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春)

2020-03-03 13:40: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计划任务描述预期完成情况完成情况及心得

首要任务寻求高温下遏制CaSO4反应的方法,提高脱硫性能;寻找可靠的物料担载方式,实现载氧体和飞灰的高效分离

次要任务

其它任务

每日小结

周一工作:

今天主要针对氧化物表面氧的体相平衡问题查阅了相关文献,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2011年春)。因为载氧体燃烧过程中,活性氧的存在形态并非是空气中的游离氧,而是一种具有更高活性的晶格氧,这种晶格氧与一些催化过程密切相关,所以我认为晶相氧对于认识化学链燃烧的本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百科、知道等网站对晶相氧并不能给出细致的说明,而在学术期刊上也难以找到专门针对晶相氧的研究,只能在不同文章中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晶相氧的概念。为了形成具体清晰的认识,还需要继续查阅资料。

周二例会:

今天会上做了关于化学链燃烧的第三次汇报,由于自己之前查阅的资料主要集中在钙基脱硫方面,所以在研究载氧体的性能和作用机理时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CaSO4上。本希望这次汇报讲清楚CaSO4在化学链全过程的作用机理和运行过程,而且感觉自己准备的资料照前两次也有了深入的挖掘,但是汇报的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主要是因为自己准备不够充分,本来口语表达就是自己的一大弱点,但在汇报之前自己没有进行试讲等相应的准备,在汇报过程中一些自己的思考没能得到体现;其次是自己的状态欠佳,汇报时思路不够连贯,还数次发生口误。总之,这是一次比较失败的汇报,是一次难以原谅的错误。

汇报后,高老师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相应的指导,通过老师的指导也让我认识到了前阶段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偏颇。本来自己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高温脱硫这一方向,但是自己却向化学链燃烧一路走去,逐渐偏离了航向,也让自己走了一些弯路。再次明确了关键问题,自己下一步工作重点也明确了起来。

课题思考:

钙基载氧体化学链燃烧的氧化还原过程中有许多反应过程与高温脱硫反应过程是类似甚至一致的,可以触类旁通,互相借鉴。高温脱硫过程中抑制CaSO4的分解以提高脱硫效率,而钙基载氧体氧化过程中控制CaSO4反应以提高活化率,这二者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目的性,那就是想方设法提高目的产物的产率,并且竭尽所能的降低目的产物的反应活性,保持其存在。自己需要尽快的找到一条可行的实现途径。

高老师还提出了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如铁基物质)担载载氧体,以实现载氧体与飞灰的高效分离。自己也曾看过以惰性物质担载金属氧化物作为载氧体,以改善载氧体表面微观形貌,以提高其性能的文献,虽然二者的目的性不同,但是相信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自己还需要拓宽视野,学习其他领域物质担载与颗粒物分离的方法。

科研就是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在一层层抽丝剥茧,将核心问题细微化具体化,然后在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自己以前在这方面做的极为欠缺,学习不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学习的目的性不够清晰,工作也缺乏一根连贯的主线,往往还执着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边缘问题。假如能够一一克服这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信自己的课题将获得大幅的推进。

周三工作:

今天为了弄清晶格氧这一问题先后阅读了六篇文献,虽然文章中没有具体定义晶格氧,但是从字里行间可以分析得到:晶格氧是一种氧元素的赋存形态,是氧化物晶体在晶格结构限制中所存在的氧的形态。一般的,按照晶格氧在晶体中所处的宏观位置,晶格氧又可以分为表面晶格氧(存在于晶体表层)和体相晶格氧(存在于晶体内部)两种,表面晶格氧的活性远远高于体相晶格氧。在还原性气氛与氧化物发生气固反应时,不需过高温度,高活性的表面晶格氧就能将可燃气体氧化,而失去表面晶格氧所留下的氧空位将由体相晶格氧由内而外的扩散补充,工作计划《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2011年春)》。

低温状态下,氧化物与可燃气体的反应并不涉及到氧化物的离子化,所以此种反应过程中高活性的氧物种是晶格氧,而非离子氧。这种机理决定了氧化物中的晶格氧可以代替气相氧参加诸多氧化反应。所以载氧体这一物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代替高耗能才能制得的纯氧。

晶格氧其实是一个很基本的无机化学概念,为了弄清它自己投入了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显得有些大动干戈。但是我认为假如能够弄清晶格氧的反应性能和扩散规律,对于所有含氧晶体,尤其是已经被应用的各种载氧体的化学反应活性的认识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周四工作:

结合高老师提出的采用某种载体担载载氧体以达到载氧体与飞灰高效分离的思路,今天主要查询了各种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担载方式。由于这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查阅文献,所以没有时间留给自己去泛泛的阅读,必须认真挑选一些有价值的文献进行精读。所以今天在数百篇相关文献中通过摘要内容进行筛选,得到了十余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以备下一步仔细学习研究。

其中有一篇最令我感兴趣的文献介绍了广泛用于制药生产中的固体分散技术,虽然没有来得及深入了解,但是这让自己看到了一丝制备新型吸收剂、载氧体、催化剂的希望。

周五200期学术报告:

今天研究所迎来了自己的第200期学术报告,所里的部分老师和几乎所有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报告。四位对科研颇有建树和心得的博士研究生先后做了报告。

国庆师兄的报告紧紧围绕自己的课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钙基低温联合脱硫脱硝的机理和技术路线。由于师兄的研究内容与自己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自己听得很仔细,也详细做了记录。以前自己也听过师兄相近内容的报告,但是每次都会有新收获和不一样的感受。国庆师兄一直执着踏实的稳步推进自己的课题,为我们研究组做出了表率。

况敏师兄介绍了对于W型火焰锅炉炉内流场的控制方法和抑制NOx排放的措施。令人十分羡慕的是师兄发表了众多的高水平文章,堪称楷模。自己的课题和师兄研究的问题相去甚远,所以对师兄的研究内容不甚了解,隐约间感到师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并没有深入的探求反应过程的机理,这就必然对研究结论的使用范围有所限制。

曹华丽师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富氧燃烧的氮迁移特性上。师姐对于研究过程中的反应器和测量测试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富氧燃烧与化学链燃烧过程较为接近,所以师姐的一些研究结论都会对自己有启示借鉴作用。对于师姐提出的循环型氮氧化物自己还存在认知的盲区,需要进一步学习。

王颖师姐的汇报对于IGCC的模拟结果没有过多的阐述,不过师姐汇报中如何做课题的部分也让我收益匪浅。对于一直在科研的大门外徘徊不前的自己,师姐的经验总结无疑为我指出了可行的方法和清晰的前进路径。

面对研究所的学术报告,我从一开始的无所谓慢慢变成了认真以对,因为我逐渐认识到了学术报告是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它是我们研究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内容,课题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手段,思考方式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这是一个我们应该珍视和更好利用的平台。

周六工作:

周日工作:

对本周工作的自我评价:(首先进行总体评价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或不满意然后就这一周工作的收获做一总结,同时说明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九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春)

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庞凌艳_春)

第七周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七周工作计划

第七周工作计划

第七周总结

马鹏飞的故事

周工作计划—第七周 [推荐]

宣传部第七周工作计划

马红燕第七周教案

《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春).doc》
第七周工作计划及总结(马鹏飞_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