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2022-03-2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整体安排:

《答司马谏议书》为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本文通过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教授这一课,我安排用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① 文言知识梳理、解读题目 ② 掌握文中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③ 总结学习方法

④ 布置作业

学生分析:

学习该文的学生为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如:少量文言字词的积累,文体知识的了解(《论语》的语录体,《游褒禅山记》游记等)。但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任报有一种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心态。文言文的难度位居首位,主要原因在于,文言教学枯燥,大量字词理解,段落背诵,学生不能从中有所收获,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应该活跃文言教学课堂,运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学能领会到文言中所体现的道理,并融汇于自己的生活中,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完善。

《答司马谏议书》的教学,在巩固之前的教学基础同时,要积累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主旨的能力,使学生在训练思维能力的同时积累一定文学常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2.学生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文章结构。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教学媒体:

1.使用多媒体。在适当教学点出示教学重点,扑捉学生视觉,刺激学生思考,使学生更明晰教学内容。

2.设计黑板板书。可及时为学生整理思路,穿针引线。

教学起点:

课前已布置作业让同学预习,了解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文言讲解,解题(12分钟)

1.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教师抽问重点字词的读音或者字义及重点句的翻译,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如果还有不懂的字词,请同学先做好勾画,课后自己查找处理。抽问内容:

字音:

强聒(guō) 辟(pì)邪 难壬(rén)人 怨诽(fěi) 不恤(xù)国事

字义: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反复:书信反来。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区区:情意诚挚。

翻译句子: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以上内容以投影展示)

2.文言部分结束,回到课文题目,教师提问: ①我们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答司马谏议书》,这个“书”字是什么意思?要求全班齐答。(书信)

②从课前的梳理文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 请个别学生回答。(驳论文) 教师明确: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所以属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设计说明】

以抢答加分为形式来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也提高字词教学效率,抽查字词句为常考易错处,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吸收更多知识。再顺势解题,进入文本学习。

二、掌握作者如何驳论(23分钟)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提问: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板书:王安石)

教师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板书:司马光)

2.已明确写信原因——为自己辩解,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屏幕上提出的问题(待同学开始阅读后出示提问):

①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②王安石相对应是如何辩驳的?

问题①请学生B回答;问题②请学生C,学生D,学生E,学生F回答。 教师明确:

①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板书: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以及“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②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板书: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板书:举先王之,政以兴礼)

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的韬略。(板书:为天下理财)

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板书:癖邪说,难壬人)

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

3.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按照自己的思路给第三自然段分层。以及第四自然段的作用。着重思考:为什么要用盘庚迁都的典故。

默读后,先小组交流探讨,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发言安排: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一个小组总结

第三自然段怎么写的及分层:一个小组总结,此环节可能出现异议,可及时发表意见大家讨论。

第四自然段的作用:一个小组总结 典故运用全班讨论。 教师明确:

第三个自然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板书: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盘庚迁都的典故运用,是为了借此暗语变法,以稳定皇帝的心,由此可以看出这封信不仅仅写给司马光,也是写给皇上看,以表决心,从而回到上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封信到底是写给谁的?点出这是一封给司马光的公开信,写作目的是给全天下的人看,更主要的是给皇上看,以坚定皇上支持变法的决心。

第四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设计说明】

该部分以逻辑顺序对文本进行讲解,从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到王安石如何辩驳,然后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点出文章新解,写给司马光的公开信,层层深入。讲解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学习方法,默读,勾画重要信息,交流讨论等。

三、总结学习方法(5分钟)

1.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对全文文意进行梳理概括。 2.层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段落前后联系。 3.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风格。 【设计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停留在文本,提炼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后作业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所感悟,请任选角度,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受命于人主议法 举先王之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度而修之于朝廷 政以兴利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王安石: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板书说明】

该板书按文中人物,事件出现的逻辑顺序书写,在教学过程中已逐步标注,县整理如下:先写课题——答司马谏议书,然后依次是王安石——天下、众——司马光——四个方面——反驳四个方面——王安石立场。

推荐第2篇: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教学步骤】

一、生字识记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 (2)姓。 恤(xù): (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 (2)怜悯。如: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ū):

(1)胥吏(小官吏)。 (2)互相。

(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 膏(gāo):

(1)脂肪;油。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 (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三、古文今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

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原来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2.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五、整体把握、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一)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二)写作特点

1、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2、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3、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来源:学,科,网] 【课文简析】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

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王安石变法。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来源:Z。xx。k.Com]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原因 )

