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

2020-09-30 来源:专题发言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在新的世纪大潮流涌动下,经济全球化也伴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范围内飞速蓬勃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既能强国,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因素。而在我国,除了继承与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任务,还必须得用心学习国际文化知识。则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也就成了我们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

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英语课程标准就像语文数学的课程标准就成为一必不可少的存在,甚至更重要的存在。它不仅是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也是一种规范;它也是师范生在校学习时对自我要求成长的依据。作为一个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在校大学生,对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就是一个必须而艰巨的任务了,但我想也是一个我们自己将获益匪浅的的任务。

那么什么是英语教学大纲?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内容是什么?且又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也得从这两性质出发,在熟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基础之上,一步一步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它各个阶段的特点。时代的发展既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也要求着教育领域里的各个方面各个问题不断被进步和不断被改革。虽然进步,但总有问题会随着进步而出现,然后再促进其进步,那么现今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一、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

教学大纲(Syllabus)

狭义的“课程标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规定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

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规定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理念、方式方法、教材、测试等。近年来,它更多的是指对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

英语教学大纲发展的详细过程

第一阶段(1977-1990)

1998—1980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86 《全日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 1990 《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

第二阶段(1988-2000)

1988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1993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20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第三阶段(1999-至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Curriculum)

在国外,它是指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活动和内容。

在我国,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派的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考察和研究了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现状并广泛听取了各地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近三年的反复研讨和修改后制定出来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一、外语成为我国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

二、已经注意到外语教育的差异性;

三、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

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五、建议“根据中学不同的需要,编写出几套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

第二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 第

一、科学

二、规范

三、开放

四、完整

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进步:

第一、教学目标:

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明确提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大纲则增加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

2000年义务教育初中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目的部分,不仅提出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还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兴趣、信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放在首位。

总的来说,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

第二、教学要求:

在1986-1993年的五个大纲都提出了培养“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的人才”,并反复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中学开设英语课的双重目的——升学与就业。

从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开始规定分级要求,即初中分成一级和二级要求,初

一、初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初三选修。

1996以后的普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一级和二级目标要求,高中

一、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高三英语选修。一级或二级要求为基本要求,“上不封顶”,意思是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

也就是说,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必然由单

一、封闭型向灵活、开放型转化。

第三、教学观念和方法:

(1) 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2) 提出了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3) 强调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 (4) 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5) 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

第四、语言和文化:

(1)语言技能的听说读写熟练掌握、语言知识的语音词汇词法的牢记及话题的应用表达; (2)情感态度的能动作用; (3)学习策略的反作用;

(4)文化意识在新国际视野里德步步升华。

第五、教师定位:

1.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2.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3.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4.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5.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6.教学教授的学习者

第六、教学手段特点:

实效性;

趣味性; 教育性; 创新性; 针对性。

第七、教材:

变化之一是现代化,主要反映在:

1.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

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即大纲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渗透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

2.教材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

3.教材的编写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年龄的特征,重视从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到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力求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分量。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 变化之二是多样化,主要表现在: 1.鼓励“一纲多本”;

2.引进多种外国教材,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3.编写不同起点的教材,特别是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

第八、测试改革:

1988《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 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二、课程标准内容概述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是什么关系?

1.“课程目标”主要是用简炼的文字从总体上来概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中横向展开的几个方面和纵向发展的几个阶段(级别)。

“内容标准”部分实际上是对“课程目标”部分陈述的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即详细描述五个方面的目标(含对五个方面的再分类)以及这些目标在各个级别的具体要求。

2.值得注意的几点:

(1)“课程目标”部分用一个饼圆图来示意课程目标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五个方面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五个方面之间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问题。

(2)“课程目标”部分对一至五级的目标做了总体概括。总体目标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描述。

(3)“内容标准”部分列出的内容并不等同于以往教学大纲所说的教学内容。

(二)英语课程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1)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识也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3)情感态度指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4)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学习行为的各种理念和认识。 (5)文化指文化知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如何理解情感态度目标?

(1)有些情感态度,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自信心,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2)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情感态度,如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可以转化到其他的学习活动之中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中。

(3)有些情感态度,如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在表面上与英语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但应该渗透到英语学习之中。 (五)为什么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

(1)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六)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有什么区别?

(1)学习策略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的认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做法、步骤等行为。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方法,但不是所有的学习策略都是方法。

(2)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区别类似于足球中“技术”和“战术”的区别。

(3)策略的概念比方法的概念更全面,涵盖的内容更丰富。

(七)为什么说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既都是课程目标,也都是课程内容?

(1)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

(2)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不可分割的。

(3)《标准》并不要求学生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

(八)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横向联系指同一级别中各种技能的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纵向发展指语言技能从低级别向高级别逐步发展的过程。

(2)为了使技能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一至五级的技能目标逐级描述,每一级目标又按听、说、读、写分别描述。这样做并不意味着这些技能是可以割裂的。相反,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在横向是紧密联系的,在纵向是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关系。

(九)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中外文化知识。

(2)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

(3)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

(4)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根据文化环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十)如何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1)学习外语要了解外国文化,更要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 (2)了解本国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外国文化,提高对外国文化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文化对比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存在的问题:

如何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在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善于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课程资源观,懂得课程资源的范围和种类,能正确使用教科书并恰当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4.安排学生参加英语课外活动。5.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学英语的最佳年龄是多大?

有人认为孩子越早接触英语越好,因为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语言类的学习。对于语言类的学习越早越好,他们那时候的语言接受能力最强,对语言异常敏感。从生理系统上说,他们的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

还有人认为12岁以后学英语最佳,那时的他们已掌握语言学习的一般技巧,他们会知道怎么对学好一门语言是比较好的,他们接受老师所教学的能力也在增强。

文献综述:自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 课程标准的逐步改革,使得想要成为一个有着独特思想的老师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面向全体学生。2.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要创设以人为本的情境教学。4.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有灵活有效的任务型教学。6.要有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课程标准都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课程学习的重要工具和指标。已学到和未开始的都是现在的我们要掌握的,已学到的是前辈们的不懈努力给予的,他们告诉我们课程标准的发展就像一部历史,里面的可挖掘宝藏有很多。我们在英语教育事业的领域里带着课程标准一路成长。未开始的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任务了,未来教育事业的路还很长很长,问题和考验也会接踵而来,英语课程标准就会成为我们的武器,实践会验证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努力也随时在促进着课程标准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1)四川教育院外语系

(2)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程晓堂

(3)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推荐第2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保留出处。

1.审美体验价值2.创造性发展价值3.社会交往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爱好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如图所示: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教学领域(包含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

内容标准(分布为三个学段) 1~2年级3~6年级7~9年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步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2.培养音乐爱好,树立终身学习愿看3.进步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看。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文体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文体、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扼要历史,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熟悉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熟悉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学段目标

上述课程目标,将分为3个学段,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中。分段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1~2年级

应留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3~6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河源商标注册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文体、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使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和艺术想像的创造力,并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本部分内容的表述框架 领域一: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文体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领域二:表现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分学段的内容标准

一、感受与鉴赏 【内容】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1~2年级

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是非不同的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标准】3~6年级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1~2年级

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标准】3~6年级

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内容】音乐文体与形式 【标准】1~2年级

聆听童谣、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舞蹈。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 【标准】3~6年级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怀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文体和种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聆听不同文体和种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文体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 【标准】1~2年级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童谣、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断,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标准】3~6年级

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内容】演唱 【标准】1~2年级

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标准】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把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内容】演奏 【标准】1~2年级

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标准】3~6年级

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 【标准】1~2年级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标准】3~6年级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内容】识读乐谱 【标准】1~2年级

熟悉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标准】3~6年级

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熟悉音名、音符、停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其中第二类内容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 【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 【标准】1~2年级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是非和高低。 【标准】3~6年级

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内容】即兴创造 【标准】1~2年级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标准】3~6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内容】创作实践 【标准】1~2年级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标准】3~6年级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 【标准】1~2年级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标准】3~6年级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 【标准】1~2年级

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标准】3~6年级

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熟悉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1~2年级

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 【标准】3~6年级

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童谣、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保证《标准》的实施,教师应深进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开拓思路,创新方法,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 (一)教学中应留意的一些题目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留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留意因材施教 4.建立同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感受与鉴赏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演唱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3.演奏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进步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识读乐谱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 5.创造 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

二、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发展音乐的潜能;有利于教师总结、进步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青少年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评价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纵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纵和推广。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2.教师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3.课程治理与课程发展

主要评价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功能的熟悉和重视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可以用较为正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分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推荐第3篇:版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 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变化。 2001年版: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新课标还把 “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六大理念的解读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

怎样理解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价值的数学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有价值的数学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关于数学的意义

(1)数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把智力价值看得过分重要。

(2)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看待。 (3)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 (4)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3、关于数学学习

(1)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做数学体现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

(2)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于数学教学活动

(1)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感到亲切(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2)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3)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关于数学教学评价

(1)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2)多元的评价目标和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三方协商考评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

(3)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6、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1)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

(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化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标准》对此作了较大地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适当加强基础。

3.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图形与几何

(原称空间与图形:变“空间与图形”为“图形与几何”;重提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词更加规范,体现了课标的严肃)

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小学主要侧重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初中主要是运用逻辑证明和扩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现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这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没有体现现代几何的发展,还往往造成不少学生因此对几何、至整个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为此,《标准》在重新审视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1.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2.通过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和图形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体会更多的刻划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标准》中还指出,逻辑证明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几何内容,而应该体现在数学学习各个领域,包括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等;对于几何证明的教学来说,它的目的不应当是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和题目的难度,而应服从于使学生养成“说明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形成证明的意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标准》中在强调探索图形性质的基础之上,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降低了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删节去了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旨在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逻辑证明的意义、过程,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同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使学生体会它们对于人类历史和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标准》大大地加强和改善了目前的几何教学。

的”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现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图形的运动”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第一学段

(1)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2)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统计与概率

现行大纲中只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三代数中设立一章介绍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同时仍然采取“定义——公式——例题——习题”的体系呈现弦计初步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得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统计与概率对决策的作用。因此,《标准》中大大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三个学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结合实际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

1、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

2、体全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

3、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论证,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语言进行交流。

统计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⑴(第一学段)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放在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有三个原因:①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

②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③使得统计内容在第

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⑵ 加强分析图表的能力里的培养。 提升“读图能力”的培养。

⑶加强调查等活动的体验。(主要是小调查)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去收集资料。

⑷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三学段)平均数易受极端数的影响(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影响)。

⑸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概率(可能性,重视“随机现象”)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的情景,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教数学内容的理解.

《标准》增设“联系与综合”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同时,采用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新技术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术包括数学课程的目的、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并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这样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为广泛的现实问题。

同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去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对综合与实践的理解-------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或课内外相结合完成。

“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学段

内容安排强调时实践性和趣味性。

启 示

启示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三个基本方面的目标。

启示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初步学会大知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判和调控。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初步学会对已有知识经验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算法多样化、思考问题的策略化)。

初步掌握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多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图表整理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具有抓住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数学抽象与概括的经历与经验。 懂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以及转化的思维策略。

启示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

在标准的修改稿中,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经历探索、实践的过程)。

启示四:要把促进创新和落实基础知识统一起来

数学学习中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推荐第4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

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 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表现在 :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四 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 前言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

(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 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 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

(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三 关于阶段目标

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有以下特点 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 识字与写字 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的重点。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阅读

在阅读目标中

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读的要求。

(三)写作(写话、习作) 1.在情感态度方面:

(1) 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 注重写作中合作与交流。(3)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 强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2.在过程方法方面:

(1) 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 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3.在知识能力方面

(1) 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 淡化文体要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3) 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 “能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

(四) 口语交际

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重过程。 3.重在参与。

(五)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

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实、活、宽”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

3.文性资源开发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

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用: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

3.家庭资源的利用

三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即第1 — 4个问题,这是教学思想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地教。

(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外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

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

(四)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培育创造人格2.营造创造氛围

3.提供创造

第二部分:即第5个问题,这是对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2.写字教学要求: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

3.汉语拼音教学 (1)强调趣味性。(2)建议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3)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二)关于阅读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 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到前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论

3.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4.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眼 卫生。

(三)关于作文教学

提法:小学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初中叫写作

1.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重点。2.要抓好:指导观察、引导阅读、指导学生“想心思”、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并重。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2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3 .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4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5.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1.突出自主性

2.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3.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四 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的内容: 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

三个维度:

1.知识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知识文化的“量”; 二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

四评语文能力的“创”; 评价要素:语文知识评价;文章知识评价;文学知识评价;一般能力评价;发展能力评价。 2 .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评价目标: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操作;四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评价要素: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学习方法 3 .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评价目标: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

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

评价要素: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学会合作;化智为德。 五个领域

1 .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评价目标:一评识字数量;二评识字质量; 三评识字能力;

四评写字能力。 2.阅读

评价目标: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 三评阅读方法。 3.写作

评价目标:一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评良好的作文习惯。4.口语交际(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

评价目标:一评听说普通话能力;二评听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听说的态度和习惯。

5.综合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重视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

(四)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方法

2.定性评价方法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部分,共包括三项内

1.关于优秀诗文背颂推荐篇目的建议。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3.从五个方面列出了所涉及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推荐第5篇: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府谷县第四小学

高 军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课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标准》的主干是分层面、分领域、分学段呈现的,体现为从课程目标到内容标准的外化过程。

四、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3、知识与技能

五、理解课标

《音乐课标》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小学音乐教学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从培养兴趣入手,发展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1、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 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到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2、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由于经济形社会环境的现在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流行、商业化的艺术音乐等,都成为现在学生盲目追宠的所谓新风尚。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审美要求去审美着歌曲。是不是够流行,够不够酷……等这些因素。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的树立,又不让学生厌倦音乐课首先就是投学生所好,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所以音乐教学不能再是传统的学习观,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入手。

六、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2、教师

3、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由于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自评的方式,可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班级音乐会或其他活动,展示师生音乐作品、音乐小评论、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的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音乐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评价活动不宜过多,尽量简化评价过程,防止流于形式。

推荐第6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

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以此为准的教科书设计,一般都是将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为三大板快: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国情教育。每一块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学科的逻辑框架,开中药铺似地一一展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1 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

2、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规定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其明显的特色在于,在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确保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价值熏染与引导的同时,突出更广泛视野之中的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即充分注重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又“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把学生置身于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互关系之中,让学生在必要的认知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感受、体验、判断、理解,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思想性和综合性是多继承,有发展,而人文性和实践性则是发展重于继承。

3、新课程理念的解读

(1)核心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是前面说的根本转向,即转向对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的关照。

(2)课程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传统的意义都是被规定的、非个体化的、与宏大主题相关联的。

四川都江堰蒲阳中心小学校训:“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我在教材的前面写了一段给中学生朋友的话:

我们期待大家能与新教材一道,勇于思考,乐于实践,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我们 2 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把活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这段话表达了我们对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理解。

(3)过程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这实际上是提示我们,新课程标准试图在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突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独立思考与积极体验,以内在促进而不是外加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发展。就象我在教材前面所写:

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紧贴大家生活、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课程。我们并不期望大家机械、被动地接受成人世界对中学生的规范和教训,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大家视为平等的朋友,力求把好的问题、感人的事例、优美的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具体结构如下:

5、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解读

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共包括3大板块、10大要点、59个小点。其主要内容是:

1、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包括6小点,略)

目标: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2)自尊自强(包括6小点,略) 目标: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会用法(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养成自我防范意识。

2、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包括6小点,略)

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交往的品德(包括6小点,略)

3 目标: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会关心、尊重、宽容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3)权利与义务(包括7小点,略)

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6小点,略) 目标:认识成长的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2)承担社会责任(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法律与社会秩序(包括4小点,略)

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4)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包括8小点,略)

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们对其进行了整合。以初一年级第一册教材为例:

我们设计“走进中学”作为第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 第二单元主题“在成长的道路上”,旨在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化解矛盾、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我们以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往为主要内容,设计编写了《相处之道》,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意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体验团队生活,关注集体发展,理解合理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是初中法律教学的一个开篇,教学内容以法律的基础理论为主,意在让学生在一般性地了解法律、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的基础上,懂得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由上可以看出,我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逻辑来展开的,通过这样一种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把心理、道德、法律等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知识点的硬性接合与拼凑,而是从中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他们生活中所实际遇到的问题。这样,教材与学生之间是以实际生活为联系的媒介或桥梁,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成人的话语为沟通媒介。同时,这种设计也为后面教材的安排打下了基础,因为,七年级的教材虽然较全面地涉及到了心理、道德、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种“初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性的诠释。如心理学方面,初中一年级只涉及到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设 4 计成长计划、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顺境、逆境和挫折,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将会根据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心理教育的问题将会扩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调适以及如何解决和应对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更高层次的问题了;在道德方面,七年级的教材是从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出发,探讨中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应当养成什么样的品德和操守,而在八年纪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则是逐渐从不断扩展的公共生活的角度使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诚信、正义等道德问题;在法律方面,七年级的教材只是结合现实生活从总体上对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做了介绍,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将会涉及到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保护问题,而最后则引导学生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国情方面,七年级的教材中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来谈这一问题,只是在各单元中有所渗透,而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阅历的增加,我们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逐渐加重这方面内容的分量,使学生十分自然的了解和接受国情教育,而不是强硬地向他们灌输这方面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与比较

(一)基本认识

教材的特色实际上也就是教材改革创造性的最集中的体现,但是任何特色的形成都不是凭空抽象出来的,而必须要通过实际的比照和思考才能够较为合理地归纳出来。我们认为,要编写出有明显特色的教材,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需要对现行教材的优缺点有确当的把握,而这是我们形成自己特

色的最基本的前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内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和广东、深圳等地所采用的教材,并在三所省级重点中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召开了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座谈会,获得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经验材料。 第二,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即应当积极地汲取当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我们参阅了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的一些教材,也研究了台湾地区“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标准”,应当说对当今国际上的相关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要对新颁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二)国内教材的优缺点 从现行国内教材来看,客观地说,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经过多次修订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优点:

一是目标明显拓宽,不仅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出发来设定目标,而且已开始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增加了做健康、活泼的中学生的目标取向;二是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增加了大量跟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

三是形式也开始摆脱单

一、枯燥的说教式面孔,从版式设计到内容组织都不乏生动活泼。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教材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成为我们新教材编写创新的基本参照,主要缺点有:

(1)课程设计的知识点很丰富,但是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并不十分清晰。

传统教材大都是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目标,注重知识点的设计与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往往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但作为初中阶段课程整体而言则其中缺少了逻辑线索,结果只能是心理、法律、国情等几大块内容的拼接,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学习这些内容 5 的内在动因和整体印象。而从学生的实际成长过程来看,并不存在那一个阶段只关注心理、法律、道德或国情的实际状况,他们的生活是不断扩展的,与社会和知识的接触是多层面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和知识积累都体现出一种多元的递进性。很显然,过去那种分割的、封闭的教材设计方式是不合时宜的。

(2)注意了教材内容上的平面分布和个别处理,但是交叉性和递进性体现不够。 正因为传统教材是以不同体系的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它所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识框架内的逻辑联系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处理,不是从学生生活的整体需要出发,在某一时段内整合不同知识内容,所以它只能是不同内容的简单相加,而不能使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层面上交叉渗透,螺旋上升,体现对学生生活的整体性的关照。因而从整体而言,这样的教材设计不具备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性,不具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深层吸引力。

(3)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教材内容表达的通俗性和亲和性,但是启导性、冲突性设计不够,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由于传统教材更多地注意给学生说清楚某个道理,目标过分明确,而不是让学生从中自我去认识、体验、发现,这就使得传统教材只注重把要说的道理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现出来,惟恐学生不能明白教材的意思,往往在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摆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得学生缺少了积极参与、体验、发现、表达的空间,使教材明显地内容单薄,对学生而言更多地只需要记诵,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构成真正的张力与挑战。 (4)阶段性学习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应当具有整体性、协调性、贯通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应该有明确定位,虽有所不同但又能整体关照,尽量避免内容简单重复,但是目前的教材在这一点上还存在不足。如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整体协调和贯通没有处理好,有的内容在小学时已经出现,初中教材又重复出现,使学生感到乏味,对他们不构成挑战、探索的意味。而高中简单重复初中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5)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尚显呆板,还存在着明显的说教性、灌输性、刻板化的痕迹。 由于传统教材组织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参与学生生活为基本线索,这使得以往教材的改革,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点的增加和知识体系框架的调整,而对于知识的呈现方式重视不够。同时也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识记知识的要求,而对于如何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知道、理解和懂得有关知识和道理重视不够,因而导致依然难免简单机械说教的面孔,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分割开来。

(6)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的环节,而实践环节的设计显得薄弱。

学生面对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平面化教材,更多地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其中灌输的道理,参与也只能是机械、被动地印证、重复,缺少对学生创造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引导。

(三)当前国外教材的基本特点

从国外相关教材的设计来看,从20实际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德育课程的改革,尽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不尽相同,如西班牙、比利时、英国、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宗教情感和道德情操的熏陶,韩国、日本等国则把道德课单列。并且在课程的名称设计上也不尽相同,诸如\"道德课\"、\"修身课\"、\"人格训练课\"、\"公民课\"等等,但是在课程设计上却有很多一致之处:

第一, 重视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他们所熟悉的事件、人和环境切入,尽力避免强制性的灌输和外在训导;

第二,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觉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

第三, 重视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淡化体系化、框架性的知识点铺陈,实践参与的部分占 6 据的比例相当大;

第四, 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样,特别强调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图文安排,并且印刷装帧十分精美;

第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主体性。 这些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编制教材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力求改变单纯以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教材结构模式,而追求以不断拓展的学生生活为基本主线,把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学生自身生活发展需要有机的结合、统一在教材整体结构的逻辑理路之中,注重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螺旋上升,提高教材的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感;

把学生周遭的生活的复杂性、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对学生个体的挑战性尽可能地展示出来,提高教材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的真实性、丰富性,改变教材平面化说教的形象,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学生思想、智慧、情感、态度的挑战性,提高教材的层次与品位; 增强教材设计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参与的程度,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开辟自主思考、体验、创造、发展的实践的可能空间。

我们坚持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教材要尊重、关注、反映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冲突与矛盾;另一方面,要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个人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全球生活),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引领他们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生活,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他们终身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目前社会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不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我们认为应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热情但缺乏理智,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应引导他们自主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可以\"的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但是这种引导,决不是采用过去的\"教条式\"的强加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了解,引导他们进行内化的基础上;不是只仅仅重视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决策与践行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道德主体。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品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还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提供条件,创设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的心理学基础,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过去教材以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实践为主,积极倡导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理想的 7 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修养、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教材主题的选择、教材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等,为学生的探究、交流、活动、实践留有足够的空间,注重加强实践活动的环节,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整合的品德教育观。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丰盈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使三者形成网络,产生合力,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即使在学校,也不仅仅只是品德课程这一渠道,要打破各科目界线森严的局面,要处理好品德教材与其它各科教材的关系,这是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是课程内容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整合。在品德课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一整体,倡导师生的互动、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是教学情景之中师生认识、情感的整合。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中,不是人为地割裂品德的结构,也不是把品德结构看成是静态的,而是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与学习融于一体,这是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内在整合。

当然,要完全克服传统教材缺点,解决前面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只能逐步改变,不可能一步登天,但我们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难度,我们将以此作为超越、创新的原点,力求有本质性的突破。

(五)结语

我们参与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立项申请和编写工作得到了许多专家和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编写组的全体成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任课教师能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并期待与老师们的真诚对话。

留下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的困惑,期待与老师们一道共同来思考:

1、思想品德课程究竟应该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涉及到我们对这门课程的编写与教学中的定位的问题。

2、思想品德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怎样才能称作是贴近了学生生活?品德教育中到底要不要适当的说理、认知,或者说必要的\"灌输\"?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度\"?怎样处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灌输与自我发现之间的关系?

