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2020-03-02 05:01: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练习这三项阅读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强调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朗读、讨论、交流的过程就是表达感受、互相启发、丰富课堂、丰富课文、丰富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深沉与宽广,感受母子之间的情感。

3、体会文章是怎样通过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母爱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青年近卫军》是一本在

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的苏联小说。在当时这本小说的价格是1元5角钱。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很贫困,1元5角钱在普通的家庭可以维持两天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以这本小说为线索展开的。

板书课题:慈母情深。(“深”字红色显示)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归纳一下,围绕着这本《青年近卫军》,课文写了哪些事?(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课文内容。说的是母亲两次掏钱满足了“我”想买本长篇小说的愿望。放到现在,这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那么,《慈母情深》的“深”字究竟藏在何处?

三、朗读感悟,欣赏语言

1、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课文,抓住最能打动你心灵的句子去读、去感受,并把你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

学生读书,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全班交流感受最深刻的语句,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NO.1“深”字藏在“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课文】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书价一元多钱,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那个地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提问】

1、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心情很烦,难受!想远远地躲开!)

2、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多久?(根本没有停过!)

3、证据?(1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2母亲“大声”问我来干什么。

3“妈——”“妈——”,在这个标点里面可以看出来,我叫了妈两声,一声比一声响!4“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就在身边的人,还需要喊。)

4、是的!母亲昨天在什么环境中工作?(生齐念):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5、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母亲就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挣钱,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母亲太不容易了!心里难受极了!)

NO.2“深”字藏在对母亲的刻画中

【课文】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提问】

1、谁能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1一连写到三次“我的母亲”。2是排比句。3每次都把“我的母亲”放在了句子的后面)

2、把它改成平常的说法,读一读,看看是一种什么感觉。(生读毕:把“我的母亲”放在后面,有一种惊叹、疑惑的味道,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母亲。)

3、好眼力!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背?(僵硬的!瘦弱的!弯曲的背!) 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背?(挺直的,坚实的背!)

4、母亲转过身,你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布满皱纹!蜡黄的脸!疲惫的,眼睛深凹的脸!)

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脸?(白净!有光泽!溢满青春的脸!)

5、你看到了一双怎样的眼睛?(布满血丝!疲惫不堪!)

在你的记忆中,母亲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眼睛?(炯炯有神!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

6、如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消失在了“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里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

NO.3“深”字藏在四个“立刻”中 【课文】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提问】

1、“马上”也是快,“立即”也是快,为什么不用它们替换几个“立刻”不是更生动吗?怎么就体现出母亲的情深呢?(排比句更具有语言色彩。她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

2、都没有答到点子上。让我们再读一读。用四个“立刻”,比起同时用上“立即”,“马上”有什么感觉?(四个“立刻”更枯燥,更单调)!

3、对了!母亲的工作就是这么的单调,这么的枯燥。看到母亲如此单调枯燥地挣着钱,你在想些什么?(有一种心碎的感觉!宁愿自己苦一点,也不要母亲这么辛劳。)

4、但是尽管如此,母亲却没有叹一声苦,没有掉一滴泪。你们说,母亲的情深不深?(深!)

5、这两次掏出的一块五角钱,对母亲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16小时的忙碌!16个小时的煎熬!16个小时的震耳欲聋!16个小时的弯着背!„„)

6、是啊!这就是我问母亲要的买书钱! NO.4“深”字藏在母亲“塞”钱的动作里 【课文】

女工不让母亲给钱,“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 【提问】

1、钱可以“递”给我,可以“交”给我,为什么会是“塞”?(说明我的手握得紧紧的,我不想拿这个钱了!)

师追问:是的。可是,母亲却——(主动地给!强迫我收下!毫不犹豫地给!)

2、是不可商量,非给不可!母亲塞到我手里的仅仅是钱吗?(是爱!是温暖!是希望!是无私的情感!是一个慈母伟大的情怀!)

NO.5“深”字藏在“我”的成长中 【课文】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 【提问】

1、我真的长大了吗?(1长大了!我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我懂得心疼母亲了。2握着母亲再次凑足的钱,我知道自己不能让母亲的希望再落空了。)

2、此时此刻,我都在想些什么?(1母亲为了我付出了这么多,可我却还是这么不懂事,随便开口要钱,我真是后悔死了。2等我真正长大了,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

3、我的成长,和慈母的深情有什么关系吗?(是母亲用她的深情培育了我,成就了一个孩子最初的梦想。从今天开始,我要更多地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更多更高的梦想。)

引导学生在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读好这些句子。

四、拓展练习

1、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课后链接的阅读片断。

2、让我们发挥想象写一段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全班交流。

五、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震耳欲聋 我的母亲 塞 立刻

爱!温暖!希望!无私的情感!一个慈母伟大的情怀!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如,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深沉的母爱。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

[学习重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3.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二)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

七、作业超市,注重积累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doc》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