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知觉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

感觉就是感受器(眼、耳等器官中的结构)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而知觉就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低级阶段;知觉则是整体属性的反映,是高级阶段。两者都是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而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感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在首例感觉剥夺实验—麦克吉尔实验中,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让被试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在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上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开始阶段,许多被试都大睡特睡,或者思考其他事情。然而,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种单调乏味的环境。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感觉剥夺能够对被试的心理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涉及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也触及了诸如态度、遵从、动机与需要等个性心理特征,而这些主要体现在注意力涣散,不能聚精会神地从事某种活动;思维的混乱,不能明晰地思考问题;知觉能力的损伤,不能正常地进行感知活动和分析;想象能力的畸变,有些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现象;被试心理上的焦虑不安,使被试产生痛苦和想逃脱的愿望。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基础上的。有机体在每一年龄阶段都和它的环境不断发生交往,被试对实验环境的出乎意料的反应,正是其离不开所处环境的证明。形成人们的知觉和注意的习惯方式有赖于我们早期所受的环境影响。换句话说,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主要只听见本民族的语言,因而被剥夺了非常丰富的听觉经验。在我们还是婴儿时,这样的环境就改变了我们的视觉系统,以致我们总是通过我们早期经验的局限性来看待世界,使我们不能适应改变了的环境。感觉虽然是一种低级的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它对人来说意义重大。剥夺感觉就势必会影响知觉、记忆、思维等较高级的和复杂的心理现象。没有刺激,没有感觉,人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连正常的心理机能都得不到维持。认识环境是一种比物质享受更迫切更强烈的需要。处于感觉剥夺情境的被试,虽然生理的需要、物质的享受得到了满足,但是更高一级的认识上的需要却受到了抑制。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产物,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人类社会环境。

感觉的产生流程也是有趣的。外界刺激发出刺激信号,感受器将物理信号的物理形式转化为能被神经系统加工的细胞信号,然后神经细胞通过觉察器整合信息,提取刺激的大小、强度等信息,最后由大脑特定的感觉区和联合皮质形成我们的感觉。感觉又分为视觉、听觉、前庭觉和痛觉。视觉的产生流程是视觉的感受器即视网膜上的椎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其中椎体细胞感受白天的光线,杆体细胞感受黑夜光线(暗适应),神经细胞就是双极细胞,它可以整合感受器发来的神经冲动,传递给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轴突形成视神经,将外面的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水平细胞则负责连接感受器,而无轴突细胞连接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视神经在视交叉处分为两支,一支进行客体识别,一支进行位置识别。视觉系统有很多独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中的神经细胞分别感知物体的颜色、形体、对比度等信息,最后视觉系统各个通路协同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物体的信息。而听觉的感受器则是耳蜗中基底膜的毛细胞,当毛细胞弯曲时,它将刺激神经末梢,将基底膜的物理振动转化为神经活动,神经冲动将通过听神经的纤维束离开耳蜗,与脑干的耳蜗核相遇,传入两侧大脑,大脑中的颞叶的叶皮层对各种信号进行加工,就产生听觉。前庭觉的作用就是告诉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头部如何去根据重力确定方向。前庭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中充满液体的导管和囊中的小纤毛,这些结构会告诉你怎么运动。前庭觉的丧失会导致容易失去方向感、摔倒或头晕。痛觉则分为伤害性痛觉和神经性痛觉。感觉性是人体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阀限来度量。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则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在实际生活中,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时,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不仅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同时反映了事物的整体。所以,在现实中我们对事物进行反映时,往往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也就知觉到这一事物的整体。不可能离开事物整体去感觉它的个别属性,因而很少有纯粹的感觉。知觉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即对刺激的分析始于感觉受体,然后再上升至大脑和心灵的层次。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加工模式;另一种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即往往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和预期,先从较高水平的心理过程来完成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进而形成感观认识。情境和期望对知觉的辨认与识别具有一定的影响。

知觉的过程与感觉有所不同。感觉就是把物理能量转化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知觉组织包括一系列简单特征如颜色、边界、线段等综合,形成可被再认的客体的知觉。感觉是零散的,知觉是整体性的。在识别与再认阶段,人把识别的物体赋予心理上的意义。这种识别过程需要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及客体态度的参与。知觉的注意过程分为前注意,选择性注意和不被注意信息。前注意指很多信息是没有知觉的参与下进行加工的,特点就是单一特征的注意要远胜于组合特征。所以危险的标识一定要选择单一特征物。选择性注意就是指人们对刺激驱动的刺激物注意程度会远胜于目的,指向选择刺激物。不被注意的信息仍获得了加工,如上课没注意听讲,会隐隐知道老师讲过这个问题,但具体讲什么不知道。知觉的组织过程中图形、背景和封闭性是十分重要的。图形和背景指的是在知觉组织的过程中,当人看到一幅图的时候,更倾向于区分图形与背景。图形指的是最前部的类似于客体的区域;背景是用来突出图形的幕布;很多两可图形就是图形和背景可以颠倒置换。封闭性是指人倾向于把不完整的图形看成是完整的,刺激仅仅给予角度,但是自己却为它们提供了边界。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的特性。选择性就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做出清晰的反映。对象和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因素。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把它感知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有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和封闭律。知觉的理解性就是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语来标志它。知觉的恒常性就是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分为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觉开始的。通过感知觉,人们获得了关于周围事物的特性以及自己身体方面的最初的感性认识。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感知觉是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但是它却给高级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提供了必要基础。记忆、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无不建立在感知觉的基础之上。感知觉的信息维持着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人类为了适应环境,必须保持一种信息平衡。信息过载以及信息不足,甚至感觉隔绝都会造成严重的机能障碍。强光和噪音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而如果剥夺了一个人的感觉,完全不能感受外界刺激,也会损害他的心理机能。人在清醒时,需要不断地通过感知觉与外界保持直接的、经常的联系,不断获得适量的信息,使有机体和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保证有机体能在环境中正确定向。

我们在学习感觉与知觉后,可以利用好感知觉来更好地认识世界。首先在感觉上,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错觉现象,如常见的箭形错觉、时间错觉和运动错觉。我们在学习后就会有意识的认识到这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非事实。感受性可以在实践性中训练提高。在知觉中,在辨认一些较为抽象的图形时,会有意识地换个角度去思考,而非之前的不懂变通。

推荐第2篇: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A.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特殊能量,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B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取决于感觉神经的性质。我们直接感觉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 感觉的分类

A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触、压、温度、痛)。

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78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也叫可见光

听觉:适宜刺激是振动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 味嗅觉:味觉感受器是舌头和软颚上的味蕾。基本味觉有甜、酸、苦、咸。其他都是复合的感觉。

嗅觉感受器是鼻腔中的嗅觉细胞,它常和味觉联系在一起,产生复合的感觉。

B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运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及肌肉收缩程度的感觉。

平衡觉: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前庭器官兴奋——晕船,晕车

机体觉:反映内脏各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叫机体觉,也

2 叫内脏觉。

感觉的意义: A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始的基础。

B 为适应生存提供重要的线索或依据(如痛觉报警)。

C 维持正常心理功能所必须的。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成反比:S=1/R ——反比关系

2、绝对阈限--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觉的下限)

几种常见事物的感觉绝对阈限

光:清晰夜空中可见30英里外的一烛光; 声:安静环境中可听到6米外手表的走针声; 味:可尝出9升水中放一茶匙糖的甜味; 触:可感到蜜蜂翅膀距脸颊1厘米处落下。

3、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差别阈限:刚能被觉察到的(50%的机率)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叫做差别阈限,此量值又可称为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

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成反比

感觉后象(aftermage):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

3 段时间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积累与空间融合

感觉的空间积累:感受器不同部位同时受到刺激所产生的

现象,是因反应整合在一起而改变了感受性的现象。

感觉的空间融合:感受器把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的反

应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的现象。

感觉的对比: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1、同时对比: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2、先后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引起感受性的变化,一般规律

(1)一种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中等感觉的感受性; (2)一种强刺激会降低另一种中等感觉的感受性; (3)联觉,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的现象。

1、知觉的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区别:感觉--对个别属性反映 ; 知觉--对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一个事物感觉越丰富,越精细,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过程:

受具体感觉材料的驱动(data-driven proce)--自下而上的过程; 受经验概念的驱动(concept driven proce)---自上而下的过程

二、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靠视,触,动觉来实现

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与立体知觉)、

2、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现实)的延续性、顺序

5 性的反映。

(1)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A自然界的周期现象 B计时工具 C自身的节律性活动、计数活动

(2)生物钟----人的节律性行为和生理过程所起的自动计时。 (3)时间估计

参与时间知觉的感官有听觉、触觉、视觉等,它们辨别时距的最高限度不同:

听觉----1/100 S; 触觉----1/40 S; 视觉----1/10--1/20 S.影响人对时间估计的因素:

A 人的活动内容 B 情绪态度 C 回忆往事时,与上述情况相反

3、运动知觉:事件在空间和时间上被组织起来,即产生主观的运动知觉

A 似动----没有运动刺激模式而知觉到运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是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游动效应 (2)动景运动 B 真动

4、错觉: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正常人经常发生,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不正确的知觉)

1.形状错觉----主要是由视觉分析器产生的视错觉.(1)垂直水平错觉 horizontal-vertical illusion (2)缪勒-莱依尔错觉 Muller-Lyer illusion (3)对比错觉 Delboeuf illusion (4)受其它线条影响而产生的错觉 2.时间错觉--长估与短估 3.方位错觉----飞行错觉 4.运动错觉 5.形重错觉 6.色重错觉 7.色形错觉 错觉的原因:

1.不同分析器所提供的信息不一致 2.当前知觉与过去经验相矛盾 3.人的情绪态度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组织过程

(1)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

官时,人能根据知识经验把它为一个整体 。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有关因素:

a、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 A 关键因素

B 刺激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A) 如果刺激物的个别部分,属性改变了,但其关系不变,仍能保证完整的知觉

(B) 如果各部分关系改变,知觉的整体形象就会发生变化

C 对象各部分的组合方式 (A) 接近组合 (B) 相似组合

(C) 完美组合(良好图形) 接近因素、相似因素、好的连续因素、封闭(完整)因素、对称因素、

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过去的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

2 知觉的选择性:(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是相对的,会互相转换)

8 (1)被选择出来的部分--图形; (2)其它部分---背景 知觉选择性与许多因素有关:

(1)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易成为选择的对象

(2)自身的组合规律:简明性,对称性,规律性,易被选择为图形

(3)知觉者的经验,兴趣,爱好,及职业等也影响着知觉对象的选择

知觉的参照:对知觉对象的知觉,受时空背景所确定的参照框架的影响

3 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

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去标志它 。

特点:(1) 以知识经验为基础;(2) 用词语把事物标志出来

4 知觉的恒常性:人的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征

(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对大小恒常现象,黑尔姆霍兹首先提出

理论认为:大小恒常是通过客体距离为

依据说明网相大小而获得的.这种现象是“无意识推理”

影响恒常性的因素:

(1)知觉对象变化范围适当,易保持恒常;相差大,超出一定范围,恒常被破坏; (2)有无参照物,无参照背景,恒常易被破坏; (3)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保持知觉的恒常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人在运用视觉和前庭信息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这两种信息矛盾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部的前庭信息,称为场独立性;

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来自外部环境的视觉信息,称为场依存性。 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一种特殊的知觉过程。与知觉有差异。心理学家认为:

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比一般知觉复杂,深入,观察中还包括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所以又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或知觉发展的高级形式。 练习

1、是非:感觉产生决定于感觉器官。(错)

2、是非: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初始基础。(对)

3、是非:感受性越大,感觉阈限越小。(对)

4、人的各种感觉过程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影响。(错)

5、日常生活中,人们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的,单纯的感觉是极少的,所以人们往往把感觉和知觉联合起来,称为“感知觉”。(对)

6、分析:春天郊游时,闻到花香味,听到蜜蜂叫,天气温暖,看到人们在散步、听到小孩在唱歌。

问:以上哪些是感觉,哪些是知觉。

7、选择: A 认为,感觉过程存在两个过程:最初的感觉觉察过程和随后的独立判断过程。

A信号侦察论 B绝对阈限论 C差别阈限论

8、选择:心理量的增长并不等于物理量的增长,对于有的刺激,心理量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有的则快于心理量的增长,这是: B 。 A韦伯定律 B幂定律 C对数定律

9、选择:由于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官,引起感受性变化,称为: B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像 D感觉补偿

10、选择: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为 A 。 A 一种弱刺激会提高另中等感觉的感受性 B 一种强刺激会降低另一感觉的感受器

C 一种中等刺激会提高另一中等感觉的感受性

11、选择:感觉剥夺实验证明感觉信息在维持人心理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剥夺感觉会导致人产生幻觉等不良心理状态。但实验也发现它具有调节心理紧张度、使人精神上放松的作用。由于这个发现发展而来的新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B 。

A 放松疗法 B悬浮疗法 C认知疗法 D行为疗法

12、感知觉属于认识过程,能反映客观现实,它们所反映的是: B 。

A 经验过的事物 B 当前事物 C 事物的本质规律 D 事物的各别部分

13、“光阴似箭”、“度日如年”,是一种 C 现象。 A 时间知觉 B知觉恒常性被破坏 C 错觉 D 感觉的对比

14、教师在批作业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用红笔划出作业中错误的地方,这是利用了 A 。

A 感觉对比的规律 B 知觉的选择性特点 C 知觉的理解性特点 D 比较的思维过程

12

15、同样一个人,站在3 米、5米、8米等不同处,我们不会因为看上去实际的像小了,而认为人变小了,而仍然认为是同样大的人,这说明 C 。

A 思维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B 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C 知觉具有恒常性的特点 D 知觉具有理解性的特点

16、感觉对比的发生是由于 A 。

A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B 几种感觉的相互干扰

C 几种感觉的综合作用 D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7、影响知觉整体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A 。 A刺激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B刺激物的属性 C刺激物的部分特征 D刺激物之间的区别

18、填空: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19、暗适应现象所说明的是,从明处到暗处,环境刺激由强到弱变化,由于一系列的弱光刺激,使对弱光刺激的 感受性提高 。

13 20、“入芝兰之室,久闻不觉其香”是一种 嗅觉适应 现象。

21、知觉过程如果受具体感觉材料的驱动,称为 的过程;如果受经验概念的驱动,则称为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的过程。

22、对 1秒钟 左右的时间,估计最准确。

2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24、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理论认为:由于人在运用视觉和前庭信息时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尤其是在这两种信息矛盾时,有的人更多地依赖于内部的前庭信息,有的人则更多地依赖于来自外部环境的视觉信息.前者称为 场独立性 ,后者称为 场依存性 。

25、观察是一种 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

26、感觉补偿举例。

推荐第3篇:注意、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 注意、感觉与知觉

〔思考·练习〕

一、注意

一、填空:

1.注意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保证人们有选择地加工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 2.注意不是独立的______,是伴随感知、记忆、思维等出现的一种共同的______。 3.“一目十行”是关于注意的______的描述。

4.有意后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因为它______,它不同于无意注意,因为它______。

5.注意的种类按其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例如,有一天阿基米德刚坐进浴池,便发现池内水位上升,此时的注意即______,这使他惊喜不已,他立即对这一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此时注意即______,最后提出了著名的流体力学定律。

6.影响注意广度的几个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______,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______方面的特征。 8.注意的外部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9.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______。人在集中注意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______,由于______诱导,大脑皮层的邻近区域就处于______。

10.注意的指向性显示出人的认识活动具有______。

11.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______无关事物,而且也______无关事物。

12.我们听到钟声时,一时听到,一时又听不到,或者感到钟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这种______的变化,称为注意的______。

13.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______和引起注意转移新事物(新活动)的______。 14.注意的分散是由______的干扰或由______的长期作用所引起。 15.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

1.在同时进行两项或几项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上,这是( )。

①注意的分配能力好 ②注意的范围大 ③注意转移的快 ④注意的稳定性好 2.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 )。

①注意的转移 ②注意的分散 ③注意的分配 ④注意的范围 3.组织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是( )。

①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 ③组织和利用两种注意转移规律 ④组织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 4.“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

①有条件的 ②无条件的 ③还可能的 ④以上一个也不是 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是( )。

①根本不相关的 ②基本相同的 ③可以相互转移 ④可以相互替代 6.下列事物哪些是有意注意( )。

①一个人身着时装引起人们的注意 ②围观车祸现场

③专心致志地做作业 ④“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易引人注目 7.若学生上课时对老师的教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说他( )。

①注意力差 ②注意范围小 ③注意不稳定 ④没有注意任何事物

8.上课刚开始时的几分钟仍有少数学生在议论课间趣闻或有的在低头做小动作,为使这些同学将注意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最好的办法是( )。

①点名批评或叫他站起来 ②进行暗示的批评 ③讲着讲着去敲几下这些同学的桌子 ④面向全班同学提问 9.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转移的能力( )。

①越来越好 ②越来越差 ③相对稳定 ④都不是 10.教师上课时,声调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 )。

①稳定注意 ②分散注意 ③集中注意 ④转移注意

11.一天,某班新转来一个学生,于是大家都很自然地把目光集中到她身上,这种注意是(①有意注意 ②无意注意 ③有意后注意 ④都不是 12.间接兴趣是引起( )的原因。

①无意注意 ②有意后注意 ③有意注意 ④以上一个也不是 13.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是( )。

①大 ②小 ③稳定不变 ④以上一个也不是

14.实验证明,在听故事的同时进行加法运算是可能的。这属于( )。

①注意的范围 ②注意的分散 ③注意的转移 ④注意的分配 15.注意是一种( )。

①独立的心理过程 ②个性心理特征 ③心理过程的共同特征 ④以上一个也不是

三、多项选择:

1.注意具有( )

①选择功能 ②保持功能 ③强化功能 ④调节监督功能 ⑤动力功能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 )

①新异的刺激 ②事物的活动变化 ③所处的情况 ④需要和兴趣 ⑤事物的功用 3.注意的品质有( )

①注意的时间 ②注意的范围 ③注意的稳定性 ④注意的分配 ⑤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基本特征是( )

①稳定性 ②灵活性 ③指向性 ④集中性 ⑤紧张性 5.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 )

①有意注意 ②内部注意 ③外部注意 ④无意注意 ⑤有意后注意 6.注意的外部表现( )

①感官作朝向活动 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

③内脏器官作适应性变化 ④神态特殊 ⑤常出现“屏息”现象

四、判断正误:

1.注意就是认识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总伴随着注意。( )

2.为什么有的学生注意听课就无法记笔记呢?主要是因为他们还不善于将有注意和无意注意同时结合起来。( )

3.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因素和终点。( ) 4.注意的稳定性与年龄无关。( )

5.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的注意,应通过训练或学习使之消除。( ) 6.人睡觉时,一声巨响会将其惊醒,可见,睡眠状态也有注意。( ) 7.广告的新、异、美、动等特点,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 )

8.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无意注意。( ) 9.有人把注意比喻为心灵的窗口,对吗?( )

10.有意后注意是指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11.初中学生开始学外语时,几乎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阅读,这是因为他们注意的分配好。( ) 12.“一目十行”、“一览无余”等,都说明人注意的范围很大。( )

五、问答:

1.什么是注意?它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有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 4.注意的基本特征和外部表现各是什么? 5.什么是有意后注意?三种注意的关系怎样?