3、思想品德教材如何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尽管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编写中也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但这远不是标准答案。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召唤我们去思考,不断进取。也许,正是这种召唤,构成了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永久的魅惑力。

推荐第7篇:《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版)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解读(2017年版)

小编也已为各位整理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

1.社会各界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需要。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2.为确保课程修订达到预期目标,修订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 答: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二是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三是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高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努力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

四是坚持继承发展。对十余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继承已有经验和成功做法,确保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同时,发现并切实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完善,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使课程体系充满活力。

3.这次修订涉及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答: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的修订,重点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广泛深入调研。党的十八大之后,教育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课程实施情况调研、国际比较研究等,特别是委托有关高校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具体化、细化,为课程修订提供必要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先后形成20余份专题报告,500余万字。

二是精心组织修订。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简称“专家工作委员会”)遴选260多位专家成立修订组,承担具体修订工作。加强统筹谋划,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先后召开16次全体会议集中修订研讨。在全国选择了19个省(市)4万余名学生对课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测试。

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向各省(区、市)和中央、国务院等16个部门以及课程教材专家征求意见。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后,于2017年7月底将课程方案和标准送委员进行审读。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修改。

四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之后,专门召开修订组会议,集中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

五是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把关。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完成后,按规定提交国家教材委员会全体会议审查。根据审查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正式印发实施。

4.看来课程修订经历了一个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请问对修订结果是如何把关的?

答: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审议组,对修订后的课程方案和标准进行了审议把关。 课程方案审议组由来自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语文、数学等学科领域的40余位学术造诣深厚、熟悉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学者,包括院士和资深教授组成。审议专家在个人审读的基础上,听取修订情况介绍,进行集体讨论,形成审议意见。此外还邀请了国内德高望重的权威专家进行书面审议。审议结论认为,修订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

课程标准审议组由179位专家组成,每个学科一个审议组,同时专门设立综合审议组。学科审议重点对课标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把关;综合审议重点对相关学科横向配合和各学段纵向衔接情况进行把关。审议组高度肯定了修订工作。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专家工作委员会还组织对课程方案和标准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核查。审议组认为,修订工作抓住了关键、突出了重点、兼顾了全面。

2017年12月初,国家教材委召开全体会议,审查通过了课程方案和标准。 5.请问修订后的课程是如何具体落实十九大精神的?

答:党的十九大后,在之前修订基础上,结合各学科性质和学生年龄特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之中,主要新充实和强化了五个方面。

一是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二是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等。三是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语文、历史、外语等课标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中国文化立场。

四是强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在地理、生物、化学等课标中,要求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五是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数学等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了解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内容,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意设计能力,感悟和弘扬劳模精神。

此外,在有关课标中还体现健康中国建设等要求,对课标中一些提法和表述也根据十九大报告做了规范。

6.与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的课程方案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规定学生所有科目都要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有特定学科潜力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在相关科目上可以多学些、学得深些,做到发挥特长、因材施教。

三是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从选课走班等新要求出发,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增设了“条件保障”“管理与监督”内容,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7.请问新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新课标在文本结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一是在文本结构上,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内容更全面,结构也更加完整,努力使标准从整体上有较大提升。

二是在课标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各学科课标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

三是从实施需求出发,强化指导性、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具体指导。大部分学科增加了教学和评价案例、命题建议等,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要义,确保课标能够落地,有效发挥统领作用。 8.刚才您说到,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各界比较关注,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这次课标修订的重点之一,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相关内容。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

此外,美术、音乐、体育与健康、数学等课标都增加了有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美术课标增设“中国书画”,内容涉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篆刻等经典作品欣赏及传统画论,促进学生坚守中国文化立场,增强文化自信。

9.社会各界对革命传统教育也很关注,请再具体介绍一下。

答: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本次课标修订的又一个重点。语文、历史、思想政治、音乐等课标都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对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做了强化。

如语文课标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做到了“两个结合”。一是全面加强与专题学习相结合,在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要求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各部分的同时,还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二是广泛阅读与深入精读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阐发革命精神的优秀论文与杂文,以及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演讲、述评等,课内外读物推荐篇目涉及毛泽东诗词,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艾青、臧克家、贺敬之、郭小川、周立波等一批作家反映革命传统的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和“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撰写研究报告或文学评论,“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

再如,历史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增设“老兵的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感悟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所思所为,体会革命军人崇高的精神境界。

10.各学科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请问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主要考虑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各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这次修订,各学科凝练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11.这次新课标为什么补充了学业质量要求?

答:这次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12.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请介绍一下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如何加强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的?

答:对人才培养而言,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基本依据,考试招生是重要导向,要把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有效联动,形成合力。这次修订工作课程专家与考试评价专家共同参与、一起修订,确保两者的衔接。

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在考试命题方面,各学科细化了评价目标,加强了对学科素养的测评指导。在课程实施方面,充分吸收了高考综合改革先行试点省份的经验,加强了对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选课走班教学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指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教学管理要求、条件保障措施等。

13.下一步,对各地和学校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一是把准两个方向。一要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培养青少年一代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铸牢理想信念、打好人生底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二要把握好反映新时代的改革方向,以修订后的课程为抓手,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将修订后的课程在政治方向、改革方向的要求落实到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各个育人环节之中。

二是统筹两项改革。这就是把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协调好。一方面要发挥好课程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统领作用,特别是强化考试内容与高中课程的关联性,保证教、考、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有效发挥高考改革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正确导向作用,如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使用,促使高中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三是抓好一个关键。课程实施涉及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方面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调整教师编制标准,配齐配足专任教师,满足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指导学生发展等方面的师资需要。要加强教师、校长的全员培训和研修,使他们切实理解、把握课程内容要求,增强教书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中的“变与不变”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新课标在文本结构、编写依据、课标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一)文本结构

主要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两个部分,内容更全面,结构也更加完整,努力使标准从整体上有较大提升。

旧课标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新课标的结构变为六个部分,分别是: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课程内容(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业质量(内涵、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实施建议(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对地方和学习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以及附录部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教学与评价案例)。

(二)编写依据

旧课标的编写依据是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新课标的编写依据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党的教育的方针和教育思想、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以及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

(三)课标内容

在课标的内容方面,努力凸显思想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等。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成就;更加关注学科内在联系及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克服碎片化及彼此间的脱节等现象。具体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性质中的“变”

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而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性质阐述如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正确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紧密结合社会实践、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旧课标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新增内容)。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旧课标是“初中思想品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旧课标是“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解读: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解读: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考虑到高中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及升学考试要求,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规定学生所有科目都要学,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有特定学科潜力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在相关科目上可以多学些、学得深些,做到发挥特长、因材施教。

旧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呈现,只阐述了课程模块的学分管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个概念。而新课标将课程结构做了一个专题,并且从设计依据、结构、学分与选课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整体来说都发生了变化,具体来看: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而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新课标的课程体系: (1)课程模块的交叉与变动

必修课程模块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两部分内容。这一模块是新课标中新增加的模块,与大学政治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定关联,本模块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的起始课程。

必修课程模块2为《经济与社会》,主要包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两部分内容,这一模块与旧课标中经济生活的第

三、四单元的内容基本一致,本模块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相关内容。

必修课程模块3为《政治与法治》,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部分内容,其中前两部分与旧课标中政治生活第

二、三单元的内容基本一致,依法治国为新增内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部分内容重合,本模块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相关内容。

必修课程模块4为《哲学与文化》,主要包括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三部分内容,其中前两部分与旧课标中生活与哲学的内容基本一致,第三部分与旧课标中文化生活第二章的内容基本一致,本模块使学生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

选修性必修课程模块1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主要包括各具特色的国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组织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与旧课标中政治生活第

一、四单元的内容基本一致。

选修性必修课程模块2为《法律与生活》,主要包括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就业与创业,社会争议解决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与旧课标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内容基本一致。

选修性必修课程模块3为《逻辑与思维》,主要包括学会科学思维、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与旧课标中科学思维常识内容基本一致。

选修课程模块1为《财经与生活》,主要包括货币与市场、收入与支出、投资与理财、企业与就业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与旧课标中经济生活第

一、二单元内容基本一致。

选修课程模块2为《法官与律师》,主要包括法官的职责、审判程序、律师的职责、辩护和代理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为新增内容。

选修课程模块3为》历史上的哲学家》,主要包括百家争鸣的时代、理学与心学的演变、西方哲学的起源、西方哲学的发展四部分内容,此模块为新增内容。

综上所述,经济生活的第

一、二单元变为《财经与生活》,经济生活的第

三、四单元变为《经济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第

一、四单元变为《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生活的第

二、三单元变为《政治与法治》的前两部分。文化生活的第二单元和生活与哲学变为《哲学与文化》。科学思维常识变为《逻辑与思维》,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变为《法律与生活》,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中依法治国》、《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为新增内容,文化生活的第

一、

三、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删除。

(2)学分的变化

关于学分方面,旧课标中的所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均为2学分,新课标必修课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经济与社会》为1学分,其余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2学分,选修模块没有学分。

关于选课方面,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就是高考所要考核的内容,选修课程为教学的拓展也延伸。而新课标中,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选择性必修课程是选择本课程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业,选修课程委托站、提高型课程和校本课程。

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的设计,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程,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与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课程设计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提高学习效率与减轻学业负担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从整个课程结构的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出修订后的课程结构深入贯彻落实了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大后,在之前修订基础上,结合学科性质和学生年龄特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课程之中。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政治与法治”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重要性。

第二,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等。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3)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解读: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四)实施需求

新课程的实施建议主要从实施需求出发,强化指导性、可操作性。切实加强对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的具体指导。增加了教学和评价案例、命题建议等,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标要义,确保课标能够落地,有效发挥统领作用。

旧课标中的“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四个方面;而新课标中的“实施建议”同样还是四个方面,不变的只有“教材编写建议”,其他的几个方面变成了: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具体来看:新课标将之前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合到一起,变成“教学与评价建议”;把之前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变成“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此外,新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具体来看每个部分的内容,主要有下述更新:

(1)教学与评价建议

新课标中强调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力求将学业质量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要求,体现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本课程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评价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着重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政治学科核心养发展水平。

具体教学目标的制订与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聚焦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价值观。这就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独特价值。要看到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把握每个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独特价值,可依次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

而新课标中关于课程教学的具体建议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即:第一,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第二,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第三,优化案例,采用情境创设的综合性教学形式;第四,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 解读:修订后的教学建议主要突出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活动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情境式教学法”成为新课标中十分重视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又一次的革新。 旧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而评价建议主要在在评价要求方面有所突出:第一,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第二,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第三,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第四,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第五,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第六,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

解读:修订后的评价建议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上,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评估学生解决情境化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反映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政治学科核心养发展水平。

(2)新增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主要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把握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和要求;制定学科任务导向型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测试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命题要求。

(3)教材编写建议的变化

新课标突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建议为:第一,突出立德树人要求,着力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第二,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程理念;第三,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视野;第四,体现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新要求;第五,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组织编写队伍。

而旧课标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第二,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与编写教科书的关系;第三,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第四,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第五,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

解读:新课标中的教材编写建议主要突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在教材编写中着重提出要增加案例的呈现和使用,体现活动型学习课程的要求。

(4)新增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新课标中对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主要体现在:其一,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大课程实施的培训指导;其二,根据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其三,结合实际,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其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而旧课标这部分体现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强调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所以要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以及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解读:新课标中强调对课时实施的培训指导,并对于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开课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产生的背景一 时代呼唤教育改革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1.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一)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指导学生“想心思”、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并重。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二 世界母语的教育问题突出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的本质三近几年语文改革的形势

(三)总目标的基本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1.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一 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3.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学生的人文素养

4.培育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1.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三 关于阶段目标

2.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阶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贯彻和实施。阶段目标中的地位。

目标有以下特点

3.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注意体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正确处感染,而非灌输。

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明确提出情感态二 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度和学习习惯方面的目标;

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一次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一) 识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字与写字

2.更新了教学内

在识字、写字目标中应注意三点: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是第一学段表现在

的重点。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2.识字要遵循“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原则。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3.汉语拼音教学时要与说话教学、识字教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学相结合。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二)阅读在阅读目标中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1.阅读目标体现了有个性的学习、自由阅三 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读、自由表达的新理念。

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2.第一次提出了猜读(推想)和探究性阅四 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读的要求。

包容性和适应性

(三)写作(写话、习作)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1.在情感态度方面:

第一部分 前言

(1) 注重培养兴趣和自信。(2) 注重写作中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合作与交流。(3) 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4) 强程的基本特点。

调个性化,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2.在过程方法方面:

二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强调学生对生活的观察。(2) 重视在写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

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把课内外阅读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 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3.在知识能力方面

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1) 没有写作知识的要求;(2) 淡化文体要学习习惯的融合。

求,以写纪实性作文为主,也可写想象作文;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

(3) 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提 “能性、实践性、综合性

根据表达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四) 口语交际

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 1.突出情感与态度的优化训练。2.重实践、(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重过程。 3.重在参与。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

(五)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4个

色的转换。

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综合性学习的4个要素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探究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兴趣和问题意识。 2.强调观察及亲身体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3.强烈的参与一 关于目标设计

意识与合作意识。4.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现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素质的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全面提高。二 关于总目标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 前5条目标从一 教材编写建议建议教材编写做到“新、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实、活、宽”

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自然性资源开发 2.社会性资源开发1.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3.文性资源开发

行。 2 .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 教师是语文学习的修养。3 .选择贴近生活组织者和引导者,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4 .采利用者。

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绝大多数学生主 1.学校资源的利用 2.社区资源的利用:动积极地参与。5.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

联系生活学语文;服务社区用语文。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3.家庭资源的利用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 三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可分两部分来理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解:

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 第一部分:即第1 — 4个问题,这是教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思想

1.突出自主性2.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程。3.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2.合。 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使他们创造性 四 评价建议

地教。

(一)评价的目的 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

(二)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正确处理课内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外的关系。

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

(三)正确处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重视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

发展。

1.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

(二)评价的内容: 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中。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最基本的方式。 领域。

(四)处理好语文素养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 三个维度:

1.知识能力(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1.培育创造人格2.营造创造氛围3.评价目标:一评知识文化的“量”;

提供创造

评知识文化的“质”;三评语文能力的“用”; 第二部分:即第5个问题,这是对教学改革四评语文能力的“创”;

的具体建议。

评价要素:语文知识评价;文章知识评价;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文学知识评价;一般能力评价;发展能力评 1.识字教学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价。

2.写字教学要求:重视写字姿势的指导;2 .过程和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对学生的写字要加强指导和示范,写字指

评价目标:一评文献检索的能力;科学思维

导,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教师的板书。的方法;三评语文学习操作;四评学习习惯3.汉语拼音教学

的养成。

(1)强调趣味性。(2)建议以活动和游戏评价要素:课堂参与,阅读习惯;表达习惯;为主。(3)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学习方法

相结合。 3 .情感和态度(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二)关于阅读

评价目标:一评语文学习的兴趣;二评语文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学习的习惯;三评语文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四评语文学习的交往。

能力。

评价要素:热爱语文;关心文化;参与实践; ● 探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合作;化智为德。 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的阅读活动。 五个领域

● 造性阅读:是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1 .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神、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诱发学生

评价目标:一评识字数量;二评识字质量; 的创造动机,使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三评识字能力;四评写字能力。 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得到前2.阅读

人或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悟和新异的结评价目标:一评阅读能力;二评阅读习惯; 论

三评阅读方法。 3.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3.写作

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 评价目标:一评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二评4.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眼 卫生。 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评良好的作文习

(三)关于作文教学

惯。4.口语交际(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提法:小学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评价目标:一评听说普通话能力;二评听作,初中叫写作

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评听说的态度和1.在小学阶段培养习作的兴趣、自信心是习惯。

重点。2.要抓好:指导观察、引导阅读、

5.综合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

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重视学习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

(三)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多样性原

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

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四)评价方法 1.定量评价方法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定性评价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文字,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丰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长期以本特点。”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来,汉语和汉字对中华相互影响,也相互适法。“工具生”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文运用能力的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大的作用,对语文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响。因此,语文课程要充分考虑汉语言文字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特点。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向的影响,在教学中尤人文性内容;或者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加强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力。

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地位。

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以下几点:

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取精神;

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阅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时间:2010-02-25 21:36:13来源: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网络资源作者:匿名 方面: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第一部分 前言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

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因此,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生平等对话,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也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独特创新的理解。

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的系统和完整。

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语教育

3、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母语,因为

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四年级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

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推荐第9篇: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小学语文(滕春友)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过大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小学品德与生活(邬冬星)

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有以下几点显著变化:

一、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

强调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进行了调整

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更具体。

三、增加了动手能力的要求

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动手”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我国儿童在“动手”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动手”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手脑并用的儿童,进一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四、强调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的基础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

五、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

在评价的理念上,提出了“本课程的评价与教学实施、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儿童的学习,它本身就是儿童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在评价过程中,儿童彼此间讲述活动过程、分享探究发现和活动体验、交流作品和活动心得,都是儿童学习的生动体现。”

在评价的实施上,将评价的特点、方法与本课程特结合起来,克服了空洞、泛泛而谈的问题,更加有操作性、指导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邬冬星)

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作了以下修订:

一、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新版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二、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三、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四、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在评价建议部分,对原标准的评价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评价目的和内容更加明确,评价方式和方法更加具体、易于操作。 小学数学(斯苗儿)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六、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八、实施建议的变化

不再分学段阐述,而是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建议。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提出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小学英语(郑文)

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一、理念更先进

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二、目标更清晰

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三、方法更具体

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

音乐(杜宏斌)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标准”)是在总结近十年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和广泛听取一线音乐老师和一批专家意见后的创新与改革。新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和改变:

一、课程性质更加明确

新标准在前言中把音乐课程的价值作了简要的概括,而将原标准中的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价值”改为“课程性质”,因此将原标准的四大价值简练地浓缩为课程的三大性质,改变了原标准中的性质与价值混为一谈的表述方法,课程性质更加明确。并且在课程性质中集中体现了音乐课程的独特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本次改版的标准中单独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来的,突出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并强调了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的必要性。这一观点在后面的教学理念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二、课程基本理念更加综合 原标准中基本理念共有十个,而新标准中将原来分为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如审美和兴趣合二为一,改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基本内容没有多大变化,增加了“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以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以及双基的学习业要与不同的文化认知有机结合”等内容。如原标准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和鼓励音乐创造合并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如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多元文化合并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原标准的理解多元文化改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再如原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在新标准中也合二为一。同时,修改并提出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我想是鉴于前期课改中一些老师过于强调了学科综合而忽略了音乐特点的做法而提出的,新标准指出要突出音乐特点,并且在表述中具体列举了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指出这些音乐特点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三、音乐特点更加突出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内容标准更加具体

新标准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表述上也更加明确和具体,操作性更强,体现在: 1.内容标准各年段的表述指向性更强,如: 感受与欣赏(注:原标准中是“感受与鉴赏”)的音乐表现要素标准中关于对节拍的感受标准中具体指出了:1——2年级主要是二拍子和三拍子;3——6年级主要是二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在演奏上,新标准还对课堂乐器也做了明确的说明,课堂乐器主要是指竖笛、口琴、口风琴等,并在学习曲目的数量上也提出明确的要求。

2.弘扬民族文化在内容标准中得到具体体现,如在“演唱”的内容标准中在各学段背唱歌曲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其中要有背唱中国民歌的数量要求,并且在中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提出了学习京剧和地方戏曲唱腔的要求。

3.识读乐谱的要求有所提高,如3—6年级原标准只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但新标准中提出“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而这个要求原标准中是在7—9年级中提出的。新标准在7—9年级中识读乐谱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为: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

五、设计思路更加清晰

新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一块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其中包括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可以说这五个设计思路既解释了新标准框架如何构建也解答了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几个教学问题和教学关系,对指导老师领会新课标精神,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美术(冷莹)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明确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同时标准中增加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作为首要特征,是首次在课标中明确提出。愉悦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内容。这些不仅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二、搭建清晰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递进结构

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明确了美术课程的目标框架:总目标、分领域目标的框架结构。 课程内容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尝试”和“体验”;第二学段强调“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作愿望”;第三学段强调“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有意图的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等。

三、全面梳理了课程内容,明确评价要点

在课程内容中,改原先“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建议、评价建议”为“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三个条目。目标更简练清晰,具有层次。对原先教学活动建议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更加概括描述,工具材料的选择范畴更广,表现方式的限定也更少。对评价要点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并明确“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的各自的描述的侧重点。在知识技能方面,文本中更明确指出“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等等具体的量化要点。

四、突出强调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美术课程的开展必须依托资源的配套,现阶段美术课受到重视程度或实际困难的影响,教学基本配置尚未得到有效地保障。在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建议”上,在以前对学校的资源配置建议的基础上,更在建议的首条就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明确要求:“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这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调美术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体育与健康(余立峰)

一、《标准》名称作了适当的调整

原实验稿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的正式名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1~6年级的课程名称从“体育”转变为“体育与健康”,与7~12年级的课程名称统一起来。同时与高中《标准》分离。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更加符合实际与时代要求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上突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三、修订稿在几条课程理念方面做了以下强调:

1、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理念中,强调了本课程要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并强调在重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

2、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理念中,为了防止教师误解“激发运动兴趣”理念,不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导致“放羊课”教学的现象,在强调激发运动兴趣的同时,提出要“重视对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等。

3、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中,强调各地各校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帮助学生达到国家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目标调整为四个方面

修订稿将学习领域改为学习方面,并对实验稿中的五个学习领域进行了调整,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五、课程内容提高了指导性

将《标准》实验稿中“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修订稿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这样既有助于一线体育教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又有助于教师清楚如何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目标与内容”。

六、实施建议更为强调地方制定实施方案的作用

修订稿将“教学建议”部分关于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挪至附录部分,同时对地方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旨在强化地方和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责任和权利。

七、评价突出强调学校体育工作的整合性

为了提高体育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修订稿增加了一些可供教师直接参考的案例,放至附录部分。特别在对“体能”的评价中,修订稿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要求体育教师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八、课程资源开发强调与体育紧密结合

修订稿强调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与身体练习有关。

推荐第10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从“自然大纲”到“科学标准”的变迁。

科学课程标准语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定位上——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标准》研制核心组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标准所倡导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中间部分是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定位问题。我们仔细地回顾一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次把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实质性的飞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到其中的变化:首先,“从自然到科学”,可以理解为从自然教学大纲发展为课程标准,这是一种进步。过去的大纲很抽象、很简略,《标准》与之相比则具体多了,而且操作性强,这一点看到《标准》的人都有共识;其次,“从自然到科学”,还可以这样理解:自然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本身,但科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它还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科学这个概念比自然内涵更丰富,它涵盖了科学素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种发展;第三,“从自然到科学”,较好地诠释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趋向综合、强调融合、重视高新技术、注重能力,这是一种突破。

伴随着《标准》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科学》教材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课程定位。它们都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整套教材的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在教学行为上——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和做的,而不是教的。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学生应该是科学学习的主角,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和学生有着互补的责任。教师负责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由于《标准》中强调的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这样,或许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冷和热》(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教学片断: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自觉地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因为人人经历了“冷和热”的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因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冷和热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将让学生体验到些许成功(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3、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一句话,看重的是过程。这同时也意味着把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作代价去付出,因为探究式学习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还一无所获。这岂不是效率低下?是的,大工业生产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共性就是讲效率,但要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一册小学自然课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大概不用三个小时,记忆力强的学生就能将书中所有结论性的知识记住,然而,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能体验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选择这些内容教学生掌握的真正意图,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凭藉这些知识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的氛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耐心和鼓励尤为重要。

例如关于早已灭绝的史前爬行动物--恐龙,学生的研究兴趣就特别浓。有关的资料、媒体介绍也比较多,一些学生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如果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搜集恐龙的资料,带领他们去图书馆查阅,上互联网搜索,去音像室查看,最后再来开个恐龙研究科学发布会,那学生所认识的恐龙世界一定是奇妙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资料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去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的研究能力,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那么他们的收获定会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师生两方面可能都兴趣盎然,而这些也许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魅力所在呀!