②终必不蒙见察。( 被,表示被动 )

③故今具道所以。( 说 )

④辟邪说,难壬人。( 批驳 )

⑤非某之所敢知。( 领教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 作为 )

为天下理财。( 替 )

不为征利。( 是 )[来源:中.考.资.源.网WWW.ZK5U.COM]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表示承接关系,而且 )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 3.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来源:Www.zk5u.com] 4.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

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

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

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文中“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 7.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 8.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来源:Www.zk5u.com]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

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 11.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王安石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出师表》。

3.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学习教学设计>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教学步骤】

一、生字识记

聒(guō):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如:聒耳。 壬(rén):(1)天干的第九位。 (2)姓。 恤(xù): (1)顾虑,忧虑。如:不恤人言。 (2)怜悯。如:体恤。

(3)救济。如:抚恤。

胥(xū):

(1)胥吏(小官吏)。 (2)互相。 (3)〈书〉齐、皆。如:万事胥备。

度(duó):难测;估计。如:揣度。另读(dù): (1)计量长短。如:度量衡。 (2)程度。如:极度。

(3)章程;行为准则。如:法度。 (4)人的气质或姿态。如:风度。 (5)计划,主张。

(6)过(指时间)。如:虚度光阴。 膏(gāo):

(1)脂肪;油。如:膏火。

(2)很稠的糊状物。如:牙膏。

(3)肥沃。如:膏腴。本文取此义。 晤(wù):见面。如:会晤。

二、词语识记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三、古文今译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原来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

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2.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五、整体把握、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一)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二)写作特点

1、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2、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3、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

窃以为 终必不蒙见察 故略上报 于反复不宜卤莽 故今具道所以 冀君实或见恕也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以致天下怨谤 举(推行)先王之政 辟邪说,难壬人 士大夫多以不恤(忧虑)国事 盘庚之迁,胥(互相,可以当作偏指一方理解)怨者民也 度义(合理)而后动

以膏泽斯民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守(固守)前所为而已

2、重点句: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

3、特殊句式: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二、品读研讨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里无形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他们之间来自文字的针锋相对吧!

组织讨论:

1、根据文章内容猜测一下,王安石实施变法时,朝野出现了怎样的情形?文中是怎么表达的?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对应语句,并作翻译。提示:(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司马光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追问:王安石是如何解释司马光所说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这几方面的事情的?

提示:A“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B“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C“为天下理财”; D“辟邪说,难壬人”。

小结:这是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责难而发出的义正辞严的驳斥。

2、王安石认为出现“怨诽之多”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划出原句

提示:人(一般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

:“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皇帝) :“欲变此”

3、王安石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表明了怎样的态度、立场?(划出能表现王安石态度立场的句子) 明确: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三)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言文字词的积累。

2、翻译第3段。

3、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课后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用文言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本题为提高题,让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试做。) 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 ↓ ↓ ↓

受命于人主议法 举先王之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度而修之于朝廷 政以兴利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

矛盾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推荐第3篇: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整体安排:

《答司马谏议书》为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本文通过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是古代的驳论名篇之一。教授这一课,我安排用一个课时:

教学步骤:

① 文言知识梳理、解读题目 ② 掌握文中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③ 总结学习方法

④ 布置作业

学生分析:

学习该文的学生为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如:少量文言字词的积累,文体知识的了解(《论语》的语录体,《游褒禅山记》游记等)。但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任报有一种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心态。文言文的难度位居首位,主要原因在于,文言教学枯燥,大量字词理解,段落背诵,学生不能从中有所收获,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应该活跃文言教学课堂,运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学能领会到文言中所体现的道理,并融汇于自己的生活中,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所完善。

《答司马谏议书》的教学,在巩固之前的教学基础同时,要积累学生学习文言的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把握主旨的能力,使学生在训练思维能力的同时积累一定文学常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四条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2.学生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层次清晰的文章结构。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教学媒体:

1.使用多媒体。在适当教学点出示教学重点,扑捉学生视觉,刺激学生思考,使学生更明晰教学内容。

2.设计黑板板书。可及时为学生整理思路,穿针引线。

教学起点:

课前已布置作业让同学预习,了解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文言讲解,解题(12分钟)

1.全班齐读课文一遍。教师抽问重点字词的读音或者字义及重点句的翻译,学生以抢答形式回答。如果还有不懂的字词,请同学先做好勾画,课后自己查找处理。抽问内容:

字音:

强聒(guō) 辟(pì)邪 难壬(rén)人 怨诽(fěi) 不恤(xù)国事

字义: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反复:书信反来。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区区:情意诚挚。

翻译句子:

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以上内容以投影展示)

2.文言部分结束,回到课文题目,教师提问: ①我们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答司马谏议书》,这个“书”字是什么意思?要求全班齐答。(书信)

②从课前的梳理文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文? 请个别学生回答。(驳论文) 教师明确: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光的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所以属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设计说明】

以抢答加分为形式来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也提高字词教学效率,抽查字词句为常考易错处,运用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吸收更多知识。再顺势解题,进入文本学习。

二、掌握作者如何驳论(23分钟)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提问: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信?(板书:王安石)

教师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板书:司马光)

2.已明确写信原因——为自己辩解,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屏幕上提出的问题(待同学开始阅读后出示提问):

①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②王安石相对应是如何辩驳的?

问题①请学生B回答;问题②请学生C,学生D,学生E,学生F回答。 教师明确:

①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板书:天下——“怨谤”;众——“汹汹然”以及“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②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板书: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板书:举先王之,政以兴礼)

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的韬略。(板书:为天下理财)

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板书:癖邪说,难壬人)

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

3.请学生结合课下注释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按照自己的思路给第三自然段分层。以及第四自然段的作用。着重思考:为什么要用盘庚迁都的典故。

默读后,先小组交流探讨,然后小组代表发言。 发言安排: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一个小组总结

第三自然段怎么写的及分层:一个小组总结,此环节可能出现异议,可及时发表意见大家讨论。

第四自然段的作用:一个小组总结 典故运用全班讨论。 教师明确:

第三个自然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板书: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盘庚迁都的典故运用,是为了借此暗语变法,以稳定皇帝的心,由此可以看出这封信不仅仅写给司马光,也是写给皇上看,以表决心,从而回到上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这封信到底是写给谁的?点出这是一封给司马光的公开信,写作目的是给全天下的人看,更主要的是给皇上看,以坚定皇上支持变法的决心。

第四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设计说明】

该部分以逻辑顺序对文本进行讲解,从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到王安石如何辩驳,然后表明自己坚定的立场,点出文章新解,写给司马光的公开信,层层深入。讲解同时训练学生多种学习方法,默读,勾画重要信息,交流讨论等。

三、总结学习方法(5分钟)

1.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对全文文意进行梳理概括。 2.层层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段落前后联系。 3.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风格。 【设计说明】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停留在文本,提炼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课后作业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所感悟,请任选角度,写一篇3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受命于人主议法 举先王之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度而修之于朝廷 政以兴利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王安石: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板书说明】

该板书按文中人物,事件出现的逻辑顺序书写,在教学过程中已逐步标注,县整理如下:先写课题——答司马谏议书,然后依次是王安石——天下、众——司马光——四个方面——反驳四个方面——王安石立场。

推荐第4篇: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29、《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王安石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1)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

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游处相好:交往共事相互友好。) (2)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 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 (3)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原来读书人所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

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名实:名义和实际。 得:明白。)

(4)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 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

(5)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 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

(6)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

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

(7)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 (8)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 (9)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 (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知:领教,接受)

二、研读课文

(一)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

己辩解。

2、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3、王安石认为他和司马光在议事上意见常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4、为什么起初只想简单地写回信?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5、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详写了回信?表现王安石什么态度?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表现王安石慎重,礼貌的态度。 (二)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7、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1) 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 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追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9、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0、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1、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2、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二、练习巩固

(一)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士大夫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

参考答案:

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二)字词过关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说(

) ..⑤、故略上报( ) ⑥、故今具道所以( ) ..⑦、举先王之政( ) ⑧、不恤国事( ) ..

2、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参考答案:

1、①持 ②优厚 ③明白 ④排除,驳斥 ⑤简略 ⑥详细 ⑦推行 ⑧考虑

2、①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板书设计

推荐第5篇:《答司马谏议书》读后感

在北宋嘉佑三年,一位改变北宋历史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所写的《万言书》带动了一场革新,他自己也因为朝中大臣的反对,再加母亲新世的噩耗,辞官了。他是北宋革新派代表人物——王安石。王安石辞官后到熙宁元年才回来。那时宋神宗即位,这位神宗从小立志收复沦陷国土,使国家富强。他曾想让元老重臣们辅助。当时的那些大臣曾支持过范仲淹的“万历新政”,但年纪大了,地位高了,财产多了,一个个都死气沉沉,他转来想去,决定重用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便收效颇丰,但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御史中丞吕诲气冲冲地在皇上面料历数王安石的十大罪状。面对吕诲强辞,王安石并不在意。小人之见,何足挂齿。便让王安石寒心的是友人司马光的指责与反对,司马光在推行新法后接连写下三封公开信,面对老朋友的指责,王安石写下了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时每不会,所操述多异故也......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司马光与王安石彻底决裂。后来变法失败,王安石去世了。而司马光成为宰相,新法被彻底废除了。