6.试述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感觉与知觉

一、填空:

1.______与______是认识的开端,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

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______,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认识的最初的源泉是______。 3.感觉产生的神经结构是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

4.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______的感觉能力,它的大小用______来衡量,两者成______关系。 5.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______,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______;②______。

6.刚穿上棉衣时感到衣服压在身上,经过一段时间就觉察不出来了,这是感觉中的______现象;盲人的听觉特别发达,可以“以耳代目”,这是______现象。

7.感觉对比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现象,“月明星稀,月暗星多”是______;吃完苦药之后,喝白开水也觉得甜,是______现象。

8.根据引起感觉的刺激物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感觉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9.知觉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观察有三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观察能力是指______。 11.良好的观察品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______。

二、单项选择:

1.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现象是( )。

①感觉 ②知觉 ③视觉 ④色觉

2.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 )。

①后象 ②表象 ③正后象 ④负后象

3.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①感觉对比 ②同时对比 ③继时对比 ④联觉

4.某大型乐团正在排练,突然一名演员走神弹错了一个音符,别人都没在意,但指挥家马上听了出来,这说明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

①遗传和生理成熟 ②自然环境 ③物质生活条件 ④实践活动 5.“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是( )现象。

①感觉 ②知觉 ③错觉 ④运动知觉

6.教师把板书中重要的部分用彩色笔标出来,这是利用知觉的( )规律。

①整体性 ②选择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7.一种感觉兼而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 )。

①联觉 ②感觉适应 ③感觉融合 ④感觉对比 8.一般来说,分析器如果受到强烈刺激,会使感受性( )。

①提高 ②降低 ③无变化 ④适应 9.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

①绝对感受性 ②绝对感受阈限 ③差别感受性 ④差别感受阈限 10.用手比较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好象铁重,这叫( )。

①大小错觉 ②方位错觉 ③重量错觉 ④运动错觉

11.人在知觉事物时,最终认识到的不是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而是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叫知觉的( )。

①整体性 ②选择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三、多项选择:

1.知觉可分为一般知觉和复杂知觉两大类,复杂知觉又包括( )。

①空间知觉 ②时间知觉 ③运动知觉 ④社会知觉 ⑤错觉 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人在不同情况下,对熟悉的物体颜色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为知觉的恒觉性 ②知觉是对事物整体性的反映,所以,对客观事物的各个个别属性总和的反映就是知觉 ③盲人的听觉器官特别敏感是先天形成的 ④感觉的对比和适应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对人的错觉 3.下列现象中,属于知觉选择性的是( )。

①安静的课堂上,有一位同学说话就特别清楚 ②在黑板上用什么粉笔都不如白色粉笔清晰

③球赛中个子特别高大的运动员很引人注目 ④新鞋刚穿上时挤脚,穿几天就不挤了 ⑤教学过程中强调演示试验的效果

4.下列关于知觉恒常性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因为知觉存在着恒常性,所以无论知觉条件如何变化,知觉的映象始终保持不变 ②知觉的恒常性使人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目反映事物

③如果知觉没有恒常性的话,那么人们就要时时刻刻进行新的学习,这样,人就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④知觉的恒常性是变化的

⑤知觉的恒常性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与个人知识经验的多少无关

四、判断正误:

1.人的大部分感觉都有适应现象,感觉适应就意味着随着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感受性逐渐提高。 ( )

2.联觉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

3.眼睛对暗适应越久,对光的感受越不敏感。( )

4.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 )

5.人在高兴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在烦闷或等人时又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这都是人的幻觉。( ) 6.在适当的条件下,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说明其感觉阈限是很高的。( ) 7.人的感受性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它的提高依赖于实践活动。( ) 8.感觉对比是不同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9.医院的病房里全是白色而不用其他颜色,这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联觉作用。( ) 10.观察就是认真看和注意听。( )

1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所有光线,听觉的适宜刺激是所有声音。( ) 12.错觉是指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

13.星星殒落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条火线形的流星;电扇只有几个叶片,开动时,看上去却象个圆盘,这些都是视觉后象的结果。( )

14.既然错觉广泛存在,那么人们无法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 15.具有健全的感觉器官,感觉就产生并发展。( )

16.实际上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网膜上邻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似动现象。( )

五、问答:

1.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知觉选择性依赖于哪些条件? 3.什么是观察?

4.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六、实例分析:

1.当我们乘坐在火车上,有时看到临近的火车开动,往往觉得是自己乘坐的列车在开动。这是什么现象?如何判断我们坐的火车是否开动?

2.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海天一色,辨别不清上、下方位,往往造成飞入海中的事故。 3.圆圆从小不喜欢吃羊肉,也闻不得羊肉那股膻哧。不料有一天在她旁边开了一家羊肉汤馆,这下可好,她每天都在被迫呼吸浓烈的羊肉味,刚开始,熏得她直想吐,可慢慢得她反而觉得味不那么大了,对羊肉也不那么反感了。请你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情况。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注意

一、填空:

1.指向 集中

2.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特性 3.范围

4.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有目的

5.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6.知觉对象的特点 个人的知识经验 活动任务 7.分散 时间

8.感官的趋向活动 无关运动的停止 呼吸的变化 9.定向反射 优势兴奋中心 负 抑制状态 10.选择性 11.离开 抑制 12.周期性 起伏性 13.紧张度 性质 14.无关刺激 单调刺激

15.注意的范围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

二、单项选择:

1.① 2.③ 3.④ 4.① 5.③ 6.③ 7.③ 8.④ 9.③ 10.③ 11.② 12.③ 13.② 14.③ 15.③

三、多项选择:

1.①②④ 2.①②④ 3.②③④⑤ 4.③④ 5.①④⑤ 6.①②③④⑤

四、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五、问答: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主要表现为三种功能:①选择功能 ②保持功能 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2.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

(1)加强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合理地组织活动。 (3)培养间接兴趣。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第二类是人本身的状态。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新异性。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等。

4.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显示出人们认识活动具有选择性,人们选择一定的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并且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也抑制无关活动。

注意集中时间有一定的外部表现,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①适应性运动②无关运动的停止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5.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或继有注意。它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注意虽有区别,但又是密切联系的。在实际学习与工作中,它们很难截然分开,往往从事任何一项学习与工作,三种注意协同参与,共同配合才能使学习与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此外,虽然三种注意各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但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无意注意可以转化成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六、实例分析:

第二种做法好。这是因为,其一,有意注意主要决定于事先提出和拟定的目的和任务,目的越明确,任务越具体,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因此,教师不仅应提出问题,而且应提出对回答者的要求与对其他学生的要求,(如分析回答者的对错,进行补充更正等),这样,不仅组织了全班同学的注意,使大家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可以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观察事物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面向全班提问,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可能被指定站起来回答,因而会使全班同学都积极思考,即使没被提问的同学,也有助于他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一、填空:

1.感觉 知觉 2.感觉 感觉

3.分析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 4.一定强度的刺激 感觉阈限 反比

5.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器发生的影响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6.感觉适应 感觉补偿

7.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 先后对比 8.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

9.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10.主动性 理解性 持久性 观察的能力

11.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主动性 观察的精细性 观察的动态性

12.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而知觉对象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二、单项选择:

1.② 2.① 3.① 4.④ 5.③ 6.② 7.① 8.② 9.② 10.③ 11.①

三、多项选择:

1.①②③④ 2.④⑤ 3.①②③⑤ 4.①⑤

四、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五、问答:

1.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①感觉和知觉所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从内容上来说知觉比感觉更为丰富和生动;

②感觉和知觉的产生过程不同。感觉的产生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需要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

③感觉和知觉赖以产生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而知觉主要取决于知觉者本人的特点。

联系: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②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 ③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常将两者统称为感知。 2.知觉选择性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

客观条件: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容易,反之,区分就越困难。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包括颜色差别、形态差别和刺激强度的差别。

②对象各部分的组合。对象的接近组合和相似组合都有利于知觉的选择。

③对象的运动。在相对静止的背景上的运动的刺激物,或在混乱运动的背景上朝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刺激物都容易区分出来而成为知觉对象。

主观条件:知觉者的态度、兴趣、爱好、情绪以及有无确定的任务,也同样影响着对象从背景中的选择。

3.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贯穿着思维活动的知觉,它具有主动性、理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4.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

①明确观察的目的性;②形成浓厚的观察兴趣;③掌握观察的技能,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④端正观察的态度。

六、实例分析:

1.这是似动现象,解释什么是似动现象。可以通过平衡器官判断自己是否在颠簸或加速,也可以以站台上的静物为参考系来判断自己坐的火车是否开动。

2.这是倒飞错觉现象。飞行员在海上飞行时,远处天水一色,分不出天空与海面,失去了空间视觉参考标志,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就容易产生倒飞错觉,误将天空知觉为海面,以致最后飞入海中,造成机毁人亡。

3.这是味觉适应现象。解释何谓感觉适应。感觉适应,特别是味觉适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推荐第4篇:3 感觉与知觉

三 感觉与知觉

1 什么是感觉 ..........................................................................................................................1 2 感觉的作用 ..........................................................................................................................3 知觉的特性(1) ....................................................................................................................4 知觉的特性(2) ....................................................................................................................8

三 感觉与知觉

1 什么是感觉

我们经常用到感觉这个词,但是我们的表达,不一定是心理学家所理解、所研究、所定义的感觉。比如说有的同学说,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其实这指的不是感觉,指的是你的情绪反应,你对她的爱慕。还有的同学说,我对这个事情有感觉,或者说我感觉我对这个事情有感觉,这其实指的也不是感觉,指的是你的意识,是你对这个感觉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感觉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感觉是我们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我们各种感官系统的一种个体属性直接的反应。我们可以理解成什么是感官系统,什么是感官系统它的一种反应。

感官系统从感官的接收信息的方式来讲,应该分成五大感官系统:视觉系统、听觉系统、皮肤触觉系统、嗅觉系统、味觉系统。感官系统采收了、接收了我们周围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一个直观、直接的反映。

对感官系统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它的信息的来源;我们的感官的生理器官;它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

人类的五种感官、五种感觉,它的感官系统,它的信息来源,以及相对应的产生的心理的现象,包括视觉。视觉是我们人类最丰富的感觉,大概将近有70%我们周围世界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来加以接受理解的。视觉包括它的感官系统——眼睛我们看一看眼睛的结构,在这五种感官系统中,它就像一个侦察兵,搜集到我们周围世界的各种刺激,然后通过神经通道反射给我们的大脑皮层,让我们形成对周围世界的直观的认识。

眼睛中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感受图像的细胞,一个叫视锥细胞,一个叫视杆细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视觉系统,我们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印象,这些印象包括我们的颜色视觉,正是因为有了颜色视觉,我们周围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视觉系统也会让我们犯错误,这就是视错觉现象,还有一种视觉现象,引起我们心理学家的关注,叫做时间效应。

人类第二大非常有效的感官系统,就是我们的听觉,主要器官是耳朵,那么听觉的输入信息,就包括对声音的频率、音高和音色的分析,这些都要借助我们的听觉系统来欣赏。

人类另外两个有用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嗅觉和味觉,一个是靠着我们鼻子里的嗅球,一个是靠着我们舌头上的味蕾,来对外在的世界产生感受、感应和理解。味觉和嗅觉是紧密相关的,在很多时候,人的舌头,其实不一定能感受到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滋味,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嗅觉来加以帮助。比如说我们在感冒的时候为什么尝不出来食品的味道,是因为我们的嗅觉被屏蔽,使我们很难体会到各种食物的美味。

现在我们心理学家已经知道,人类的这个味觉应该是有四大类:苦、酸、咸、甜。我们对苦味的感觉是最敏感的,其次是酸,再其次是咸味,对甜味的感觉敏感力最低,所以我们有那么多人的吃甜食不知道已经吃了很多,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甜食的敏感是最差、是最少的。现在还有一个学术上的争议就是有没有第五种味觉,这个味觉可以用中国词“鲜”来体会,就是我们煮海带所产生的那种味道。有学者认为我们人应该有这样的一种鲜味,但是还有些学者不承认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器官的存在。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躯体感觉,就是触觉,当被接触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人类的触觉在生存进化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人和动物在六千万年的演化历史过程中间,需要互相支持、互相接触,触觉给我们带来舒适、安全、幸福、快乐的感受。

2 感觉的作用

感觉有什么作用呢?感觉主要是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需要我们自己去感受。如果没有感觉的话,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的体验、什么样的心理的反应。有心理学家还真的做过这样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名字就叫做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告诉了我们没有感觉,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恐怖。

那么有了感觉,我们的生活又会不会变得非常得美好?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发现感觉其实让我们生活的更加愉快、积极、主动。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研究一下人类的触觉对于我们的意义,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他的电话号码,如果你不碰他的话,你成功的概率也许只有10%。但是如果你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轻轻地接触了对方的上肢,你就会得到20%的肯定的回应。同样的是,夫妻之间、父女之间、母子之间、亲人之间,如果有很多的肢体的接触,我们的感情就会变得更加的深刻,更加的有意义。现在我们有些亲人之间、有些夫妻之间,连手都不碰,爱情如何产生,触觉对于我们确实是非常得重要。如果我们要真实的认识世界,仅凭我们的视觉 触觉 味觉 嗅觉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它进行整体的加工。很多情况下,我们的感觉甚至可能是有错误的,比如说昨天晚上我下班回家,我就觉得路上有一个大石头,猛踩刹车,仔细一看不是石头,是阴影,那么这种感觉的刺激误认为是石头,还是需要我们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解释,这种分析、判断、解释和信息的综合,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知觉。

知觉的特性(1)

知觉是我们人脑对刺激物体的整体的观察、感受、整合、加工和解释。感觉和知觉是个什么样的关系呢?一般来讲,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是比较客观的;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间接反映,是比较主观的。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心理学家有过很多的辩论,形成两种加工的方式,也就是我们两种知觉的加工方式,一种是从下而上的加工,一种是从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指对刺激的分析始于感觉受体,然后再上升至大脑和心理的层次。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加工模式。詹姆斯·吉布森

自上而下的加工往往是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和语气,先从较高水平的心理过程来完成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进而形成感官认识。理查德·格雷戈里

知觉相对于感觉,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属性,第一就是它的整体性,知觉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鼓励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多个个别属性的有机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下面我们请大家看一张图,那么你对这个图的认识,就不是一个局部的、分割式的认识,而是一个整体式的认识,这个认识我们心理学家叫做格式塔,Gestalt,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反对构造主义元素学说,行为主义和“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格式塔的心理学认为,我们对感觉信息的加工和组织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个叫做接近律,接近律是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相接近的东西,我们把它容易形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个叫做相似律,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就是相似的东西,我们容易把它认识成为一个整体;

第三个叫连续律,是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就连续的个体,我们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第四个就是相关律,指的是将图形看出一个格式塔而不是部分。有相关系的一些东西,我们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1969年心理学家罗伯特·殷发现,人类的整体的知觉还有一个未知的效应,也就是说在正面看的加工的刺激,我们加工的比较快比较准确,倒置过来以后这个刺激我们就加工的非常得慢,而且非常得不准确,最有名的就是面孔的倒置效应。把我们一个熟悉的面孔倒过来,我们就看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原貌。

知觉的第二个特性是选择性,知觉选择性指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我们不可能对周围所有的刺激进行知觉,我们只能有选择的知觉部分的信息,那么被选择的这部分信息,我们就叫做知觉的对象;那些没有被选择的,就叫做知觉的背景。一般来讲,知觉的对象是鲜明的、具体的、可记忆的;而知觉的背景,经常是被我们忽略的、不鲜明的,就像老师讲课的时候,老师讲的话就可能是大家知觉的对象,老师身后的背景,那么就是知觉的背景。你可能记得我说的话,你不一定记得我周围的这些背景的一些变化。但是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也不是截然不变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其实可以进行互换,我们关注什么东西,它就成为的对象,不关注的就成为了一种背景,比如说著名的两可图,你就可以看见两个不同的事物,而这种现象的形成,就是因为我们不时的变换我们关注的对象和不关注的背景。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的其他的对话或噪音。鸡尾酒会效应是图形—背景现象的听觉版本。

除了选择性和整体性以外,知觉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叫做理解性,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刺激的认识是加以理解、分析、判断,有的时候还要加入自己主观的体验、主观的经验和主观的期望。

下面就请大家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在下面的视频中你会看见一个鱼缸的图形,你看一分钟看看你能记住什么样的东西,你能告诉我刚才的鱼缸中,都有哪些事物,你是看见了鱼缸,还是看见了鱼,你看见了蜗牛没有,你看见了水草没有,你看见了气泡没有。心理学家Nisbett和Masuda他就发现,日本人、中国人往往容易关注鱼缸的背景,而美国人容易关注鱼缸的视觉的对象,他关注的对象就是前面三条大鱼,而亚洲人更加关注大鱼后面的背景的事物。除了鱼缸以外,我们看街景,其实也有知觉的理解性的差异的存在,因为不同经历的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关注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大家看一看日本的街景再看一看美国的街景,这两个街景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你生活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之下,那么你对周围世界街景的注意和理解,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心理学实验,这有两张照片,表现的是机场的情景,你觉得这两张照片照的是同一个机场,还是两个不同的机场?