4、在价值取向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考察一下现代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状况,我们知道,最初科学是从人文中分化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人文的基础。科学与人文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与人文整合是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与人文整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科学的发展史也表明,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人性的光辉,反映人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品格。

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例如,苏教版《科学》教材在《金色的秋天》一课就安排了这样一首小诗:“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我知道,秋天来了。”接下来是这样写的:“凉爽的风儿钻入衣领,我知道,秋天来了。”然后让孩子们继续往下说他们眼里的秋天的样子,为什么这•

样做?也许这就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吧。怎样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在评价方式上——追求主体多元与过程多面的统一。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评价做法,必将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将其有机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又将成为科学课的基本原则。

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都将成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不是裁判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科学教学的调控者。由于教学内容要含盖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所以评价要注意教学时机的全程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从而方法灵活、实施及时、效果适当的给与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

第11篇: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心得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心得

湖北省秭归县文化中学周立勇

随着新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工作也正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在落实生物课程标准过程中,要求在方法上应注重“四强调”中指出:“强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强调学生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强调学生利用生物学考虑择业方向。”要求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生物学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可见,学好生物科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学会生活的需要。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将向学生展示一个多彩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小到基因大到个体的生命现象,了解动物、植物、人的结构,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关系、各营养结构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等,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主动保护我们周围的动、植物,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环境卫生,使用无公害产品,尽其所能地减少、不污染环境,为动、植物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通过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及其他成分、所有这些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与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人体食入、消化、吸收、运输、利用排泄食物中这些物质的过程,让大家懂得一日三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吃的合理、吃的科学也不是易事。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像含苞欲放的花朵,似灿烂的朝阳,生机勃勃,正迈入美好的青春期,要健康成长,更需要科学、安排合理膳食。

生物课程的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课程的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物科学发展态势,以十个主题为基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实现社会、科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统一的“三角绿洲”。

怎样才能转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呢?这是一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讨论已久的、看法不一的问题。我认为,转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不是说今天我学了某某学说,就立刻接受,它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这不仅是转变教师的观念的过程,也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是坎坷的。我们要放下“我是老师,学生就得听我的”的架子。要知道,初中生不再是小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他们正处于心理、生理趋向转型的关键时期,有自己的思想,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强。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走到学生中去,从心里关心他们,不是作表面文章。

一、课堂上正面引导。例如:让学生发言,留给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搬到课堂上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行为,推测学生心理,及时与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透明教育,减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改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我们研究学生个案,有利于教学与辅导,轻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三、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许你会问,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要以学习为主,为什么要把学习问题放在这个位置?我的解释是,这好比战场上的士兵,如果后方问题解决了,他就不会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战斗。学生学习也是这样,解除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不是更容易一些呢?有了主动学习意识,我们就不用愁他们不能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全面提高生物科学素质了。

第12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 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三、

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三节。通过体验生活中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学会将一些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对个人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好习惯。认识数据库管理的优势和基本思想方法,理解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第13篇:思品课程标准解读(版)

模块一 通识培训

专题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修订背景

1.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

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其自身需要完善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同志曾经做过一段很精辟的阐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纪之交,当中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鲜明而紧迫地提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面前。”

当然,如此重要的改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于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课程改革已历经十年,十年中实施课程标准实验稿取得了重要成就,同时也存在疑难、困惑及问题。十年课改总结出来的经验,以及在十年课改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在课程标准中加以体现、回应和解决。

在十年当中,我国社会各领域又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一些新的主张和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地补充到课程标准中来。这也是学校品德教育的特点之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党的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些都是学校品德教育的指南。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以及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都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内容。学校品德教育在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要求课程标准必须要体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在修订课程标准过程中就要充实进很多新的内容。

在这十年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这一系列文件,实际上就是我们修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依据。因为涉及国家的总体战略,那么我们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这是培养新时代公民的重要课程,当然要纳入到国家总体战略里面去。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一下影响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因素,就是如下几点:一个是国家的政治主张、主导方向;再一个就是教育改革的自身规律;第三个就是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当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老师们的困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课程标准什么时候修订、修订的设计思路和标准。

2.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

促使我们修订课程标准的因素非常多,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在修订时必须要考虑的。这次修订,是对已经实施了十年的这两门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完善。修订、完善原来的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修订时要坚持的基本立场以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些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关于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就是我们坚持义务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这是坚定不移的。这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每个学生都应该在这个方面达标。 1 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要作用于每个公民的身上,所以我们把课程标准的修订变成了素质教育的一个推进器。

第二方面,毕竟是在中国进行这么大规模的、深刻的课程改革,而且我们这两门课又有它自己的特殊的定位和学习的价值,所以必须凸显中国特色。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当然可以从很多的方面去论述,我们在这里面只强调几个方面:一是特别重视“双基”,这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传统,应该说我们60年来都是这样坚持的。重视“双基”是我国义务教育取得重要成就的一个方面,我们当然不能丢。二是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三是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方面,就是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一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落脚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从总体情况来讲,国家强调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我们的课程里面,便集中地体现在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学习。当然这个学习的面是比较宽的,它是基于儿童的生活,而不是基于某一学科的知识。

最后一方面,就是我们要有全球视野。在21世纪,我们在课程观、知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方面,都要以全球视野来关注这些方面观念的变化,而最后的落脚点就是要创造一个新的课程文化。

了解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理解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的基本立场、基本理念,这是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基础。

专题二:《品德与生活》探索与创新 1.应该如何认识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

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老师们对品德与生活课教什么、怎么教,都已经不陌生了。当然,对这门课程性质的认识,不同的老师肯定有着程度不一的理解。为了提高老师们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理解程度,我们将提供两条线索:一个是这门课程的由来和它的基本特色,一个是这门课程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2001年实施的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精神,是由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的。关于小学课程,《纲要》指出:“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品德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生活课程解决什么问题呢?主要是推进、深化素质教育,解决学校品德教育中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差这样一些问题。课程名称的变化,实际上也就是预示着课程的根本任务、根本性质、理念、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一个根本的变化。 我们如何来面对这样一个变化呢?从根本上来讲,这次课程改革是转变我们的课程功能。无论是从“三维目标”的提出、落实,还是我们课堂上的变化,其实都体现了这一点。课程改革以前,直接对应这两门课程的应该说就是思想品德和社会课。因此,老师们更习惯于把现在的课程简称为“思品课”。可能老师们就是为了与过去对应,所以连社会课都忽略了,就叫“思品课”。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简称为“思品课”,这说明我们的老师们更注重其中的“思想”两个字。

我们当然应该重视课程的思想性。但是,儿童和成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我们历来都强调,儿童课程应该有儿童课程的内容,小学的内容应该与中学不一样,中学的内容应该与高中不一样,高中应该与大学不一样,我们在课程上始终强调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但是后来我们觉得它们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也因为太过于重视学科的系统,所以我们在规划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就用了德目这样的方式。总共用十几个德目,叫做螺旋上升,这起码在1997年就是这样实施的。然后在教学的模式上,也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就是老师们都 2 知道的,叫做明理、激情、导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规划指导下,用这样的理念来上思想品德课。我们的老师上得很辛苦,我们的专家们在研究上也很投入,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都差。

存在这“三性差”的问题,已经说明了我们这个课存在的问题可能不是小问题,而是个大问题。让学生学习一门课程,没有针对性、没有实效性、也没有主动性,那还学它干什么?我们只说到这“三性”,要深究起来,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这样的课程?我们过去设计的相关课程到底执行得怎么样,落实得怎么样?所以,这次课程改革提出要转变课程功能,而落实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

就课程研究而言,对课程内容的规划、确定和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都存在忽视“儿童性”的问题。我们过去没有看到儿童有儿童的生活、儿童有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有价值的、儿童的生活是有价值的。我们只是有一个概念中的儿童,所以我们只是针对这个概念里的儿童,而没有真正地进入到儿童的世界中。由此形成的课程就存在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我们臆造了一个儿童世界,我们认为这样教就是教儿童。实际上没把儿童看成是儿童,因为我们连儿童的生活和他们生活的价值都没有看到,当然教学内容也就没有针对性。另一个就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的“成人视角”,缺乏“儿童特色”。

2.如何理解品德与生活当中的“生活” 课程的设置要了解儿童的世界,针对儿童的生活,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品德与生活当中的“生活”呢?

要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提到的“生活”,首先就应该来看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是怎么表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行为与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正因如此,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所谈到的“生活”这个概念,它指的就应该是儿童的生活。儿童所过的生活是否有意义,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感觉。他们是按照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来过自己的、当下的生活。过去,我们往往是以成人视角,以成人的文化、成人的思维方式作为导向,来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关于道德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导致德育课程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效率低下的结果。

其次,我们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所表述的“生活”,还应该认识到:这个“生活”是整个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出发点。小学

一、二年级也就是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程确立了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点。总体来说,就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培养具有良好品德行为与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并且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设定。

另外,我们这里谈到的“生活”,还是我们整个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来源。如果进一步地探讨,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归宿,课程最终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也就是要使学生通过课程所学得的一切,能够再一次地回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在他们现有的生活中过更健康、更道德的生活,能够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以及价值观。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之下,针对儿童发展的需要,我们设置了“品德与生活”这样一个全新的课程。可以说,在这个全新的课程当中,融进了课程专家们的才智。

正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这样一门课程,又是综合性质的课程,在它的构建上就显得极具特色。概括出来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反映在“三条主线”上,一个是体现在“四个方面”上。所谓“三条主线”,一条是儿童与自我,一条是儿童与社会,一条是儿童与自然。换言之,就是低年级儿童生活的整体的构建。这三条主线属于一个总体的线索,在儿童的生活里 3 面还有非常丰富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被我们课程专家切割成四个方面,就是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和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理解儿童生活逻辑的问题。过去,我们是把道德教育脱离于学生的生活,独立地组织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关于道德的学科知识体系。现在我们认识到,这样的封闭的知识体系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就是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概括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得教育与儿童的生活一体化,须臾不可分离。这样我们的道德教育才回归到了它的本源,回归到了它的本质。所以,这门品德与生活课要突出教育的真实性、探究性与活动性。 3.如何理解品德与生活中的“品德”二字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对品德与生活中的“生活”应该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那么品德与生活中的“品德”二字,我们又该怎样去理解呢?

简单地说,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人们对品德问题的探讨,有过很多主张、很多流派,而独尊一家就容易产生偏见。我们联系对品德与生活课的认识,来谈谈一般性的认识。 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品德的“四要素说”,即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为心理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品德倾向的稳定性、同一性、可塑性和创造性等。

道德认识,指对道德行为规范与意义的认识。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等道德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这些道德观念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作出是非、善恶等道德判断和评价。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或憎、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它是个人道德行为内部驱动力的构成部分。

道德意志,指个体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时克服困难与障碍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表现为人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一种坚强的自制力。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人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外在具体表现。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两种。前者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道德行为技能,而后者则表现为一种自动化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评判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最终依据。

上述知、情、意、行四种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并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调节的作用;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是构成道德动机和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过渡的中间环节;道德行为是品德的最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既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外在具体表现,又可以通过道德行为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加深、丰富道德情感,促进道德意志的锻炼。

品德形成主要是一种内在转化和修养的过程。过去,我们主要关注外在的灌输,把品德当知识来教,或认为它是天生的,等等,现在特别重视生活。前者好教,后者难学,很多老师能够理解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是一到操作就迷糊。课程改革以后,经过十年的实验,老师们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能够非常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对学生前期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在这样的基础上去进行教学,这种理念已经基本上确立。在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我们也常常看到有的老师有很新的理念,也有很好的教学行为;但也有的是有理念,而实际行为又跟理念对接不上。

我们的实验才进行了十年,十年对这门课程而言,时间还是显得太短。不管是对“生活”的理解,还是对“品德”两个字的理解,都说明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

我们所说的这些方面,不仅仅是关系到一二年级学生的品德课内容,不是说品德与生活课上完了就可以画一个句号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终身的品德与生活课。在低年级我们 4 不过是在这个方面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对于我们的老师们也是如此,要把基础打好,不要着急,慢慢来。把基础打好后,随着我们课程的深入,然后逐渐地积淀经验。把这些课程的观念积淀下来,慢慢地我们就会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子,使我们整个的品德教育有一个新的面貌。就现在而言,老师们必须充分认识并坚持以下三点。

第一,在课程观上:一切为了学生。要牢牢抓住这一点,无论上课、设计,还是组织活动,都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为了学生?是不是从学生出发?

第二,要确信这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教师不能充分认识、不能确信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可能深入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不可能认真研究、有效实现这门课程目标的措施和方法。

第三,品德与生活要合为一体,不要把它截然分开。上品德课的时候只重视它的知识部分道德认知部分,那肯定不行。

坚持了这三条,品德与生活课就能够上好。对这个课程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要把新的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用它去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实际上就是实现两个转换:一个是观念的转换,对课程新的理念接纳和认同,比如说道德教育再也不能和生活剥离开;另一个是对于课程的实施者而言,要把这些理念转换成课堂教学行为。

我们的老师在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时候,首先要把儿童当儿童来看,尽可能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尊重、启发他们的看法和创造性,再也不能把我们的课堂和儿童的真实生活隔离开,这样的话,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就会有实效性;其次,我们的教学要真正把空间留给孩子,不要教师本人霸占整个的教学空间,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学生的思想,而要把教学的空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鲁洁老师曾经说过:“站在岸上教动作是教不会游泳的,孩子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同样的道理,只有把空间给孩子,让孩子在生活中,他才能更好地生活;由他去体验,由他去领悟,才能真正地去理解这些道德观点。

专题三:怎样把握《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 1.怎样理解“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内涵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里关于活动型综合课程是这样表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怎么理解小学品德与生活是综合课程?在当前这轮课程改革中,小学课程的综合化应该说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就品德与生活课而言,这种综合化的方向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有利于开辟更多的儿童自主参与自身生活,对自己生活进行、发现整理、反思、丰富、拓展的途径;综合化也有利于儿童获得多方面发现新鲜活泼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以及通过这种体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化还有利于更多地发现和利用潜伏在儿童生活中的对于现实和未来发展均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把学科课程中不便大量使用的新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的游戏活动等一些要素充分地利用起来。所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综合化,实际上是有利于实现幼、小衔接,便于儿童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阶段的过渡,逐步地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的举措。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综合化的性质,还是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所体现的内在逻辑的需要。生活本身就是整体性的、综合性的,这些要求我们的学校德育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参照生活的特性,从综合性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儿童发展自身的品德。

其次,怎么理解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课程? 如果说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综合性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结构特点,那么它作为活动型课程就是对它的实施进行了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位。活动型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意味着这门课程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在课程的呈现形态上,都应该是让儿童感觉到轻松愉快的一种活动形式,由此大 5 大减少学生从幼儿园阶段到小学阶段学习的不适应性。

2.如何把握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的特征 课程标准还就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这样四点: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那么,如何准确地、全面地把握这样的特征呢?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对这“四性”的表述非常准确、到位和具体。理解和掌握并不是一件难事。

关于生活性:“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第一,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的着眼点与核心理念,因而也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特征。生活性直接决定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与活动性。生活性不仅体现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更体现在其教学方式、评价要求等各个环节,“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是这一特征的精练概括。

第二,遵循生活性,就不能再使德育课程体现学科知识的逻辑,而是要体现儿童生活的逻辑;就不能再以成人的价值观为依据,而是要以适合儿童的价值观为起点;就不能只追求品德知识的掌握,而是要引导儿童学会健康、快乐地生活。

第三,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要急于求成,一开始就提出过高的目标,而是要根据低年级儿童对课程的适应性和理解程度,慢慢地引导他们,从多感官参与的体验开始,逐步加入动手实践的成分,进而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大胆创新。

关于综合性:“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综合性源于其生活基础的综合性,并具体体现在这样几方面:一是课程设计思路上的综合,体现了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三条主线”的整合、贯通,从而呈现了儿童生活的主要领域;二是课程内容上的综合,将以往的思想品德、科学、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融为一体;三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综合,将传统的讲授、讨论与自主探究、合作、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激发儿童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了知识掌握、思维拓展、能力锻炼、价值观引导的整合,从而摆脱了传统德育的片面教化和片面智育倾向。

关于活动性:“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形式,二是课程呈现形态。在教学形式上,以往的“知性德育”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讲授与记忆,导致学生只是呆读死记地掌握一些与现实生活关联不大的道德概念、规则,对于真实的道德信念与行为习惯改变作用甚微。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有针对性地强调了活动,确保儿童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真情实感,在活动中培养坚韧意志,并最终通过活动改变行为模式。在课程呈现形态上,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为主,而且强调儿童的主动参与,这一点是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明显不同的。不少家长、教师甚至儿童自己往往对此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觉得蹦蹦跳跳、闹闹哄哄的课程没有语文、数学那种板起面孔、挺直腰身的严肃性,因而就 6 是不太重要的“副科”,殊不知,品德与生活这种课程呈现形态恰恰逼近了课程的本质,即课程作为“成人之道”以及教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门课程远比那些“主科”重要。

关于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根本上源于其生活性。因为儿童的真实生活是变动的,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新奇的挑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绵延的连续性,由此体现着与生活一体性的德育课程也一定要尊重并彰显这一开放性。具体来说,首先是课程目标的开放,相对于以往知识化德育课程目标的预设性过强、统得过死的弊病,品德与生活课程则强调在活动中建构目标,以及灵活地修正目标;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设计的主题活动体现了生活的多方面联系;再次是教学时空的拓展,从一节一节割裂的单位教学以及封闭的课堂讲授走向了更连续、更大的操场游戏、图书室合作探究、社区走访以及更广阔的大自然体验;最后是课程评价的开放,由统一标准的甄别性评价走向发展性、表现性等质性化评价与个性化评价。

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课题:今天我当家

教学环节:

活动1:谈话引入,明确“当家”的含义;

活动2:交流体验,感受“当家”所为;

活动3:议定计划,保证“当家”顺利;

活动4:家校联系,活动落在实处。

这位老师设计的这节课一共有四个活动环节,他是按照综合的活动性来做的,他要追求活动性。上完课以后,教研员评价很高,评语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德育回归生活;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德育真正内化。

这是一年级的课,这位教师理解的这个“四性”,表面上看都有了。但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能这么理性地按照这四个活动去做吗?如果我们突然地冒出这么一句话来问问我们这位老师:“当家”的含义是什么?这位老师也未必就马上能答上来。这显然太抽象了,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这样的课题是有点儿问题,因为它不是儿童化的。他是片面地理解了课程的这种活动性,就活动而活动,而我们品德与生活课的这种活动性,应该是引导学生过生活。

所以,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不能超越它。 当然,老师设计这样一个活动的主体思路还是对的,但是不能把它形式化,不能把它过于抽象化。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特别是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用他的现实生活,用具体的实例让他来理解,或者说感悟到什么叫“当家”。然后才能够让他进一步地去进行当家活动的体验,或者是已有经历的交流。

这个案例有若干问题值得我们来探究:

第一个就是确定的主题合适不合适?让我们一年级的小孩子学会当家,这个主题本身是有问题的。这个主题应该放到较高年级,比如说中年级,可能学生的体会会更深一点。这也是教科书上的课题,所以我们对教科书不能拿来就教,教科书上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我们不能把它放大,而是应该纠正它,老师应该有这样的能力,自主地去开发教科书,这是给老师提出的很高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对当家的道理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他能不能当家?做得到做不到?这都是我们说的生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要对照课程标准,研究生活性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的课题是不是从生活里面来的课题,虽然对老师理解、运用教科书的要求更高了, 7 但是这里也有一种朴素的东西在,那就是我们还是要依据儿童的特点,对教科书所引发的生活话题进行再判断,要让教科书中的生活走近我们教室里的儿童,在教室中去建构我们儿童有意义的道德生活。那么,这一切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课程标准提出来的这种理念:一切为了儿童,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儿童。如果教学的主题或课题已经与我们现在的儿童的认知、儿童的生活脱离了,那么我们就要修正它。

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位老师追求的综合性,其实是表面的综合性。不仅是品德与生活课,而且也包括品德与社会课,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追求表面的综合性的问题。就是在我们的课程结构复杂化的过程中,实际上还是一个演课的过程,尽管我们不说是在展示课。即便平时可能上这样的课,也是有演课的性质,这个课也还是没有作用到学生。

为什么品德与生活是综合的课程呢?因为儿童的生活是综合的。你不可能把它切开:这一部分是属于社会常识的,这一部分是品德常识的。它要求综合地看问题,所以有这么多综合性的方面来规范它。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落实这个综合?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本质上。在活动方式上,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方面,其实都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让学生在里面有他可说的、可做的事情。而不能像上面的例子,一节课40分钟,每10分钟一个活动,平均分配时间,学生在一个活动中还没有交流完,我们就开始下一个活动。

至于教研员老师的评价,显然是从好的方面评这个课。我们倒是可以反过来看,这个评价恰恰是这个课没有做到的地方。

通过以上从理论到实践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应该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专题四:开设《品德与社会》课时深化学校品德教育的结果

1.品德与社会不是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相加

我们原来有一门思想品德课,有一门社会课,现在我们这个新课程叫品德与社会课。简单地从名称上来讲,老师们常常会误会,认为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这两门课程的相加。而对品德与生活好像就没有这样的误会。因为过去没有什么生活课,倒是有个综合实践生活,但是实施的时间也不长,个别地区有个生活常识课。所以,老师们就会产生疑问,现在的课程是不是原来的两门课的相加?