友人的不信任到最后的决裂,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早已不复存在。也因为这样,王安石开始反击了。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新法免受非议,写下了《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笔锋指向了矛头,批判司马光与他所代表的大学士传统派。为了国家,为了新法继续施行,他断绝了近三十年的友情,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友情,王安石所做的一切让我感慨,他的不畏强势,不思情谊,让我惊叹。今日再读王安石的这篇佳作,我也明白了他为新法能付出怎样的心血。之前,我读到许多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抗争,也相互嘲讽的诗与故事,总认为王安石与那么多人对立完全不自量力,但今天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王安石的背后的心酸与他对新法,对理想的不限追求,他的精神让我敬佩。

推荐第6篇: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理解文句的意思。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难点:

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具准备:

课前让学生翻阅历史课本中有关“王安石变法”的章节,或让学生进图书室, 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作为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做好课件。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注意句子内部的停顿,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guō) 卤莽

(lǔmǎng) 重念(chóng)

怨谤(bàng) 不恤(xù) ......见恕(shù) 难壬人(nànré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

1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

5、全班齐读

六、再读课文,疏通文字

(一)识记词语 (二)检查识记效果

1、通假字

(1) 于反复不宜卤莽

卤莽:同“鲁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2) 故今具道所以

具:同“俱”,全部,详细地。 .

2、一词多义

(1) 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缘故)

故略上报

(所以) ..(2) 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ù 制度)

度义而后动

(duó 考虑)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 计划、主张)

.(3) 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道理)

为天下理财

(治理、整理) ..(4) 所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用来、所拿来)

故今具道所以

(„„的原因)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用来„„的)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

3、其它重点字词

(1) 某启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2)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 虽欲强聒

强聒:强作解说。

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4) 故略上报

略:简略。

上报:回信。

...(5)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6) 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书信往来。

宜:应该 ...(7) 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希望。

或:或许。

见恕:原谅我。 ....(8) 举先王之政

举:推行。

政:政令。

..(9) 辟邪说,难壬人

辟:排除,驳斥。

难:责难。 ....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10)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本来。

前知:预先知道。 ...(11)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以:把。

恤:考虑。

..(12) 胥怨者民也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 胥:互相。

..(13)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而已:罢了 ....(14) 以膏泽斯民

以:连词,表目的,来。

膏泽:给以好处。 斯:这。

....(15)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第一个“事”用作动词,做。 ...(16) 无由会晤

由:机缘,机会。

晤:见面。 ..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1)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

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 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游处相好:交往共事相互友好。) (2)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 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

(3)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原来读书人所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

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名实:名义和实际。 得:明白。) (4)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 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

(5)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 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

(6)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

(7)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 (8)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 (9)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 (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知:领教,接受)

二、研读课文

(一)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3、王安石认为他和司马光在议事上意见常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4、为什么起初只想简单地写回信?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5、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详写了回信?表现王安石什么态度?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表现王安石慎重,礼貌的态度。 (二)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7、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1) 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 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追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9、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0、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1、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2、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三、归纳全文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具体批驳提供理论依据。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该一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指出当前现状: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并分析众“汹汹然”的原因。 第二层(“盘庚之迁……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列举史实论证“熙宁变法”的正确性。 第三层(“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则非某之所敢知”):

以退为进,用假设来反驳,并委婉表明决绝的态度。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2、结构图: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答司马谏议书┫

二、驳斥谬论

┣ 针锋相对

三、分析原因

┃ 态度坚决

四、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3、写作特点

(1) 词语运用:

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 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4 (2) 中心表达:

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 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3)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 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布置作业

见资料

五、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北宋)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受命于人主,议

举先王之政, 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兴利除弊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王安石: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较为浅显的文言文,学生的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特别是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分组学习法,学生们自主翻译课文,不会的在组内解决,然后分组比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全班都在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在第二课时,有独立思考,也有分组讨论。因为文章思路很清晰,对于观点的把握很准确,但是对于文章中作者为何对最后一点指责不作任何辩解,学生无法理解。这与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刻有关,也与我的引导不够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多注意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5 《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卤莽

重念(

怨谤(

不恤(

) ......见恕(

难壬人(

胥怨(

盘庚(

会晤(

) ......