由于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我们对机场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关注背景,我们就很容易意识到这两个照片,其实照的是两个不同的机场,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对象,我们就不可能意识到,这两张照片,其实照的是两个不同的机场,这种知觉的文化差异,其实反映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表现上,艺术反映的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表述,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人类的艺术表达方式,受到了我们知觉理解方式差异的影响。

知觉的特性(2)

Nisbett和我还有我们的同事,多年来从事的一个工作,就是分析一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差异,我们发现东方人更关注的是事物的背景,而西方人更关注的是事物的对象。我们东方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其实就是充分地挖掘人类对背景的欣赏和理解。我们的长卷技术,我们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和借景,我们的鸟瞰技术、俯瞰技术,从上而下去观察世界的知觉方式(清明上河图),都是我们东方人对背景关注的表现,而西方的艺术,更多的是关注事物的对象,所以他们发明了很多强调对象的表现手段。比如说在很多西方的艺术绘画中间,对象非常的巨大、鲜明,背景往往处理的非常得黯淡甚至根本没有背景。西方人的知觉方式,更多的是采用固定的知觉方式,我们东方人的知觉方式更多的采用动的知觉方式 这就是审美艺术,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心理知觉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在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同的关注度,还可以由另外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来证明,这就是著名的棒框实验。如果你要在右边的框里头,画一个跟左边垂直线一样长的线,你画多长,如果你画得跟左边绝对长度一模一样,那么你就是相对独立的画法,因为你不关注框的大小,但是如果你画的长度相对而言比左边的线要短,因为右边的框比较小,你就受到了框的影响,这就是相对场依存的认识方式。心理学家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做棒框实验的时候,它的长度、画法是不一样的,东方人相对而言受框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的长度线画得比较短,而西方人不受框的影响,所以他的线画得就和左边的一样的长。他们是绝对的认识,我们东方人倾向的是相对的认识。

这一研究最近有神经科学的证据,因为让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进行各自欣赏的表现方式的时候,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的扫描,就会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在自己熟悉的表现方式方面,他使用的认知资源就少。这种知觉的差异,甚至还可以表现在神经的层次上,最近的研究发现,西方人在进行绝对表现方式的时候,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要少,而在进行相对判断的时候,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多;与之相反,我们东方人在进行相对判断的时候,我们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少,而进行绝对判断的时候,我们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多,这就是知觉的理解的文化差异。

知觉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叫做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虽然我们感官感觉到刺激它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的知觉认为它是恒定的、不变的、稳定的,这种恒常性有很多的表现方式: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

形状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像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为什么我们的知觉会有恒常性呢?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它只是一个二维的世界,它是用视网膜平面的方式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我们的大脑理解的是一个三维的世界,所以感觉的二维信息,必须转换成一种三维的信息,那就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现象。

如何在一个二维的信息加工里头,产生出三维的世界的印象?我们心理学家发现,我们经常要用一些线索,主要是有两种线索,一个叫做双眼线索,就是用我们的两个眼睛的视觉的不同,来知觉三维的世界。还有的是。

那么这种能力是怎么产生的,有一个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出了著名的视崖实验,来研究人类的深度知觉,它的形成以及它的表现方式,视崖实验是这么进行的。

视崖实验揭示了人类的深度知觉是一种先天的能力,但是也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深度知觉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在一些从小生长在浓密的热带雨林里头的部落人来讲,他们没有接受过有距离的事物 所以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封闭、狭小、胆怵的,没有这种距离与物体之间关系的经验和印象,如果给他们看有深度知觉的图形,他们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经美丽地表达了眼睛对于我们的意义,他说眼睛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美好的礼物。其实上帝赋予我们的礼物不光是眼睛,我们所有的感官系统,甚至我们的大脑都可以说是美好的礼物,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让我们活得积极、快乐、幸福,这就是感觉和知觉的美妙。

推荐第5篇:3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什么

什么是感觉 我们先讲讲什么不是感觉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间 我们经常用到感觉这个词 但是我们的表达不一定是心理学家所理解的 所研究的 所定义的感觉 比如说有的同学说 我对这个女孩有感觉 其实这指的不是感觉 指的是你的情绪反应 指的是你对她的爱慕

还有的同学说 我对这个事情有感觉 或者说我感觉我对这个事情有感觉 这其实指的也不是感觉 指的是你的意识 是你对这个感觉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感觉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感觉是我们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我们各种感官系统的一种个体属性直接的反应

这是一个很长的定义 我们可以理解成什么是感官系统 什么是感官系统它的一种反应

感官系统从感官的接收信息的方式来讲 应该分成五大感官系统 一个就是视觉系统 一个就是听觉系统 一个叫皮肤触觉系统 一个叫嗅觉系统 当然还有一个叫味觉系统 那么这种感官系统采收了 接收了我们周围世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让我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一个直观的 直接的反映 (对)感官系统的理解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解释 一个是它的信息的来源

康运作,然而由于实验被认为过于残酷,而最后被终止。 感觉剥夺实验告诉了我们没有感觉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恐怖

那么有了感觉 我们的生活又会不会变得非常得美好 心理学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发现感觉其实让我们生活的更加愉快 积极 主动

一个是靠着我们鼻子里的嗅球 一个是靠着我们舌头上的味蕾 来对外在的世界产生感受 感应和理解

味觉和嗅觉 其实是紧密相关的 在很多时候 我们人的舌头 其实不一定能感受到事物的各种各样的滋味 这个时候需要我们的嗅觉来加以帮助

比如说我们在感冒的时候 为什么尝不出来食品的味道 是因为我们的嗅觉被屏蔽 使我们很难体会到各种食物的美味 现在我们心理学家已经知道 人类的这个味觉应该是有四大类 苦 酸 咸 甜 我们对苦味的感觉是最敏感的 其次是酸 再其次是咸味 对甜味的感觉敏感力最低 所以我们有那么多人的吃甜食不知道已经吃了很多 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甜食的敏感是最差 是最少的

现在还有一个学术上的争议 就是有没有

一般来讲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是比较客观的 而知觉呢 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间接反映 是比较主观的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心理学家有过很多的辩论 形成两种加工的方式 也就是我们两种知觉的加工方式 一种是从下而上的加工 一种是从上而下的加工

(詹姆斯·吉布森)自下而上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对刺激的分析始于感觉受体,然后再上升至大脑和心理的层次。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的一种加工模式。

(理查德·格雷戈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上至下的加工往往是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和预期,先从较高水平的心理过程来完成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进而形成感官认识。 知觉相对于感觉 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属性

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还有的就是相关律 有相关系的一些东西 我们容易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音。鸡尾酒会效应是图形--背景现象的听觉版本。

但是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也不是截然不变的 在特定的情况下 我们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其实可以进行互换

我们关注什么东西 它就成为的对象 不关注的就成为了一种背景

这两个街景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你生活在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之下 那么你对周围世界街景的注意和理解 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心理学实验 这有两张照片 表现的是机场的情景

比如说著名的两可图 你就可以看见两个不同的事物 而这种现象的形成 就是因为我们不时的变换我们关注的对象和不关注的背景

除了选择性和整体性以外 知觉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叫做理解性 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刺激的认识 是加以理解 分析 判断 有的时候还要加入自己主观的体验 主观的经验和主观的期望

知觉理解性:知觉理解性就是人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记录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你觉得这两张照片照的是同一个机场 还是两个不同的机场 由于我们的理解不一样 我们对机场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关注背景

下面啊 就请大家看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在下面的视频中你会看见一个鱼缸的图形 你看一分钟看看你能记住什么样的东西

我们就很容易意识到这两个照片 其实照的是两个不同的机场

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对象

我们就不可能意识到 这两张照片 其实照的是两个不同的机场

你能告诉我刚才的鱼缸中 都有哪些事物 你是看见了鱼缸 还是看见了鱼 你看见了蜗牛没有 你看见了水草没有 你看见了气泡没有

心理学家Nisbett和Masuda他就发现 日本人 中国人往往容易关注鱼缸的背景 而美国人容易关注鱼缸的视觉的对象 他关注的对象就是前面三条大鱼 而亚洲人更加关注大鱼后面的背景的事物 除了鱼缸以外

我们看街景 其实也有知觉的理解性的差异的存在 因为不同经历的人 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关注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大家看一看日本的街景再看一看美国的街景

这种知觉的文化差异 其实反映在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表现上 艺术反映的就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表述 心理学研究发现 我们人类的艺术表达方式 受到了我们知觉理解方式差异的影响

知觉的特性(2)

Nisbett和我 还有我们的同事 多年来从事的一个工作 就是分析一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的差异 我们发现东方人更关注的是事物的背景 而西方人更关注的是事物的对象

我们东方的艺术表现手段 很多其实就是充分地挖掘人类对背景的欣赏和理解 我们的长卷技术 我们苏州园林的移步换 景和借景 我们的鸟瞰技术 俯瞰技术 从上而下去观察世界的知觉方式 都是我们东方人对背景关注的表现

而西方的艺术 更多的是关注事物的对象 所以他们发明了很多强调对象的表现手段 比如说在很多西方的艺术绘画中间 对象非常的巨大 鲜明 背景往往处理的非常得黯淡甚至根本没有背景

西方人的知觉方式 更多的是采用固定的知觉方式 我们东方人的知觉方式更多的采用动的知觉方式 这就是审美艺术 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心理知觉的文化差异

东西方在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同的关注度 还可以由另外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来证明 这就是著名的棒框实验

虽然我们感官感觉到刺激它是不断变化的 但是我们的知觉认为它是恒定的 不变的 稳定的

知觉恒常性: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这种恒常性有很多的表现方式 一个叫做大小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对物体大小的

如果你要在右边的框里头 画一个跟左边垂直线一样长的线 你画多长

如果你画得跟左边绝对长度一模一样 那么你就是相对独立的画法 因为你不关注框的大小

但是如果你画的长度相对而言比左边的线要短 因为右边的框比较小 你就受到了框的影响 这就是相对场依存的认识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 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做棒框实验的时候 它的长度 画法是不一样的

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像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东方人相对而言受框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的长度线画得比较短 而西方人不受框的影响 所以他的线画得就和左边的一样的长 他们是绝对的认识 我们东方人倾向的是相对的认识 这一研究最近有神经科学的证据 因为让东方人和西方人 在进行各自欣赏的表现方式的时候 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核磁共振的扫描 就会发现东方人和西方人 在自己熟悉的表现方式方面 他使用的认知资源就少

这种知觉的差异 甚至还可以表现在神经的层次上 最近的研究发现

还有一个叫颜色恒常性

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的变化,嘁知觉映像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征。 另外一个叫做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为什么我们的知觉会有恒常性呢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眼睛 它只是一个二维的世界 它是用视网膜平面的方式接受外界的刺激 而我们的大脑理解的是一个三维的世界 所以感觉的二维信息 必须转换成一种三维的信息 那就会出现很多意外的现象

如何在一个二维的信息加工里头 产生出三维的世界的印象 我们心理学家发现 我们经常要用一些线索 主要是有两种线索

一个叫做双眼线索 就是用我们的两个眼睛的视觉的不同 来知觉三维的世界 还有的是单眼的线索

西方人在进行绝对表现方式的时候 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要少 而在进行相对判断的时候 他所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多 与之相反 我们东方人在进行相对判断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少 而进行绝对判断的时候 我们需要的认知资源就要多 这就是知觉的理解的文化差异 知觉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叫做恒常性

双眼线索:双眼线索是双眼共同提供视空间深度知觉的线索,强

调双眼的协调活动中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用。

度的线索,包括视觉对象的相对大小、遮挡等。

那么这种能力是怎么产生的 有一个心理学家吉布森 设计出了著名的视崖实验 来研究人类的深度知觉 它的形成以及它的表现方式 视崖实验是这么进行的 单眼线索:单眼线索是可以单凭一直眼睛即可利用的用于感知深其他的研究者利用由埃莉诺·吉布森和理查德·沃克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视崖。有机玻璃板的一面是涂有颜色的浅侧,另一面是透明的深侧,在下面有一张花格布,造成一种会掉下去的幻觉。“过来,卡梅伦”,这个刚回爬的男孩将穿过深侧,“你能过来吗?”“哦”“好样的”“好孩子”“卡蒂,你在所什么?你能爬过来的”“来这里”这个已经会爬一个月的婴儿将不会爬过去,视崖被用来研究深度知觉以及恐惧感发展,从八个半月开始,儿童将不会穿过视崖。这种新的对视崖的高度的恐惧情感可能是由爬行的新经验获得的。

视崖实验揭示了人类的深度知觉 是一种先天的能力 但是也有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类的深度知觉也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一些从小生长在浓密的热带雨林里头的部落人来讲 他们没有接受过有距离的事物 所以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非常封闭 狭小 胆怵的 没有这种距离与物体之间关系的经验和印象

如果给他们看有深度知觉的图形 他们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 曾经美丽地表达了眼睛对于我们的意义 他说眼睛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美好的礼物

其实上帝赋予我们的礼物不光是眼睛 我们所有的感官系统 甚至我们的大脑都可以说是美好的礼物

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有声有色 让我们活得积极 快乐 幸福 这就是感觉和知觉的美妙



推荐第6篇:感觉、知觉、注意、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知识的源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的分类:根据刺激物的来源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的不同,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

内部感觉:指受机体内部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它包括运动感,平衡感、肌体感觉等。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和感觉阈(yu)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

一、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指间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适应 :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某以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感觉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产生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一种感受器)。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觉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它感受器的影响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它的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比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他的听觉更加敏锐)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联觉。如红色给人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对象(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不同来划分)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

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以及方位知觉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的速度或者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发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

似动知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似动只觉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动景运动:当有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的剑客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叫做动景运动,也叫最佳运动。如:动画、电影、电视的制作原理。(;两静相继出现)

诱发运功: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浮云是运动的。(一动一静同时出现)

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香烟或者烟头,并注视这个光点,你看到光点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的。(一静) 运动后效:注视飞速运动的火车后再看周围的树木,树在往相反的方向运动(一静一动先动后静)

4.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晕轮效应: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的品质,特征的知觉。

刻板印象:对社会上各类人的固定看法,或者对人概括化的看法。刻板印象潜在人的意识之中。

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营影响。 光环效应

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和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的特性。的那个人在注意某一件事物的时候,往往伴有情感情绪的体验,还有意志活动的参与。

注意的特点: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

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种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没有预定目的的意志和努力的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作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原因:客观刺激物的刺激的特点(强烈、新异,变化,对比,起指示作用的刺激)和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主体的知识经验)(窗外的而歌声)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目的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四个方面:对活动目的的了解,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合理组织活动,排除内外干扰。(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电脑打字盲打)

有意后注意是有意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他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由有意注意发展而来的更高级的注意,它是人所特有的注意形式。 注意的品质特性: 注意广度、范围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转移

推荐第7篇:感觉和知觉

感觉和知觉

1 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种类: A 外部感觉 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

Eg: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 温觉 冷觉 痛觉)

B 内部感觉 身体内部刺激引起

Eg:运动觉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饿、胀、渴、窒息、性、疼痛)

2 感觉性:感觉器官对是以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阈限量低,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感受性高)

↓→

so 感受性 与感受阈限 成反比 eg:嘈杂环境 阈限高,感受性低

{Ps:一个感觉器官只对一种刺激最敏感,一种刺激能引起某一感觉器官最敏锐的感觉,

这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合刺激} 感觉阈限种类: A 绝对感觉阈限 →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 绝对感受性

↓→ 是一个范围 最小刺激强度(下限) 最大强度(上限)

B 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 j.n.d)→ 差别感受性

↓→ 一个人察觉到的差别越小,差别感觉性越高

3.德 韦伯定律 费希纳

公式: ▲I = I / K (▲I → 差别阈限 I → 原刺激强度 K → 常熟)