我们说:不是。品德与社会是一个融合的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是为了增强学校的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而设置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有关这门课程设置的大的前提和背景,我们已经都提到了,在这里我们再重申一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的一些具体的指示,因为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国家文件,在这个《决定》里边的第17条、第18条、第19条,都是针对我们的德育教育提出的具体建议。

第18条:“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品德与社会课里强调的精神主旨,而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的要求就是要扭转我们的品德课程在这些方面的不足。至于其他方面,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际上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传统,并不是新的内容,只是我们要探讨怎样通过这门新课程使之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决定》对小学生的行为养成,从这里入手来重点进行什么样的教育的具体内容,要在哪些方面来落实品德教育,都讲得很清楚。

“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8 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 《决定》甚至连怎么样做活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加强学校的品德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说,“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载体,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的教育活动为主”,都说得非常清楚。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小学以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为主。”

所以,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和过去的社会课的简单相加。在小学三到六年级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不仅与在小学低年段——小学

一、二年级设置的品德与生活课一脉相承,而且是课程内容的扩展,更多地是扩大学生的生活认知层面——社会生活。归根结底,品德与社会还是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而过去我们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课教育,它们本身在实践中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果品德与社会 只是把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简单机械地相加,只能是把原来的问题放大。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研制可以看出,研制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了属于品德与社会课特有的课程建构的思路。这些研究工作包括:

我国“思品”课、“社会”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如教材分析、研究现状、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

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小学相关课程的比较研究(如课程设置方式、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等)。

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功能研究。

构建小学相关课程标准的方法研究(如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内容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及教学策略、评价标准及方式等)。

结合上述所讲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我们就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说,认为由过去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简单相加而构建的这种品德与社会课,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从我们这个标准研制组成立到拿出课程标准,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课程标准于二月份在社会上征求意见,三月份上交教育部,由相关的部门审核,结果在三月份就被批准,五月份就颁布了。这个过程的时间很短,说明什么呢?就是高度地认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然后又得到实验区老师们的认可,说明前期做了充分的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由此可见,我们绝对不能够简单地把品德与社会课看成“思品课”与“社会课”的简单合并,品德与社会是新型的综合课程。如果我们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目标乃至课程内容等方面加以比较的话,就很容易地发现,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发展。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设置,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是针对现实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还有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研究,在这样的基础上设置的,课程既有现实的需要,又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老师们也都非常喜欢这门课程,认可度非常高。

还有一些老师们习惯地称品德与社会是“品德课”、“思品课”或者说是“社会课”,甚至于有的学校还认为仅仅是新的“思品课”代替了老的“思品课”,这样一些称谓难以马上改变过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反映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认识模糊、思想品德教育观念陈旧的问题。从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功能、内容以及它的教学等综合来看,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与过去的思想品德课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所以说还是把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简单地称为“思品课”,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学观念还没有改变过来, 还停留在原来的老“思品课”的状态上。

2.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

9 为什么要设置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简单地说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核心的部分,我们这次修订它也是围绕这样一个核心。但是要强调两点:

一个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深化学校品德教育的结果。首先,它服务于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什么样的公民才是合格?在我国是有前提的,即“拥护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公民。合格的具体标准是什么?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6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的“十七大”、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都有具体说明。具体到课程建设上,就是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作为课程核心,把儿童的社会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地认识这门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过去的“思品课”强调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政治性很强、很鲜明, 但是目标太高了,拔得太高以后,它的实效性、针对性、主动性就没有了,就过于理想化了。我们在这一次特别强调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我们要使孩子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尤其我们把学会做人作为一个中心。我们的课程基础是儿童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和品德与生活课一样,都强调儿童生活自身的、独特的价值,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都应该体现儿童文化的这种特质,一定是儿童自己熟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通俗地说就是一定要具有童心、童趣、儿童视角。品德与社会课把教学作为学生体验生活乃至道德成长的过程,其出发点是儿童的真实生活,它杜绝编造和虚假的生活,脱离儿童的那种空壳化的生活乃至成人化的生活、教师理想化的生活。课程强调要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社会,用儿童的方式研究社会,这种基于儿童生活的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活动本身就反映着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重视儿童生活的课程理念。

3.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和结构

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的理解,是对课程最顶级的、最上位的一种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地去认识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和结构。具体有五个方面,提供给老师们参考:

第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开设品德与社会课,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所以必须努力使儿童能够置身于他们的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行。因此,课程努力地将各种教育活动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第二,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课程设计非常重视生活的价值,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儿童有他们自身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是不可能有效的,教育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第三,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的基础,体现了课程指导思想对儿童的尊重。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绝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允许的”的片面的相对主义。

第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当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 10 有完整生活表现的人,面对他们参与的生活世界,他们的生命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种种因素也总是在交互作用中同时发生、同时作用于生活。新课程标准力求使学习过程成为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第五,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也不排斥接受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应当相互渗透,面对不同的教学主题作出合理选择。

作为一线的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总体的性质、理念和总目标,才能真正地把握住这门课程的基本方向,才能很好地找准教学的定位,使我们的教学不是在局部,不是在教学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教材内容的某一个点上,而是站在实现课程总目标这样一个高度去完成我们的某一个内容的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更强,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

专题五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及实施十年来的成绩与问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十年成绩概括

原来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 螺旋上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设计的课程,重点突出,内容层次清晰,形象具体,所以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觉得非常容易把握和理解。

“一条主线”就是学生的生活发展。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就应该紧紧地围绕儿童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的。

要理解“点面结合”,需理解以下内容。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以这样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等要素,这些主要因素还可以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具体的要素。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我们这个课程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

“综合交叉”,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儿童在某个社会生活领域中涉及的社会要素,也不会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的要点时,不明显地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交叉也是综合性的反映,它表现为各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之间的交叉和不同生活领域之间的交叉。虽然是按照社会生活领域分成了若干主题,但各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交叉。

“螺旋上升”,是关于教材编写时各部分内容分布的设计思路。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是按照由近及远的基本规律展开的,但又不是绝对的。比如个人生活虽然离得很近,但是对自己的深层次的认识,却并不是容易的。相反,世界虽然离学生较远,但由于现代传媒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对国外现象的了解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在实践当中,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的课程,实际上得到了广大老师们的高度认可,特别是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过程当中,这个课程设计的思路也得到了高度的肯定。所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延续了这样的思路。正是因为课程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设计,才使得我们的课程 11 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课程这个平台,不仅让我们老师走到课程这个层面,也让课程研究者走到下面实践的层面。十年历程,教学成果、研究成果很多,尤其是十年课改对教师队伍的发展提高成效显著。有专家学者、教研员老师概括为几方面的进步:比如,教学立场的转变,从追求形式到追求教学的真实;教学重心的转换,从重视知识到为了学生;破除坚冰,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立足乡土,构建多彩的课堂;校本研修,“向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发展”;破茧而出,构筑新型教研平台等。我们一线的老师,开始从眼中有课堂,逐步地转变为更关心课程的设计,更关心课程的理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许多老师也从单纯地去教授一门课变为研究这门课,学者型的教师在发展,从教材的或者是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了主动地引领学生发生变化的引领者。这是从教师的发展而言。

如果再从学生的角度看,成绩可能就更喜人,学生的变化可能是更深刻的变化。新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受学生喜受;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创新精神;提高了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等。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是一个最根本的变化。我们曾经做过调查,学生谈到这种德育课程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是发自孩子内心的一种感受。其次就是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获得的不再是记忆性的知识,而是综合生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2.品德与社会课程十年成绩例证

我们下面举一个例证,来说明新课程实施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传递文明的纸》一课的片段

问题1:如果一根竹简上能够写10个字,那么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概有多少字?(教科书上的图画。学生思考)

问题2: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一张纸来写,每页纸写1500字,大约需要多少张纸? 生:20页纸。(齐答)

师:大家想一想,20页纸和3000根竹简,它们的重量是多么悬殊啊!再看看,汉武帝是怎么看到那封信呢?

生:三个小伙子抬进去的。

师:是啊!我们再进一步算一算。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共有多少字?(指示学生看五年级上册版权页)

生:13万8千字。

师: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

生:1万8千根。

师:好的,估算一下自己书包中的所有的书,按20本算吧。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用多少根?

生:27万6千根。(学生很吃惊)

师:将近28万根,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老师按照古书记载,做了一根竹简,它大约重0.05千克。我们每人上学要背20本书的话,把它换算成竹简的重量,有多重呢?(演示PPT:书包—20本书—竹简/13.8吨重。如果用一辆4吨的卡车运,可以装4辆车。) 生:哇!

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上学就不能再唱“小啊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了——”而要唱“小啊小二郎开着大卡上学堂——”(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开心地笑着)

师:中国人发明的纸,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多么大啊!

(天津市和平区万金小学徐雷)

举的这个例子,是一次知识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上接品德与生活,下面有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还有在某些地方初中开设的综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对 12 知识性很强的教学内容,老师们很头疼,涉及到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该怎样教学,怎么样突出它的综合性,而且还要儿童能够理解?

看这位老师讲《传递文明的纸》很形象。竹简、纸的发明离学生太远了,怎么把教学对象拉近?一个个问题的设置就把遥远的历史拉进现实生活,而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想象,让学生有感觉,又让学生运用知识经验。最后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祖先发明造纸术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学生上了这样的课以后,他不需要特别地再去记忆,这是一个完整的形象放在他的脑子里。

这位老师很有智慧,他不是在传授知识,不是在告诉你什么,教给你什么,而是巧妙地用了两个转化性的计算,一个是用竹简文字转化成纸张的文字书籍,然后又用我们现代的书籍文字,再转化为竹简,就把抽象的东西变得很具体化、很形象化了,让学生在具体的事物的比较当中,生发一种认识,领悟一种感受,或者说生成一种新的思考,这个新的思考,实际正是我们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这就是激发他产生对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才能的一种自豪感,这不是简单的言传就能够传递给学生的。

这样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想象教室里的孩子那种投入的、专注的、兴趣盎然的全身心的体验。教学中,能够把孩子的这种感悟、体验调动起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老师们往往感觉到教学资源不够,实际上是我们用得不够,不能调动、激发学生自身的资源。 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历史的、地理的这些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的教学内容的出现,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如何体现课程的性质带来了一些困难,或者说提出了一些挑战。但是,就像上面这个教学片段所表现的,历史知识也是蕴涵情感的,当我们进入到历史的细节与情境中,我们就能够唤发起现在孩子的一种历史感 。这位老师就是很好地把学生带进了这种历史的细节中。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十年来,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相对而言还比较棘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这门课程的实施,还存在着如下一些难点。

一是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的实施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将课程标准的理念变成教师的实践操作策略,还有着一定的难度。

二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比较宏观、上位,有些内容的要求过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容易把握或者说把握不准。

三是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样的设计思路,理解还不够充分, 不够到位,教学中容易出现简单的重复。

四是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不够具体明确,教学建议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五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定位还不够清晰。总之,在教材的质量与实施,在教学目标的把握、学习的指导、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有效的评价等具体问题上还有太多的挑战。可以说,十年课改,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我们的进步是全方位的,同时我们遇到的问题也是全方位的。困难也是我们不断进步的一个推动力,我们只有执著地去研究,不断地探索、实践,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这门课向前发展。

专题六:品德与社会课的深入发展

1.追求更为完善的课程结构、内容和目标

我们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完善这门课程的一个过程。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在课程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结构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坚持的地方。因为在课程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已经作了充分的工作,课程标准实验稿也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我们主要是在内容还有实施部分作了一些更细化的调整。课程标准修订稿追求更为完善的课 13 程结构和内容,它既是课程自身的发展,更要通过课程使学生获得发展。也可以这样看发展的问题:一是课程要反映时代的进步性。比如,修订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都会起到深化的作用。二是重视课程标准目标的指向性。对品德与社会课而言,如何为公民奠定基础是个永久性的、深刻的课题。

从完善课程的角度看,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既做好与初中相关课程的衔接,又为其打好基础。从加强教学指导的角度看,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水平等,都是今后课程发展的主要方面。

我们的课程改革会受到各种挑战,尤其是品德与社会这样的课程,对社会环境、社会发展乃至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应该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在适应中不断完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意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复杂,他们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

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是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未成年人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就是在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中进行的,这门课程的深入发展同样也是如此。社会发展中的正面和负面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是成人生活的世界,也是儿童生活的世界。我们面临的课题,我们寻求发展的路径,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真实的社会,我们再封闭起来搞出一个纯然的道德世界,恐怕不容易,也不可能,也不能够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教师必须要拓展视野,要熟悉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世界环境,要有社会视野和世界视野。否则,品德与社会课的天地就会很小。

课程标准的修订是一次反思和延伸的机会。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它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具有中国特色,而且课程本身是面向未来的。课程标准体现的中国特色,能够帮助我们向更深层发展。这些特色包括:义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的发展;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活动经验、活动能力;重视基本的学科思想;强调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等等。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尝试,更加凸显我们的特色,我们就能够把改革推向深入。 2.有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品德与社会课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特别需要有一个宽阔的视野,他要了解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环境、14 世界环境,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教师他对自己生活的这个环境、所处的这个世界都了解太少, 眼界太窄,是不可能指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生活,它并不是拘泥于生活,作为课程而言,它还要准备孩子的未来生活,要提升他的生活,引领他的生活。再好的课程设置,如果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来实施,这个课程也难以体现它的价值。

我们一方面为有这么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感到欣慰,同时我们在实践中确实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甚至还有一些阻力干扰,这都是不争的事实。下面我们不妨思考以下问题。

(1)根据我国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是否应该更注重强化在法治社会中公民道德品质培养,关注道德形成对社会生活的价值;

(2)如何理解知性与德性的关系;

(3)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落实,如何评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度?

(4)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按照同心圆扩大的方式设计的,如何使它不僵化;

(5)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育内容,是构建品德与社会课学习内容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条原则该如何得到有效贯彻;

(6)怎样理解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

应该说,学者们对此皆有过论述。但是并不等于解决问题。其中还有些倾向也值得警惕。比如,非历史性讨论问题,把过去的一切都当坏东西打倒,结果也使自己的观点难以立足;过分倾向或强调某种理论观念,结果使自己的理论进入决定论的怪圈,理论说得好听却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太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就现状看,最好的方法是课例研究或案例分析。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案例作基础,需要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合作。用科学的话说,品德与社会课的进步要借助实证研究。

这是两个老师关于体验游戏(友爱残疾人)的两个设计,我们作一个比较。

设计一:

目标: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上的不便,同情、理解和尊重他们;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程序:让学生闭眼做事体验盲人之苦;用手说话体验聋哑之苦;单手做事体验肢残人之苦。

设计二:

目标:自助与他助;信任与被信任。

程序:每个学生蒙上眼睛,在教室里独自一人行走(适当设置障碍),体验无助甚至恐惧;所有学生一半扮演盲人,另一半扮演帮助者,重新体验;所有学生都扮演盲人,但两人一组,相互帮助;学生们交流扮演的体会。

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课题,学到这个课题的时候,老师们基本上都用这样的活动方式来完成。第一个老师设计的目标,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上的不便,同情、理解和尊重他们,愿意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这是学生可以做的,这个老师定的目标还是比较贴切的。程序是这样:让学生闭上眼睛做事体验盲人之苦、生活不便;用手说话,体验聋哑人的苦处、不便;单手做事体验肢体残缺的人。搞了四个活动,课安排得非常满,学生玩得应该说也很高兴,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他所列的课程目标。

第二个设计,它的目标就不一样,从次数上讲它少多了,但是它非常明确,第一个是自助和他助,第二个是信任、被信任。

第一个设计的目标,没有透过生活的现象挖掘更深刻的东西。第二个老师,他就对生活的感悟不一样,他的视野也不一样。这两位老师的生活经验、阅历肯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 15 第一个更有品德味,第二个更有社会味。第二个更看到的是人,是人的社会中的真实的东西,所以它不必模拟那么多,他就模拟一个,每个学生都蒙上眼睛,独自地在教室里行走,教室里有座椅,他走的时候会撞到这,撞到那, 一个人很无助,让学生体验无助给他带来哪些内心的感受。第二,所有的学生分成一半扮演残疾人,一半扮演正常人帮助。第三,所有学生都扮演盲人,但两人一组,相互帮助。通过这三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他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的理解、对特殊部分人的理解的深度就不一样。

以上对比的这两个例子,让我们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把生活的树枝移植到鸟笼里,但是鸟笼毕竟还是鸟笼,不是鸟的天堂。”从这两个对比性的例子中,可以让我们感悟,我们怎么样把生活的话题真正地移植到孩子的现实生活之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态度、有价值取向的完整的人去体验完整的生活,而不是居高临下去片面地肢解生活,去分析生活。第二个案例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这个老师更能够精准地去把握课程的理念。

广大的一线教师要更好地去理解课标,把握课程理念,进而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生活的情境,生活的场所,这对于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目标,就是学会做人,促进社会性发展,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作用。

16 模块二 如何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设计教学目标

专题一 从课程性质看目标——《品德与生活》目标解读

1.从课程性质来分析两门课程的追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两门在小学低段和中高段开设的德育类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是什么课程?都有什么特点?我们从课程性质来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追求。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设立的两门新课程,也就是说从诞生到今天为止也不过十年,它们是在原有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和社会课程基础之上创新而设置的,这是一项重大的课程改革的举措。创设这两门课程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

十年来,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课程不断地建设,逐步地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必须要改进的地方。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就是为了使这两门课程获得持续、稳步的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类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对于儿童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课程特征,与实验稿不同的是,修订稿的课程性质增加了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什么性质呢?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特征。修订稿与实验稿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课程性质的表述,由原来用一段较长的文字来表述,修订为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来表述。

比较这两门课程的性质,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共同点就在于都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两门课程是不同于小学其他学科以专业知识为主的课程。两门课程的综合性,首先是因为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不只是改变课程组织方式,它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其次是从人类社会看,无论是生活还是社会,本身必然是综合的,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课程,也就具有了综合性,又由于儿童的社会生活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开放性也就成为课程重要的、共同的特征了。

这两门课程的性质也具有不同之处,它们的不同点就在于,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实践性。分析这二者看起来好像不同,而如果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实质上有着殊途同归之妙。一个强调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一个则强调儿童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在实践中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二者都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理念和学习做人的课程核心价值追求,也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同属于德育类课程,它们在教育方向上是具有一致性的,不过由于它们的教育对象的年龄不同,身心发展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必然存在认知领域、学习范畴的大小程度上的不同,从而形成两门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同时又有诸多不同的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总目标的修订情况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做了哪些修订呢?从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来看,和实验稿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修改。2011年版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品德与生活的总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而实验稿的总目标也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个总目标是对品德与生活课程任务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品德与生活课程十分珍视低 17 年段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也就是说非常重视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从传统教育仅仅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狭窄视野中间走出来。杜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的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学游泳。” 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它的总目标,从以下三个向度展开。

一是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向度。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是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课程强调引导儿童在与外界环境的良性互动、积极作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课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在品德教育中,让儿童在自然的状态下,认同、承认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课程倡导赋予儿童更大的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儿童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第二是乐于探究的向度。在知识经济时代,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对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的价值日益凸显,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儿童通过探究创生知识,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将乐于探究作为课程总目标重要构成要素的主要原因。本课程倡导恢复儿童本有的童年生活,让儿童的生活充满着探究与创造的乐趣,让儿童的生活洋溢着探究的精神。课程强调品德教育应当创设渗透探究理念的活动,强化儿童的探究意识,引导儿童学会探究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简而言之,乐于探究的目标向度,蕴涵着重要的价值诉求,也就是说,要让儿童在探究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

第三是热爱生活的向度。让儿童热爱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所极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生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儿童的发展源于生活,并在与生活诸因素积极互动中实现。品德教育应当引导儿童感悟、体会生活和对自我发展的价值,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生活,陶冶儿童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从而让儿童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实质上,热爱生活和过有意义的生活,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热爱生活是过有意义生活的前提,而儿童在过有意义的生活过程中,会更加热爱对自己有意义的生活。

课程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交织构成了儿童生活的基本层面。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并试图在这个层面上培养儿童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以及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质。

3.品德与生活课程分目标的修订情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学科的课程标准的分目标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表述的,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分目标,则是按照“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来表述的。这是因为这门课程与一般的以专门知识学习为主的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学习生活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为儿童在专门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对自己以往的和现实的生活进行整理与反思,并在这种整理与反思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与展望,因而它力图改变原来的德育课程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在儿童积极情感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围绕他们生活的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为培养儿童探究的兴趣与能力,课程重视儿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生活的体验,提出问题,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进行积极的探究。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品德与生活的分目标中间,只有“情感与态度”,没有提到“价值观”,这是因为,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体验还不太稳定,主要对认识事实和认识具体的事件有兴趣,高级的理智感尚待发育,如果在这个时候提价值观,显然不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实际。

下面就课程的分目标修订的情况作一个说明。

18 尽管标准和实验稿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常常几个字的修改,也体现了专家们的用心,而且是基于十年来实验的经验和问题,它不是随便改几个字,而是改之有据的。

几年前课程标准刚开始修订的时候,教育部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就有明确的指示,修订是对课程标准的完善过程,所以要实事求是。我们的修订准则有三条: 第一条是,坚持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

第二条是,坚持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东西。

第三条是,不足的地方要弥补,不正确的地方要改正。

通过对不同群体的调查,比如说对课程专家、教材主编、一线的教师、教研员、出版社,一般地说,对实验稿的满意度都很高。因此在修订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个基调,就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标准不作大的修订,但是对于调查中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主要的问题,都认真地作了具体的修改。下面分别就四个维度的分目标作解读。

(1)情感与态度。

①尊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标准第一条与实验稿基本一致,表述略有不同。爱亲敬长修改为尊亲敬长,修改后的目标的要求更切合低年级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也更符合语言表述的规范。热爱是道德情感中重要的意味,培育富有爱心的儿童,是品德与生活课程重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富有爱心的儿童,才能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和学会做人,这个目标遵循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热爱的情感逐渐升华,由爱亲敬长扩展到爱集体,从爱集体扩展到爱家乡,由爱家乡扩展到爱祖国。

②珍爱生命,热爱自然。标准第二条目标主要是着眼于增强儿童的生命意识,让儿童理解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让儿童因为热爱劳动而热爱生活。课程要引导孩子知道生命的宝贵和自然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形成珍爱生命、热爱自然这些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③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标准第三条目标,主要是着眼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培育。个性是一个人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一个人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品德与生活课程将儿童良好个性的培育视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目标针对小学阶段部分儿童胆怯、说谎、缺乏主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寻回自信、诚实待人,勇敢面对困难和富有责任心。与实验稿相比,标准的培养目标更加全面,概念边界也更清晰,更强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④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标准第四条目标是增补的内容,它着眼于激发儿童探究的愿望,让他们从小就有对生活中的问题探究的兴趣,在快乐中探究,勤于动手动脑,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

①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与习惯”目标的第一条与实验稿相比,学习要求有调整。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劳动习惯修改为卫生习惯,突出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既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很容易产生与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的一种挫折感,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

②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标准的第二条目标着眼于培养儿童最基本的公民道德素质,将“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修改为“养成基本文明行为习惯”。这是因为养成什么行为,这句话不够通顺,文字上有点儿问题,而遵守纪律,它已经包含在文明习惯里面了。

③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标准的第三条与实验稿是一致的,没有修改。这一目标强调儿童活动的价值,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活动中,让儿童在活动中感悟、体验、19 思考、发现、创新,在相互的交流与互动中不断成长。

④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标准的第四条跟实验稿也是一致的,没有修改。这个目标是从环境保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对儿童提出的要求。事实上,从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各个年级都会在相关的课程中对学生提出一些环保的要求,作为小学低段的课程,品德与生活重点放在让儿童认识动物、植物是人类的朋友,引导儿童发自内心地去爱护动物和植物,引导儿童认识到浪费资源的危害,培养儿童节约资源、爱惜资源的良好习惯,让儿童意识到环境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引导儿童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美化环境。 (3)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第一条目标意在引导儿童理解和掌握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儿童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奠定基础。与实验稿相比,将“自己生活”改为“自身生活”,将“需要”改为“必需”,更强调知识技能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系,将“劳动技能”修改为“基本技能”,更能体现课程培养低年级学生基本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帮助他们健康实现生活每一天的目的。

②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标准第二条目标是增补的内容,它遵循儿童有交往需要的特点,引导儿童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的技能,以提高交往的质量。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是儿童的宝贵财富,因此本课程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同伴交流思想,加强与同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

③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标准第三条目标是增补的内容,意在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求,让儿童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④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标准第四条与实验稿一致,没有修改。这一目标意在引导儿童初步了解生活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常识,从而让儿童深刻地体会到自然和社会常识与自己有意义的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⑤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标准第五条与实验稿基本一致。这一目标意在引导儿童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增强儿童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落实这一目标需要考虑这一学段儿童的特点,不适合抽象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开始。

(4)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标准的这个目标意在引导儿童认识体验的意义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性的价值。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让他们提出高深的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是有难度的,甚至说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重在让儿童了解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引导儿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快乐。

②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标准的此条目为新增内容。

③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尝试应用。标准的这一条目标意在让儿童掌握几种简单的探究方法,以助于儿童探究生活的开展。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课程不强调探究结果的质量,而是强调儿童探究意识、探究习惯的养成。比起实验稿,本目标明确地提出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这样程度比较适宜,内容更明确,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学习到尝试运用,体现了过程的渐进性。

专题二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与教学实效性

课程目标是上位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不能直接套用,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这种关系?这也是老师们经常提出的问题。

1.如何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20 如《我和小伙伴》(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方法。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学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

本课当中,老师把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品德与生活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课程教学目标定得大而宽泛,放之四海而皆准,虽然简捷但过于宏观,没有针对一篇课文的一个课时实实在在地找准一个具体的目标,也就是学习主题。一节课是难以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的。

经过讨论,老师作了这样的修改: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这个教学目标,既显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也明确了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落实学习要求,比上面的那个目标,就容易操作了。