二、通假字

(1) 于反复不宜卤莽

卤莽:同“

”,________________ (2) 故今具道所以

具:同“

”,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 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略上报

) ..(2) 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度义而后动

)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3) 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天下理财

) ..(4) 所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故今具道所以

)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四、其它重点字词

(1) 某启

某:__________________

.(2)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________________ 术:________________ ..(3) 虽欲强聒

强聒:______________ 聒:________________ ..(4) 故略上报

略:________________ 上报:______________ ...(5)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重念____________ 视遇:___________ 厚:__________ .....(6) 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__ ...(7) 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见恕:__________ .... (8) 举先王之政

举:________________ 政:________________

..(9) 辟邪说,难壬人

辟:________________ 难:________________ ....壬人:_______________

(10)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________________ 前知:_______________ ...(11)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以:________________ 恤:________________ ..(12) 胥怨者民也

胥怨:______________ 胥:________________ ..(13)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_________ 特:_______

而已:________ ....(14) 以膏泽斯民

以:__________________

....

膏泽: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 (15)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不事事:____________ ...第一个“事”:__________ (16) 无由会晤

由:________________

晤:________________ ..

五、翻译下列句子。(1)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 壬人(

) 度义(

) 重念(

怨诽(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__________

(2)而议事每不合

_________ ...(3)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__________

(4)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_________ ..(5)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_________

(6)于反复不宜卤莽

_________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理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________,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他的变法运动赫赫有名,史称“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在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怨。

三、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___________”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___________ 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6、文中提到的盘庚,是______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盘庚迁殷的例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guō)

壬人(rén)

度义(duó)

重念(chóng)

怨诽(fěi)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交往共事

(2)而议事每不合

常常 ...(3)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考虑

(4)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本来 ..(5)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没有原因、没有机会

..(6)于反复不宜卤莽

书信往来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原来读书人要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

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二、整体理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 政治 家、思想 家、文学 家。他的变法运动赫赫有名,史称“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在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为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三、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汹汹然?‖„„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D )。 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

4、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不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 新法受损的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 性,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王安石政治家胆略与风度。

5、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 “盘庚西迁” 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 假设复句, 措辞委婉而坚决。

6、文中提到的盘庚,是 商 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摆脱自然灾害 ,举盘庚迁殷的 例子,作用是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坚持变法的正确性,表明坚决变法的态度。

《出师表》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 ..(2)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________________

殊遇:________________ ...(3)作奸犯科

奸:________________

科:________________ ..(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有司:__________ 论:___________ 刑:_________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______________

简拔:______________ ....(6)有所广益

广: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7)先帝称之曰能

之:________________

能:________________ ..(8)晓畅军事

晓畅:________________ ..(9)优劣得所 优劣:________________

所:________________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7篇: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教案(材料)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王安石

流渡中学 严庄坤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

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5、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练习巩固

(一)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士大夫 、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 参考答案:

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二)字词过关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说(

) ..⑤、故略上报( ) ⑥、故今具道所以( ) ..⑦、举先王之政( ) ⑧、不恤国事( ) ..

2、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参考答案:

1、①持 ②优厚 ③明白 ④排除,驳斥 ⑤简略 ⑥详细 ⑦推行 ⑧考虑

2、①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板书设计

推荐第8篇:《答司马谏议书》教案12课时

29.《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3、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4、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

5、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 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3、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教学设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4、学习生字:

强聒(guō) 卤莽(lǔ mǎng) 见恕(shù) 拒谏(jiàn) .....怨谤(bàng) 利弊(bì) 不恤(xù) 盘庚(gēng) ....胥怨(xù) 会晤(wù) ..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古今异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意,私下,谦词。今常用义为:偷窃。)

(2)、虽欲强聒(虽:即使,表假设。今常用做表转折的连词。) (3)、不复一一自辨(复:再,又。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 (4)、故今具道所以(“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常用做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其意为:原因,···的原因。)

(5)、度义而后动(义:适当,恰当,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心。今常用义为:数量极少。)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五、教师小结: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政论文,通过回答司马光对推行新法的责难和攻击,揭露了反对派保守庸俗的思想和用心,表明了作者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六、布置作业:习题以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

二、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明确:“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5、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明确:“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6、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7、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8、第2段作何理解?