感觉现象

1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A 光适应 (快):一两分钟

B 暗适应(慢):30-40分钟

保护暗适应 → 戴红色眼镜(波长620纳米) → 视紫红质不会分解

2 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A 正后像 与刺激物性质相同 eg:灯亮 → 灯灭 → 视觉形象亮的灯 B 负后像 与刺激物性质相反 eg:红色 → 蓝绿色(彩色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 后像持续时间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3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是感受性发生变化

A 同时对比:两种感觉同时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eg:红花绿叶

B 相继对比:两种感觉先后发生所形成的对比 eg:先苦后甜 4 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

Eg:看见蓝色 → 蓝色(视觉) 感到清凉)

PS:在有些人身上产生的联觉在别人身上不存在,这个现象很特殊,而且长大后会消失

各种感觉 视觉(枕叶)

1 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光波)在380mm--780mm之间

2 视网膜: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三层,最外边一层的视细胞层是直接接受

光刺激的感受器(视神经 → 大脑皮层枕叶后端)

3 视细胞层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A 椎体细胞(明视觉器官)→ 中央窝 → 强光下起作用 → 分辨物体细节 颜色

B 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 视网膜边缘 → 对弱光敏感 → 分辨明暗 轮廓

4 颜色包括:彩色 非彩色

A 彩色:色调 取决于光的波长,长波的红→ 短波的蓝紫

明度 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光越强,越明亮

饱和度 取决于彩色中灰色所占比例,灰色比例大,饱和度小(所有颜色都有灰)

↓→ 三棱镜从太阳分出来的彩虹 是最纯的颜色 饱和度百分比 B 非彩色:灰色 无色调,饱和度为0,只有明度 明度:黑 → 白

5 视觉缺陷的人靠明度差别来辨认颜色

造成原因:隔代遗传、隐形基因 听觉(颞叶)

A 16--20000HZ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

100--4000HZ的声波最敏感 老年人对声音的丧失是高频声音 次声

超生>2000HZ

B 听觉特点:

心理量

物理量

音调

声波频率

响度

声波幅度

音色

声波波形

平衡觉(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的平衡状态

过于敏感者出现:晕车现象 运动觉(动觉):肌肉、筋腱、关节中 机体觉(肌体觉):内脏感觉

痛觉: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放射性现象)

皮肤痛

对肌体有保护性作用(具生物学意义)、最难适应、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及环境影响

知觉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协同的结果、受个人知识经验影响)

基本特性

A 整体性 各部分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来反映

(整体性、连续性、相似性、接近性)

B 选择性 有选择地感觉外界物体(两可图形:对象与背景的变化)

C 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

D 理解性 用过去经验加以解释,用词揭示

种类

A 大小知觉

B 形状知觉

C 方位知觉

D 距离知觉(深度知觉)

双眼线索:双眼视差 → 立体电影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视觉运动的错觉:似动现象

诱导运动

自主运动

错觉: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知觉有固定的倾向

行重错觉( 视觉之“形”而影响到肌肉感觉之“重” )

视听错觉(画面中声音及其发声体形象同时呈现并同时消失)

倒飞错觉(飞行员在空中丧失了对自身飞机与飞行环境的识别能力)

推荐第8篇:感觉和知觉 练习题

感觉和知觉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错觉

4、差别感受性

5、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6、知觉的理解性

7、知觉的恒常性

8、知觉的选择性

9、知觉的整体性

10、时间知觉

二、填空题:

1、感觉是人脑对()于感觉器官事物的()的反映。

2、我们一般把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分为两在类()和()。

3、并不是任何刺激物都能够引起人的感觉,要使感觉产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和()。

4、能够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叫做()。

5、人能够觉察出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叫做()。

6、各种分析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

7、某个分析器刚刚能够觉察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

8、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存在着()关系。

9、在一系列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叫做()。

10、是指()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联觉并不会引起()的变化。

11、()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的深入和发展出,()作为知觉的组成成份存在于知觉中。

12、知觉的产生极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并受人的兴趣、需要、动机,()和()等各种心理特点所制的。

13、时间知觉的指()。

14、运动知觉是指()。

15、错觉是指()。

16、知觉的理解性受个人的()、()、()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7、知觉恒常性大多数表现在发下几个方面:()、()、()和()。

三、判断题:

1、盲人的听觉特敏感是先天形成的。()

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任何对象的知觉映象永远不变。()

3、感觉的相加等于人的知觉。()

4、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5、只要有感觉器官,感觉就可以产生。()

6、感觉只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因而并不十分重要。()

7、眼睛是视分析器,耳朵是视分析器。()

8、感觉的一切心理现象的源泉,是人的意识和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

9、感受性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正比的关系。()

10、某种感觉丧失后,可由其它感觉来弥补。()

11、理解性的基本特征是语词把事物标志出来。()

12、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是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13、感觉和知觉往往是同时产生的,所发人们很难获得单纯的感觉。()

14、人的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因一时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四、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巧玲珑,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A、越强B、越弱C、一样D、呈正比

6、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联觉D、继时对比

7、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彩色对比

8、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A、继时对比B、同时对比C、感觉对比D、彩色对比

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的过程。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

10、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C、视觉D、色觉

1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

12、对联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13、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4、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

15、一支白粉笔,无庥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6、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7、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18、被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的倾向。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

19、人的判断时间间隔精确性方面的时间知觉的能力称为()。A、时间知觉B、生物钟C、时间估计D、时间错觉

20、人的预定目的、有计划、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较为持久的知觉称为()。A、观察B、认识C、观察力D、知觉的理解性

五、分析题:

1、万绿丛中一点红。

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5、将一根木棒的一截入水中,看起来木棒弯曲了。

6、吃了甜糖以后,吃桔子格外酸。

7、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

8、同样听一个报告,本行的专家与对这个地球知道很少的人,所得到的收获就截然不同。

9、强光照射下的煤块的亮度远远大于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人们仍把煤块知觉为黑色,把粉笔知觉为白色。

10低年级学生常混淆相似的数字和相似的文字如把6看成9,把“折”看成“析”等。

六、简答题:

1、什么是感觉?它具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感觉阈限?怎样测定人的感觉阈限?

3、什么是感受性?它与感觉阈限存在着什么关系?

4、什么是感觉对比?

5、什么叫适应,什么叫暗适应和明适应?

6、什么叫联觉

7、知觉具有哪些种类?

8、知觉有哪些特征?

七、问答题:

1、什么是知觉?它和感觉什么联系的区别?

2、什么是观察和观察力?良好的观察应具备哪些条件?

3、如何利用知觉的选择性组织好教学?

4、讨述感觉规律在教学中的作用?

5、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推荐第9篇: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复习,了解感觉的概念及种类,正确理解感受野与特征侦察;熟悉知觉的概念与分类,能根据具体事例来正确区分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大小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错觉(大小错觉、方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线条长短错觉)的种类;正确理解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观察的概念及其品质;掌握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感觉适应、对比现象,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运用;能联系实际综合分析与掌握良好观察力的培养方法。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认识过程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若干阶段。感觉属于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感觉是关于客观事物最原始的心理信息,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二)感觉的分类

划分感觉种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

1.从刺激的来源分,感觉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外受感觉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如饥饿觉、渴觉、内脏痛觉等。人身体外部的事物属于客观存在,人的机体对于人的意识来说也是客观存在,因此人对自己机体这个客观存在也有感觉。例如,人的肠胃收缩时,人对这种刺激也会产生相应的饥饿觉或内脏痛觉。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本受感觉是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

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又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视觉是对电磁波(光波)的反映。听觉是对机械振动(声波)的反映。温度觉是对热(即温度)的反映;味觉、嗅觉是对化学刺激的反映。如气味、味道等。

(三)感受野与特征侦察

20世纪60年代后期,研究者采用微电极技术研究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加工,发现,当呈现某种特定刺激的同时,可记录到感觉神经通路及大脑皮质各水平上单个神经细胞的放电现象。据此,可揭示该神经细胞所管辖的刺激区域。这个区域称为该神经细胞的感受野,而每个神经细胞的感受野都具有侦察特定特征的功能,所以亦称为特征侦察器。

现已发现,作为视觉特征侦察器的大脑相应皮层细胞可分为三类:一是简单细胞;二是复杂细胞;三是超复杂细胞。

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

客观事物具有各种属性并由各个部分组成。当它们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对其各种属性或各组成部分的认识,一般不是把单个属性或某个部分孤立地加以反映,而是把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综合起来,对事物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事实上,人首先通过感觉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人所处的某种活动状态的信息。生活中,由于物体的个别属性并不是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因此,人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作为事物的一个方面而与整个事物同时被反映的。如,一朵玫瑰花放在眼前,人们不仅看到花的颜色,还嗅到花香;不仅看到花瓣,还看到花蕊、花托。花的颜色、气味及各部分在人脑中产生的是关于这朵玫瑰花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知觉和感觉一样,都属于感性认识阶段,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知觉作为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一方面是由于事物的各种属性与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就是相互联系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人的实践使人认识到某些刺激是连带发生、连带运动变化或连带消失的,因而就把这些连带着的刺激组织起来,把无连带关系的刺激区别开来。

(二)知觉的分类

知觉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可以把它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即形状、大小、距离、立体、方位等的知觉。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等。

(1)形状知觉。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各部分排列组合的反映。形状知觉主要是靠视觉、触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2)深度知觉。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

(3)大小知觉。大小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的空间尺寸的反映。

(4)方位知觉。方位知觉是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方位知觉有上下、左右、前后三维。

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必须依赖一些媒介,即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

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 引起的知觉,即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真正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人的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2)似动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4.错觉。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各种错觉现象中,视错觉表现得最明显,其中几何图形错觉研究得较多。明显的几何图形错觉有以下几种:(1)大小错觉(2)方向错觉(3)线条弯曲错觉(4)线段长短错觉

除几何图形错觉外,形重错觉、方位错觉表现得也较明显。错觉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迄今仍未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二节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个重要规律是感受性变化。人的各种感觉器官都有其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称为感受性。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人的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受性通常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又分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就是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太弱的刺激人们常常感觉不到。那种刚刚能感觉到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它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即绝对感受性低意味着需要很强的刺激才能引起感觉,表现为该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较高。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用公式表示为:E=I/R

在公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阈限的值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而且人的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是不同的。不同个体的绝对感觉阈限也有差异,而且感觉阈限也会因机体健康状况或机体生理状况及一些其他心理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处于绝对感觉阈限以下的刺激,虽然未被人感觉到,但并不等于人的机体无反应,一般来说,绝对感觉阈限以下的阈下刺激也能引起一定的生理反应,只是这种生理反应没有被人感觉到。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差别的感觉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亦成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兼物理学家韦伯曾系统地研究了触觉的差别阈限。发现为了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增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来的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 K=△I/I

公式中,I代表原刺激量,△I代表此时的差别阈限,K代表常数。这个公式叫韦伯定律。

费希纳在韦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

3.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定律。19世纪60年代初,费希纳根据等距量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对数定律。

20世纪60年代初,斯蒂文斯又根据比例量表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符合幂定律。

这两个定律各有其实验依据,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因此这两个定律都不是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普遍定律变化而变化。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1.适应。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刺激的变化,机体的感受性需要调整。这种调整就是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一切感觉领域内,如古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适应现象一般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但视觉的暗适应是感受性提高。视觉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或照明停止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感受性变化。这一过程就是暗适应的过程。它是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我们的眼睛会感到外面的光线太强,不得不眯起眼来以免受强光的照射,此时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稍过一会就能逐渐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明适应过程表现为对光越来越不敏感,感受性逐渐降低。

2.对比。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它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到红色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绿色。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叫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小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会觉得水也甜 .

3. 感受性的练习。 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这种感受性提高现象在职业训练中是常见的。如染色工人通过练习可从最初分辨几种色调而发展到分辨40~60种色调;如商店里卖糖果的售货员用手抓糖,其对糖的重量掂量比较准确。这是因为长期的职业工作训练使他们的重量的差别感受性提高了。

二、知觉的基本规律

知觉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知觉的四个基本特性之中,知觉的基本特性是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所谓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背景。当做知觉对象的事物或现象,常常是在现实生活中所要对待的刺激,并将它们从知觉背景中优先清楚地反映出来。作为知觉背景的各种刺激常常未被知觉或被模糊地知觉。

人的知觉选择性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为人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课堂上存在多种莉激,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讲述、演示的实验清晰地反映出来,而把黑板、墙壁、讲台、教室内其他声音等作为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调换。如当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突然有一学生将自己的文具盒掉到地面发出一个较响的声音时,声音就变成了学生知觉的对象,而教师的讲述及演示实验就成为了知觉的背景。

知觉选择性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利用它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再如在校园建设中,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可突出教育内容。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理解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知觉理解性主要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实践活动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具有相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同一个对象时,对它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例如,一张新产品设计图纸,专业人员既能知觉到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又能理解整张图纸的内容和意义;而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只能说出图纸中的构成成分,不会理解图纸的内容和意义。

语词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词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而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三)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人们把事物各部分属性综合起来,从而能够整体地把握该事物。知觉的整体性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复合刺激物。事物的不同部分或属性,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是不相同的,它们对整体性知觉的影响也就不同。强的、关键性的部分对知觉的整体性起决定作用。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

1.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人的颜色知觉映像仍然相对稳定。即尽管物体照明的颜色改变了,我们仍旧把它知觉为原先的颜色。例如,不论在黄光照射下还是蓝光照射下,我们总是会把一面国旗知觉为红色的。

2.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对物体大小的知觉映像,不因距离远近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一个人从我们面前走向远处,尽管他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变化,但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当距离逐渐增加时,我们没有把原物看得越来越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

3.亮度恒常性。亮度恒常性是指物体的照明度虽改变,但人仍倾向于对它的表面亮度知觉不变。例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它都是黑的。

4.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人观察物体的角度虽发生变化,但仍倾向于把它知觉为同一形状。如,平视桌面上的一本书与斜视桌面上同一位置的同一本书,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形状虽有不同,但人对书的形状知觉却仍然保持不变。

知觉恒常性不仅表现在视知觉上,还表现在其他知觉中,如方位知觉恒常性、声音听觉恒常性等。知觉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第三节观察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复感知的过程。为使观察更细致、更全面,在观察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观察后还要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是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特别是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教育活动都不可缺少。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具有特殊意义。

二、观察的品质

人的观察存在着显著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上。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人的观察力不仅发展水平不同,观察的类型特点也不同。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观察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与选择性。观察的目的性不仅表现为知觉始终围绕着总的观察目的的展开,还表现为观察进行过程中总的观察目的的分解与具体化。观察目的越明确、具体,观察就越迅速,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2.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要做到客观地观察事物与现象,必须自觉排除各种主观因素的干扰,特别是某些定势的消极影响。

3.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与观察精细性相对立的不良观察品质,是观察时的马虎大意、粗枝大叶。精细知觉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的特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应指出观察的精细性与把握事物的全貌是不矛盾的。一个观察力较强的人,既能善于观察事物的全貌,又能觉察到事物的细微特征。

4.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能够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观察敏锐性与精细性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力品质。

三、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③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④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⑤学会做观察记录;⑥观察后的归纳、总结;⑦培养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等;⑧教会他们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考试评价目标】

一、选择题:

1.皮肤感觉属于

(

)

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2.饥饿觉属于

(

)

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3.动觉属于

(

)

A.外受感觉

&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4.从明亮处到黑暗处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是

(

)

A.绝对感受性

&明适应

C暗适应

D.对比

5.吃糖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是感觉中的

(

)

A.适应

&同时对比

C继时对比

D.差别感受性

6.视觉属于

(

)

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7.内脏痛觉属于

(

)

A.外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内受感觉

D.感受性

8·一条直线的中部被遮盖住了,看起来其两端就不再像直线了,这属于

(

)

A.大小错觉

B.方向错觉

C线条弯曲错觉

D.线段长短错觉

9.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

(

)

久嗅觉

13-皮肤温度觉

C触压觉

D.痛觉

lO·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 (

A.感觉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心理量

11.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

(

)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

12.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

)

)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1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14.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15.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

)

A.形状知觉

B.距离知觉

C方位知觉

D.空间知觉

16.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对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

(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大小知觉

17.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

A.似动知觉

B.动景知觉

C.真动知觉

D.自主知觉

18.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是按照(

)原理制作而成的。

A时间知觉

&真动知觉

C似动知觉

D.错觉

19.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0.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

(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1.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

)

A.知觉整体性

&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2.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23.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特性。

A.整体性

R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

l A 2.C 3.B 4.C 5.C 6.A 7.C 8.B 9.D 10.C

11.D 12.C 13.A 14.B 15.D 16.A 17.C 18.C 19.A 20.C

21.D 22.D 23.B

二、填空题:

1.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2.从承受的角度来分,感觉可分为____感觉,内受感觉、____感觉。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中的____现象。

4.知觉可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____知觉。

5.空间知觉可分为____、____知觉。

6.____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7.感受性通常是用____来度量。

8.绝对感觉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____关系。

参考答案:

1.感觉2.外受;本受3.适应4.运动5.形状;大小;深度;方位6.整体性7.感觉阈限8.反比

三,名词解释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受性:是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感觉阈限:是指持续一定的时间并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刺激量,它是对感受性的度量。

4.知觉的恒常性:是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然相对不变。

5.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7.知觉的整体性:它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8.观察:是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9.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10.外受感觉:即接受身体外部的刺激,对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内受感觉:是人对机体内的刺激即身体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反映。

12.本受感觉:就是运动觉或动觉,它接受的刺激是人在运动时肌肉的活动情况。

四、简答题:

1.知觉的选择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

(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3)在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2.知觉的理解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同,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果,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3.知觉的整体性及影响因素是什么7在教学中如何利用7

答:(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把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2)在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知觉时,客观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强的部分所起的作用,要大于弱的部分。对象中强的部分决定知觉整体性的特点,而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3)在教学中,由于知觉的整体性和物体组成部分的强和弱有关,因此,我们应防止事物弱的部分被掩盖,加强学生清晰反映事物整体的能力。

4.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有:

(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品质。

(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4)观察的敏锐性,它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5.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答: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应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与技能;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局部容易忽略的综合型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

(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 (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5)学会做观察记录;

(6)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7)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

(8)教会学生自觉养成观察习惯。

6.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五、论述题:如何根据知觉基本特征.促进教育、教学效果。

答:《大纲》第四章中知觉的四个基本规律。

推荐第10篇:设计心理学 感觉与知觉讲稿

第二讲 感觉与知觉(4学时)

第一节 感觉

教学内容: 提问导入:

1、人的感觉有哪些?(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

2、能否把五感感觉同时运用到设计当中?

