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2020-03-02 08:57: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分类统计

教学内容与目标确立: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对数据统计的过程要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一年级的两次统计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能够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体验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和统计结果的一致性。整个教学力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统计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生活化,有效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101-103页,有关分类统计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完成相应的统计表。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方法和分类统计的意义。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在生活中感受分类的多样性。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教学过程:

课前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大海的画面,播放大海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大海的声音,感受大海的美丽。 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吗? 学生回答:大海。 师:那你们喜欢大海吗? 生:喜欢。

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大海,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大海边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师:我们来到了大海边,快来说说你在大海边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

学生交流:有船,有人在游泳,有人在沙滩上玩耍和休息„„ 师: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看到的提出数学问题呢? 生1: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生2:海面上一共有几只船? 生3:沙滩上有多少人?„„ 板书问题1和2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通过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对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产生共鸣。】

活动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来,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和问题2,其它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课下解决好吗?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问题-:“海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 (1)估计

师:你能不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在海里游泳? 生:20、18--- (2)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想确切的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在海里游泳,该怎么办?

生:可以数一数。

师:哦,也就是统计一下。(板书课题:统计) 师:这么多的人怎么数呢? 生1:一个一个的数 生2:两个两个的数 师生一起数。

(3)引导学生分类的必要性

师:你能利用我们一年级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想出的是什么办法?

生1:可以先数出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再加起来„„ 师:你们组的同学真聪明,善于动脑筋。那我们在数的时候能不能把同一个人既归到男的这一类又归到女的这一类呢?

生:不能。

生2:可以按照戴游泳帽和不戴游泳帽的数„„ 师:你们组真的好棒!

生3:可以按戴游泳圈和不戴游泳圈的数„„ 生4:可以按扎辫子和不扎辫子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不同的统计方法,使学生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法,然后再选择一张合适的统计表,完成统计表。

师:仔细观察统计表,你有不明白的吗?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统计表。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统计情况。介绍时先说你们是按什么分类统计的?统计的结果怎样?

(全班交流统计表完成情况,教师让学生代表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小组的统计结果,边介绍自己小组的统计方法。) 师:观察这些统计表,能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吗? 学生交流:

学生1:我发现它们的统计结果都一样。

学生2:我发现它们用的统计方法不一样,但最后的合计都一样。 师:也就是统计标准不一样。

小结:我们发现同一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去统计,但统计的结果是相同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大海边学到的新知识——分类统计!(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具体的统计过程,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统计的标准不一样,但是统计结果是一样的。】 问题二:“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师:刚才小组合作完成了第一个问题,想不想自己来试试,(想。) (出示第二个问题: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师:可以怎样统计呢?选择你最喜欢的分类统计的方法把你统计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

小组活动,独立完成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全班交流汇报。

全班交流统计表完成情况,教师让有代表性的同学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结果,并说出从统计表中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

师:观察这些统计表,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它们的统计结果都一样。 生2:我发现它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 板书:分类标准不同 合计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本部分为教材中的绿点教学,是对红点教学的进一步巩

固,重在给学生一个自我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体验分类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另外,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活动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1、统计花

师:同学学的真不错,想不想再试试。(想)秋天百花盛开,(出示题图)你能统计出一共有多少朵花吗?

生自己统计。集体交流。先说统计标准,再说统计结果。 【设计意图:旨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统计班级学生

师:咦!问题来了,听课的老师想知道今天你们班来了多少未同学?谁能用我们在大海边学的新知识帮老师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呢?

学生交流分类统计的方法。 学生1:可以按男女分类统计。 学生2:可以按年龄分类统计。

学生3:可以按穿校服和不穿校服来分类统计。 学生4:可以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类统计。 „„

【设计意图:由大海边的分类统计引到了上课现场统计在坐的学生数,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统计的用途在生

活是如此的广泛。】

课堂小结: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多,相信你们的收获也很多,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师: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用分类统计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看看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能用到分类统计,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应用数学的意识。】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分类统计》教学反思

分类统计教学反思

分类统计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doc》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