明确: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9、第3段作何理解?

明确: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10、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11、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明确: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明确: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五、教师小结: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这里就举出了有力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谤的事实为例,表示自己不以流言飞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有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

29、答司马谏议书 原因——驳斥——分析——结束 ————针锋相对,态度坚决。

板书设计:

推荐第9篇:《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论证方法。

3、培养礼貌地对待别人的处事态度及宽容的气度。

4、作者善于从对方的长信中概括几个基本论点,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而不是在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做到了以少胜多。

5、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题目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2、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3、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教学设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4、学习生字:

强聒(guō) 卤莽(lǔ mǎng) 见恕(shù) 拒谏(jiàn) 怨谤(bàng) ......利弊(bì) 不恤(xù) 盘庚(gēng) 胥怨(xù) 会晤(wù) .....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不复一一自辨(辨,通“辩”。辩解)

2、古今异义: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窃:私意,私下,谦词。今常用义为:偷窃。) (2)、虽欲强聒(虽:即使,表假设。今常用做表转折的连词。) (3)、不复一一自辨(复:再,又。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

(4)、故今具道所以(“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不是今常用做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其意为:原因,···的原因。)

(5)、度义而后动(义:适当,恰当,今常用义为:正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 (6)、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诚心。今常用义为:数量极少。)

四、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五、教师小结: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第二年,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政论文,通过回答司马光对推行新法的责难和攻击,揭露了反对派保守庸俗的思想和用心,表明了作者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王安石变法”距今已有近一千年。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虽说历史是那样的遥远,但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现在,让我们撩起历史的面纱,穿越时间的隧道,去感受一下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吧!

二、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明确: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明确:“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明确: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4、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5、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明确:“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6、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7、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明确: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8、第2段作何理解?

明确: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9、第3段作何理解?

明确: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10、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11、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明确: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明确: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五、教师小结: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这里就举出了有力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谤的事实为例,表示自己不以流言飞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有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29、答司马谏议书

原因——驳斥——分析——结束 ————针锋相对,态度坚决。

推荐第10篇:初二语文:《答司马谏议书》教案2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原因 )

②终必不蒙见察。( 被,表示被动 ) ③故今具道所以。( 说 )

④辟邪说,难壬人。( 批驳 ) ⑤非某之所敢知。( 领教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 作为 ) 为天下理财。( 替 ) 不为征利。( 是 )[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表示承接关系,而且 )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 3.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

4.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 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 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 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文中“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 7.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 8.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 11.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王安石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出师表》。

3.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教学后记】 《石壕吏》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 (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 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1.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 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虽诗中无一“喜”字,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像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第11篇:《答司马谏议书》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

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5、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练习巩固

(一)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的 ,并表示对士大夫、、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

参考答案:

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二)字词过关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说( ) [:学,科,网]

⑤、故略上报( ) ⑥、故今具道所以( )

⑦、举先王之政( ) ⑧、不恤国事( )

2、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参考答案:

1、①持 ②优厚 ③明白 ④排除,驳斥 ⑤简略 ⑥详细 ⑦推行 ⑧考虑

2、①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五、译文参考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六、教后记

第12篇: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语文版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王安石的简况及“书”的文体特点;2.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其思想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二、背景与题解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政知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 )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信中主要辨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并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不满。文章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而又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决绝的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三、整体感悟 结构分析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2)结构图: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答司马谏议书┫

二、驳斥谬论

┣ 针锋相对

三、分析原因

┃ 态度坚决

四、书信常规的结

四、问题探究

1、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认识理解的?

【明确】王安石推行的心法虽然没有也不可能触及正个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的根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却敢于对传统政策进行改革和冲击,敢于对大地主大官僚的种种特权加以抑制和打击,把封建生产关系中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进行一些调整,提出在当时已经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能够解决的任务。作为地主阶级的一个成员,他能看到由于大地主大官僚的过度剥削所造成的“富者财产满布洲域,贫者困穷不免于沟壑”(《风俗》)的状况,又能认识到“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与《马运判书》)亦即认识到发达所有生产力去生产天下的财富以求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性。这些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还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不仅以“理财”增强国力,而且以“整军”改变北宋王朝的腐败军制。他打击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势利,为反击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的割据政权的侵犯作好了物质准备,尽力改变北宋王朝长期以来“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的屈辱处境,欲在全中国再一次纳入一个政权的统治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安石领导的变法图强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政治运动。

因此,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见之争,但它实在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论书》,便是这一场斗争中的生动速写,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在“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所以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2.你是如何评价司马光的?

