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之我鉴

2020-03-03 17:38: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音乐鉴赏之我鉴

摘要:音乐鉴赏是欣赏者通过聆听音乐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愉悦和理性满足等的活动。音乐鉴赏活动是对音乐的接受与反馈,它不是被动接受行为, 是一种积极的具有主体性的创造活动是一项既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又能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等多方面发挥作用的审美体验过程。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高度发展,人们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活中,常能听到许多音乐爱好者这样说我很喜欢音乐, 但就是听不懂。那么怎样使自己由喜欢到逐渐能听懂音乐呢?这就涉及到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问题。

关键词:音乐鉴赏;鉴赏能力;个人修养;其他

音乐艺术具有表情达意、审美娱乐等功能它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陶冶心灵亦即素质修养中能够达到其他学科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达到的感化、悟化净化的作用。艺术修养的提高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和突破口之一重视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充分肯定艺术修养在整个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又是艺术文化修养能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音乐鉴赏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高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有助于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发展直觉、推理、想象、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独特形式和过程中逐步形成丰厚的文化修养有助于培养音乐欣赏者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和完善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音乐还可以架起人与经验架起言语与非言语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情感之间的桥梁,以便人类更完美地理解整个世界。

一、多接触音乐是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

音乐鉴赏能力的养成最关键的是要多听、多接触和多欣赏音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鉴赏音乐也是这个道理, 听得多了自然地就会听懂音乐。其实所谓听懂音乐也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开始觉得音乐好听可以说就在一定程度上听懂音乐了。当然最初可能只是一种比较朦胧的感受, 如果再继续听下去,逐渐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比如能够辨别出不同的旋律、节奏和音色, 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意境也有所领会,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听得懂音乐了。

多听音乐还包括另一层非常重要的内容, 那就是多听各种各样的音乐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人的灵敏度一样, 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又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这就是说对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新的和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都要听。这意味着尽可能不带偏见地聆听。”广泛地倾听各种类型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一方面可以增进人们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还可以使欣赏者从比较和鉴别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有些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趣味非常之狭窄, 他们只喜欢某一种类型的音乐,例如流行音乐爱好者面对艺术性更高、内涵更为丰富的严肃音乐却不愿问津这样就很难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有些欣赏者习惯于欣赏传统音乐而对具有创新精神的音乐却不能欣赏。究其原因有时并不在作曲者, 而在欣赏者方面。这正如波兰音乐学家丽莎所说,“人们之所以对新派音乐的价值常常给予否定的评价是因为人们不熟悉这些新派作曲家所使用的那种约定性。他们依靠他们自己所具有的那种表象能力是无法把握住这种音乐的意义的。这种音乐对于他们的主观感受来说已经’丧失了意义”。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未能把握住这种音乐所要求他们把握的东西。而发生这种

情况完全不是由于先锋派作品自身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方面的原因。我认为音乐鉴赏能力与审美评价虽有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音乐鉴赏能力是更为基础性的东西, 尽管对某些音乐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审美评价,然而首先必须去听并且能够听懂, 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出审美评价。如果没有听或者听了也不懂,不了解其“约定性”,那么就不可能做出客观的、切合实际的审美评价。总之,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通过欣赏者自己的听觉去多听、多欣赏音乐才能逐步获得音乐鉴赏的能力,除此以外是没有其他捷径可走的。

二、学习音乐知识是形成音乐鉴赏能力的条件

音乐鉴赏从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种感性体验,多听、多欣赏音乐是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然而这并不是说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音乐鉴赏就不重要。为了更好地鉴赏音乐, 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这正如吴韵曦所说,“不是不让你多了解音乐知识,恰恰相反,这些音乐的理论知识能让你的感受更丰富,与作曲家更接近。”特别是欣赏一些比较大型、结构复杂的作品, 例如交响曲、协奏曲、歌剧等还要尽可能地多学一些音乐知识。当然, 音乐知识的范围很广, 非专业的音乐鉴赏者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掌握。这就要求他们有选择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音乐的基本知识。概括起来一方面是关于乐理方面的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以及乐谱读法等。学习这些乐理知识并不是要求音乐欣赏者对乐曲进行理性的技术分析,那是音乐专业工作者的任务,而是因为有了这些知识, 即使是粗略地知道一些也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另一方面是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这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所属风格流派, 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学习这些知识也不是为了对音乐作品进行概念分析而是为了使欣赏者不仅能够了解音乐的外部音响形式而旦还能通过这些知识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的丰富内涵从而有助于欣赏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

关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如果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学习固然更好, 但对于大多数欣赏者来说主要还是通过结合具体作品的欣赏来进行随着音乐欣赏曲目的不断扩展相关音乐知识的掌握也会逐步系统和完善起来。音乐知识的学习是很有用的但是它们毕竟属于手段最终还是为了服务于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把理性知识融汇于感性的体验之中这是学习音乐知识的目的,也是学习音乐知识的正确途径。

三、文化修养、生活体验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影响

音乐鉴赏能力是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艺术修养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鉴赏能力所达到的水平。虽然艺术文化的种类和表现手段各有不同, 但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审美的与艺术的表现, 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音乐由于其自身的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 自然地更加倾向于与其他文学艺术的综合, 有些音乐是作为综合艺术的一部分在发挥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例如电影、戏剧、舞蹈中的音乐部分。有些音乐则是根据其他文学艺术的题材重新加以创作的这些音乐作品无论从作品的题材或表现内涵来说都和一定的文学作品密切相关。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理解这类音乐就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对各类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越深刻、越细腻, 那么对相关的音乐作品的鉴赏和领会也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于是根据民间同名爱情故事创作的大家对这部文学作品比较熟悉欣赏时理解与感受就较深刻,较细腻。当然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鉴赏的作用, 绝不仅仅限于与其直接相关的音乐作品的欣赏中而是与整个音乐文化都有着莫大的关系, 它将非常有助干揭示欣赏者对音乐的意味与内涵的体验。

由于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特别是近年来音乐学家的大量研究, 进一步促使现代音乐研究的发展由原来欧洲中心论逐渐向世界文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是音乐文化自身的多元性、多民族、多地域、多宗教等特性所决定的,是音乐文化以及所有文化发展客观的、自然的必由之路。这种多元性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可以促使人类的思维方式由”对” 与“不对”的“二

元”的哲学思想向“多元”的思想转变。

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使人类能更加客观、平等地尊重并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能培养并获得自尊及对他人的宽容、尊重的良好理解,也能获得一种对于发展国际间联系的良好理解,从而能培养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传统与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和这个世界,并有助于世界和平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使人类在科学研究方面向更广阔的空间和方向发展, 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研究的高度发展更能促进音乐欣赏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一系列思想向更有利于人类进步的方向发展。因此音乐鉴赏者也应客观地看待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把加强多元文化理念下的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作为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来对待。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由欣赏者音乐欣赏的数量、音乐知识的多少、文化修养的高低、生活体验的丰富程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随着音乐鉴赏知识的逐步丰富欣赏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最终导致欣赏者的音乐鉴赏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因此音乐爱好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丰富自己的人生情感体验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在多听、多接触和多欣赏音乐作品中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毅.浅谈如何在音乐欣赏中体验情感[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06) :231

2、冯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浅议[J]教育与职业, 2007, (35) .

郭沫若之我鉴

服装表演之我鉴

传统文化之我鉴[推荐]

《歌剧魅影》之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作业之鉴赏《梁祝》

我的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之我鉴.doc》
音乐鉴赏之我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