这个案例中,原来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比较宏观,它指向课程的某一个或者某些方面的教学任务。第二个目标就微观得多了,是教学目标,指向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老师们常常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把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目标混淆了,混淆的结果,就是使老师上的课失去了实效性。所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师,应该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不同功能。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它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应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实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说每节课,都要把四个目标写到,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应该比较简捷、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尤其要避免大而空的这种情况,比如像课程目标里面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就是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而诚实、勇敢这样的目标,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践行逐步达成的,不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具体活动,呈现它的具体内容。

2.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呢?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实施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

比如《我会好好吃》(一年级)一课,这是一种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一节课,有一位城市小学的老师,在处理这个教材的时候,就针对城市里有些小学生因为早上起床晚了、动作慢了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吃早饭,上课以后肚子很饿的问题,在其他目标学习以外,增加了一个目标,就是知道不吃早餐有害身体健康的这样一个目标,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老师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增加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更近了,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也有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包括他们的道德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需求等。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整体解读教材,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新教材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设计思路。比如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段会重复出现,但是要求不断提高,并且螺旋上升。不同 21 年段出现的相同内容,各自教到什么程度,层次如何把握呢?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了解目标在全套教材当中的一个价值定位,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只有这样,教学才既不会原地踏步,炒冷饭,也不会盲目地拔高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

下面以《热爱集体》为例进行说明。热爱集体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说像低年级的目标要求就有:喜欢集体生活,为保护班级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这个目标就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集体生活当中,感受、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培养关心、热爱集体的感情,有愿意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中年级的目标要求有: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中年级强调热爱集体是作为集体一员应尽的责任。高年级的目标要求有: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为大家服务。 高年级就是进一步要求学生知道民主与集中的观念,学会过集体生活,并能够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体现螺旋上升的特点,那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把握好目标的年段要求了。

第三,要注意从单元的角度来把握教学目标。因为新教材大多是采用了主题同整、单元编排的这种方式,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为基本依据,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深度地理解这一课与单元的对应关系和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以及这一课的目标与前后课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地确定各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以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为例,我们来作一个说明。本单元一共有四课,第一课是《我的一家人》,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是《家庭的爱》,主要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第三课是《我为家人添欢乐》,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第四课是《我和小伙伴》,主要要引导学生喜欢和邻里小伙伴交往,懂得与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每一课与单元目标是相对应的,而且第

一、第

二、第三课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晰的,逐层递进,避免了与其他课简单无效的重复,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把握好。

第四,设计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以往思想品德课的一篇课文,绝大多数是一课时上完,因此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现在的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则不同,大多数课文需要进行两到三个课时甚至多个课时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用书上,编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按课文主题来撰写的,有的教材甚至是按单元主题来编制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这样才能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暑假来了》(一年级)一课为例进行说明。下面是农村某教师制定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体验夏天生活的乐趣。

(2)初步学会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过愉快而充实的暑假。

(3)初步了解夏天的安全保健常识,培养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本课应该是两课时完成的,上述案例中,老师设置了多元的教学目标,并且将这么多的目标集中在一课时进行,学生难以消化,而且也无法突出重点。因为从一年级农村孩子的实际来看,一旦放了暑假,大多成天在外面玩儿,大人忙于劳作,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去引导。于是假期结束了,学生暑假作业还没有完成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课堂上应该引导他们好好利用假期,有计划地完成作业。另外,农村玩耍的天地比较广阔,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交通事故、溺水身亡的事件也是屡屡发生的,因此安全教育应该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课时目标删减、整合,第一课时的目标,就可以调整如下:

22 比如初步感受暑假生活的乐趣,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这样就把课时的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上,针对性强, 有的放矢,对一年级学生假期生活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宜少不宜多, 宜精不宜泛,一个课时要在某个重点目标上着力,做透做深,力求一课一得。 3.教学目标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当前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比如:《庆元旦》(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体会元旦的欢乐气氛,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

(2)帮助学生学会安全使用剪刀等简单工具,尝试做简易贺卡。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这个里面就使用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这样一些词语,显然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如果换一种表述,用“了解什么什么 ”、“学会什么什么”来表述就更好一些。

第二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混淆。比如:《秋天到了》(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征,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2)在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中,使学生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通过观察、比较、品尝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第一条目标“引导学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在第二条目标里,“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是学生主体,但是“使学生加深什么什么”呢,又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所以就混淆不清了。“引导学生”、“ 使学生”、“ 让学生”,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而像“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品尝等方法”,又是针对学生而写的。两者互相交错,混为一谈。

第三种,运用行为动词比较随便。比如:《清凉一夏》(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掌握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行为动词“掌握”这一结果性目标所要求的层次和程度,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应为“初步知道”。

第四种,机械地对应、照搬课程标准上的“思维目标”。

关于目标的表述,还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老师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在撰写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四个维度这样的格式来写呢?

课程标准按照“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来陈述课程的分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所以老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照搬上述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四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把它当做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处理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根据具体的内容、具体情境来确定教学目标的重点。

第五种,教学目标偏离教材编写的意图。比如:《瞧我多精神》(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上述目标的制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轻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3 的达成。这个课不仅仅是要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还应该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现了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讲文明、做一名合格公民的表现。所以要从观念上启迪学生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这种冲动,进一步认识到坐、立、走姿势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好思想上和情绪上的铺垫。本课对这一目标显然是关注得不够的。上述的教学目标如果作一些修订、调整的话,它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

(1) 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2)表现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3) 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学会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要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教材文本的引领,教学内容的补充,确定准确、具体可行的多维教学目标。

第六种,目标没有体现深浅适度。比如:《吃的学问多》(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学基础知识,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去掉了“浅显”两个字,就拔高了教学目标,结果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某种食物含某种营养那里去了,丢掉了所体现的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比如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用餐时要不挑食不偏食,荤素要搭配,主食不能少,吃点儿杂粮更好。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来制定目标,不要任意地拔高目标的要求。再比如:《生病真难受》(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

通过“看病历”、“学看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看病历和学看体温计这个活动,就超出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目标要求是明显偏高了。一年级的孩子从医生龙飞凤舞的诊断说明和各项连成人都不一定看得懂的体检项目和数据当中,能够生发出自我保健的情怀、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吗?这恐怕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已。再比如说学看体温计的活动,体温计的刻度是需要调整角度去看的,是有一定技巧的,对成年人来说,可以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摄氏度以下,再插入相关的部位,然后取出看刻度。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及接受能力,这个活动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这个目标要求,它的深浅就不适宜。本课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生病量体温时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插的位置不对、时间不充足、夹得不紧摔碎体温计等方面来加以引导,那这样学生才会知道生病时,我们量体温应该怎么做,目标制定就比较合适了。上述的目标就可以调整为: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第七种,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离孩子太远。比如:《让我试一试》(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我拉拉力器”的活动,能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面对挑战不胆怯,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与信心。

这个目标存在的问题是,本课挑战的应该是二年级学生应该做但是因为胆怯而没有做到的事。拉拉力器不是他生活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误读活动化诉求,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化诉求,在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的活动,活动容量不可谓不大,活动形式不可谓不新颖,然而由于缺少了对活动目的性的审视,有不少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这样一些现象,这势必影响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紧扣课程目标而设计活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第八种,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发生偏差。比如:《认识国旗、国微》(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24 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能在实际生活中指认我国的国旗、国徽。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敬国旗和国徽。

但是在活动实施的时候,老师却把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让学生观看有关国旗、国徽的各种资料,比如说像国旗、国徽使用场合的介绍,还有**国旗班升旗的录像,有关国旗、国徽意义的文字说明材料,听和国旗、国徽有关的故事等。这个活动内容就变成了国旗、国徽知识的教育,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没有完全达成,能力目标缺失,知识目标却被大大地放大了,实际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偏差。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就是,老师们目标意识不强,比较随意,照抄照搬教学参考,缺乏自己的思考。 第二个就是,表述的格式要求不明确,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就是把握不住目标的层次,没有从单元目标还有课时目标上加以有效的区分。

第四就是目标忽高忽低,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第五就是没有切实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老师们在今后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注意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就一定能制定出明确、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事实上,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有创意的教学目标设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理解课程标准,正确地贯彻它的意图,并且在教学实施中正确地设计教学目标,是实现品德与生活课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必需的一种专业技能,我们应该通过优质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来体现和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专题三 《品德与社会》划分课程目标总目标和分目标的依据;从哪些方面理解总目标

1.划分总目标与分目标的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不同,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对这个总目标应该如何理解呢?特别是在基层教学一线,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可能都是由一位老师来承担的,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我们这里谈目标的理解,主要是从老师们的教学实际出发。因为目标是教学最中心的环节,老师们备课、实施课程,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来实现。课程目标关乎到一门课程的性质、理念以及课程的实施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课程目标是有关课程的理解问题。过去没有课程标准这么一说,老师也就没有课程的概念。过去的“品德课”的大纲,讲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后来变成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感,这都是课程定位,按照这样的标准定位去培养孩子。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也是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定位。教师一定要把课标的前后贯通起来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明确了究竟要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我们在理解课程目标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在它的前面,我们要看到课程性质,而在它的后面,要以此去理解课程的内容。

划分总目标和分目标的依据,简单地说,总目标是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经由本课程学习,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预期水平所作出的一种高度的概括,而分目标则是对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勒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大致的轮廓。

25 比如像关于尊重劳动者这个话题,以往有的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挑粪工时传祥的故事为例,用单向线性的传递方式,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立意很低,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由于远离现实生活,孩子们说的都是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大话、空话,德育实效无从谈起。而新编制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则是通过引导学生从自己一天的生活着眼,看看有哪些人为自己提供了服务,而后在观察访问身边的劳动者的过程当中,切实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自己带来了方便,从而自觉生发出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课程要树立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存的生态观,这个价值取向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制定课程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目标的制定,必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需要、学科特点等。制定目标一般说要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社会需要与学生个体需要统一的原则。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发展为基础,因此应该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统一起来,使得个体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获得自由的发展。这是制定课程目标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就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期望的发展水平相统一的原则。课程目标具有预期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是期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一定的时段达到的发展目标,这种预期是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起点的,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有了这个基础,课程目标的制定就不会脱离学生的实际,但同时,课程目标又要比较准确地估量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是要兼顾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预期发展水平的统一,目标定得过高或是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恰当的目标可以使得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开发,并获得充分的发展。 3.课程总目标所蕴涵的意义

课程总目标是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任务的基本的、整体性的要求和规定,与实验稿基本一致。实验稿的内容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修改之处是不在“公民”二字前加修饰语。总目标蕴涵的意义如下。

首先,作为德育类课程之一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明确体现出将儿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国家意志,以及课程促进儿童以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价值追求。

其次,总目标凸显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要为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提供各种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较好地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理念和知行统一的课程性质。事实上,儿童只有在生活中,通过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常识的学习,通过自己对社会的观察、认识和了解,并在参与社会、与社会中的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相应的生活能力,进而适应社会。但是这种适应,不是一种简单的顺应,而应该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也就是说,学生在生活中是主动的,是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使自身并影响周边发生一定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向上向善的变化,体验积极的情感,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这一点较好地体现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的课程核心价值。

再次,总目标强调为学生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体现了教育为儿童的未来做准备的这样一种社会功能,体现了基础教育的特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今天的生活,也就是他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对于他们的成长同样具有积极的甚至独特的价值,教育要为儿童的今天服务,要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一点尤其应当引起课程执行者的高 26 度关注。

专题四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对分目标的调整体现了怎样的课程理念,它对课程标准有何影响

1.课程目标调整的原因和特点

总目标的设置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来制定的,根据此次课程改革总体的规划,课程目标用三维表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德与社会也不例外。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当然要特别重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要达成的目标。对这部分的修订,还是比较大的。

通过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反映出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确实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有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目标指向不太明确。

第二,一条目标里头概括的内容比较多,也就不易操作。

第三,十年过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具有社会特性的这门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

第四,对这门课程的要求越来越具体,需要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

总体来看,我们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课程目标降低了难度,而且使目标更为清晰、具体,指向性更强。目标修订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第二,体现了目标的指向性是公民性,就是要为培养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第三,强调综合性。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的培养,我们强调它们的内在统一。 第四,凸显了能力与方法。倡导体验性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解决式的学习。

第五,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衔接,适当地调整目标的标高,总体难度有所降低,程度上有所调整,内容上有所减少。

2.关于“三维目标”的具体解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第一位,与其他的学科不一样,其他学科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放在前面,这是考虑到我们课程的性质以学会做人为首要任务,所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前面。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准的第一条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而实验稿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课程要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自律则是指没有人在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这一点对学生品德发展十分重要。在生活逐渐富裕的今天,强调儿童勤劳朴素态度的培养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思想的继承,也是当代低碳生活的一种要求。本条目修订合并了勤劳朴素的内容,略微地降低了要求,因为有科学课,所以在这个地方不再重复地提热爱科学了。

标准的第二条是: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实验稿第二条是: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这一条标准,它的意义就在于,文明礼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抓住小学中高年段培养 27 学生文明礼貌的这个重要的时期。在当下的社会诚信普遍缺失的环境中,诚信教育既显得特别重要,又有很大的教育难度,知行一致更是不易,应该作为教育的重点。本条目修订中删去了“公平公正”,而将此放到了后面的条目中,因为公平公正,它不仅是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更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标准的第三条是: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实验稿的第三条是: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规则和法律的制定,既来自于人们对优质的、有序生活的追求,也来自人们对公平、公正、民主这些人类普遍认同的价值的崇尚。小学生年龄小,也许难以理解其间更为深刻的意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能感受到公平、公正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尊严与愉悦,以及不公平不公正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的反感与痛苦,这正是进行规则法律教育的基础,有利于他们初步地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本条目将实验稿第二条的公平公正的内容放到了中间,因为公平公正的问题与规则、民主法制的联系更为密切。

标准的第四条: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实验稿的第四条是:热爱祖国,珍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在小学、中学里,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学校德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热爱祖国是一种最为自然和崇高的情感,学习了解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情感的沃土,他们将从知我中华逐步升华到爱我中华,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既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爱祖国、爱家乡,也为祖国近代饱受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以及当下所面临的人口、环境等严峻问题而担忧,产生对祖**亲的依恋之情。当今世界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同住在一个地球村,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日益增多。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复杂的原因,存在着文化的差异,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一些差异,理解各种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共同谋求世界和平发展。当然小学生的国际理解只能是初步而已。这个条目与实验稿基本一致,表达略有一点不同。

标准的第五条: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实验稿的第五条是: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要引导学生从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界的生命、关爱小动物、爱惜树木花草做起,在现有认识水平上,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理解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进而生发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个条目,标准比实验稿表述得更为平实。

总体来看标准的这部分内容,相比实验稿表述来说,更加简洁明确了。

(2)能力与方法。能力与方法目标与其他学科的表述略有不同,主要还是从操作的角度考虑,这部分也有五条。能力与方法目标部分,将实验稿的第一条,拆分成两条,总数目因此由四条增加到了五条。

标准的第一条: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第二条: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实验稿的内容是: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与实验稿相比,除了拆分成两条以外,难度也有所降低,比如由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改为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另外,在行为习惯方面,突出养成安全、健 28 康、环保的生活习惯,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这三种生活习惯,既是符合其年龄特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安全与健康的生活能力,是他们生存的基础,也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态度形成的基础。

标准第三条: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与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实验稿的内容是: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标准与实验稿相比,难度有所降低,比如由“能够”修改为“学会”,强调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增加了体会他人的心情与需要,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思考问题,有助于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标准第四条: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实验稿的内容是: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这个目标一是强调在对所遇到的问题观察和判断之后,再考虑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样在逻辑上更顺一些。第二个,就是增加了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课程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比如说像环境保护、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活动。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到自己的责任,这既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其中之意,也是公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参加公益活动也是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公民自觉,实践出真知,无疑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由于孩子年龄小,所参加的公益活动应该是力所能及的。

标准第五条: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实验稿的内容是: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信号、数据、符号、消息、情报还有指令充盈着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信息,因此怎么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当中,有效地获得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和手段。课程要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媒体资源和在与他人互动、参与社会活动中搜集信息,并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甄别,有效地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信息处理的能力。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常常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重要的生活能力。课程要利用真实案例,或是学生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学习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比如,学习各种社会调查访问的方法,学习制作表格和统计数据的方法等,并以此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信息,说明相关的问题。

(3)知识。依照解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与方法目标的思路,对于知识目标也可以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去正确地把握。我们这里只是示范性地作一些解读。

比如标准的第一条: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稿的内容则是: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个是内容有增删,比如增加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删去了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第二个就是学习要求有调整,难度有所增加,比如说从“初步懂得”修改为“懂得”。

29 专题五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中的目标设计与教学效益

1.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以《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为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活动,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建构。

本课当中老师把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目标定得大而笼统,像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仅自我意识就包括三个层次,即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这样的教学目标,如果只需一节课就能达到,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就不具有挑战性了。

上述案例没有针对一篇课文的一个具体的课时实实在在地找准一个具体的目标。经过讨论,老师们作了这样的修改:

第一,开展展示风采的活动,交流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加深对自我的肯定。

第二,开展“猜猜他是谁”的活动,倾听别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增强自信心。 这个教学目标,既显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也明确了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落实学习要求,比上面那个目标就容易操作了。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围绕着目标展开,而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目标指明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者程度,而教学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连接在一起。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虽然处在不同的层面,但可以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程目标更为宏观抽象,而教学目标则微观具体,前者是预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该达到的学业水准,它通过学生在与课程相关的素质或素养方面发生的变化来表现,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准则,是更为上位的东西;而后者则是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它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

(2)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指导机构、师资培训机构、教材编写者、任课教师和学生,而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主要是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

(3)课程目标是刚性的,具有对课程的导向作用,一旦确定了,就不能够轻易地改变;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由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把握和调整。

由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上述联系与区别,因此与课程相关者,尤其是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就需要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活动在目标的指引下有序地开展。

2.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呢?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实施品德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有关观点已经在上面的话题中阐释,这里不再重复,下面主要通过一些案例加以说明)。

第一个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比如三年级有一课《爱的港湾》。这个主题是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萌发感激之情。有一位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乡村小学,留守儿童占了60%以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父母的关爱是最多、最伟大的,可是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却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们长期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家里的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就不但引导留守 30 儿童理解父母在外面打工也是关爱自己的一种方式,还结合学生最真实的现实的生活,使其感受到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亲戚的关爱同样是伟大的。因为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制定的目标精准恰当,所以课堂气氛十分温馨感人,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和品德与生活一样,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这其中也包括他们的道德认知规律、心理特点需求等。

第二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当中,还要注意整体解读教材,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下面就以《保护环境》为例来说明。“保护环境”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低年级目标要求有:关心周围的环境,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低年级目标落脚在“周围的环境”,“有初步的生态意识”。高年级的目标要求有,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高年级的目标要求更高,内容更宽泛,比如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关注家乡生态环境的问题,了解人类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等。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握好这样的梯度。

第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还要注意从单元的角度整体地把握教学目标。比如像三年级有一个单元“我们一起在成长”,这个单元中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要向你学习》、《竞争与合作》,通读这一个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课《天生我材必有用》和第二课《我要向你学习》都是围绕人与自我关系展开的,但是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命都是独特而亮丽的,只有拥有自信、努力拼搏,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有个性和特长的人。而第二课所涉及的认识自我,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而客观地认识自己,不仅要知道自己的优点,也要明白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目光延伸到了解和认识他人的优点上,重在引导学生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完善自我。而第三课关注点,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竞争与合作,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人,必须既能够主动参与竞争,又善于与他人合作,并且懂得竞争必须讲究规则,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道理。与前两篇课文相比,这一课关注的视野更开阔,从以关注自我为主,走向关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通读整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会明确第一课的重点在于了解自己的优势,培养自信心,第二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真正学会取长补短,第三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懂得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在参与竞争的同时,要学会积极地合作。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注意从单元角度整体来把握教学目标,避免课与课之间简单无效的重复。

第四,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比如《让爷爷奶奶高兴》这一课,有一个老师制定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道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这一传统美德,了解在家庭里、社会上老人们所作的贡献,对老年人产生敬意,尊重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爱好习惯,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见到老人能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并能尽自己所能为老年人做一些事情。

上面的案例当中,老师就没有合理划分课时,目标太多,难以完成。当前,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应该用两课时教完的课文只用一课时教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不可取的。这位老师认为课题是《让爷爷奶奶高兴》,他只要重视如何让老人高兴的具体行为即可,所以他觉得只要一个课时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认识老人是导行关心老人的基础,只有把认识老人方面的活动做透,才能使关心老人的思想化为自觉的行动。分析这一课教材 31 承载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老人,知道老人年轻时的贡献和现在的老人仍然在为大家作贡献,老人是个宝,不是累赘。第二个就是关心老人的具体的行为。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应当恰当地分解一下教学目标,用两个课时来进行教学,分别落实教材承载的两个目标,特别是在第一课时中,就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获得以前没有过的对老人的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从而产生敬老爱老的一种强烈的感悟,在这个基础上的第二课时的导行,就不会再是老师简单的教授和要求,而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一种行动了。 3.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当前还存在哪些具体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下面结合实例说明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常见的一些具体问题。

(1)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比如三年级有一课《购物小窍门》,一位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知道应该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比较价格和质量来购买简单的学习以及生活用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消费者权利保护意识。

这个目标的表述,使用了“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 ”、“使学生”这样的词语,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可以换一种表述方式,比如说用“了解什么什么”、“学会什么什么”的这样的词语来表述就比较恰当。

(2)表述中教师、学生主体混淆。比如六年级的《生命与爱相随》这一课,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第一,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会周围人的爱心,懂得如何感激在生命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从而明白生命的重要意义。

第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集体、社会的关爱,使学生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第三,初步知道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

上面的这个案例中,由于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内涵理解比较模糊,就造成了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是特别恰当。比如目标当中的“让学生”、“使学生”等字眼,就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老师,而“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集体、社会的关爱”,还有“初步知道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是一种责任”,则是针对学生来写的,两者互相交错,混为一谈。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正确地定位。目标的表述一般不出现主语也就是行为的发出者,检测表述的方式是不是正确,就可以看每一条教学目标前面,能不能加上“学生”这两个字,加上以后读起来文通句顺的表述就是正确的,否则我们就要再调整。这不仅仅是词语运用的问题,而是教学观念的问题。

(3)运用行为动词比较随便,这个问题可能比较普遍。老师们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行为动词表明学习的程度和要求。比如在六年级的教材里,有一课《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一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设计的:

了解音乐、绘画、文学历史上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的成果,从中感受历史文化名人的品质与献身艺术的精神。

行为动词用的是“了解”这一结果性的目标,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的程度,六年级的学生对此仅仅知道就可以了。

(4)目标偏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比如五年级的《不能忘记的屈辱》这一课,有一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这样:

32 在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的基础上,激发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和对腐败的清政府的痛恨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中的第一课《艰辛的求索》的第一课时,它是根据原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我是中国人》中的第四点“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的要求来编写的,教材的内容呈现的是屈辱史,主要由圆明园被焚毁的事件和被迫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来说明的,第二和第三课时的内容,呈现的就是抗争史了,主要就是通过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以及辛亥革命让学生们来感知。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屈辱,憎恨列强,这才是教材编写的本意,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所在。如果老师过多地责问清政府的不抵抗,增加中国人也参与抢劫、焚毁圆明园这样一些内容,就会转移学生仇恨的对象,冲淡教学主题,有画蛇添足之嫌。尽管教材呈现的某些具体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非常明确的。老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与教材意图保持一致,而不能够想当然地随意调整。

(5)目标的标高把握不当,主要是深浅适度把不住,有时候深了,有时候浅了。比如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是三年级的一课。有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其中一个就是能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能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这个目标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是不适当的,比如说配制晚餐这一环节,老师问买菜准备花多少钱的时候,因为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张口就说80块,至于为什么花80块,怎么去安排则答不上来,因为他也不知道什么菜多少钱一斤,米多少钱一斤,所以显得很茫然,老师又分别点了不同的学生,虽然他们准备花费的金额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同样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许多学生从未买过菜,更不用说做饭烧菜了。能为家人配制一日三餐这个目标,对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明显地就偏高了。