看人要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人一分为二,在否定其缺点的同时,也要肯定其优点,不能一概否定,一棍子打死。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阻挠王安石变法,他是政治上的保守派;但是司马光在学术上是一位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用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后人把他和司马迁称为史学界“前后两司马”。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不能顺利进行。(发挥想像,合理即可。)

4.写作特点分析

(1)言简意赅,措词委婉而坚决。

这篇文章语言柔中带刚,态度委婉而坚决,运用这样的外交辞令符合答复指责性书信的特点。而驳斥司马光指责的语句言简意赅,不容置辩,干净利落。

(2)例文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见解新颖,风格峭丽,堪称古代政论文典范。

五、课文翻译

安石启:昨日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意以为跟您友好相处的日子很久了,但讨论国事往往意见不同,这是由于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的缘故。我虽然想硬在你耳边罗嗦(强作辩解),恐怕结果一定不会得到您的谅解。后来又想到您看待我一向很好,对于书信往来是不应简慢无礼的,因而我在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谅解我。

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是“侵官”。发扬(恢复)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算“拒谏”。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至于怨恨毁谤的很多,那是本来早就该料到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守旧之风已经不是一天了,做官的人又大多不为国家大事操心,以附和旧俗之见来讨好众人为美德。皇上却想改变这种现状,而我又不顾政敌的多少,想尽力去帮助皇上抵制他们,那么,众人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过去商王盘庚迁都,群起怨恨的是老百姓,不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他考虑理由正当,然后做去,他认为正确,看不出有值得悔改的地方。如果您责备我执政很久了,没有能够帮助皇上大大地做一番事业,以此造福人民,那我自知有罪了。但如果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必干,只是守着老规矩就行了,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会面的机会,不胜(实在)诚心仰慕得很。

六、小结

王安石以书信作答司马光,驳斥保守势力对新法的种种指责,表示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第13篇:答司马建议书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

安石敬白:昨日承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觉得与您交往深厚密切已非一朝一夕,可是议论国事时常常意见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不同的缘故吧。即使想要勉强多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一信,不再一一替自己分辨。后来又想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道理,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在朝堂上公开讨论和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括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衷心想念和仰慕您。

(曹光甫)

1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把握教学设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教学设计>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难点: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学设想

1、先疏通文字,然后采用课堂研讨学习的方式来了解王安石变法所受的反对与阻挠。

2、从了解古今汉语语序的不同,进而掌握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一些规律。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及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2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听课文录音 先听录音然后学生默读

六、文字疏通 重点的字词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略:简略。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固:本来。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3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

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七、课文的结构(段落层次)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二课时

一、问题讨论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第2段作何理解?

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

4 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的“正名”提供推理前提。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5、第3段作何理解?

该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指出当前现状,并强调皇上要改变此情况,而自己不顾众人反对,要“助上以抗之”,然后用一句反问句,增加结论的不容置疑性。第二层用盘庚迁都的事实,来论明自己推行新法的正确性,增强说服力。第三层由两个假设句构成,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的退,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

6、第4段作何理解?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7、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点拨:教学设计>文章中所举事例通常是为了论证自己阐述的内容。

8、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二、练习巩固

(一)段落层次

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逐一加以驳斥。

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士大夫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

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 参考答案:

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5

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二)字词过关

1、解释加点字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 ③、而天下之理得矣(

)④、辟邪说(

) [来源:学,科,网] ⑤、故略上报( ) ⑥、故今具道所以( ) ⑦、举先王之政( ) ⑧、不恤国事( )

2、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③、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参考答案:

1、①持 ②优厚 ③明白 ④排除,驳斥 ⑤简略 ⑥详细 ⑦推行 ⑧考虑

2、①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

②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就搞明白了。 ③至于怨恨咒骂的人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就知道会这样的。

三、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道:“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

中心表达: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的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

6 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板书教学设计>设计

五、译文参考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要争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兴利除弊,算不上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算不上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佞,不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对抗他们,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庚不因为人们怨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我对您)不由得从内心仰慕到了极点。