2.1、感觉

举例说明感觉是人对外界刺激即时、直接的反映。区别于知觉。 2.2、阈限

1、什么是感觉阈限?

感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感受性,引起人们感受性的不仅要有外界的刺激,而且刺激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比如我们感觉不到落在皮肤上的尘埃,看不到远处微弱的灯光,听不到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阈限是使个体产生感觉的刺激水平。

阈限有两种表现形式:绝对阈限与差别阈限。举个例子,在座的同学对辣的感受性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有些同学来说,一滴辣椒油就能感觉到辣这个感觉,而对于另外一些同学来说,一勺辣椒油才能感觉到辣。一滴辣椒油与一勺辣椒油就叫绝对阈限。一滴就能感觉出来,说明你的感受性很强,感觉的阈限就很低,因为他的感觉很敏感。一勺才能感觉出来,说明感觉性很差,感觉阈限就高。如果变化刺激程度,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只有刺激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一个差别感觉。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感觉变化的事物属性的最小差异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2、阈限的基本规律 ——韦伯定律:

外界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所能觉察的强度的最小差别,和背景强度成正比,标准刺激越强越大,则达到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增量越大。

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在A实验中大约68%的人会换一家商店去购买,B实验中大约29%人会愿意换一家商店去购买。同样都是5元的差价,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呢?原因很简单,虽然两种实验中购物者实际节省的都是5元,但是在A中,5元相对于价格总额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在B中,5元相对于价格微不足道。

这就是营销学中著名的韦伯定律: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与基础价格的水平有关,购买者对价格的感受更多地取决于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 根据韦伯定律,购买者对价格变化的感受更多的取决于变化的百分比,而非变化的绝对值;并且在产品价格之上之下各有一个界限。将价格调整至价格之外容易被购买者觉察到,而在界限之内调整却往往被购买者所忽视。

再如,我们经常喝的雀巢咖啡,以前是小袋包装的(14克每袋),10袋是11元左右吧,现在也是这么多钱,但是换成小条包装的(13克每条)。其实也涨价了,但是我们消费者没怎么感觉到而已!还有就是去我楼下餐馆吃饭,以前宫保鸡丁一份一大盘,现在虽然没有涨价,但是盘子小了一些,其实也是涨价,只是我们不怎么觉得而已,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啦!

再如在亲子关系中,子女习惯了父母对他(她)们的爱,对他们的好,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有一天不对他们好了,他们就觉得怨恨!我说个例子: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让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韦伯定律”在操纵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从韦伯定律中读出生活智慧 :学会感恩,学会雪中送炭

3、差别阈限在产品设计中有很多应用,以下从价格策略、包装策略、品格策略、促销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见ppt)

第二节 视觉

视觉是人类最复杂、最重要的感觉。

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图示)

1、颜色视觉

1)杨格-赫尔姆霍兹理论三原色理论

人的眼睛具有三种类型的颜色感受器,能对红、绿、蓝三种色光产生基本感觉,其他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加减混合得到的,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获得白光 。 2)拮抗加工理论

所有的视觉体验产生于三个基本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拮抗成分,红绿、黄蓝、黑白,也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之间具有拮抗作用,当一个成分疲劳或过度刺激,就会增加拮抗成分的相对作用。

视觉后像(现场试验、讨论)

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sensory aftereffect)。感觉后效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像(after-image)。

视觉后像是指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一短暂的时间的现象。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

2、明度视觉

1)明度是对照射在视网膜上的一定强度的光的感受,它受到两个要素的影响,一是眼睛的适应状态,二是光的强度。(图例) 2)锥体细胞(cones)和杆体细胞(rods)

锥体细胞是人的彩色感受器,随着光量的增加,锥体细胞开始发射神经信号。人对颜色的感知是因为我们有三类锥体细胞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感知的结果。即对颜色的感知是光源,物体和观察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准确的说是视觉最敏感区域,此处对光的感觉最精细、最敏感,分辨率最大。至于杆体感受明暗显然感受性较粗糙,杆体细胞在光线较暗时活动,有较高的光敏度,但不能作精细的空间分辨,且不参与色觉。(图示)

3)光适应和暗适应

由于以上两种细胞要进行功能交换造成的。

4)眩光”(glare):当人的视野中物体与背景间的亮度对比过大时,就会造成视觉不适或能见度(visibility)下降,这也是人机工程学常谈到的“眩光”。 (图例)

3、运动视觉

1)运动视觉是感觉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视觉。

2)人们对物体空间移动的信息有两种不同的视觉途径:网膜-映象系统和头眼系统。(图示)

3)动画中的人物,常常本身并没有在画面中运动,而仅凭借其原地动作,以及背景的移动,使人产生向前运动的感觉。(图例)

4)视觉暂留

是指人的视觉存在一定惰性,不能立即根据外在刺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闪烁率大于每秒50次的光就感觉是稳定的光源了。而动画每秒

24帧左右画面就可让人产生动感。

4、设计中运用视觉原理 1)锻炼视敏性

如对尺度、色彩、相互关系的敏锐捕捉。 2)强调视觉优先

人获取信息的80%来源于视觉,因此,设计中应树立视觉优先地位,同时也不可忽略其他感觉带给人的设计优势。 3)适度打破视觉习惯,强化视觉冲击力。

首先,设计师自身要从独特视角关照生活;其次,是突破受众的视觉惯性,强化视觉冲击力。

三、其他感觉

1、听觉

1)听觉形成过程:

振动—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图示,结合听觉器官解剖结构)

2)设计中运用听觉原理:

A 减小噪音、优化听觉感受。

B 与其他感觉尤其是视觉的协调配合。(举例说明:视听通感)

2、触觉

设计中运用触觉原理:

A 合理利用材质特性,以满足功能需求。 B 不同的触感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材质对比)。

C 与其他感觉尤其是视觉的协调配合。(举例说明:视触通感)

3、嗅觉与味觉

设计中运用嗅觉与味觉原理:

A 嗅觉味觉感受可大大促进受众对产品的喜好。

B 与其他感觉尤其是视觉的协调配合。(举例说明:电影《功夫熊猫》随影票赠送的卡片,按提示剐蹭指定位置,会有气味散发;视味通感等)

讨论:能否把五感感觉同时运用到设计当中?

结论:理论上可以,具体方法有:A、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但要做到主次分明,综合艺术(如电影艺术)中运用较多;B、有效利用联觉(下一节精讲);C、不能为五感而五感,要从设计理念出发进行有机组合,避免造成设计过度。

总结:生理与心理密切相关,二者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感觉是人关照外部世界的第一步,人的很多知识经验来源于感官的接受,设计师对感觉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认识设计师和受众心理。本课程对五感进行了独立的讲解,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互不相关,以上感官之间是有通道连接的,指所谓的通感现象,我们在后面的设计应用课程中会分析。

作业:

在你所学的设计门类,找到2个利用错觉或避免错觉的案例,加以说明。

第11篇: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知识考点 P42

一、单项选择题: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2.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的肌动觉属于(D )

A.远距离感觉 B.外部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内部感觉 3.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 C )。

A.视觉 B.听觉 C.感觉 D.知觉

4.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B )。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5.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6.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B.明适应 C.不适应 D.知觉适应

7.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时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叫( C )。

A.明适应 B.光适应 C.暗适应 D.不适应 8.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后效 9.味觉属于( C )。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 1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11.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是多少赫兹?( C ) A.20—2000 B.200—2000 C.20—20000 D.200—20000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叫( B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想像 13.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14.双眼视差是( B )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 B.深度 C.运动 D.所有

15.看见一面红旗时,人们立刻能认识它的心理活动是( C ) A.视觉 B.色觉 C.知觉 D.感觉

16.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C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主观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8.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A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9.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20.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21.把煤放在日光照射下,把白粉笔放在阴影里,尽管前者反射的光比后者更多,但看起来依然是煤较黑,粉笔较亮,这是( C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颜色恒常性 D.知觉的组织性 22.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______来说明的。( D ) A.强弱 B.高低 C.轻重 D.大小

23.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什么概念来表示?( A ) A.感受性 B.刺激强度 C.知觉 D.感觉

24.当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时,是否看得出四周远处有微弱光亮借以辨别方向,反映了这个人的______的高低。( C )

A.视觉适应力 B.视觉差别感受性 C.视觉感受性 D.视知觉

25.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6.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7.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 C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8.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 29.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叫( A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30.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31.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 C )关系。

A.正比 B.同比 C.反比 D.对比 32.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的大小( D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正相关关系 C.无关 D.成反比例关系 33.重量感觉阈限值的大小与相应的重量感受性高低之间的关系成( B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常数关系 D.对数关系 3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B )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成准比例 35.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 C )越大。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强度 36.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 )。

A.色调 B.亮度 C.饱和度 D.中和色 37.位置学说不能解释( C )。

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 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38.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C )。

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波

39.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 A ),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B.强度越接近C.频率相差越大 D.音色相差越大 40.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 C )(200610) A.声音的混合 B.声音的起伏 C.声音的掩蔽 D.拍音 4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______决定。( A )

A.声波的频率 B.声音振动的大小 C.声音的组成形式

D.声波的起伏

42._________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B )

A.色调 B.亮度 C.中和度 D.饱和度

43.三原色理论中的三原色是指哪三种颜色?( B ) A.红绿黄 B.蓝绿红 C.蓝白绿 D.红黄蓝

44.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下面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200904)

A.声音的掩蔽受频率和强度的影响。 B.二个声音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小。

C.掩蔽音强度提高,掩蔽作用增加,覆盖的频率范围也增加。 D.低频音对高频音的掩蔽作用比高频音对低频音的掩蔽作用大。 45.音高指声音的高低,由______决定。( C ) A.声音振动的大小 B.声波的起伏 C.声波的频率 D.声音的组成方式 46.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

A.比较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47.通常人们觉得北方人是粗犷爽朗的,而南方人则是温和细腻的,这是( D )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48.“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C )。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49.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是( A ) A.社会刻板印象 B.印刻 C.社会知觉过程 D.从众

50.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直爽,南方人机警、圆滑;男人富有刚性,女人富有柔性。这种对一类人产生较为固定看法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D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二、多项选择题

1.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AB ) A.感觉 B.知觉 C.注意 D.思维 E.意识 2.皮肤觉通常包括( BCD ) A.感觉 B.触觉 C.痛觉 D.温度觉 E.痒觉 3.锥体细胞( ADE )。 A.能够反应颜色 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 C.不能分辨颜色 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4.棒体细胞( ACE ) A.不能分辨颜色 B.反应光的波长 C.对光的强度起反应 D.集中于网膜中心 E.对微弱光线敏感

5.黑林的拮抗理论认为构成颜色对比(或互补)的是( BCD )。

A.红与蓝 B.黑与白 C.红与绿 D.黄与蓝 E.红与黑 6.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E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7.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CDE )。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8.知觉的恒常性一般表现为( BCD )等方面的恒常性。 A.温度 B.大小 C.形状 D.颜色 E.空间 9.在深度知觉中,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有( AD ).A.双眼视差 B.视野中的高度 C.线性透视 D.眼肌的调节与幅合 E.阴影

10.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包括( ACD )。 A.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B.调节与幅合 C.感觉通道的性质 D.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E.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性质 11.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_,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BCE ) A.事件性质越复杂 B.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少 C.对不喜欢的事情

D.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 E.事件性质越简单 12.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AB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三、名词解释

1.超感知觉:简称ESP,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2.感觉适应:指的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用来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它是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个临界值。

4.双眼视差:由于两个眼睛位置差异,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明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们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

5.韦伯定律: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数学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K=△I/I(I是原来的刺激量;△I指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是一个常数),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 6.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8.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9.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四、简答题

1.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

不同感觉虽然收集的信息不同,产生它的机构不同,但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活动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收集信息

(2)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为感受器。

(3)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

(4)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①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反映。

②分析器数量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比感觉要复杂,它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

③知识、经验参与程度的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产生影响不大;而知觉则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2)联系:感觉和知觉是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②感觉和知觉都具有直接性,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3.深度知觉中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主要有哪些?

距离知觉也称深度知觉。深度知觉中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主要有两个方面:

(1)是以刺激物的特性作为线索: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

(2)产生于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眼肌的调节与幅合、双眼视差等

4.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及其关系。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5.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它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

6.简述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如何根据对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 (1)搜集、选择信息过程

(2)整合信息过程: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C、社会刻板效应

7.社会知觉具有哪些独特性?

社会知觉具有以下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8.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常见效应有哪些? 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常见效应主要有: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社会刻板效应

9.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来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10.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它对教育的不良影响体现在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交往。

五、论述题

1.请你论述一下什么是知觉以及它具有哪些特性。 答案要点: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它包括大小恒常、形状恒常、颜色恒常

(以上各点需要展开说明)

第12篇: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 1.感受性

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 2.感受性的变化

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这些是同时性对比。在吃过甜点心之后再吃苹果,苹果变得发酸,而吃了酸苹果之后再吃甜点心,点心就显得格外甜。这是相继性对比。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考虑感觉的相互作用和对比规律。例如,浅色的教具可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可放在白墙前演示。要使学生区分出地图上的不同部位,就可以着上红绿或黄蓝等对比色。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把不易分辨的形近字:辨、辫、辩的中间部分用红笔写,以示醒目。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自然现象、图片或阅读课文时,教师的讲解、提示的声音不宜过高,更不允许周围大声喧嚷,以免影响学习的效果。

(3)感受性与训练。前面提及的两种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限。要使个体感受性从根本上提高,则与实践活动的训练有关。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因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做长期的、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超过其他人。如,炼钢工人能够根据钢水的火花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染料工人能够分辨出几十种浓淡不同的黑色;有经验的面粉工人能够单凭触觉,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辨别出这种面粉是由哪个地区生产的麦子磨成的。此外,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他们其他感觉能力会由于代偿而得到特殊的发展。如,聋哑人的视觉特别敏锐,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学生,能敏锐地辨别相差1/2音高的两个音,而没有受过专门乐器训练的小学生,就是对相差一个音阶的两个音都不易区分。所有这些事例说明,人的各种感觉能力都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小学生的学习活动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感受性的提高。如音乐、朗读能发展儿童的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能力,绘画能发展儿童的视觉能力,手工、泥塑能发展儿童的触觉能力,体育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觉、平衡觉的能力等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儿童的各种感觉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

知觉:

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中一个兴奋中心占优势,同时皮层的其余部分受抑制。知觉的选择性揭示了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动性。

知觉的选择性依赖于个人的兴趣、态度、需要以及个体的知识经验和当时的心理状态;还依赖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强度、活动性、对比)和被感知对象的外界环境条件的特点(照明度、距离)。

二、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从事不同职业和有不同经验的人,在知觉上是有差异的。如工程师检查机器时能比一般人看到、听到更多的细节;成人的图画知觉与儿童相比,能更深刻地了解图画的内容和意义,知觉到儿童所看不到的细节。

影响知觉理解性的条件有三个。

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到。

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

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

三、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整地同时反映它们。

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慢,同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例如,对过去认识的人,决不会因为他的发型、服装的改变而变得不认识;一首熟悉的歌曲,不会因它高八度或低八度而感到生疏,或因其中个别曲子走调,就认为是别的歌曲;教师判断学生的错别字,如“尖瑞科学”,不会因“端”字写成了“瑞”字,而不去感知尖端科学。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

第13篇:知觉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知觉的特征;学会分析影响知觉 的因素。

教学重点:

知觉的特征

教学难点:

知识经验、知觉的角度影响知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授课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我手里有一个东西,同学看是什么?(同学答)同学们为什么能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里面实际上涉及一种重要的认知过程---知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知觉的内容。

一、知觉的概念

所谓知觉就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直接作用,再一个就是整体。此外,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是又不是感觉机械的综合。

二、知觉的特性

(一) 选择性

同一时刻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刺很多,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刺激都进行反应,只能有选择的对一部分刺激进行反应,这种对外来信息只选择对其中一部分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的部分就是知觉的对象,其它刺激物就称为知觉对象的背景。知觉的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1、

2、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个人的兴趣、爱好,如对同一副图片,个人所知觉到的事物是不同的。

