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

2020-03-03 05:12:4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今年以来,我局按照上级商务主管部门、以及绵竹市委、市府对商务工作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通知》(商运字〔2009〕5号)精神,和省、市有关酒内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酒内流通管理及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一、绵竹酒内流通市场的基本情况:

全市有酒类生产企业(含小作坊)71家,其中:办理了酒类产销许可证的企业有58家,未办理工商登记,卫生许可证,质量监测相关证照,产销许可证的小作坊有13家(这只是各镇乡统计上报的数据,还有各镇乡没有统计上报无证生产白酒的小作坊);酒类零售兼批发企业1337家,其中:办理了流通备案的676家,使用酒类随附单的企业106家。

二、酒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年初,为了摸清震后酒类流通企业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到工作有的放矢。首先,制定了竹商务(2009)40号文件,《关于震后酒类企业情况统计的通知》,要求各镇乡对本辖区内的酒类生产、销售企业进行全面统计。

2、根据各镇乡统计上报的情况,分别对上报的酒类生产企业逐个进行了核实、检查。

3、为了推动酒类流通领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加强散装白酒,制定了竹商务(2009)57号文件,关于转发《川商酒管 [2009]3号》的通知,代市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强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向市目标办提出了对镇乡《2009年度商务局酒类管理工作考核意见》,要求各镇乡加强对当地散装白酒市场监督检查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目前没有出现一例销售、饮用散装白酒引起的不安全事故。

4、到部分镇乡实地了解酒类管理工作。听取镇乡和酒类企业对酒类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及需要的服务,了解企业有没有成立市酒类管理协会的愿望,同时也对生产企业提出了要求:第一,要持证合法生产、经营;第二,不能生产、销售劣质曲白酒;第三,不能制造、销售假冒名白酒;第四,严格遵守《酒类随附单》制度和正确使用《酒类随附单》;第五:按时年审、更换相关证照。

5、方便群众及时为他们办理酒类产销许可证(年审或更换法人的换证)16件、办理新增酒类流通备案35件,办理酒类随附单17件,共68件.

6、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净化酒类市场环境

我局严格按照《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绵竹酒管实际,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市场检查工作。一是整合执法资源、注重协调配合。取得公安、工商、质监、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和镇乡自查和重点抽查工作,从而形成了酒类执法监管和市场打假合力。开展辖区内酒类流通市场专项检查,严厉查处了假冒国家名优酒等违法活动;开展散装白酒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该市散装白酒市场秩序。坚持执法与宣传相结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酒类执法打假,收到良好成效。二是加强节日检查、确保消费安全。在酒类流通市场监管中,我局十分重视节日市场酒类商品检查工作,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节日饮酒安全。在元旦、春节、五

一、十一期间,对所辖内酒类批发部、名酒专卖店和宾馆、酒楼、商场、超市等卖场的酒类商品和酒类流通随附单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消费者喝上放心酒。三是严守终端环节、加大源头治理。以流通终端环节酒类商品进货渠道、购销台帐和“随附单”的检查为抓手,对货源不清、渠道不明、并进行溯源追踪调查。2009年1-12月,共出动酒类执法人员100余人次,执法车辆30台次;检查酒类批发企业58个,零售门市(含宾馆饭店、酒楼)6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酒类流通管理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工作认真扎实,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

1.酒类管理工作没有考核奖励机制。

2、酒类生产企业71家中有13家无证生产经营(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税务登记证、无酒类产销许可证、无流通备案、无酒类随附单等);就我们商务局要管理好这些无照经营的酒类企业生产经营

是很困难的,而且小作坊生产的白酒基本上都进入了散装白酒流通市场,不能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消费。

3、工作开展深度不够。销售企业面广,全市目前不完全统计约1337家(各镇乡没有统计小型餐饮店、小副食店、歌厅、酒吧,有个别镇乡根本就没有上报酒类零售业,如果全面统计估有近3000家),这些商家中,有部分商家是无证经营(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酒类备案登记),特别是小的餐饮店、小的副食店,很多商家不愿意办理相关证照;因为人力不够和权力所限,无法进行全面管理。

4、宣传力度应加大。大多数商家对《四川酒类管理条例》、《四川酒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不强,法律意识淡薄;

5、乡镇对酒类生产企业零售企业监督管理不够。镇乡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不确定,此项工作没有常抓;

6、执法力度不够。执法队伍不健全(无执法队伍),日常性酒类执法工作无法独立开;

四、下一步酒类管理工作几点建议和工作思路:

1、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奖励机制;

2、镇乡要高度重视,落实人员具体抓商务工作;

3、相关部门要各施其职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对无证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加强管理;

4、建好执法队伍;开展常年性执法工作。

5、重大节日前与相关部门配合,开展联合执法打假工作;

6、各镇乡要加强酒类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特别是要管理好散装白酒的生产销售市场;

6、各级要加强《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的宣传,商家要加强酒类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商家的法律意识;

7、认真作好酒类许可证发放和年审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

8、开展“放心酒”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酒类安全消费。

只有这样才能贯彻、执行好酒类管理的法律法规,才能保证酒类生产流通行业监督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酒类执法管理 规范酒类市场秩序

加强酒类执法管理规范酒类市场秩序上传

酒类流通提案

关于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市场秩序(推荐)

酒类流通管理方案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宣传单

酒类流通管理工作总结

酒类流通管理明白纸

大力强化酒类管理 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

《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doc》
为进一步规范酒类流通市场秩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