(6)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如五年级的《与友同行》这一课,有的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胖子和瘦子的故事,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对待朋友要真诚、真情、真心。寓言故事《胖子和瘦子》,讲的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在森林行进的时候,遭遇一只饥饿的熊的袭击,危难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对朋友弃之不顾,独自逃命了。上面的这个目标,应该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了,让学生在生命与友情中进行选择,也不切合学生的实际。

(7)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发生偏差。比如说四年级《走近残疾人》这一课,有的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其中的一个是,通过模拟《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的活动,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在活动中,学生就进行了反背双手用嘴巴在纸上写字的模拟体验活动。但是本来应该严肃的课堂氛围,学生表现得活泼有余,有的学生很快就悄悄地用手把自己的名字写完了,然后又假装把手背过去,就兴奋地大声说我写好了,还有的学生就大声地说好过瘾啊,激动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还有的学生就学霍金,咧着嘴,把头偏向一边,然后另一个学生就歪头咧嘴地偏向另一边,互相逗趣。活动的效果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

33 模块三 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专题一 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怎样的情境能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1.教学情境的内涵、要素和特征

课程标准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第二条是:“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于这一条有这样的阐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已经注意到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并在实践当中进行探索。但是让学生们做做游戏,或者播放一些动画短片,甚至放几张照片,这在课改之前就经常用,老师们也都认为这是情境。这些是否就叫情境?什么样的情境才是能够有效提升和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有价值的情境? 最近几年,很多教师都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课堂要创设情境,很多老师有了创设情境的意识。但是有些情境是不能称做情境的,比如有的老师在上《我爱家乡山山水水》的课,在课上放一段展现家乡美丽风光的视频,就把这个称做情境。有的老师上《感恩父母》的课,让学生展示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东西,比如说照片、小衣服、书之类的东西,就说创设了情境。如果仅仅是展现这样一些东西,还不能称做情境。这样的展示,只能使课堂变得生动一些,但是它未必能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教学当中,所说的这些情境,应该是什么样的情境,它应该有哪些特征,哪些要素呢?教学情境,应该具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个就是真实性,一个就是教育性。

教学中的情境首先是要反映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事物,有各种人物,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他们因为这些影响、这些作用,会产生问题、产生事件,使事物发生一些变化。生活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比如说人有各种愿望,而且人跟人之间的各种愿望都是不一样的,会发生冲突,有各种疑惑或问题要解决,有各种各样的任务要去完成,这些任务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真实的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有的时候,它是由很多很多的细节构成的。教师创设的情境就反映这样一种复杂性,反映这种细节,用各种各样的细节来展现关系、问题、疑惑。真实性要体现一些复杂,它要体现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如果是历史的话,历史上的一些细节要体现出来。没有这些细节,它无法去真正地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教育性,就是要合教育目的。我们学生们面临的是一个丰富、复杂、多样的社会,但是我们的课堂又是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怎样才能把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引入到有限的课堂当中去呢?我们的课堂里创设情境是一种教育活动,教育就是有目标的,有我们的教育者期望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获得什么能力、形成什么观念这样一些愿望。所以不是什么样的情境都可以搬到课堂里,它首先要符合我们的目标,要符合我们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那些内容。它不能是简单的翻版,如课程标准所说,我们的课程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还要高于生活。情境就是要精选,嵌入一些我们教育者希望学生掌握的经验、知识、技能。比如说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关爱残疾人。要让学生关爱残疾人,他就要去了解残疾人生活上的不便,他的不幸,有了这个切身体会,才能切切实实地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学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教师就要想办法创设一个情境,让他去体验,体验残疾人的不便,从体验中形成对残疾人生活的丰富的认识。所以教师就要调查,看看学生有没有这样的经验,看他们缺哪方面的,就要在这个情境里去创设一些可以弥补他这些经验的一些东西。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 34 学生去模拟,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跟残疾人在一起待一段时间,就是要设计这样一些让学生能够体会从来没有体会过的东西的这样一些情境。

根据这两个特征,情境应该有四个要素:

第一,就是情境要包含问题,或者说任务,要有问题或者疑问。这个疑问,有可能是引发学生自己产生的,也可能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隐含问题,隐含任务,这个问题、任务都是需要学生花点力气去解决的,不是他马上就能回答的。

第二,要表现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符合生活逻辑的关系,要有一种过程,一种程序,一个事物不是简单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山山水水画面,就是一个静止的东西,它没有一个过程,没有程序,没有发展,没有变化,这不叫真正的情境,它就是一个简单的片段,表面的现象。所以情境要有关系,要呈现过程、程序,或者要呈现变化和发展。

第三,要内涵教学目标和内容。所谓内涵就不是很外在显露出来的,它是内含在里面的,有一种跟目标和内容相吻合的东西。

还有一个要求,要有一种媒介,它是连接新旧经验、新旧知识的媒介,这个媒介可以指教学用的材料,也可以指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要遵循六条原则:

第一,就是要建立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前因后果。不是呈现一个个单个的现象、单个的事物、单个的人,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把这些人、事物还有问题、事件都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关系。

第二,情境当中要有一种能引发疑问、引发认知冲突的因素,它可以在情境里直接提问,也可以不直接提问,而是抛出来的事件本身就会引发冲突,就跟学生内在的、原来的认知有一种冲突,学生看到这个东西,会产生疑惑,怎么会这样的?跟我原来想的不一样,内含这样一种疑问和冲突,由这个冲突引发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冲突、愿望、任务不要那么容易解答、那么容易地完成。有的时候老师创设一个情境就是问一个问题,学生马上就能回答,想也不想,有的是学生自己原有的经验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不需要通过这个情境就能回答的,还有一些要解决的任务,也不需要学生花费努力,也是马上当堂就可以解决的,这样的情境就价值不大。

第三,情境包含的事件、关系和问题对学生应具有真实性,符合生活逻辑。

第四,情境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保持内在联系,要嵌入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创设这个情境,一定要考虑这个情境跟目标和内容有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整个一堂课里的目标可能有若干条,但是这个情境起码要能够体现某一条或某几条内容。情境里面要内涵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通过探索、探究,通过在这个情境里交互活动能够发现、获得的,不是那么容易显露的,但又是学生能够获得的。

第五,就是情境要包含一些拉近学习对象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材料、活动。要达到的目标知识、目标经验与学生原有的经验之间,要有一个连线、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能够把二者连接起来,既与学生现有的经验对接,又将学生引向新的事物、新的知识。

第六,情境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以吸纳学生的经验。

有价值的情境,有意义的情境,比较好的情境,要符合这样几条原则,根据这几条原则来创设情境,就能实现比较有价值的、有效果的教育作用。

创设教学情境时把握住情境应该具备的一些特质,就能使教学情境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避免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2.创设情境对提升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意义

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按照其原则来设计情境,这样的情境才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才能帮助他们把经验和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能够帮他们去解决新问题。学生走向社会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堂里老师都没教过。但是学生在课堂里学的这 35 些知识是能迁移的,如果要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的话,就要有这样一种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学生从情境中不只是获得一些知识,还有一种思维能力,提高判断力,对复杂的现象的判断力,还有一种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社会事物的深度认识。

学校是一种比较单纯的环境,社会生活就比较复杂了,我们的学生从课堂里、从学校里出来就要进入到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去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他要融入这个社会,要参与这个社会,要在这个社会里健康成长,为社会作贡献,他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学校给他们的经验有限,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创设一些情境,寻找典型的情境、典型的事例让他们去体验,这些体验能够让他们有一种变通性,让他们掌握的能力能够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变通。我们尽量通过创设一些情境,多给学生看看社会的不同的方面,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就能够比较适应,尽快地融入到社会当中。

举一个例子,比如,学生没有残疾人的生活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和麻烦可能是学生想象不到的。通过创设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去体验残疾人在生活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麻烦。如果播放一段有关视频,学生也能初步获得一些对残疾人的认识,但是如果让他自己去扮演一天残疾人,或者跟残疾人待上一天,他能接触到很多他想象不到的、老师也说不清的细节,这样他的体验就比较深刻,对帮助残疾人就有了一种深刻的认识。

成功的情境,能够再现学生欠缺的、不了解的东西,让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

以往教师教的知识往往是脱离生活的知识,其实知识本身是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是从很多情境当中抽取出来的。当教师要教给孩子这些知识的时候,如果脱离了这些情境,只是把抽象知识灌输给学生,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些知识,并不能把知识和具体情境联系起来。所以我们教知识的时候,要把知识还原到具体的生活当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生活当中去理解这些知识,他们才能真正地体会知识的含义,如果我们给他多呈现几个方面的情境的话,他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入,就会多角度地理解这个知识,他以后就会比较灵活地运用知识。创设情境,就能加强书本知识和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当中,我们常常发现老师通过说理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一些道理,传递一些知识,但是学生感觉到它不真实,或者不透彻,不能够引起他的共鸣。我们传递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给孩子看到的是一个简化的、理想化的世界,学生不能够真正地把这些知识或者这些道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创设情境就是给学生搭一座桥,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把知识、经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活用这些知识。这样的话,儿童感觉到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是可以运用的,这个知识是有用的。而不至于因为我们学校教的知识太过于纯化,结果回到复杂的社会当中,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或者感到矛盾、困惑。这样的话,孩子们会对学校给予的这些知识、道理更加感兴趣。

比如说我们让学生学习谦让,过去我们老师经常会用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孔融让梨,让孩子们都要向孔融学习,学会把东西分给比你小的人或者比你年长的人。其实这在教学中是脱离了很多生活细节的。我们在生活当中,会碰到很多很多的现象,因为你的对象不一样,你的谦让方式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很懂得谦让的孩子,他遇到了一个很不讲道理的人,很想占便宜的人,你与这种人在一起,你怎么谦让?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这种事例。不同的人,你与不同的人相处,就构成了不同的情境,你在不同的情境里面,你的那个美德,你的具体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不是说遇到了这样一种人,我们就让孩子不要谦让,我们要教孩子有这种美德,但是我们要让他懂得,这种美德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恰当的表现。如果我们在真空里面去教授这样一些美德的话,那么学生所获得的美德是比较脆弱的,是经不起打击的。

如果要让学生真正接纳,从心里认同这样一种美德,而且愿意去践行美德,那么教师就 36 要让学生面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让他们去讨论、思考在具体的情境当中怎么用更恰当的方式去谦让,最终让他们学会坚守这样一种谦让的美德。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情境,比如说我们老师跟学生可以一起扮演一些角色,表演不同的情境。第一种情境,一个学生碰到了一个小孩,那个小孩懂谦让,让他先玩玩具。这个孩子也懂得谦让,也把玩具再给他。这其中就蕴涵了你谦让别人,别人也会谦让你的道理。第二种情境,一个孩子让另外一个小孩玩自己的玩具,他老玩,玩完了还不还。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你怎么办?我们在课堂里面就要呈现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辨析、去思考。让他们学会用更好的方式去处理各种关系。

我们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让我们的学生学习优良品德,也不能回避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要让学生学会辨别,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关爱别人,给乞丐钱,也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否则你的爱心、你的善良可能就会受到打击。

在我们的课程标准里面,也给我们举了一个案例,这个例子就是在学习《诚实守信》的时候,不能仅仅呈现诚实守信的正面的例子,还可以适当地呈现不诚实守信而获得了利益、获得了好处的事例,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并且让同学相互交流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情况、不同的感受,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比较,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到底诚实守信对我们有多大的意义,学会根据情境来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再补充一个例子。就是关于环保的课题。我们现在很多孩子都懂得环保,一节课上下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就是学生都会发誓、表态,我以后不用一次性筷子了、不用泡沫了,不用塑料袋了,我要节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走到生活当中去,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习惯里。我们其实没有让孩子看到环保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的。因为人总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要更加讲卫生,要过得更舒适,这往往与环保就形成一对矛盾,那么我们就要把这个矛盾放到课堂里让孩子们面对。我们家庭里有各种各样的热水器、有洗衣机,要用这些电器就必然要比不用更费水,你还要用抽水马桶,更需要用水,那么为了节约水,是不是这些东西就不用了呢?又要用这些东西,又想节水,你怎么办?要在这样的一种矛盾的情况下去思考环保的方式,这样学生走到生活当中,才能采用恰当的、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否则还是一句空话,他觉得到生活当中去,好像很不方便、很难、很麻烦,结果他就忘了他的誓言。所以我们讲到环保的时候,老师可以创设情境,让他为难,让他觉得不是那么容易,是两难的事。然后让他想想,保护环境是一个很迫切的任务了,不做不行的,那怎么办?那么我们动动脑筋看,可以怎么做,有很多方法。学生想不出这些方法,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例子,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在努力。科学家在研究更好的能源,比如说研制更好的节水的工具、节电的家用电器,这些例子也是可以整合进情境中的。他就学到了环保原来还有很多很多的方法,需要很多的科学手段去解决。他在解决问题当中就获得了这些知识,而且他有了一个切身的体会,环保很需要这些知识,将来要更好地学习科学,将来要成为这样一个解决环境问题的人,这对他情感的影响就更加深刻了。

创设情境,就要把儿童带到这种多样的、复杂的真实情境当中去,帮助他们来解决现实当中的问题。为什么在教学当中我们很多老师都会说我们的教育工作低效呢?我们讲了那么多的道理,讲了那么多的知识,孩子们回到现实当中,还是依然如故,或者说是束手无策,甚至是不信任学校的教育,是因为我们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真空里,抛开所有外界社会的复杂因素,在真空中讲道理、讲知识,所以儿童会感到困惑,感到矛盾,同时我们在教学当中又没有创设让学生充分思考、辨析、讨论的学习场景,所以学生获得的知识就是生硬的、简化的、抽去社会真实性的纯化的知识,就很难内化成学生的真情实感。

专题二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哪些

创设情境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实际的生活情境;第二种方法是设置模拟的生 37 活情境;第三种方法是设置虚拟的生活情境。

1.利用实际的生活情境

利用实际的生活情境,就是说要利用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正在发生的事件、问题还有产生的任务,开展情境教学活动。这样的情境就使学生一开始就在情境当中,是情境中的一分子,事件和问题与他们都相关,对于事件和问题,他们存在疑问,想知道为什么,或者是想去参加、参与解决。教师利用真实事件或者问题展开教学,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使学生理解他们要掌握的知识,实践能力也容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得到发展。

比如说,学生所在的社区最近在实施垃圾分类,很多居民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这项活动当中,还是不分类,包括学生自己也经常不能做到分类投放垃圾。老师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事件,开展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的主题活动。有的可以再结合三年级的内容来上,有的可以结合六年级的《地球环境》这个主题来上这节课,让学生去解决这样一个真实问题。这个情境中贯穿了一个真实问题,怎么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学生在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要去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说垃圾有什么样的危害;怎么利用和回收;垃圾回收、利用了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它的价值意义在哪里。这些知识学会了以后,学生才能去做宣传,包括他自己也能真正地去行动。在这里学生还可以培养一个能力,要去开展对居民的调查,他要去了解居民为什么不愿意参加垃圾分类的行动。了解了以后,还要跟居民沟通,他要劝导,这就是培养一种能力,与我们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就是要培养一个能够参与社会的公民,就要求学生有一种面对社会问题参与进去的责任感。儿童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个事情就是真实的情境,就直接可以拿来放到我们课堂里,课堂里解决的这个问题,也就是学生生活当中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环保观念、增长环保意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可以增加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履行责任的能力,还能体会到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充实感、满足感。

再比如,我们有一位老师,在上《爱护森林资源》这一节课的时候,在课的最后学生们都表示,以后我们要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筷子。这时候有一个学生就发言了,他说我们家有点困难,我爸爸妈妈是开饮食店的,我爸爸妈妈就喜欢用一次性筷子,因为可以少一个洗碗工,客人也喜欢一次性筷子,他们认为比较干净。这个课上到这儿的时候,如果有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这课就可以延续下去,这个课没有完,说明学生碰到问题了,在环保方面、在节约资源方面碰到难题了。这个难题就可以放在我们的课堂里来继续探讨。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方法,社会上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同样的难题还会发生,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更多的一些问题,怎么来解决?这样的课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有很多都是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们能不能敏感地去捕捉到儿童生活当中的真实问题,然后把这些真实问题以情境的形式再现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然后去解决问题。我们过去很多老师也遇到这样那样的案例,有时候却抛开儿童真实的问题,另辟蹊径,再找一些资料,结果又虚假又增加了老师的负担。实际上很多的情境就在儿童身边,一些真实的素材就可以引入课堂。

利用这种真实生活事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当中真实的问题,老师要有这样的敏感性。要多了解学生想什么,碰到什么问题。比如讲《爱护森林资源》这一节课,你听听学生有没有什么心声,你要善于让学生去表达,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表达以后要爱护森林资源这个决心,而是要让学生把困惑讲出来,要创设一个民主的氛围,要多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难题。

其次,老师自己还要多听新闻多看报,要增强对社会变化发展的敏感性,要了解关于某个主题在社会生活当中有些什么样的观念,有些什么样的进展,有些什么样的新发现,要了解这些东西,才能把一些比较恰当的材料引入到我们的课堂里来。 2.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

38 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也就是说要模拟呈现在其他时间和其他地方或者其他人身上发生过的事件、故事,一般由学生直接来参与模拟,分担不同的角色。

比如,我们在课堂里模拟购物情境、购物的场景,我们要让学生扮演消费者、扮演商店里的售货员、收银员。学生在模拟购物中,就要解决一些问题。作为顾客他有自己的需要,购买什么东西,但是他购买东西的时候要选择。选择是一个难题,他有的时候看中一些东西,但是可能钱不够,他就要有所选择,有好几个产品,好几家品牌,你选哪一个更好,他有要困惑的,他就会有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在这里面就包含了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善于理财,学会挑选价廉物美的东西。还有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讲,他要选有品质的东西,不能去买那些三无产品,他要有这个鉴别能力。再比如,还可以模拟这样的情境:他就带了10块钱去买东西,有条件限制地去买这些东西,他就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要想办法解决,这里面就自然地需要学一些知识。还有扮演商店营业员的,商店营业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会与顾客发生一些关系,要互动,有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冲突,面对这些冲突的时候,作为店员怎么办?在模拟的时候,会体验到一些东西。

模拟情境很多的时候,需要教师做一些准备,也需要学生在模拟扮演之前作一些调查。学生准备模拟情境,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模拟情境不只是在模拟的过程中学东西。 3.创设虚拟情境

什么叫虚拟情境?就是一个并没有真实发生故事,或者是我们不确认这事情是不是真人真事。讲述一个故事,播放一个老师自己制作的或者由他人制作的电视剧或者一个短片、一个小品。故事中的现象,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或者故事中的人物遇到了问题,这个问题要吸引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让学生帮助这个人物去解决,故事提供了学生解答问题所需要的线索和思路。我们有的时候想教学生一些道理的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找不到这样的例子,在别人身上或者其他地方发生的真实事件当中也找不到,我们就可以编写一个故事。但是编写的故事要符合生活逻辑,人物可能是虚假的,但是应该符合逻辑。我们看电影时,有时说这个电影好假。电影本来就是虚构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个电影很假?因为它不符合生活逻辑。

教师一般是通过虚拟的故事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从这个故事当中受到启发,引发思索,或者扩展分析问题的一些思路,然后回答故事当中的有关问题,或者讨论故事当中的一些问题,来扩展学生的经验,扩展学生的思维。

虚拟情境有多种多样,有的虚拟情境是一个完整、封闭的故事。比如描写一个人物,呈现他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全过程。还有一种,它的结尾是开放的,最后并不提供结果,故事的结局往往是一个人遇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留下悬念。这就需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来续写这个故事,为这个人去想解决的办法。虚拟情境可以有长有短,可能有的时候只是一个片段、一个侧面,它所起的作用就不一样。有的故事贯穿于整个一堂课,整个一堂课就是在解决这个情境里面发生的问题。有的时候一个情境可能是课堂当中的一个片段,它起一个导入的作用,这个情境有可能会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路,然后这个情境就不再运用了。

一般来说,学习的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比如历史、地理、了解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人的生活情况等,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很难找到这样的真实情景,也很难让学生去模拟情境,我们就可以去假设一些情境。比如有关历史的内容,可以播放一些历史的短片。这些历史的视频,虽然说有的东西看上去是真实的,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假想的,有些故事是虚拟的,特别是故事片里面的历史故事,并不完全跟历史真相是一样的,我们把它们都称作是虚拟的。但是,不是说播一段关于历史的故事,播一段场面等就叫情境。情境要有一些关系,有一些细节,有历史事物的发生进展,这才叫真正的情境。它起的作用与仅仅表现一个场面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样一种包含细节的情境,才能真正地把孩子带入到历史当中 39 去,带入到历史的遥远的过去,去深刻地体会历史发展的脉络、关系或者某种背景。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这三种方式?一节课当中可不可以同时利用三种方式呢?

