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陆》教学设计

2020-03-02 09:26: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7《望大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望大陆》是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病重时的一首哀歌,饱含着他期望叶落归根和祖国统一的一往深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2、使促学生独立认识“兮、殇”2个生字;能正确、熟练并有感情地背诵全首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佑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四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走近作者。

曾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一位富有民族感和责任感的诗人,他于1879 年生于陕西三原,1949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从此就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期间他多次想回到大陆看看,可惜都不能成行,临终之时写下了一首震撼中华民族的哀歌《望大陆》,诗歌一发表就立刻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在2003 年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台湾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了一个问题:“请您谈一下您对台湾的了解和认识是什么?”温家宝总理饱含深情地说:“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了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的一位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前写过一首哀歌。”接着,他完整地背诵了于右任这首著名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二)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于右任老先生临终前写的这首哀歌《望大陆》。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诗歌

1、自学生字。注意字的音和形。 “兮”“殇”都是一声;“殇”Shang,翘舌音。 (1)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2)殇:死难者。

2、自己读课文,注意把诗读正确、流利,了解每一小节诗的大意。

3、体会诗歌感情。

(1)默读课文,思考:诗人有什么嘱咐?

(2)说一说诗人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节。

(4)齐读第三小节:诗人都望到了什么?

(见到“天”“地”的景象:天是深蓝色的,在天幕笼罩下的大地,茫茫一片,望不到边,给人以视野宽大、心胸开阔的感觉。)

指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理解:“山之上,国有殇”

(体会诗人愿以身许国的情怀。体会诗中所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指导朗读

三、引导学生阅读“学习链接”

体会诗人强烈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体会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

四、指导朗读、背诵 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首诗 朗读后试着背一背。

五、升华、拓展

(一)这种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又何止这一首呢?这种深深怀念祖国的诗人又何止这一个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于老的其他诗歌以及其他诗人写的爱国诗歌。

1.于老其他的诗:“长恨天涯隔一水,头白鸳鸯各自飞,两岸心声都是泪,一寸相思一寸灰”。

2.余光中的《乡愁》。

(二)如今,香港和澳门已回归,我们正企盼阻隔半个世纪的台湾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相信,一个统一富强,繁荣昌盛的中国不久将屹立于世界东方!到此,于右任先生将会含笑九泉!

六、课外作业:

搜集有关于怀念家乡的诗句。 板书设计: 7 * 望大陆 望故乡

山之上,国有殇 (爱国) 望大陆 教学反思:

课堂上,教师注重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本没有错。但在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为了发挥大家的积极主动性,经常让学生质疑和评价他人的读书情况。毋庸置疑,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引导。

望大陆教学设计

望大陆教学设计

望大陆教学设计

望大陆 教学设计(推荐)

望大陆

望大陆

望大陆

7* 望大陆 教学设计 教案

望大陆教学实录

望大陆教学反思

《《望大陆》教学设计.doc》
《望大陆》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