了主动发现犯罪的能力。

(五)内部单位防范网络。以落实安全责任制为核心,加强对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加强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协调,制定并组织实施金融、电力、教育、文化系统的重点部位及单位财会室、仓库等系列化治安防范等级标准,推进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重视抓好外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减少了创安工作的空白点。

四、坚持打防控一体化,充分发挥治安防控网络的整体防控效能

我们牢固确立打防控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引导基层正确处理打击与防范的关系,把治安防控与严打整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主动设防、主动巡查、主动深挖违法犯罪线索,增强破案打击能力,提高抓获现行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防互动的整体优势。

一是抓好各种防控措施相互结合,形成锁链式的防控构架。主要是发挥公安机关诸警种的职能优势,在大力发展人防的同时,不断拓展意识防、技防和物防。首先,加强群众的意识防建设。针对市民自防、互防意识薄弱的情况,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整理汇编成册,印制了40余万份《居民防范指南》,上门宣传。推行治安警示制度,在小区、新村出入口和社区警务站设立治安警示牌,定期公布地区发破案情况,宣传介绍安全防范知识,引导提醒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因地制宜加强物防设施建设。结合深化创安活动,在全市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居民住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先后排出各类居民住宅隐患38万余处,一处一处因地制宜抓好整改。再次,突出推进技防工作。制定了全市技防工作发展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抓紧推进”的要求,分三年逐步建设到位。市区主干道和八个治安卡口已经安装了70余套与市局指挥中心联通的视频监控系统,并着手开展第二期50余套道路监控系统建设。作为重要治安管控阵地的火车站地区,结合城市建设改造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覆盖地上地下的全天候的电子监控网络。锡山、惠山、新区公安机关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广CK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打造了一批“技防镇”、“技防街”。对新建及在建的居民小区全部实施智能化防控,对老居民区逐步进行技防改造,提高了居民小区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在积极拓展技防覆盖面的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技防建设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防范在四个方面的效能,即及时发现警情的功能,固定证据认定案、事件的功能,服务保障一线实战的功能,规范勤务考核的功能,真正通过技防建设预警增效。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某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工作总结

仙踪中学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doc》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