创设情境要根据教学主题、目标,还要根据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说,低年级尽可能地利用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件来开展,但有的时候我们也会有一些虚拟故事,比如说适合学生兴趣的一些小动物的故事。但是这些小动物故事,也要符合我们人类社会真实的生活逻辑。比较有意思的小动物的卡通故事,这样的虚拟情境也可以用的。如果让小孩子来模拟不是那么容易,低年级适合运用实际的真实的情境或者是虚拟的情境。所以情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以上这三种情境运用的时候,可以交叉、有结合地运用。一节课当中,可以运用两种方式,但是提倡以一种方式为主。比如我们运用虚拟情境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引出一些学生自身生活当中的问题,引出来以后,我们的教学就可以转到真实的情境当中。但是还是要以一个情境为主,如果一节短短的课,里面有很多情境,情境就不可能展开得很生动。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为了创设情境,一节课当中堆砌很多情境,搞得学生不知所措,情境不断地在转换,老师也很忙乱,学生又不断地转换自己的思维和情感。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恰当地运用这三种方式创设情境,是对老师的教育智慧、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探索、创造,帮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养成品德和社会性,促进这门课程的目标实现。

专题三 案例点评

怎样的情境算是有效的、比较好的情境?下面借助案例评析,帮助老师们进一步地理解情境创设的意义和方法。

1.《学做班级小主人》案例分析

《学做班级小主人》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是班级小主人的意识,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三个星期的一年级新生,老师为了加深他们对小主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增强他们的小主人意识,就想办法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和问题,来理解什么叫小主人,最重要的是怎么做小主人,怎么行动。前面几节课,孩子只是有了这个意识,这节课 老师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真正地去实践做小主人。

这节课是典型的利用了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来展开教学的。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他对什么叫小主人可能有模糊的认识,但是没有很真切的认识,要做些什么事情才算小主人呢?对此还很模糊。这个时候,老师就出示了两张教室照片,一张是整齐的教室,一张是不整齐的教室。学生们没有意识到,等他们走的时候教室里是一片狼藉,等他们第二天早上回来的时候,教室又变得干干净净的,这个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变化他们没注意。为了让学生看到他们平时注意不到的东西,老师出示了这两张照片,这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可以将学生很好地引向将要学习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如何来打扫这个家。情境就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表现的。在这个情境里有一种关系,这些孩子与学校和这个班级的关系,这个关系以前不那么紧密,现在我们要让它紧密起来,过去这些家务是别人帮我做的,现在这些家务要我们自己来做。

这里面有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去完成这些任务?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可以跟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学生都有家务的概念,他们虽然自己不做,但能知道一点。如擦桌子怎么擦,他也许擦过,可以把这个经验带到课堂里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情境里面,就把孩子的经验与目标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但是打扫教室卫生对孩子们来说还有一些困难,这时老师用一张图片,把教室平面图放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贴好,贴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活没人做,然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开始分工。分工的概 40 念,孩子原本是没有的,在这个情境里,老师就把它自然地引入进来,让孩子们明白。这样的情境创设内容和问题就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了,从而实现了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目标。

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会了以前没有学会的本领,如擦黑板,如何擦得更加干净,由擦黑板联系到擦桌子,排桌椅,以及一些安全问题等。学生之间还可以交换经验,如何排得更整齐。这与我们实际的生活情境是很相符的。学校生活当中,有些事需要做,做的时候还很讲究。在这堂课中,老师让孩子们触碰了问题,切身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情境对于达成目标是很有效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课堂里的学习成果无法落实到课后,这个情境就是虚假的。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无法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这个情境就与实际生活脱离了,所以课堂里的学习成果一定要延伸到生活当中。 2.《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案例分析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民主对话。在这节课之前,已经有两节课的内容关于民主。这节课介绍了民主对话的几种形式,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民主对话的几种形式,比如民意调查、新闻发布会、听证会、茶话会、座谈会等。教师选择了如下两个情境。

第一个情境是新闻发布会,主要是由老师来模拟的。

第二个情境是模拟听证会,让学生们自己模拟。一部分学生做市民代表,还有几个学生扮政府官员。

这节课就是模拟情境,让学生模拟听证会的整个过程。这个情境包含了“五一”长假要不要恢复的问题。这个情境学生很感兴趣,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关于要不要恢复“五一”长假,社会中存在不同的看法、观点。有人同意,也有人不同意,这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要作出一个决定。

摆出这样一个问题以后,就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情境里面展现了市民代表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民主、对话的关系。不仅如此,代表中也有不同利益关系的人,他们之间也是一种对话、民主关系。他们各自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允许别人表达观点,还要倾听别人。实际情境就要展现这种关系,但是案例中这个情境在展现这个关系的时候不够完美。按理说,应该展现听证会的对话情境,但是这里面的对话关系并没有表现得很清楚,我们看到的都是代表在发言,代表与代表之间并没有沟通,没有争论。另外,政府官员最后虽然发了言,但是这不是一种回应。当然听证会并不是作决策的,但是双方要沟通,疑问、有交流,然后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理由说清楚。事实上,听证会是有一定争论的,所以案例展现的这个情境,还是有一定的缺陷,会让学生误解为听证会主要就是表达,其实主要是充分地说理,然后在沟通的过程中,相互协商,相互妥协。民主过程中协商与妥协很重要,民主不只是表达,是冲突发生以后应该如何应对解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社会当中有不同的利益阶层,不同的团体和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要通过民主来解决问题。冲突不摆出来,就不能对民主有真正的理解。

这个话题比较抽象,比较宏大,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即可。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达到初步的理解程度,这个情境案例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对民主理解得更加深入,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去探讨,在听证会上发生矛盾冲突该如何解决,再来模拟辩论。

模拟官员的同学们听了市民不同的意见,应该怎样决策也应该模拟。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调查,或者通过一些关系,了解某些政府部门、社区、街道等不同层面的听证会,是如何决策的。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听证会民主对话的全过程。

模拟是需要准备的。同学们代表不同的群体的利益,如何做到符合你所代表的群体的利 41 益呢?这就需要调查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往往看不到学生们的准备工作,但这一点是必须强调的。这一步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学习模拟的过程。比如代表农民工,就需要去调查农民工的说话方式观念和需求。同时我们可以去倾听其他团体的想法。如经济学家有经济学家的想法,两个经济学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学生就会发现,社会生活当中原来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调节,需要沟通。 3.《秦的统一》案例分析

《秦的统一》这节课主要包括这么几个环节:

一是了解中国统一前的情况,案例通过播放“孔虚经商”这样一个故事来了解当时的货币、文字、度量衡的不统一。接下来放了战国战乱时期人民的生活的视频,通过这个片段来感受统一前整个国家的战乱。

二是了解统一的原因。教师播放了几段视频,一段播放了都江堰,造福于整个天府之国,使当时的经济情况非常好。然后播放了“黑色军团的风采”的视频,让大家感受到当时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接下来还有对人才的分析和地理优势的分析,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呈现当时秦统一中国的原因。

三是了解统一后秦始皇实施了哪些措施,包括焚书坑儒这样一个片段。

四是让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好坏,哪些措施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积极意义的,哪些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历史离学生是比较遥远的,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不是那么深切,所以历史课,老师们往往都会通过播放视频、图画、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们有历史感受,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首先分析一下第一个视频“孔虚经商”,这个视频其实想反映秦统一之前的社会混乱的状况,想传递给学生的一个信息就是混乱,让学生对混乱有真切的感受。案例用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材料。这些东西,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有,但是当时一个国家一个度量衡,“孔虚经商”就发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商遇到困难了。通过“孔虚经商”这样一个故事,把当时社会混乱的情况反映出来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境。这个情境里面人物碰到了各种问题,有很多关系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碰到过此问题?这里面怎么回事?为什么?得出碰到这些问题,是因为有不同的货币、文字、度量衡的结论。这里面有问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可以提供解答问题的一些线索,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秦以前的社会状况,加深对秦统一中国的意义的理解。如果学生没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他对意义的理解就不会那么深刻。这个视频就是一个虚拟的情境。

都江堰这个视频,主要是介绍都江堰的由来、结构、及工程。另一个“黑色军团的风采”,主要展现黑色军团的气势。这几个视频,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情境,因为这里面没有问题,没有复杂的关系,只是交代了一些情况和信息。单一的信息所起的作用,往往不像情境所起的作用那么明显。比如说“黑色军团”,学生感受到它的军队非常强大,但这里面不构成疑问,也没有产生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视频“焚书坑儒”,是想让学生体会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候采取的是一些非常消极的措施,这也是他成为悲剧的一个原因,这个王朝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灭亡了。如果有时间的话,这个视频是可以扩展开来的,如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造成什么结果?如果把焚书坑儒的前因后果展现出来的话,学生对秦始皇的暴政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这个案例后面四个视频,或者一些其他的故事,只是交代了一些信息,然后是由老师通过提问,告诉学生秦始皇统一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老师就讲一个措施放一段视频或者讲一个故事,接着再讲一段故事,再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从故事里感受秦朝有军队、有水渠,老师让学生根据这样一些视频一步步地来回答问题,回答秦始皇有什么样的措施,这些措施在视频中显而易见,是不需要学生思考、探究的。这样的信息只是起到激发兴趣、告知现象的作用。问题的答案也很明了,即秦始皇采取了一些消极措施,导致了秦国快速灭亡。

42 如果我们对六年级的学生要求不是那么高,只要求对这段历史达到初步了解的程度,这样的信息也能达到目标。但是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对秦始皇统一有一些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更优秀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将来对其他的历史现象也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而且使他们能够把学习历史与今天的、将来的生活联系起来。如果要培养这种能力,这个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说在“孔虚经商”之后,我们可以设计模拟情境,引出秦始皇这个人物,他要让社会发生变化,秦始皇如何做到统一中国?他统一中国的方法应该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扮演。有的扮演秦始皇,有的去扮演战国七雄,让他们去调查。老师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展现战国时代其他几个国家的强大以及存在的不足,然后让秦始皇去思考,我怎么才能去统一,我需要什么条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去想,怎样才能统一?他需要优秀的领导才能和充足的物资基础,怎样才能有财富?要种田,怎么样把田能种好?当时的地理环境什么样?原来没有水,他就修水渠,水渠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如果是这样一种方式的话,让学生自己去模拟,就可以增加对历史的探究能力。如果我们要想培养学生这种探究能力,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有挑战性的虚拟情境。

要创设包含四个要素的情境,其实强调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深度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将来在其他的情形中能用得着的能力,掌握可以变通可以应用的知识。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中,我们面对的学生情况不一,教学环境千差万别,需要教师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更多孩子们喜欢、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更好、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43

第14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 》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 主讲内容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几点建议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1)

•2002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实验版 (蓝皮本)

•2005年开始修改数学课程标准

•2007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修改稿(已经有很好的修订过程的内容变化批注)

•2011年完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 •2011年九月推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十月开始课程标准培训

•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黄皮本)

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2) 1.进行广泛深入的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12个省,问卷3768份) 2. 组织全面认真的修改研讨

(12次修改研讨会

3.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2006年6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7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全国10个省教研室、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以及40名专家征求意见。

此外,还通过不同形式,向项武义教授、张奠宙教授,以及部分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征求意见。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坚持体现国家利益,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习评价。

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

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

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

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

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段,则主要是从数学上细致刻画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也就是“几何”,过去提的“空间与图形”的名称没有体现这一点。至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仍然作为了核心词,并没有削弱。

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生活化:要求数学教学从生活中、从学生已有的现实背景出发,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等数学实例,挖掘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情境化:从数学学习的认知本质看,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也就是说,学习中的建构过程总是与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及环境关联在一起的,即知识与学习总是具有情境性的。注重情境化设计,加强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成为数学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知识系统性: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谨性、系统性。数学化也可以说成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生活化、情境化的最终目的是超出生活(生活数学)并上升到“数学模型”(书本数学)。

对“数学问题情境”的认识(数学课堂)

•一位德国学者曾举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却在享受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问题好比盐,情境犹如美味可口的汤。因此,我认为:可将”数学问题情境“理解为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的教学环境,它是数学学习、数学思维和数学活动产生的具体条件。

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1、体例与结构的修订

2、基本理念的修订

3、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

4、课程目标的修订

5、课程内容的修订

6、实施建议的修订

1、体例与结构的修订(1) •1.重新撰写“前言”部分

“前言”明确了阐述了数学的价值,数学教育的意义,数学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数学课程设计思路。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完整性,《标准》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三个学段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

•3.将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将《标准》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即术语解释)”和内容标准中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分别成为附录1和附录2。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这样大大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1、体例与结构的修订(2) 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1、体例与结构的修订(3)

•课程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解读:这一特征决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遵循“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义务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积累独立思考和实践的经验。

2、基本理念的修订(1) •什么是课程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反映出我们对数学、数学课程、数学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应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观念、态度,它是制定和实施数学课程的指导思想。《标准》中的每一部份内容都要贯穿基本理念的思想和要求。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数学观、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评价观等数学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2、基本理念的修订(2)

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体现数学课程核心理念的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于“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与过去的提法相比:

出发点不变(人人、不同的人);

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

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

体现了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什么是数学课堂教学最需要做的事?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2、基本理念的修订(3)

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老师们要多关注)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2、基本理念的修订(4) 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3、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1)

1.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2.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例:了解: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实例: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

3.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并明确阐述;

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

4.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并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2011版课标十大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1)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

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

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

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段,则主要是从数学上细致刻画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也就是“几何”,过去提的“空间与图形”的名称没有体现这一点。至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仍然作为了核心词,并没有削弱。

《标准》中几何直观的含义

《•标准》指出: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表明:今后数学课程中有两件事需要刻意去做,即针对较抽象的数学对象的图形表示和图形分析。

前者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画图来表达数学问题的习惯,能画图时尽量画;后者指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将相对抽象的、复杂的数学关系直观、清晰地展示出来,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思考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几何直观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画图习惯,鼓励用图形表达问题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画图对理解概念、寻求解题思路上带来的便利。在教学中应有这样的导向:能画图时尽量画,其实质是将相对抽象的思考对象¡°图形化¡±,尽量把问题、计算、证明等数学的过程变得直观

学会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

数形结合首先是对知识、技能的贯通式认识和理解。以后逐渐发展成一种对数与形之间的化归与转化的意识,这种对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的能力,应该是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所必需要求的。

掌握、运用一些基本图形解决问题

把让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图形作为教学任务,贯穿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学习的始终。例如,除了前面指出的图形,还有数轴,方格纸, 直角坐标系等等。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对基本图形的运用,不断地运用这些基本图形去发现、描述问题,理解、记忆结果,这应该成为教学中关注的目标。

•运算能力的特点:

运算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它与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等其他认识能力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着的 ;

运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数学发展史上,不同类别的运算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学数学运算能力的要求大致以下几个层次: •①计算的准确性——基本要求;

②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较高要求; ③计算的技巧性、灵活性——高标准要求。

运算技能上升到能力的层次,就能把运算的技巧与发展思维融合在一起。

运算能力的培养途径

1、经历过程,理解运算的意义 ; •

2、讲究策略,优化运算的过程;

3、学会反思,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4、课程目标的修订(1)

2001实验版 总目标

●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011年版: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明确提出四基,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表述(比如: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第15篇:新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佚名 教研组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2 更新时间:2011-7-1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首先,我代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编写组的全体成员,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能得到广大任课教师和中学生的支持与肯定。

我将与大家共同来学习、解读《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并结合析以往教材的比较分析,说说我们的设计思路。

一、解读新《课标》

(一)基本理念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究竟要试图去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相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改革究竟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

基本问题: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缺乏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

针对性的缺乏是指未能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而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

与之相关,缺乏针对性必然使得这种教育远离真实教育情景中的学生,学生的主动性自然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由于这、这种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所以,不管教师如何去启发诱导,从根本而言之,他们都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

落实到效果,就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的缺乏。

以2001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例:

初一年级(七年级)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重视品格修养,培养健康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初二年级(八年级)采用以例说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懂得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同犯罪做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初三(九年级)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国策、发展战略。提高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从整体内容目标而言,已经初步具有了贴近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意向,注重学生个体完整的个性发展,但基本上还是从成人世界对学生品德的简单设计,而不是从学生品德与生活发展实际的需要出发,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

以此为准的教科书设计,一般都是将初中三年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教材分为三大板快:初一为心理健康教育;初二为法律常识教育;初三为国情教育。每一块中都是按照所涉及学科的逻辑框架,开中药铺似地一一展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正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框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

2、新课程标准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规定

新《课标》明确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 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与以前的课程标准相比,其明显的特色在于,在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确保思想品德对学生的价值熏染与引导的同时,突出更广泛视野之中的人文启迪和人文渗透,即充分注重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同时又“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和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把学生置身于个体与生活世界的各种交互关系之中,让学生在必要的认知的同时,积极自主地去发现、感受、体验、判断、理解,强调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思想性和综合性是多继承,有发展,而人文性和实践性则是发展重于继承。

3、新课程理念的解读

(1)核心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是前面说的根本转向,即转向对学生个体品德发展与生活实际的关照。

(2)课程目标理念: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本追求。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传统的意义都是被规定的、非个体化的、与宏大主题相关联的。

四川都江堰蒲阳中心小学校训:“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我在教材的前面写了一段给中学生朋友的话:

我们期待大家能与新教材一道,勇于思考,乐于实践,从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关注自身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修养、权利意识、守法精神,以及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把活泼、健康的自我融入开阔的社会生活之中。

这段话表达了我们对新课程目标的基本理解。

(3)过程理念: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的基本原则。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这实际上是提示我们,新课程标准试图在课程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突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独立思考与积极体验,以内在促进而不是外加强加的方式,使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健康发展。就象我在教材前面所写:

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紧贴大家生活、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课程。我们并不期望大家机械、被动地接受成人世界对中学生的规范和教训,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大家视为平等的朋友,力求把好的问题、感人的事例、优美的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在内容的编排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5、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解读

新《课标》的内容标准共包括3大板块、10大要点、59个小点。其主要内容是:

1、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包括6小点,略)

目标: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2)自尊自强(包括6小点,略)

目标: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会用法(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养成自我防范意识。

2、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包括6小点,略)

目标: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交往的品德(包括6小点,略)

目标: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会关心、尊重、宽容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3)权利与义务(包括7小点,略)

目标: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6小点,略)

目标:认识成长的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2)承担社会责任(包括5小点,略)

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法律与社会秩序(包括4小点,略)

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4)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包括8小点,略)

目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们对其进行了整合。以初一年级第一册教材为例:

我们设计“走进中学”作为第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正视自我身心发展问题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中学生。

第二单元主题“在成长的道路上”,旨在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化解矛盾、应对挫折的能力,引导中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我们以中学生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往为主要内容,设计编写了《相处之道》,意在使学生通过了解、体验与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来理解、领会与人相处的道理,学习、掌握在不断拓展的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艺术。

第四单元“树立团队精神”,意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体验团队生活,关注集体发展,理解合理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单元《走近法律》是初中法律教学的一个开篇,教学内容以法律的基础理论为主,意在让学生在一般性地了解法律、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的基础上,懂得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由上可以看出,我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按照初中生的生活逻辑来展开的,通过这样一种设计,初中思想品德课就把心理、道德、法律等有关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当然这种融合不是知识点的硬性接合与拼凑,而是从中学生生活的不同层面(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社会)呈现出来的,是他们生活中所实际遇到的

问题。这样,教材与学生之间是以实际生活为联系的媒介或桥梁,而不是以抽象的文字和成人的话语为沟通媒介。同时,这种设计也为后面教材的安排打下了基础,因为,七年级的教材虽然较全面地涉及到了心理、道德、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基本上都是一种“初接触”,随着学生生活的扩展,这些内容在后面的教材中也都会得到扩展性的诠释。如心理学方面,初中一年级只涉及到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设计成长计划、如何关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风采和调节情绪,如何对待成长过程中的顺境、逆境和挫折,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将会根据学生身心成长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心理教育的问题将会扩展或延伸到青春期的心理调适以及如何解决和应对考试焦虑、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等更高层次的问题了;在道德方面,七年级的教材是从初中生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出发,探讨中学生在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应当养成什么样的品德和操守,而在八年纪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则是逐渐从不断扩展的公共生活的角度使学生逐渐认识和理解诚信、正义等道德问题;在法律方面,七年级的教材只是结合现实生活从总体上对法律的本质和作用做了介绍,而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将会涉及到与中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未成年人犯罪及其保护问题,而最后则引导学生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意义;在国情方面,七年级的教材中并没有用专门的章节来谈这一问题,只是在各单元中有所渗透,而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阅历的增加,我们在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中逐渐加重这方面内容的分量,使学生十分自然的了解和接受国情教育,而不是强硬地向他们灌输这方面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与比较

(一)基本认识

教材的特色实际上也就是教材改革创造性的最集中的体现,但是任何特色的形成都不是凭空抽象出来的,而必须要通过实际的比照和思考才能够较为合理地归纳出来。我们认为,要编写出有明显特色的教材,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需要对现行教材的优缺点有确当的把握,而这是我们形成自己特

色的最基本的前提。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认真研究了国内有代表性的教材版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教材和广东、深圳等地所采用的教材,并在三所省级重点中学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召开了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座谈会,获得了很多有启发性的经验材料。

第二,需要有开放的视野,即应当积极地汲取当今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的一些好的措施和做法。我们参阅了日本、德国和新加坡的一些教材,也研究了台湾地区“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标准”,应当说对当今国际上的相关信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第三,要对新颁布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特别是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二)国内教材的优缺点

从现行国内教材来看,客观地说,近年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经过多次修订后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在内容安排和形式设计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主要优点:

一是目标明显拓宽,不仅从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出发来设定目标,而且已开始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增加了做健康、活泼的中学生的目标取向;

二是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多样,增加了大量跟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

三是形式也开始摆脱单

一、枯燥的说教式面孔,从版式设计到内容组织都不乏生动活泼。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教材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成为我们新教材编写创新的基本参照,主要缺点有:

(1)课程设计的知识点很丰富,但是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并不十分清晰。

传统教材大都是以系统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目标,注重知识点的设计与分布,在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设计中往往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性,但作为初中阶段课程整体而言则其中缺少了逻辑线索,结果只能是心理、法律、国情等几大块内容的拼接,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学习这些内容的内在动因和整体印象。而从学生的实际成长过程来看,并不存在那一个阶段只关注心理、法律、道德或国情的实际状况,他们的生活是不断扩展的,与社会和知识的接触是多层面的,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和知识积累都体现出一种多元的递进性。很显然,过去那种分割的、封闭的教材设计方式是不合时宜的。

(2)注意了教材内容上的平面分布和个别处理,但是交叉性和递进性体现不够。

正因为传统教材是以不同体系的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它所注意的只是不同知识框架内的逻辑联系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处理,不是从学生生活的整体需要出发,在某一时段内整合不同知识内容,所以它只能是不同内容的简单相加,而不能使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层面上交叉渗透,螺旋上升,体现对学生生活的整体性的关照。因而从整体而言,这样的教材设计不具备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性,不具备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深层吸引力。

(3)一定程度上注意了教材内容表达的通俗性和亲和性,但是启导性、冲突性设计不够,从而弱化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

由于传统教材更多地注意给学生说清楚某个道理,目标过分明确,而不是让学生从中自我去认识、体验、发现,这就使得传统教材只注重把要说的道理用平易的形式直白地表现出来,惟恐学生不能明白教材的意思,往往在标题上就开门见山地摆出了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得学生缺少了积极参与、体验、发现、表达的空间,使教材明显地内容单薄,对学生而言更多地只需要记诵,不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构成真正的张力与挑战。

(4)阶段性学习目标定位不清晰。

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应当具有整体性、协调性、贯通性,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都应该有明确定位,虽有所不同但又能整体关照,尽量避免内容简单重复,但是目前的教材在这一点上还存在不足。如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之间的整体协调和贯通没有处理好,有的内容在小学时已经出现,初中教材又重复出现,使学生感到乏味,对他们不构成挑战、探索的意味。而高中简单重复初中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5)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尚显呆板,还存在着明显的说教性、灌输性、刻板化的痕迹。

由于传统教材组织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参与学生生活为基本线索,这使得以往教材的改革,更多地关注的是知识点的增加和知识体系框架的调整,而对于知识的呈现方式重视不够。同时也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识记知识的要求,而对于如何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知道、理解和懂得有关知识和道理重视不够,因而导致依然难免简单机械说教的面孔,使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分割开来。

(6)过于偏重知识教育的环节,而实践环节的设计显得薄弱。

学生面对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平面化教材,更多地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其中灌输的道理,参与也只能是机械、被动地印证、重复,缺少对学生创造性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引导。

(三)当前国外教材的基本特点

从国外相关教材的设计来看,从20实际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德育课程的改革,尽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不尽相同,如西班牙、比利时、英国、新加坡等都十分重视中学生的宗教情感和道德情操的熏陶,韩国、日本等国则把道德课单列。并且在课程的名称设计上也不尽相同,诸如“道德课”、“修身课”、“人格训练课”、“公民课”等等,但是在课程设计上却有很多一致之处:

第一, 重视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他们所熟悉的事件、人和环境切入,尽力避免强制性的灌输和外在训导;

第二,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自觉地接受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

第三, 重视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淡化体系化、框架性的知识点铺陈,实践参与的部分占据的比例相当大;

第四, 教材的呈现方式丰富多样,特别强调趣味性和哲理性的图文安排,并且印刷装帧十分精美;

第五,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体验,体现学生主体性。

这些特色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编制教材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力求改变单纯以知识点为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教材结构模式,而追求以不断拓展的学生生活为基本主线,把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学生自身生活发展需要有机的结合、统一在教材整体结构的逻辑理路之中,注重不同内容的交叉渗透、螺旋上升,提高教材的包容性、辐射性和立体感;

把学生周遭的生活的复杂性、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生活对学生个体的挑战性尽可能地展示出来,提高教材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的真实性、丰富性,改变教材平面化说教的形象,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对学生思想、智慧、情感、态度的挑战性,提高教材的层次与品位;增强教材设计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参与的程度,给学生尽可能多地开辟自主思考、体验、创造、发展的实践的可能空间。

我们坚持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1、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引导生活。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同时,人的思想品德又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教材要尊重、关注、反映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冲突与矛盾;另一方面,要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领域(个人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国家民族生活、全球生活),引导他们把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联系起来,引领他们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会过道德的、有意义的生活,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为他们终身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2、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目前社会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纷繁复杂的背景下,要不要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我们认为应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热情但缺乏理智,他们追求真善美,但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应引导他们自主地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可以”的道德相对主义盛行。但是这种引导,决不是采用过去的“教条式”的强加灌输,而是建立在对学生个体需求的了解,引导他们进行内化的基础上;不是只仅仅重视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更要重视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思维、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决策与践行能力。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道德主体。品德教育不是禁锢人、束缚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美德”的容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初中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品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还必须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提供条件,创设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教材的心理学基础,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把过去教材以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调查、访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实践为主,积极倡导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感悟,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激发他们内心对真善美理想的向往和追求,积极主动地以自己为认知对象,以自己的生活、以身边的环境为课堂,去正视人生、体验人生、探索人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道德修养、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等方面的能力。教材主题的选择、教材内容的编排、呈现方式等,为学生的探究、交流、活动、实践留有足够的空间,注重加强实践活动的环节,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整合的品德教育观。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丰盈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要实现这个目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需要把学校、家庭、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使三者形成网络,产生合力,这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即使在学校,也不仅仅只是品德课程这一渠道,要打破各科目界线森严的局面,要处理好品德教材与其它各科教材的关系,这是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是课程内容上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的整合。在品德课程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一整体,倡导师生的互动、对话、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是教学情景之中师生认识、情感的整合。在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中,不是人为地割裂品德的结构,也不是把品德结构看成是静态的,而是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与学习融于一体,这是学生个体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内在整合。

当然,要完全克服传统教材缺点,解决前面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只能逐步改变,不可能一步登天,但我们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难度,我们将以此作为超越、创新的原点,力求有本质性的突破。

(五)结语

我们参与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立项申请和编写工作得到了许多专 家和 老师的鼓励与支持,编写组的全体成员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由于水平有限,教材中肯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广大任课教师能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再一次表示诚挚的谢意,并期待与老师们的真诚对话。

留下一些问题,或者说我们在编写过程中的困惑,期待与老师们一道共同来思考:

1、思想品德课程究竟应该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什么作用?能起到什么作用?这涉及到我们对这门课程的编写与教学中的定位的问题。

2、思想品德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怎样才能称作是贴近了学生生活?品德教育中到底要不要适当的说理、认知,或者说必要的“灌输”?如何保持这样一种“度”?怎样处理认知与情感体验、灌输与自我发现之间的关系?