(二) 整体性

当直接作用感官的刺激不完备的情况下,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刺激进行加工处理,使知觉仍然保持完备的特性。(结合图片讲解)

(三) 理解性

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它特定的含义。(结合图片)

知觉的理解性受言语指导的影响,比如说斑点图,初看上去只是一些斑点,在老师言语指导下,同学们发现有一条狗在寻找食物。

(四) 恒常性

所谓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在一定范围内,其物理特性已经发生改变,但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分别结合例子讲解)。

三、知觉的影响因素

1、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越完整。(结合水果菠萝蜜讲解)

2、知觉的角度: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讨论:知觉是否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教师总结知觉的影响因素:

主观因素:

知识经验;

知觉的角度;

兴趣、爱好;

情绪;

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新异性;

知觉对象的活动性;

知觉对象的强度

四、错觉

所谓错觉就是个体对事物的歪曲或错误的知觉。

错觉的种类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图形错觉包括:(分别结合错觉图片讲解。)

1、线条长短错觉;

2、面积大小的错觉;

3、形状错觉;

4、方向错觉;

5、螺旋错觉;

五、回顾总结

六、作业布置:

1、举例说明错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2、错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14篇:自考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一、单项选择题

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2.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C )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 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 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D.差异觉察能力

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 B )关系。考过两次 A.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B.成反比例 D.成准比例

4.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可觉差异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

D.最小可觉差(提示:他往往是感觉上的差异) 5.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D.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6.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称为( D ) A.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D.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8.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 B )。 A.暗适应 C.不适应

B.明适应 D.知觉适应

9.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是( C )。 A.漂白过程

C.暗适应

B.明适应

D.感觉后效

10.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B )。考过两次 A.转换

B.收集信息

D.中枢加工

C.神经传导 11.“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C )。 A.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12.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 A.比较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13.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双关图是____________中的现象。( A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恒常性

D.知觉理解性

15.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B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C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视、听知觉 D.视、感知觉 17.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 A )属性的反映。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18.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B )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19.味觉属于( C )。四种感觉考过2次 A.内部感觉

B.远距离感觉 C.近距离感觉

D.本体感觉

20.位置学说不能解释( C )。 A.高频声音的编码

B.中等频率的声音的编码 C.频率最低的声音的编码 D.频率最高的声音的编码

21.双眼视差是( B )知觉的重要线索。 A.时间

B.深度 C.运动

D.所有

22.社会认知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 B )

A.比较信息过程

C.组织信息过程

B.整合信息过程 D.概括信息过程

23.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 C ) A.声音的混合 C.声音的掩蔽

B.声音的起伏 D.拍音

24.如果掩蔽音和被掩蔽音都是纯音,那么两个声音( A ),掩蔽作用越大。 A.频率越接近

B.强度越接近

C.频率相差越大

D.音色相差越大

25._________指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 B ) A.色调 C.中和度

26.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 C )。 A.音强

C.音色

B.音高 D.音波

B.亮度 D.饱和度

27.在一个颜色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则该颜色的( A )越大。 A.色调

C.饱和度

B.亮度

D.强度

28.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称为( A )。 A.色调

C.饱和度

B.亮度

D.中和色

29.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D )毫微米。

A.500—600 B.0—1000 C.380—1280 D.400—750

二、名词解释 1社会知觉P72 社会知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知觉P60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3超感知觉P43 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无须来自感觉器官的刺激和感觉器官为中介而知觉外界事物的一种现象,俗称第六感觉。)

4感觉适应(P50)

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器官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 5感受性和感觉阈限P45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认知过程。P73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与选择。这一过程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这一过程中有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有何不良影响?P76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品行评价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受学生的外貌、衣着、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就不能公正地对待学生,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产生“一好百好,一差百差”的现象。

3.简述感觉产生的过程。P44 (1) 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

(2) 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不同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是专门化的,它们只对某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发生反应。

(3) 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人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4.简要说明社会刻板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P77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5.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P60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要把通过感觉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并加以理解。

(2)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3)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四、论述题

本章分析:(本章内容最为繁杂)

1、本章历年平均考分为11分,主要题型为选择,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题型的概率较低。

2、本章选择题是考试中的难点,考生可从历年考题中找出可能要考选择题的线索。

3、.名词解释:社会知觉P72 知觉P60 感觉适应 (差别与绝对)感受性 (差别与绝对)感觉阈限仍是需要关注的重点。P45-48

4、出已经考过的仍需关注外,还需关注简述知觉的特征。在此处出偏题的概率较高。

社会知觉P72 知觉P60 感觉适应(见上面名词解释)

(差别与绝对)感受性P45-46 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是人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比如,人能看见1 千米远的四分之一的烛光。 差别感受性:是指对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刺激差别量的感觉能力。比如,100克的重量必须增加2克,才能察觉到重量的变化。

(差别与绝对)感觉阈限P45-46 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觉阈限:表示人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

简述知觉的特征P61-66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它包含以下几个规律: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

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知觉的理解性: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过去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

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第15篇: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人脑对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_感觉_。

2、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带有某种倾向的_歪曲_知觉。

3、当我们从亮处走入黑暗之后,视网膜的光感受性会迅速_提高_,这个过程是_暗适应_。当我们从暗处走出见到光明时,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会迅速_下降_,这个过程是_明适应_。

4、_视杆_细胞对光线非常敏感,允许昏暗光线下的视觉;_视锥_细胞对特定波长的光波特别敏感,产生心理学的色彩体验。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_反比_关系。

6、习惯化是由于刺激的反复呈现所导致的反应_降低或减少_的现象。

7、知觉的一般特征主要有_知觉的选择性_、_知觉的整体性_、_知觉的理解性_、_知觉的恒常性_。知觉产生的三个阶段是_感觉信息_、_组织信息_、_赋予意义_。

8、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自然科学规律是_韦伯定律_,这个定律主要适用于_中等强度_的刺激。

9、双眼的距离线索主要是双眼的_辐合_和_双眼视差_所提供的距离信息。

10、人们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有_迎合_、_自我美化_、_自我表露_、_威胁_。

二、单项选择题

1.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

C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或限

2.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 A ) 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

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3.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

A )

A、动景运动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

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C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5.我们对物体的知觉直接来源于( D )。

A近距刺激

B 远距刺激

C 物体本身

D 判断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一种感觉的(

C )。 A 整合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

三、多选题

1.感觉反映的是 ( AC )

A.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B.客观事物的整体

C.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D.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 2.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 ABD )

A.线条透视

B.运动视差

C.视轴辐合

D.眼睛的调节 3.物体在空间没有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叫(

B C ) A.运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动景现象

D.现象 4.内部感觉包括( ABCD )

A.运动觉

B.平衡觉

C.内脏感觉

D.机体觉 5.空间知觉包括(ABCD)

A.大小知觉

B.形状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6. 错觉的性质包括(ABD)

A 歪曲的知觉

B 虚幻的知觉

C 特定条件下的知觉

D 对事物的歪曲带有固定倾向的知觉 四.名词解释

1、感觉: 人脑对从各种感受器传来的特定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就是感觉。

2、知觉:个体把感觉的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3、感觉阈限:感受器官对适应刺激的反应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是由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来度量的,这个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4、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5、敏感化:是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强烈的刺激后,对强度较弱的刺激也会产生明显的反应。

6、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让人感受到的刺激的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相应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7、知觉的理解性: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各种假设,检验假设,做出合理解释的特征。

8、似动现象:当两个刺激按照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先后呈现时,我们看到的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连续运动的现象就是似动现象。

9、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0、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关系和自我的认知。

五、简答题

1.请你说说听觉的信息加工原理。

声音信息自周围听觉系统传导至中枢听觉系统,中枢听觉系统对声音有加工、分析的作用,象感觉声音的音色、音调、音强、判断方位。还有专门分化的细胞,对声音的开始和结束分别产生反应。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信息还与大脑中管理“读”、“写”、“说”的语言中枢相联系,有效完成我们经常用到的读书、写字、说话等功能。

2.什么是知觉?知觉的特性有哪些?

把感觉信息组织成一定的模式并对它加以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3.知觉的特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什么意义?

知觉的选择性: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以便于更清晰的感知的知觉特性也叫知觉的选择性。这种“对象——背景”的组织能力可能是先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强烈的刺激、不断重复、刺激物的变化、对比、不一致等更能引起人的注意。

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有不同的部分与属性,但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它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们组织为有一定意义结构的整体,这种知觉的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理解性:在热闹的聚会上或逛自由市场时,如果你与朋友聊天,朋友说话时的某个字可能被周围的噪音覆盖,但你还是能知道你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理解性在起作用。

恒常性:尽管刺激的性质随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变化,但知觉的远距离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不变的,知觉的这种特性叫恒常性。

在教学中,教师语调柔和亲切,高度适中,身体语言的使用,色彩对比鲜明的教学挂图,大小或字体不同的板书,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教学幻灯片中设计的运动部分等等这些刺激特性的使用,遵循知觉组织原则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能产生对知识的更清晰的感知;避免在一个班频繁地更换教师或教师发型服饰的过多变化也是为了同样的作用。结合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因素的教学也会影响知觉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谈知觉的准确性怎样才能提高?

⑴记住,你知觉到的不是事实,而是重组后的“事实”。要学会经常对自己的知觉提问:我知道的准确吗?另一种解释是不是也符合事实?我的假设是什么?到底对不对?我的假设会不会影响对实际情况的觉知? ⑵打破知觉习惯,不 受习惯化的影响。每天要试着以一些新的方式进行活动,比如,选择不同的路线去上班或上学;再刷牙、梳头等日常生活种,有时不妨试着换另一只手,不要总是使用利手;再看望朋友和家人时,要试着感觉自己是第一次去见他们。

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适应水平,通过新的经历拓宽自己的参考系。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试试你平常不吃的食物,看看与你的观点截然不同者写的文章或书,再安静的树林里散步,到喧闹的游乐场去玩。不同的经历可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⑷克服知觉定势。无论何时,只要你把人、物或事归类,你的知觉就有可能被期望或己有的类别概念扭曲,按照一定的定势进行知觉。因此,无论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把每个人看成是独立的人,把每一件事看成是独立的事。

⑸避免受动机或情绪的影响。要让自己避免受兴趣、需要、期望或情绪的支配是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意识到这种犯错误的可能性,并且积极地尝试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在争论或讨论中,要善于采纳别人有价值地观点。

⑹养成不断进行准确性检验的习惯。要主动寻找其他的证据来检验你的知觉的准确性。第一,要提出疑问;第二,要澄清事实;第三,要参考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记住,知觉不可能自动调整。

⑺注意,要努力有意识地去注意你周围的人何事物,而不是在一团迷雾中度过一生。听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要观察他们的面部表情,通过眼睛与人进行沟通。要使自己养成一种习惯:不论看到什么或听到什么,都必须经过准确性的检验(即通过获得追加的信息来检查自己的知觉)之后再把它知觉为事实。

5.你有知觉偏见吗?怎样才能克服?

有。

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总是鲜明、牢固的,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我们懂得了这种心理学原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首因效应的消极作用。

2、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沟通过程中,知觉对象最近给人留下的印象。所以,在对他人认知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这样才能清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

3、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在他人的某种特殊表现突出时,印象深刻,由此引起对其他特征的忽视,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6.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这与“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这个命题矛盾吗? 不矛盾

第16篇:感觉和知觉[小编推荐]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第一节 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对由感觉器官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感觉具有以下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由三个部分构成:①外周部分(感受器),接受作用于它的刺激;②传入神经,它们把神经兴奋传递到中枢;③皮层和皮层下中枢,来自外周的神经冲动在这里进行分析和综合。

外部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外感受器),接受各种外部刺激。内部感受器分布在身体的内脏器官(内感受器)和关节、肌肉、韧带内(本体感受器),接受机体内部变化的信号。

每一种感觉器官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其他感觉。对每一种感觉器官,适宜的刺激只有一种。这种不同感官各自接受适宜的专门刺激现象,叫做感觉器官的专门化。

三、感觉的分类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适宜刺激是光。

2.听觉

是通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反映。

3.嗅觉

是由挥发性物质的分子作用于嗅觉细胞引起的感觉。 4.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触压觉

刺激物接触到皮肤表面时引起触觉。刺激物使皮肤变形引起压觉。 6.温度觉

包括冷觉和热觉。低于皮肤温度产生冷觉,高于皮肤温度产生热觉。 7.痛觉

不论机械的、化学的、电等各种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产生痛觉。

(二)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个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 1.运动觉

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

2.平衡觉

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

3.内脏感觉

又称机体觉,是对个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

四、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个体认知过程的初级阶段

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2.感觉是认识的入口

通过感觉,人才能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势和内脏器官的状态。只有在获得感觉信息的基础上,其他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感觉的测量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S=1/R。

感觉所能觉察刺激最小的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与它相应的感受性称为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用韦伯定律K=△Ⅰ/Ⅰ来表示。

二、心理物理定律

1.费希纳定律

又称对数定律:S=KlgⅠ+C。 感觉的大小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

2.史蒂文斯定律

又称乘方定律:P=K In。心理量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这与费希纳定律相反,但却有实际意义,即人对有害刺激感觉敏感性的增长会快于物理量的增长,具有适应生存的作用。

三、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

1.极限法

又称最小变化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是直接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

2.平均误差法

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用来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3.恒定刺激法

又称固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用来测定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阈限。

4.信号检测论

又称信号侦测论、信号觉察论,是一种测量感受性的理论。主要用于测试人对刺激信息的辨别能力,能把被试反应的主观因素和感受性两者区分开来。

第三节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和感觉现象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会使其他器官的感受性升高或者降低。一般规律是,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二、联觉

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特殊表现。生活中根据这个原理来达到一些特定的效果。

三、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给予补偿。是因为一定条件下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四、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逐渐失去敏感性的现象。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2.感觉对比

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2)继时对比

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第四节 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二、知觉与感觉的异同点

第一,感觉介于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之间,它的产生来自感官的生理活动和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而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各种感觉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第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不同部分和相互关系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第三,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复杂刺激或刺激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三、知觉的活动过程

知觉活动过程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

第一个环节是外界环境,是指环境中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特征、位置和分布。

第二个环节是中介物。外界物体的各种属性,通过光、空气、力、热等中介物,传到感官。

第三个环节是刺激物与感官相互作用。把光、声、热、电能等各种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生物能量。

第四个环节是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第五个环节是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四、知觉的种类

按照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和嗅知觉等。

按照知觉所反映事物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按照知觉所反映的客体,把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反映称为错觉。

五、错觉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下产生的对刺激主观歪曲的知觉。错觉可能由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引起。

一旦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受到限制,当前情景又与过去经验相矛盾,这时如果只根据个别分析器的信号按照经验习惯去知觉当前刺激物,容易发生错觉。

第五节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组织加工过程。客观事物只有部分或个别属性作用于感官,但人对它们的知觉是完整的。

由感觉到知觉的选择处理过程称为知觉的组织。主要有四种。

1.相似原则

物理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和亮度)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接近原则

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闭合原则

个体运用经验补充或删减刺激物线索对客观事物产生完整的知觉。 4.连续原则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整体性的意义在于,人在新环境中能够根据对象各种标记间的联系来辨认它。

二、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被选择进行加工的刺激信息称为知觉对象,而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其他刺激信息称为知觉背景。

从背景中分出对象,受下列条件影响。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2.对象的运动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3.刺激物各部分的组合

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

三、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组织加工的过程。下列条件影响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1.言语指导

两种信号系统协同完成知觉活动。词语有助于迅速、完整地理解知觉对

象。

2.实践活动

在有明确任务的实践活动中,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

3.知觉态度

知觉态度取决于知觉对象是否符合个人需要、兴趣和任务,也与当时情绪有关。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能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特性的组织加工的过程。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人能够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人总是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知觉对象,所以也就根据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印象去知觉对象。使人能够在变化的条件下,获得近似于实际的知觉映象。

第17篇:感知觉教案

婴幼儿感知觉发展

认知

0-6岁婴幼儿的发展

个性&社会性 幼儿认知发展

感 觉

 感觉: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的个别属性反映,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一切较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Eg: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觉等

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Eg:认出看到的东西、理解别人说的话、分辨鼻子闻到的气味等~

联系与区别

联系:知觉的产生以感觉信息为前提 ,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 ,知觉属于高于感觉 的感性认识阶段;生活中往往一经感觉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时,马上就知觉到该事物的整体及内在联系。统称为感知觉 。

区别:个别属性.vs.整体属性 关系、联系

依赖于刺激物本身 的性质.vs.主体的知识经验和态度

直接经验.vs.理解解释

感知觉发展的作用(补充)

想一想:

1、新生儿一落地,他们感觉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成人具有的各种感觉,新生儿也同样具有吗?