3、思想品德教材如何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尽管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编写中也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与回答,但这远不是标准答案。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将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召唤我们去思考,不断进取。也许,正是这种召唤,构成了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永久的魅惑力。

第16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如下: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

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四、(1).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2)关于数学观的修改: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3)关于课程目标的修改: 在总体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提法上的一些变化:

——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四基)。

——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学段目标的表述方式有所改变

五、“双基”变“四基”

2001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2011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双基”变“四基”,任重而道远。

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应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方法、比较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集合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统计思想方法、极限思想方法、代换思想方法、可逆思想方法、化归思维方法、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六、(1)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2)关于设计思路的修改: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作更明确的阐释。

(3)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

●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 ●符号感(SymbolSense)

●原课标:“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修改稿:“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

七、课程内容的变化

更加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在数与代数领域的第一学段:增加了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要求更加明确和具有可操作性。

结构上的变化:

数与代数的变化:(在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 第一学段:

①增加“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②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例如将“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修改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增加“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②调整的内容: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改为“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图形与几何的变化: 第一学段 ①删除的内容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将相关要求放在第二学段。

●删除“会看简单的路线图”,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删除“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相关要求放入第二学段。 ②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

①删掉“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增加“知道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第一学段: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 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

●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也可以看出。 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第17篇: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标准解读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本册的教学目标是:

(一)识字与写字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口语交际

1.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教材共选编了28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 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

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一)识字与写字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4.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三)口语交际

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写作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五) 综合性学习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因为: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本册习作共安排了7次,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4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7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

三、本册教材教学建议有哪些?

1.关于识字、写字。

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关于阅读教学

精读课文的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

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精读课文,领悟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

精读内容,领会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

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4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

3.关于口语交际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际中,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4.关于习作教学

(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

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5.关于综合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第18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心得

体会

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关于小学阶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之后,受益匪浅。

王蔷教授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背景和修订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大力体现社会主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能力为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过多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操练。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这一理念的变化带来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以及评价模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互动层次更加丰富,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

等。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目的是为了更好鼓励、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王蔷教授的解读不光从宏观上、www.理论上讲解了课程的价值体系、理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教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照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在王蔷教授的讲座中我能得到很大的启发。

一、在教案、教学中体现人文素养

新课程以英语课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及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我平时的教案中,教学目标通常只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很少涉及到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虽然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写教案时却欠缺,在今后的教案中我将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大班优势进行有效教学

我们学校虽然是在农村,但每个班学额却严重超标,对此,教师总是无可奈何。其实大班化教学并不是只有弊端,

大班也有大班的优势,如:学习氛围好,学生有归属感,对学生互相促进的作用。由于学生经历不同,背景差异,分享起来更有优势,大班化教学为学生组织更多的参与学习机会。

三、充分利用传统教学工具

多媒体、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了课堂。多媒体呈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更加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是很多老师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从而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简笔画在课堂中的作用,越来越少地进行板书。其实,黑板板书是很重要的知识建构的工具,它揭示了主题及重点内容之间的关联,通过板书呈现核心内容和主题、语言知识等。黑板可把重要的东西一直保持,较幻灯片更具优势。教学手段不能滥用,应注意恰当性和必要性。在选择媒体时,不一定选最好的,但一定要选用最佳的。

四、合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不是选拔,不是简单的检查的

工具。小学评价以激励为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正面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评价中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体验参与评价的乐趣。如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学生出题评价他人等多种方式。www.学生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进步的过程。在新版教材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后的课堂中,除了教师评价之外,我会注意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这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认真地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便于更好地把握方向,准确地把握教材,以促进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第19篇:八年级(上)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八年级(上)课程标准细化解读

一.课程内容摘录

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观课程标准的的编导觉图编队全体学生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在教学中陪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积极倡导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定、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努力把握语文课程开放而有力,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二.学期目标

1.能用变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和主要内容,体味问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对课文内容的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了解五种表达方式。

5.阅读科技作品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7.阅读古诗文、文言文时,能有意识在积累感悟中,提高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8.写作方面,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能有创意地表达出来,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清楚明白。9.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 三.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5.尊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四.单元及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 单元目标:

1.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及精读。略读、浏览和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章内容,在初步领悟文章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精度品味语言,深入体会文章情景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美的中积累语言。

3.在明确文章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内涵,领悟文章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倾听文章传达出来的人类的呼声,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4.积累与战争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

第一课:《新闻两则》

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锐不可当、业已/阻遏”等词语 2.体会新闻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在阅读中筛选要点能力。4.体会两则新闻不同的语言风格。

5.能给新闻拟标题和导语,尝试新闻的写作。教学建议: 抓文章特点,

扬学生个性,挖创新潜解 创设战争氛围,激发爱国热情。 第二课

《芦花荡》

课时目标:

1.理解、积累“寒暄、阴惨、转弯抹角、张皇失措”等词语。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整体感知课文,培养速度文章并概括内容的能力。

4.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小说如白洋淀水一样清新的风格。教学建议:

品语言以点带面,评人物由表及里。 重主导,层层设疑,促主题解疑创新。 第三课

《蜡烛》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拂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

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真实的细节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自读课文,由深到浅的体会文章的内涵。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教学建议:

重情景创设,燃心中烛火。 重主体意识,展学生风采。

重人文熏陶,数和品信念。

第四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眼花缭乱、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 学习运用反语进行讽刺的写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内容。

品味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笑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悲剧效果。 教学建议:

重诵读品味,品出人文内涵。 重情感交流,升华爱国主题。 重读写一体,深挖创新潜能。 第五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时目标:

理解、积累“纳粹、杀戳、蜿蜒、朝圣、荒谬、健忘”等词语。

学习用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

快速自读把握文章要点,并且抓住自己感触最深的片段声情并茂的诵读。 精度细节,品味关键的词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体会战争的罪恶;感受南斯拉夫民族的英勇;明确各国人民反战争、求和平的心灵是相同的。 教学建议:

强化教师主导,提高自读效率。 实施角色换位,体验人物心境。 第一单元综合性写习活动

活动目标:

积累描写战争的诗词、军事成语、战争名言等,品味人类战争文化的内涵。 寻访家乡的战争遗迹,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

搜索并整理战争的相关资料,创办一份“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题。 摘取专题的精华,师生合作,召开一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主题班会 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活动建议:

重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自主学习,深入学生的创新潜能。 重合作探究,开发学生的群体智慧。

第一单元写作训练:

写作题目:以《抒写和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训练目标:

1.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树立维护和平,为全人类幸福负责的信念。2.反思历史,分析现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写作指导:

1.自主搜索材料,创办“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利;

2.互相交流,摘取专利精华,召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主题班会;

3.不拘一格,展现个性,倾尽真情,抒写心中期盼“世界铸剑为犁”的心声。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

二、本单元教学,要感受课文中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学习本单元,要揣摩记叙文的特点,感受语言风格。

教学时间:22课时

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课时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3.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4、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建议:

情境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综合灵活运用。采用上海育才中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四段流程”教学形式。 课题:《背影》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狼藉、颓唐、琐屑、蹒跚、踌躇、交卸、典质”等词语。

2、品味文章朴实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3、体会作者的感情流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建议:

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1、朗读法。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研讨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意和表达作用。 课题:《

台阶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小说内容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写“父亲”的过程中增添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父亲”要强、谦卑的性格和勤劳的品质;感怀自己的父亲

教学建议:

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本文情节的单一,文字朴素的特点,无疑给学生解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我们将本文定为自读篇目,预计课时完成,当然困难仍然是存在的。由于小说是以“父亲”的儿子为故事的叙述者,讲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正是因为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态,决定了“父亲”的形象,具有比较开放的意义。所以分析“父亲”的形象,便成为学习本文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又必然要以梳理的故事情节,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前提,所以这个前提应作为突破全文的重点。 课题:《 老王

课时目标;

1、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确立本文的“知识能力目标”为: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由此,我确立本课的“情感和态度目标”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弱者,并能以平等的观念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培养学生的爱心、善心、同情心。

3、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本文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在教师的恰当引导和提升之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建议:

《老王》是一篇人物关系简单,内容单纯的散文,学生仔细阅读两遍便可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但是真正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主题就有些难度。现今中学生生活普遍优越,阅历浅显,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如老王一样的不幸者可能漠不关心,甚至直接忽略,不会有作者那样的感受,不能够理解身份、地位、学识与老王悬殊极大的作者为何要对老王关爱有加。为什么老王去世几年都对他怀有愧怍之情?因为与老王这个形象有距离,所以学生们很可能会有以上几点疑惑。因此,在教学这课之前,我极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文当中,走近老王的生活环境与内心世界,发自真心的同情于老王的“苦”,感动于老王的“善”,并且把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生活中“不幸者”的距离,学会关注身边的弱者,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 课题:《信客

》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知课文内容,概括人物性格。

领悟秋雨散文的质朴而典雅,提高语言鉴赏水平。

过程与方法:

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信客的风雨生涯中,感悟人生。

教学建议:

1.自读点拨法。本文节选自《文化苦旅》,但入选部分独立成篇,叙述完整,人物鲜明。指导学生在自读中把握信客的事迹和品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诵读品味法。学者散文的风格比较典雅,清词丽句随处可见,给人以很大的品味赏析的空间和美感,指导学生品味佳句,领悟语言表达提高的途径。

3.拓展延伸。信客品质的核心是诚实、奉献,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如现代社会对健全信用体制的呼唤等,体察作者的写作意旨。 课题:《让世界充满爱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自信而深情地演唱歌曲,体会乐曲丰富地感染力,并受到美的熏陶;

2、过程方法目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作品,在体验与感悟中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并能歌曲进行再创作。

3、知识技能目标:了解G大调的音阶表、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教学建议:

情感教育的本单元的重要教学目标。本课《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 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本课以“爱”为线索,通过歌曲的演唱和同主题音乐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感受音乐与心灵的沟通;在学唱歌曲的过程通过分析,讨论,体验,使学生意识到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歌曲内在感情上的作用,在以后地歌唱中,对音乐要素能自己进行分析,合理地处理歌曲。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 题目:让世界充满爱

训练目标: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写作指导: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课题:《中国石拱桥》 课时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教学建议: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给本文标题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即是什么什么样的中国石拱桥。这种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的修饰的添加格式如下:《_的中国石拱桥》。学生可以填写“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辉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词语,并说出一定理由,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此外,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辩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特点上的异同,教师可认真组织问题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和归纳总结。 课题:《桥之美》 课时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美词,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知识。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3、品读赏读精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

(二) 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充分感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教学建议:

我建议“以读贯之,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说明文,而本文又是一篇小品文,所以我会重视学法指导,兼顾学法实践,具体为:

快速阅读,感知形象——定向阅读,提取信息——可视阅读,学会鉴赏——句段品读,体味语言——美文联读,感受特点——课外扩读,拓展延伸。 课题:《苏州园林》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2.理清说明顺序和结构层次;

3.有重点的选择分述部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了解如何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加以说明,并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教学建议:

对于说明文体的学习,学生在本单元刚刚接触这一还没有接触到全部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

及事先说明文或事物说明文等分类,但对说明文体阅读应掌握的重点内容应该有所知,如:明确说明对象;所说明的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等等。 课题:《故宫博物院》 课时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一是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二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能力目标一是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二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德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建议:

我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先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听录音,使这篇课文就像一部风光片一样呈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我为学生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让学生自己当导游,向同学们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明文。学生在欣赏图片的时候,对故宫博物院高超的建筑艺术不免赞不绝口,本文的德育目标的完成应该不是大问题。 课题:《说“屏”》 课时目标;

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建议:很多学生对屏这一具体事物缺少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教学开始,教师可通过出示小屏风并用多媒体展示屏风的图片,增进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对于屏的学习和探究兴趣。文中几处关于屏的古诗词,学生不易理解,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课题:《说不尽大桥》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能够自主体验以桥为代表的建筑物中的文化内涵,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分析、整合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丰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活动建议: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以合作探究为原则。教师要与学生合作,教师不是一个指导者,学生也不是被指导者。教师与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共同进行对桥梁的探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要让学会宽容与团结。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题:《 大自然的语言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建议: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物候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点突破。

课题:《

奇妙的克隆

》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B.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能力目标:

A.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B.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C.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初二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课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课时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教学建议:

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课题:《 生物入侵者

》 课时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建议:

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开头,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反应,自然引出话题——生物入侵者,并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进行解释。 第

2、

3、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文章

3、4两段以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为例做了具体说明。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第

6、7段写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第8段写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首先引出话题(议题),接着摆出现象,再探讨因果,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课题:《 落日的幻觉》

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

(1)分析本文的文体特征,了解落日的幻觉的成因。

(2)理解并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3)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例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

《落日的幻觉》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全是探索自然奥秘的事理性说明文。从学习的思想情感目标分析,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严谨周密的科学思想方法。从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则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以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课题:《 走上辩论台

活动目标; 了解辩论的有关常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来阐释自己观点的能力。

在辩论、交流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建议:

现在许多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但却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辩论往往被学生误解为争辩、争论,而忽略了其对个人风度、知识积累、语言机智、文学修养等综合素养的要求。基于此,本次综合性学习将努力使学生对辩论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辩论的真谛是“真理越辩越明”,辩论之美在于修养之高、知识之厚、人格之美。

所列活动项目中,任选一项。通过分组收集资料,围绕辩题分组讨论,双方正式比赛,赛后双方互评,学生共评达到上述目的。

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其中《桃花源记》是记叙文,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陋室铭》和《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又选有杜甫诗三首:《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课题:《桃花源记》

课时目标: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建议: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建议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课题:

《陋室铭》

课时目标:

1、体会本文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

2、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

3、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学建议

建议通过采访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短文的寓意,学会正确分析与评价作者作品。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因而我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难点。此外,诵读和理解并不人为割裂,而是要同步进行。

课题:《爱莲说》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建议: 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对八年级的文言文基础掌握得非常牢固,需要进行拓宽、拓深的练习。而基础薄弱的学生应在加强基础复习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的能力。这部分同学往往自尊心较强,教师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做因材施教。对于双差生要根据他们的弱点,选准切入点很啊抓基础,确保他们合格毕业。

课题:《核舟记》

课时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练习诵读,培养语感。品味、积累语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阅读能力目标:领会介绍核舟的顺序和详略,理解各具鲜明特征的人物神态、情趣。

3.写作能力目标:掌握“握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详略得当”的写法。

4.思想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这是一篇具有浓厚文学色彩得的小品文,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我建议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题:《大道之行也》 课时目标:

1、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2、合作探究,大同思想。

3、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教学建议:

建议 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理解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课题:《杜甫诗三首》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意思。

2、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3、体会三首诗因时代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格和不同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建议通过不同要求的读来领略杜甫诗歌的写景、抒情、叙事的独到。比较三首诗的不同风格所代表的“诗史”的特点。教、学法:朗读法

第五单元活动

课题: 《莲文化的魅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关于莲的科学知识。

2.诵读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讨论莲的象征品质,了解莲文化的内涵和健康人格。

4.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发表意见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精神。5.引导学生以学习莲文化为例子,主动挖掘传统文学殿堂中物象的象征意义,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向学生介绍、推荐几本有关莲文化的书籍、文章资料等,可与图书馆取得联系,最好请图书馆管理员开出有关图书目录,以便学生前往检索和查阅。

2.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访谈有关行家或民俗文化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莲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

写作题目:以“我终于笑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目标:

1、理解并学会记叙文的立意、选材、构思、表达。

2、注意细节描写。

3、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指导:

(一)立意

立意,即确定中心。虽然这个中心的表达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但它们都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中心要尽可能正确、鲜明、深刻些。

(二)选材

选材要注意与中心密切的、新颖的、现实感强的材料。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越是看似容易的作文,在选材上越要好好动动脑子。如威海的中考题“生活中的一朵花”就是这样。它选择的范围很广,但稍有漫不经心,你的作文就很难胜出。

(三)构思

在确定了文章中心、写作范围、选材等情况下,要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使文章尽可能别开生面。然后统筹安排文章的详略、段落层次,使文章整体结构完整严谨,还要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切忌平板的流水帐式的行文安排,考虑构思的精巧和别出心裁。

(四)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还常常用到抒情和议论。

语言要流畅;生动形象,有情味。对生动形象的要求首先是细节生动,形象丰满。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有细节,环境和氛围有细节,事例的选用和事物的描写有时也需要细节。

运用出彩的语言。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结尾部分、过渡处等地方,或用准确、精当、鲜活的词语,或出示精美的句式,或借助诗意化的表达,这些都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所选的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是无情物,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山水便有了性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人与自然可以亲切地交流、对话。本单元的诗文都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了解作者的情感是领悟景物意蕴的一把钥匙。《答谢中书书》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湖心亭看雪》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高雅情趣;《归园田居》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游山西村》表现了作者对农家淳朴风俗的留恋。但是也不要将这种情绪的表现作绝对化的理解,诗文中包含的感情基调是确定的,而具体的指向则是模糊的、含蓄的、多义的,《三峡》和《观潮》两篇文章,作者的个人情感体现得就不明显,《使至塞上》和《渡荆门送别》这两首诗都是在最后一联才含蓄的流露了作者的情绪。在写作技法上,摹山范水的诗文深谙“诗中有画”的妙处,努力用语言营造画面感,选取的景物非常讲究结构布局、色彩处理,通过远近、明暗、虚实、浓淡、藏露、疏密、奇正等对立关系的和谐统一表现,实现景物的立体感、层次感,达到一种直觉体悟的审美效果。尤其是《答谢中书书》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使至塞上》这首诗,画面感很强。另外,这一单元的诗文都能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了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如《三峡》《答谢中书书》;不同空间内景物的风貌,如《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课题:

《三峡》

课时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建议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课题:《答谢中书书》 课时目标:

⑴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⑵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建议: 建议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 教学中运用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问答法。

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领会凝练含蓄,饶有余味的语言。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建议: 建议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画面、音乐欣赏突破重难点。

课题:《观潮》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②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③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多修辞、多侧面摹状的写景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反复诵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提供句式,教给学生赏析优美词句的方法。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钱塘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教学建议: 学习时,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围绕“观”字写了观潮的地点、时间,观潮人的心情,围绕“潮”字写了潮水的汹涌、气势磅礴。要引导学生抓住大潮的特点——声音大、气势壮,抓住声音和形态是怎样变化的来理解词句。特别要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这篇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比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几个教学环节。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课题:《湖心亭看雪》

课时目标:

1、诵读积累,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读赏析,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提升,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建议: 建议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题: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课时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建议: 建议运用以下四种教学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题目:《怎样搜集资料》

活动目标:

1.了解搜集资料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2.学习搜集资料的三种常用方法,在搜集资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专题论文;并进行口语交际。 活动建议:

1.在校内安排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询,完成“中秋节”(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

节、重阳节等)、“电脑”(或其他主题)和“三峡”选题资料的搜集。

2.课内安排1~2课时完成此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3.教师要及时解答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写作的成果最好进行课堂交流。

5.至于实地调查,没有条件的可以不集中组织。但是要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节假日去旅游,要养成随时记录或拍照的好习惯,把各地的神话传说、轶闻趣事、诗文妙语、科学数据都记下来,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写作时就不会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第六单元写作训练

写作题目:以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一道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训练目标:

1.指导学生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精细观察。2.训练学生恰当使用说明方法,具体准确说明事物。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对风景名胜的热爱。

写作指导:

说明事物,首先要抓住其特点。回想一下,这两个特点是怎么出来的呢?用“比较”的方法。拿大观园的格局与苏州园林比,这样此处的格局与观景形式上独特之处就显现出来了。所谓特点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点也就抓住的本质。为了把事物说明得具体、准确。首先要善于从读者角度提出问题。苏东坡主张“八面受敌法”指的是作者要考虑“敌”──读者可能有哪些需要知道的东西,要禁得住八面“敌人”的质疑。总之,要心中有读者,多从他们的角度提出许多“为什么”,这样才能将你的观察引向深入。其次,要寻找最平实、最准确的词语来说明事物,要有“推敲”力。

第20篇: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6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定新中学李大林

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后,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一年读五本书,补充理论知识。其中的一本就是《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该书即是对俗称的《新课标》的权威理解和诠释。读完此书后,我对以前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悟,并对以后的教学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和把握。

《新课标》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有如下的描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若干年前教初三毕业班时,我发现只靠老师拼命灌输知识而学生不积极配合,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有限的,也可称为事倍功半,极可能让学生觉得英语面目可憎;但是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我引入英语报刊杂志,歌曲和原声电影等作为教学手段,不仅给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学习兴趣被激发之后,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大为增强,教学的效果便是事半功倍,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助于树立自信心。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梦想。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从教育的角度看,自主学习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保证。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无法保障终身

学习能力的养成。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都或许有这样的感受:教师讲十遍,不如学生做两遍和问一遍。事实的确如此。当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作为学习者的学生进行的是被动思维和接受。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能没有到位或者没有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学的效果打了折扣。而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他们的思维处在积极思考之中,属于主动思维,因而学习效果会更好,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一种体现。当然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件易事,其间要求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自主定向——确立学习的目标性和动机性

学习目标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 英语,是为了升大学迎接高考,还是为了将来出国留学,或者是学好之后能给自己和家长一种成功的自豪感,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英语学习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增强自己的自主意识。

2.自由选择——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自己是千差万别的行为个体,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兴趣的体现上会有极大差异,形成各自的学习风格。自主学习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决定自己爱学的,想学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自愿探究——重视学习的过程性

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半独立到独立,

从探究单一问题到复杂问题,从参与局部到全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强调探究性学习,意味着学生会经历更多的挫折,面临更多的挑战,但究其长远意义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性格,而这一点正是应试模式下的学生最缺乏的。

4.自觉运用——体现语言的实践性

语言是鲜活的载体,如果学习语言后,不能够拿来运用,就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英语教师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替学生创造出尽可能多的语言运用环境,不能让英语成为书本上的死知识,而应该成为生活中的语言。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英语教学将会更科学健全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只有充分领会其精神,才能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园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doc》
幼儿园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发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