一、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补充)

2、视觉的发展

3、听觉的发展

4、嗅觉

5、味觉

6、触觉

二、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1、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

2、对色、形两维的感知

3、空间知觉

4、视觉偏好

5、语音与音乐知觉

6、时间知觉

7、跨通道知觉

三、婴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婴儿感知觉

威廉.詹姆斯:“ 婴儿一生下来,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和内脏就同时受到刺激,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闹哄哄,一片混乱。” 普莱尔:“ 一切刚刚出生的婴儿都耳聋。”

——长期以来,婴幼儿感知觉研究领域一直被“婴儿无能”的思想盘踞着。

随着近二三十年来早期教育研究热潮的掀起,加之研究方法的改进和研究手段的计算机化,人们已经发现,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并且,婴儿也已经拥有相当惊人的知觉能力和反应能力。 婴儿感知觉的研究

婴儿感知觉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他们既不能用言语报告自己的知觉活动,也不能以熟练的行为做出反应。因此,研究者能否机智地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推断他们感知觉活动的指标,就成为婴儿感知觉研究成功与否的关键。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1、反射行为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觅乳反射 ●防御反射 ●定向反射 新生儿的条件反射

●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游泳反射 ●行走反射 ●强直性颈反射 新生儿最初的无条件反射

吸吮反射 (sucking reflex )

接触儿童的嘴唇,就引起吸吮动作。吸吮反射是最强的反射之一,当新生儿开始吸吮时,其他活动都会被抑制。

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 )又叫达尔文反射

物体接触手掌时就握住不放,甚至可以悬挂起来。大约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反射就消失了。

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 轻轻地抓或刺激儿童的脚心时,就引起脚趾向上张开的动作。以后(约在

8、9个月时)这个反射就逐渐消失了。摩罗反射(moro reflex)又叫惊跳反射

当新生儿突然失去支持或受到大声刺激时常常表现为惊恐状态,如双臂伸开,又迅速收回胸前,紧握拳头等,这个反射约在出生后四个月消失。 游泳反射 (swimming reflex) 托住新生儿的腹部,他就会做出像游泳样的动作。这种反射可能也是种系发生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与个体在母体内的液态环境有关。这种反射约在生后6个月以后消失。

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就会伸出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失。

习惯化(habituation) :个体对于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消失。

去习惯化(dishabituation) :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不同的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兴趣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常用测定方法——注视or吸吮行为&心率变化

婴儿的吸吮行为可作为评估指标。首先给婴儿一个橡皮奶头供其吸吮,记下其吸吮频率的基线。

当一个新异的刺激(如声音)出现时,婴儿将产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现为吸吮行为的中断或频率降低。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除注视和吸吮等外显行为外,生理反应也能提供婴儿的感知活动线索,譬如心率变化。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 (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 (2) 婴儿的知觉偏好; (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

3、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 视觉偏好

出现这一“偏好”说明:婴儿的知觉系统能够对这两个刺激做出区分,也可以判断婴儿倾向于注意什么。

研究发现,甚至新生儿也表现出了某种知觉偏好:偏好相对新颖、清晰、复杂、对称、和谐的刺激。

婴儿觉得新异、复杂或惊奇的事物,随着他们认知系统的变化而变化 。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视觉

(一)视觉的发生

1、胎儿中晚期,

4、5个月已有视觉反应能力;(红光——胎儿转动)

2、新生儿眼肌协调能力较差,双眼协调较困难,尚未形成视觉集中,3周内基本能够聚焦。视觉集中

通过两眼肌肉的协调,能够把视线集中在适当的位置观察物体。  表现:

2-3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对眼或张很开 谨防斜视 3周后,视线开始往物体上集中

2个月,明显视觉集中,视觉追踪——水平运动 3个月,视觉追踪,做圆周运动

„„„„时间&距离增加,更具主动性 5-6个月,注视远处移动物体 婴儿天然焦距:17CM 视敏度:精确地辨别物体在形体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是区分视觉目标的形状和微小细节的能力;也是人眼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有人认为,小孩的视力要比成人好,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眼尖” 新生儿的视敏度最多为成人的十分之一。

婴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发展:

1个月:能用平静的眼睛运动跟踪一个慢慢移动的物体; 3个月:像成人那样对物体实现聚焦; 6个月:视敏度大约为20/70。 1岁时: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

7岁左右,发展最快,学龄中期增长速度又有加快。学龄期阅读量增加,容易使视敏度下降——近视眼。

目前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有三种:视觉偏爱法、视动眼球震颤法、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颜色视觉

颜色视觉指视觉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力。

测定婴儿辨别颜色的方法有:视觉偏爱法、记录脑电活动、去习惯化、配色法。 发展:

Bornstein认为,所有婴儿出生时就具备辨别各种颜色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内在固有的(早期心理装置)。

80%出生8分钟到13天的新生儿能分辨红与灰, 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和非彩色,

4-8个月的婴儿最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调,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 随着年龄增长,受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这种与生俱来的对各种颜色的辨别能力就会消退。

幼儿掌握颜色顺序:配对——指认——笼统命名——精确命名(丁祖荫) 小班:辨认基本色,近似色辨认困难;命名困难 中班:辨认基本色、近似色;命名基本色 大班:辨认;命名;运用 (红+蓝=紫)

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听觉

有几种观点:

一百年前,普莱尔提出“一切幼儿刚刚生下时都耳聋”。因为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内耳中的液体妨碍了婴儿听觉能力的准确测量。

1983年廖德爱、黄华建研究结论,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的听觉反应是极其充分的,能声音定位、区别不同强度和时间的声音等。 听觉的产生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婴儿在出生前已开始有听觉(怀孕第

20周)。

5、6个月胎儿就已经开始建立听觉系统,而且有了听觉性记忆。6个月以上的胎儿对母亲的语言有反应,对不同的乐声甚至有不同反应。

24周对声音有眨眼反应;新生儿对母亲的声音和听过的童话故事更偏爱吸吮频率更快。孕妇心跳声录音¡ª¡ª安静

2、新生儿的听觉能力

新生儿对不同的声音,声音的不同音调,纯度,响度,强度,持续时间等等都有不同的反应。以人声和物体的声相比较,新生儿爱听人的声音,最爱听母亲的声音。 婴幼儿的听觉敏度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其水平要在正常成人之下。 低频声音对婴儿有安抚作用。

分辨:

婴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

先天具有辨别声音的能力,能识别经常听到的语音与乐音,4个月时,听到自己的名字会转头。

定位 (U 形过程)

新生儿 正确定位声源方向——反射性事件 2-3个月,反应消失——皮层事件 4个月,再次出现——皮层支配声音定位 听觉偏爱

对出生3天婴儿的研究:婴儿各自的母亲朗读孩子故事并录音,作为测验的声音材料。

婴儿用一定的频率吸吮奶头,就听到自己母亲朗读的声音,反之则变为他人的声音。

结果:85%婴儿会按产生母亲声音的频率吸吮。

婴儿对母亲声音(语速慢、声音高、音调夸张)有特别的偏好,这有助于语言学习和形成对母亲的依恋。

音乐感知: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婴儿对说话声音敏感, 对于沉闷、愤怒、硬冷的语调与轻松、愉悦、温柔的语调,又有不同的反应,人们与儿童说话时不自觉提高了嗓音,经常性出现儿化语,话语结尾也往往升调,是因为儿童喜欢这种声调的说话方式。

婴儿在听成人讲话时,能使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动觉与听觉联合。(跨通道知觉) 应用:儿童听觉障碍

新生儿出生6-8星期:不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1岁左右:不会学说话;

小学阶段:难以掌握语词,尤其在复述的时候音准度差; 经常发生中耳感染,头部和耳部受伤; 患有颚裂、唐氏综合症。

触 觉

婴儿出生时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婴儿的唇、手掌、脚掌、前额、眼皮都非常敏感——先天反射。

触觉与其他感觉的联合是婴儿探索这个世界的重要手段。 触 觉

1、口腔触觉 最早的吸吮反射、觅乳反射。

对物体的探索最早是通过口腔的触觉活动进行的。8-9 个月的婴儿,习惯用嘴去认识物体。在手的触觉探索之前的最主要探索渠道。

2、手的触觉

 新生儿期,抓握反射

 大约5 个月左右,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手的触觉探索,以抓住东西为标志。出现手眼协调动作 ,是出生后头半年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7 个月左右,儿童积极主动 地探索活动。

皮亚杰认为:把触觉和视觉联合起来并用手完成去对物体的操控是早期认知发展的基本要素。

嗅 觉

嗅觉器官在胚胎期30天左右产生于头部,鼻基板,7周形成鼻腔上部,孕期7-8个月时嗅觉结构形成。故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并产生各种反应:改变面部表情、不规则的深呼吸、脉搏加强、打喷嚏、头躲开、四肢和全身不安宁地动。出生一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6周内形成对母亲气味的偏好)

出生不到12小时的新生儿对草莓和香蕉的味道表示满意,对臭鱼和臭鸡蛋的味道表示拒绝,这表明区别味道的能力有可能是天生的。

味 觉

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时开始发育,出生时味觉已发育的相当完好。 婴儿对味觉差异比较敏感,遇到与习惯的滋味有区别的食物立即能辨别出来,同味觉在婴儿和儿童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 新生儿明显“偏爱”甜食。

时,生来就具有能让其看护者知晓其味觉偏好的能力。

知 觉

第二、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色、形两维的感知

形状知觉,视觉偏好

大小知觉

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立体)

方位知觉

音乐知觉

时间知觉

跨通道知觉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补充)

研究目的:儿童部分知觉与整体知觉的发展 研究被试:195名,4-9岁儿童 研究方法:测验法(图片)

指导语:“我要给你看一些画,每次只看一张。你要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看起来象什么。”如果漏看了部分或整体,追问:你看还有别的什么吗? 研究结果: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6岁前儿童先是认识客体的个别部分,然后6岁后开始看见整体部分,但不够确定。

7、8岁儿童既能看到整体又能看到部分,但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出现了“逻辑上的慢动作”。

8、9岁的儿童一眼就能看到部分和整体上的关系,实现了二者的统一。

3岁前,形状抽象占优势 4岁,颜色抽象占优势 6岁,同一抽象占优势

这一结论表明儿童的色形抽象或感知受到发展成熟的影响,有年龄特征,但并不排除个体经验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出生不久的婴儿能感知到物体的形状吗?

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的形状¡ª¡ª范茨

范茨的视觉偏好方法在研究了婴儿对形状、颜色等的辨别与偏爱。尤其在形状知觉研究上有突出贡献。

范茨 设计“注视箱” 婴儿躺在箱内 可以看见箱顶呈现的不同形状的图形,记录婴儿注视的时间。如果婴儿对某一对象的注视时间长于对另一对象的注视,则说明婴儿对第一个对象表现出了“偏爱”——视觉偏爱。

实验实验

1、2:人脸偏爱实验 3:图形偏爱

人脸、报纸、靶心图、纯红色圆形、白色圆形和黄色圆形

人脸偏爱实验2 范茨给出生两周到6个月的婴儿看三个图形, 一个是人脸图,

第二和第三个的外形和人脸一样,但第二个上面混乱地画着人脸的一些器官, 第三个是简单的上黑下白的鸭蛋图形。

把这三个图形同时拿给婴儿看,每个婴儿看2分钟,计算婴儿看每个图形的时间。

实验结果

从出生十几天起,婴儿就对人脸图最感兴趣,因为他们花在看人脸图上的时间最长。除了对人脸图感兴趣外,他们也对那个混乱的人脸图感兴趣,对黑白鸭蛋图最不感兴趣。

形状知觉

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小班时就能辨认圆形、方形和三角形;中班时能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把两个半圆拼成一个圆形;大班时还能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和圆柱形,并把长方形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折成三角形。

研究表明,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有易到难依次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天津幼师,1979)。

四岁是儿童形状知觉最敏感时期。¡°识字教育¡±寓教于乐

个体对外界物体大小的感知。 包括大小恒常性、大小辨别

大小恒常性:距离变化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大小也随之变化,但在知觉中仍保持原有大小。5-7个月初步获得

大小辨别:2.5-3岁幼儿能按成人言语指示选择大皮球或小皮球。3岁后精确度有所提高。2.5-3岁幼儿判别平面图形大小的能力急剧发展。

(4-5岁叠积木—6-7岁视觉辨别)视触动觉的共同活动有助于幼儿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

大小恒常性 5-7个月

——指视觉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3个月

颜色恒常性 4个月

亮度恒常性 7周 106页

3、深度知觉

又称立体知觉,是指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成都或不同物体之间远近距离的一种能力。 20C60y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设计了一个十分有名的“视觉悬崖(Visual cliff)¡±实验。结果表明,6个月的婴儿已有了深度知觉。

视崖实验

视崖装置的组成:一张1.2米高的桌子,顶部是一块透明的厚玻璃,桌子的一半(浅滩)是红白格子布贴近玻璃放置。另一半是同样的图案,但它在桌面下面的地板上(深滩)。在浅滩和深滩的中间是一块0.3米宽的中间板。

这项研究的被试是36名年龄在6-14m之间的婴儿。这些婴儿的母亲也参加了实验。每个婴儿都被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结果,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虽然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太过固执。当另外27位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当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3名婴儿极为犹豫地爬过视崖的边缘。当母亲从视崖的深渊呼唤孩子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或因不能够到母亲那儿而大哭起来。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

6~14m 婴儿 (吉布森和沃克) 27/36能爬过浅滩 3/36少部分爬过深滩

后人 监测婴儿在视崖前心率变化判断其是否具备深度知觉。

2m 与 7m 婴儿 ( campos )

4、方位知觉:个体对自身或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的反映。(如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所标志的空间相对关系。 ) 上下 前后 左右——什么顺序? 案例:

(1)开学第一周,李老师试图教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她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就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但全都是左手。

(2)小学生练习队列时,左右转的出错率最高,为什么?

研究表明,3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7-9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左右概念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①5-7岁,能比较固定的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 ②7-9岁,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③9-11岁,能比较灵活的、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从具体方位知觉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经历较长的时间。

幼儿园幼儿只能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所以教师在示范动作时,往往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

¡°镜面示范¡ª¡ª¡±¡°照镜子式¡±示范。

四、音乐知觉 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抽象性 婴幼儿知觉时间较困难,7-8岁迅速发展。 婴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

(1)婴儿期,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如: “生物钟”即以生物节律周期来反映“时间”吃奶时间哭喊 幼儿期逐渐能够以外界事物作为时间的标尺。

(2)幼儿初期,已有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和他们具体的生活活动相联系。(作息制度等)

(3)幼儿中期,幼儿可以正确理解较近的时间标尺“昨天”、“明天”,也能运用“早晨”和“晚上”等词,但是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理解起来仍感困难。

(4)幼儿晚期,在前面的基础上,又开始能辨较远的时间标尺“大前天”、“大后天”,并能学会看钟表等,但对更大或更小的时间单位,如几个月、几分钟等辨别,仍感困难。

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跨通道知觉

当我们感知周围世界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仅仅是单靠眼睛看,或单靠耳朵听,而是边看、边听、边接触、边闻味道,还要用嘴尝尝,这种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接受并加工信息所产生的知觉就是跨通道知觉。

例如,当我们鉴赏一盘菜肴的好坏时,常用¡°色、香、味¡±来进行综合的判断;当我们学习外语单词时,最好的方法是听、读、写并用。

意义:跨通道知觉帮助婴儿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序的、可预测的生活环境。 一岁以内的婴儿具备这种综合知觉能力吗?

最新研究证实,婴儿从刚刚出生,就是以这种跨通道知觉来认识世界的。 当产房里的新生儿听见旁边有人说话时,他们会一边把头转过去看(虽然他们还看不清楚),一边听人说话,还舞动着小手。

研究者认为,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通道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

视觉—— 听觉联合

3-4个月,婴儿表现出将视觉景象与特定声音匹配的能力。

 视觉—— 触觉联合

1个月,婴儿更多注视与其吸吮过的奶头相似的球体——建立联合。

 视觉—— 动觉联合

新生儿可模仿成人鬼脸(吐舌头等) 手眼协调 跨通道知觉——视听

一项研究中,同时给4个月的婴儿看两张照片,

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石头相碰撞,

另一张照片照的是两块海绵相碰撞,

在出示两张照片的同时,同时还模拟声音,但只模拟一种声音,要么是石头碰撞的声音,要么是海绵碰撞的声音,

结果,几乎所有听到石头碰撞声音的婴儿,都把目光转向那张石头碰撞的照片,而所有听到拍打海绵声音的孩子,都把目光对准了那张海绵碰撞的照片。 应用:感觉统合失调

初入小学,会二位数加法,但不会跳绳。

原因:婴儿期爬得少、抱得多;幼儿期早期教育强调计数、识字。

应用:学习失能问题

①视觉-空间知觉障碍。

Eg:儿童的视力检查正常,但辨别形状却有困难。

例如,难以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识别图形和汉字,分不清字的反转或倒转,典型表现为上与下、6与

9、d与b等分辨不清;有时单独一个字能认识,放在句子中就难以辨认。

儿童的空间定位能力也较差,不易分清左与右。由于这种视觉--空间知觉障碍, 明显影响了儿童的识字和阅读能力。 应用:学习失能问题

②听觉功能障碍。

儿童的听力属正常,但辨别听觉刺激的能力很差,如分不清d、t、n、m 等类似音素,对较长的词句难以重复,不能按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情等。这些也都影响儿童的理解与阅读。 应用:学习失能问题

 ③精细动作障碍。

阅读、绘画、写字等学习活动更多地依赖于精细动作的参与和协调,尤其依赖于眼与手的协调。孩子在书写时,字或字母过大与过小、间隔不当、字不成行,笔握得太紧,不能一行行地涂色与剪贴纸张;在看书时,不能产生平滑而协调的水平方向的眼睛活动等等,都是精细动作存在障碍的表现。 感觉统合训练简介

 感觉统合训练系统,是让2—15 岁孩子在玩乐中通过系统的数十种训练器材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本体、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发展,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提升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感觉统合训练简介

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器材功能:

(1) 滑板: 促进幼儿双侧统合, 强化前庭——— 固有感觉。

(2) 独脚椅: 帮助幼儿建立前庭感觉机能, 控制重力感, 发展幼儿平衡能力的同时, 锻炼幼儿腰腹肌力量。

(3) 触觉板:触点提供神经刺激讯号,加强儿童触觉学习,亦可与万象组配合,做均衡动作训练。

(4) 万象组合:利用玩具营造各种形态的空间, 使儿童在移动的同时, 进行滚, 爬, 跳, 投等各种教育课程, 培养儿童需要的基本运动能力和基础体力。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策略

活动分区明确,提供充分探索机会,注意卫生与安全; 课内外互动,使幼儿体会感知的主动性; 启发幼儿思考、记住感受,积累感知经验。

知觉的高级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比较持久的高级知觉过程,是人类主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幼儿期是观察力初步形成时期,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强,表现为四个方面: 

1、观察的目的性(弱——强)

2、观察的持续性 保持时间(短——长) 

3、观察的精确性(轮廓粗略——细节深入)

4、观察的逻辑性(对内部关系的探索增加)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早期的观察是随意的,无目的的。观察常常受五官因素、实物突出的外部特征或个人兴趣、情绪等的影响,观察过程中常常会忘记观察任务。这一时期的观察需要成人的引导,否则较难顺利完成观察任务。

到了中后期,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增强,特别是大班能够排除干扰,根据成人规定的任务进行观察。

1、观察的目的性

 幼儿观察的目的性3 水平(姚平子):

1级水平——根据观察任务,有目的地克服困难和干扰,坚持细致观察; 2级水平——根据任务有目的地观察,但是遇到困难或干扰不能克服坚持; 3级水平——不能接受任务,东张西望,或只看一处,或随意乱指。

结果:1 级水平:3 岁 0 ;4 岁,2%;5岁,22% ;6 岁,24% 。

2、观察的持续性

 自我控制力较差,易受干扰 ,观察对象易转移, 且幼儿的情绪、兴趣、爱好等也会影响观察的时间。但在教育和引导 下,幼儿可以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事物。

阿格诺索娃的实验指出:各年龄幼儿观察图画的平均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3—4岁幼儿的观察时间平均为6分8秒; 5岁时为7分6秒; 6岁为12分3秒。从6岁开始,观察的持续时间显著增加。

3、观察的精确性

 幼儿观察事物整体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笼统、粗略的轮廓 ,对那些表面的、明显的、简单的部分感兴趣,可是隐蔽的、细微的特征还是无法观察到。随年龄的增长,思维的逐步成熟,经验不断丰富、实践的机会增多,幼儿观察的精确性在后期得到进一步提高。

3、观察的精确性

 教育启示:

加强培养,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要求,增加幼儿观察实践的机会。(益智类小游戏等)

4、观察的逻辑性

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事物内部的联系。

在幼儿早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只能知觉事物的表面特征和现象,无法从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观察的概括能力很低。如图片上画着一棵苹果树和一个小孩,儿童看见这幅图片可能只注意图片上的苹果了,认识不到图片是要表现¡°小孩想要摘苹果¡±这一主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成人有效的指导下,幼儿的观察概括能力不断提高。 

1、观察的目的性 弱——强 无意向有意发展 

2、观察的持续性 保持时间短——长

3、观察的精确性 粗略轮廓——细节深入 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发展 

4、观察的逻辑性 对内部关系的探索增加

促进观察力发展的策略

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让儿童明白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帮助产生具体观察方法;(教观察步骤,指导记录) 培养幼儿知觉敏感性,提高其观察技能; 帮助幼儿形成感觉通道的整合,提高分析能力; 培养幼儿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观察活动;

观察活动要求直观、鲜明,能够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直观、难易适中) 及时总结 反馈 与幼儿讨论观察的结果,帮助幼儿形成观察的习惯。 指导幼儿掌握方法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时,应教给幼儿观察的步骤 ,如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先整体,后局部,从明显特征到隐蔽特征等等,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另外,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指导幼儿学会记录 。帮助幼儿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幼儿吃饭时对豆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培育豆芽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培育豆芽,并在豆芽生长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最好做一些简单的记录。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也可培养动手能力,一举两得。

练习

1 .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 知觉” 活动的是( ) 。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 .婴儿的听觉偏好趋向( ) 。

A.就人声和物声而言,新生儿趋向物声

B.就母亲声音和陌生人声音而言,新生儿趋向新鲜的陌生人声音 C.就声音音调来讲,新生儿趋向低音调 D.新生儿爱听柔和的声音

3 .关于婴儿触觉的表述,下列选项中( ) 是正确的。

A.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可以认识物体 B.口腔触觉作为探索手段晚于手的触觉 C.眼口协调动作出现,是触觉发展的里程碑 D.能够知觉到手的位置,主要是视觉 4 .“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

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5 .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 ) 。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颜色知觉 6 .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婴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 .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 A.痛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8 .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像

9 .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第18篇:[心理学课件]第一、二节 感觉和知觉、注意

第三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三节 记忆 第四节 思维与语言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视觉大师艾舍尔 这是个什么图形? 本节概要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有哪些原因? „„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及其规律

(一)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二)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二、知觉及其特征

(一)知觉的概念与种类

(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三、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一)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感觉概念 内涵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意义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感觉是人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一)感觉的概念与分类 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 视 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眼球之结构功能 眼球壁:角膜:外界光线由此入眼,具有区光作用;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外层)。网膜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具感光功能(内层)。 眼球:晶体、房水和玻璃体,皆为屈光介质。 视 觉 视觉的基本现象

(一)颜色的属性 色调:由光波的波长决定。 明度(亮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度饱和的,如鲜红、鲜绿等。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则是不饱和的颜色。 视 觉

(二)颜色的混和 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如果两种色光混合起来形成白光,这两种颜色称为补色。 颜料混合:是指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视 觉

(三)色觉缺陷 色弱: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在刺激光较弱时,几乎分辨不出任何颜色。 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和局部色盲(如,红绿色盲) 视 觉

(四)色觉理论

1、三原色说:(托马斯.杨) 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红、绿、蓝)。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评价: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可很好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但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的现象。 视 觉

(四)色觉理论

2、拮抗理论(黑林,也称四色学说) 视网膜存在各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 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色盲及颜色后像问题,但不能很好解释颜色混合现象。 那么,哪一种颜色理论是正确的?实际上,两者都正确!三色理论适用于视网膜。研究表明,视网膜上存在三种类型的视觉色素,同时每一种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最敏感,三种色素的波长峰值基本上落在红、绿或蓝区域(Nathans,et al.,1986)。拮抗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信息在离开眼睛之后视觉通路上所发生的一切,颜色信息的编码似乎是按“或者―或者” 拮抗方式进行传递的。 所以两种理论都是“对的”。一种解释了在眼睛本身发生了什么,另一种解释了信息在到达人脑的过程中如何被分析,合起来它们解释了颜色视觉。 视 觉 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① 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② 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视 觉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 ①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②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现象称为~。 如果用眼睛注视左图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你会看到什么? 听 觉 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耳廓和外耳道,收集声音。 中耳:鼓膜―受声音压迫机械振动,带动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将声音传到卵圆窗。 内耳:耳蜗―是人的听觉器官。由鼓阶、中阶和前庭阶构成。鼓阶与中阶间的基底膜上包含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听觉的感受器) 耳的结构图 听 觉 听觉的基本现象

(一)声音感觉属性 音高: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震动频率决定。 响度:声音的轻重强弱,由声波震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音色:声音的纯度,决定于声波波形的复杂程度。 听 觉 听觉的基本现象

(二)听觉传导与听觉 听觉感受器是耳蜗内的基底膜,当声波传到耳蜗时,耳蜗里的液体随之震动,引起基底膜上神经细胞的活动,电信号便会产生,并传递到脑。 声波通过两条通道传播到基底膜,一条是耳传导,即信息经外耳道传至耳蜗;另一条是骨传导,即声波引起头骨震动,传递声波至耳蜗。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物体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它是感觉系统功能的基本指标,其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 感受性差异对发展的影响 个体之间存在着感受性的差异,即同一种感觉通道的感受性在不同的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 个体的感受性特点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接受信息的方式,这是学习者形成不同学习风格的重要方面。 感受性差异还会影响个体人际交往的倾向性。 感觉刺激剥夺的影响 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以阻止图形视觉,戴上纸板做的袖筒和棉手套限制触觉,用空调器发出的单调的声音限制被试的听觉,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小床上躺尽可能长的时间。只要被试想脱离实验情景,他就可以离开。 感觉刺激剥夺的影响 被试的不良影响: 其一:被试的思维过程出现了混乱; 其二:部分被试在感觉剥夺期间出现了幻觉。 意义:生活中各种感觉输入是正常生活所必需的,这些感觉输入虽然不一定具有什么意义,但能够维持脑皮层的清醒状态,使神经机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临床心理学家由此受到启发,认为精神病和神经症往往表现出主观与客观不能分辨,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感受混淆,这与他们的人际交往经历的缺失有关。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 含义 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的关系 例 含义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在不同的个体之间的感觉阈限的差别是相当大的,即使对同一个人来说,也会因个人的身体条件和动机状态而不断变化。 一些感觉的绝对阈限的近似值 感受性与感受阈限的关系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的相互关系是,它们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 如果用E代表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对这一规律的解释是,如果一个人的绝对感觉阈限越高,则他的感受性越低;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感觉阈限越低,则他的感受性就越高。 例 例如,同一物体发出的声音对于两个人来说,在声音较小时,如果甲能听到而乙听不到,我们就说甲的感觉阈限更低,乙的感觉阈限更高;另外,对于同样一个声音,如果一人在很远时就能听到,而乙要在声音距离更近时才能听到,我们也说甲的感觉阈限更低,乙的感觉阈限更高。 又如,对于溶入一克盐的一杯水,甲能品尝出咸的滋味而乙要再加一些盐才能尝出咸的滋味,则我们说甲的感觉阈限低而乙的感觉阈限高。上述所有情况下,我们都说甲的感受性更高,而乙的感受性更低。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含义 韦伯律 韦伯律的解释 不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的相互关系 例 含 义 在刺激物能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如果变化这一适宜刺激的刺激量,那么,只有在这种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使我们觉察到变化后的适宜刺激与原适宜刺激之间的区别。也说是说,并不是刺激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 刚刚能使人觉察出两个刺激之间具有差别的最少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 人体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例 例如,在原有200支烛光上再加上1支烛光,我们是觉察不出光的强度有何改变的;一定要增加2支烛光或更多,才能觉察出前后两种光在强度上的差别。 也就是说,人们能否觉察出两个刺激之间是否有差别存在,必须使这两个刺激之间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才行。 韦伯律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R为最初的刺激强度,以R+△R表示刚刚觉察出有变化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范围内,每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的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 这个公式称为韦伯定律(或韦伯分数、韦伯比值、韦伯常数) 解释 即当R的大小不同时,△R(最小觉差的物理量)的大小也不同,但△R/R则是一个常数。 这一韦伯分数表明,必须在原初刺激的基础上再增加它的一定比例的刺激量,人们才能觉察出这两个刺激量之间的差别。 中等强度刺激的条件下不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 例 以“被提起的重量”为例,表4中各项目的含义是,比较一个物体是否比一个50斤重的物体更重还是更轻,那么,这一物体至少要有51斤(比50斤重的物体重1/50斤)以上才能让人觉察出它比50斤重的物体更重;或者要在49斤以下(比50斤重的物体轻1/50斤)以下才能使人觉察出它比50斤重的物体更轻。而要比较一个物体是否比一个100斤重的物体更重还是更轻,那么,这一物体则至少要有1

cla=\"ad_box\">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第19篇:心理学感知觉教案

心理学

心理学;认识发展与教育,情感意志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与教育,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

认识发展与教育: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问题解决、注意。

感知觉

1、感觉 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通过感觉可获得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知识,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应,这种反应不在是孤立的属性或部分,而是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到基础之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充实越完整。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4、感知觉规律 感受性及其变化 (1)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适应

从明亮的地方走入暗室,最初什么也看不到,相反则会被外面的阳光刺激的睁不开眼----视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由于同时产生或前一刻产生的同类感觉的影响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的变化。

(3)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色觉引起温度觉

(5)感觉的相互补充

由于某种感觉机能系统受损或丧失,其他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盲人

(6)敏感化

专门从事某种特殊职业者由于长时间使用某种感觉器官,使相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高。

音乐家、画家

5、感觉种类

① 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②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③ 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6、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和背景

知觉的整体性:相似的、接近的或相同的、具有良好意识形态(相似、连续、对称)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

7、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根据感知的强度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清晰地感知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板书、挂图、模型的大小,还是老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

(2)根据感知觉的组合律,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知觉。因此,教学内容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停顿和间隔,教师板书应注意空间布局的排列顺序。 (3)根据感知觉的差异律,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异越大,越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具、绘制图表,进行演示实验以及板书时,就要增加对象与背景间的差别,使学生获得清晰地印象。

(4)根据感知觉的理解律,言语知道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直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伴以言语的解释或说明,把直观与言语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迅速理解感知对象。 (5)根据感知觉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师在制作和使用道具师,应尽量变静为动。

(6)根据感知觉的协同律,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多种感官器官协同参与活动,这样大大的提高直观的效果。

8、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和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良好的观察品质有以下几种: (1)条理性。 (2)创造性。 (3)敏锐性。 (4)精确性(5) 理解性(6)复杂性

观察力是指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个人通过长期观察活动所形成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观察能力,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学生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2)要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 (3)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善变多思。 (4)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

3. 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第20篇:知觉的特性教案123123

教学课题:知觉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理解知觉的特性在生活及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工作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知觉特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

小组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什么是感觉?感觉有哪些特性? 什么是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如何? 教师总结及导入新课: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参与。

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人对于客观事物能够迅速获得清晰的感知,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授新课

(一)知觉的选择性

1、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某一瞬间,我们是否将正在发生的所有事物都作为知觉的对象?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教师总结得出知觉选择性的概念

2、知觉选择性的含义?

含义: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1 出示图片

在知觉时,对象和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3、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a、客观因素

(1)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比明显的(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等)

(2) 对象的相对活动性:活动变化的(如夜晚的霓虹灯);在活动背景中不动的事物(如早操站立不动的幼儿)

(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如走在大街上的姚明)

b、主观因素

知觉的目的和任务,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与情感状态等,都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凡是与人的活动目的相一致、与知识水平相适应,又符合人的需要与兴趣的事物,就容易成为优先知觉的对象。

小结:凡是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事物都容易成为知觉选择的对象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注意这部分内容所以不占用太多时间)

4、小组讨论知觉的选择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⑴在制作和运用直观教具时,要突出知觉对象,淡化背景。 ⑵凡属两可图式的图片和教具应避免使用。 出示图片

鸭子还是兔子?

2

⑶同时,教师要用形象化的语言加强对对象的描述,对背景部分要尽量淡化。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问题时,可利用声调、音高、语速的变化,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对象上。

(二)知觉的整体性

1、【做一个心理学小实验,看图片,要求学生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同一刺激在不同系列中会知觉为不同的符号?

总结:人对事物部分的知觉依赖于对事物整体的知觉,部分在整体中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同样一个图形“13”,如果处于数字的序列中,我们就把它知觉成数字“13”;如果处于字母的序列中,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字母“B”了。这个小实验反映了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2、知觉整体性的含义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观察图片思考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你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黑点还是分成三个部分的黑点?

你看到的是什么?(是斑点还是海螺?)

【总结】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3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

(2)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知觉客体时,我们常常用过去的经验来弥补当前信息的不足,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5、思考并总结知觉整体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幼儿知识经验有限,为提高他们的知觉效能,教师应指点他们在观察事物时,把注意力放在事物关键性的特征上。例如,对三角形的认识,其关键部分就是有三条边构成三个角,其他都不影响对三角形的知觉。

(三)知觉的理解性

1、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他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势,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的面部表情,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他讲话的语气,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总之,观察他的言行举止,都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去自家的地里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隔了几天,再看看他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

为什么?

2、什么是知觉的理解性?

含义: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来标志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3、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教师提示:这是隐藏在雪地里的一条狗 总结: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 (1)知识经验

(2)言语的指导作用:教师的语言提示对知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知觉的理解性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幼儿既缺乏知识经验,又不会自觉地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使幼儿对知觉对象有较好的理解,有新的理解,教师就要善于用言语启发、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帮助幼儿组织知觉到的信息。

(四)知觉的恒常性

1、心理实验

请两名同学回答:你看到教室的门是什么形状

2、知觉恒常性的含义:在知觉熟悉的对象时,尽管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但对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恒常性。

3、知觉恒常性的类型及影响因素:

知觉恒常性在视觉中最为明显,表现在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方面。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

4、思考知觉恒常性的重要意义

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类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人在变化的条件下,按照事物的稳定特征去认识事物,从而根据经验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如果人的知觉总是不断地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和对现实的把握都是不可能的。

小结:各个小组都汇报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思路。课件呈现知觉的特性总结图表。

三、课堂练习,巩固强化

1、“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D.恒常性

2、“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3、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万绿丛中一点红”“白纸黑字”这是知觉的(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四、课堂小结,布置思考题 课堂小结:图表

作业设计: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如何根据知觉的规律组织教学?

2、结合本次课的内容谈谈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新认识。

板书设计:

《感觉与知觉教案模板.doc》
感觉与知觉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