六、教后记

7

第14篇:答 辩 书

答 辩 书

答辩人:史XX;男;汉族;陕西省XX县人;19X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联系电话:150XXXX; 答辩人就申请人安X玩具(深圳)有限公司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一、关于劳动合同未签双倍工资补偿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事实是答辩人在职期间,申请人从未口头、书面通知答辩人签劳动合同。申请人处行政主管为逃避自身责任(公司行政部负责和员工签合同,因其工作失职,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公司蒙受损失)伙同其下属(人事文员)、律师推卸责任、歪曲事实,并指使其在劳动仲裁庭做伪证,公然妨碍司法公正,其胆大妄为、视法律如儿戏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对于该律师违反《律师法》第40条,我于4月间已向广西律师协会、南宁律师协会、深圳律师协会进行了举报和投诉,5月初该律师打电话向我道歉,并表示不再接受申请人的委托)至于申请人对答辩人指控的“为获取不当利益,故意回避签订劳动合同”。答辩人保留追究其诽谤的权力。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于合同未签双倍工资计算的截止日期第6条规定的很明确,申请人的计算方法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应不予支持。深圳市龙岗仲裁委员会深龙岗劳人仲案

【2012】58号裁决书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认定事实清楚,应予以维持。

二、关于加班费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 1

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员工加班工资:

(一)安排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支付;

(二)安排员工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支付;

(三)安排员工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员工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支付。

申请人提供的所谓意向书,是经过涂改的;且意向书内容完全免除了申请人的法定义务,排除了答辩人获得加班费的权力,且在本人被迫的情况下签名,不能代表本人真实意愿和平等、自愿的原则;并与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相抵触,应视为无效协议。而且,2012年1月份本人出勤31天(372小时),申请人伪造考勤记录只给我记录22天(172小时)。并且,法定假日和休息日加班、延时加班都不予支付加班费,因为,申请人说:你签了名的,只给你意向书上的工资,加班可以、加班费免谈。深圳市龙岗仲裁委员会深龙岗劳人仲案

【2012】58号裁决书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认定事实清楚,应予以维持。

三、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问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答辩人以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购买社会保险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人应予以支付经济补偿。且,在答辩人距离辞职到期还有7天时,申请人因答辩人申请劳动仲裁强行解除了劳动关系。答辩人计算的840元是7天通知金,而非经济补偿。因答辩人非法律专业人员,考虑难免不周,应为1990元;我要感谢龙岗仲裁委仲裁员的公平、公正的裁决!深圳市龙岗仲裁委员会深龙岗劳人仲案【2012】58号裁决书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认定事实清楚,应予以维持。

综上所述,对于申请人申请撤销劳动仲裁裁决的事实及理由,答辩人感觉非常可笑,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及法律常识,理由及其牵强、令人难以置信;更对申请人污蔑龙岗仲裁委仲裁员“裁决自相矛盾、工作马虎出错”表示强烈的愤慨和谴责!深圳市龙岗仲裁委员会深龙岗劳人仲案【2012】58号裁决书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认定事实清楚,应予以维持,请求驳回申请人的撤销申请!

此 致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答辩人:史XX

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第15篇:读《司马法》教案

《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逐渐形成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独特着眼点。 (3)反复诵读,把握作者的论证过程,感受作者的思想倾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读懂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论证过程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作者“主张施仁政”的政治观点,体会作者“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有感,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读后感——皮日休的读司马法。

二、资料介绍:

1、皮日休:中国唐代文学家。生于大和八年( 834 )至开成四年(839)之间,卒于天复二年(902)以后。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今属湖北)人,出身于贫苦家庭,早年立志于功名,曾游历各地 。懿宗咸通八年(867)进士 。黄巢起义时,被劫从军,他的死因说法不一。他的遗作《皮子文薮》,内收其文200篇,诗1卷。他的不少著作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了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有学者认为皮日休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鲁迅评价皮日休“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

三、听读课文:

(一)听老师范读课文:

正确把握字音和断句,初步了解课文。(写标题和作者)

读《司马法》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唐、虞尚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天下以民命者乎?

由是编之为术,术愈精而杀人愈多,法益切而害物益甚。呜呼!其亦不仁矣!

蚩蚩之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也,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给以威,后啖以利哉?

孟子曰:“‘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使后之君于民有是者,虽不得土,吾以为犹土也。

(二)看读课文(注意红字读音和停顿)

(三)自读课文

(四)读未加标点的课文

(五)读竖排版的课文

(六)读繁体课文

四、解释重点词语

⑴司马法:古代兵书。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后来简称《司马法》。

⑵以:依靠,凭借。。

(3)唐虞:唐尧、虞舜,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4)尚仁:崇尚仁义。

⑸帝之:以之为帝。拥护他们做皇帝。

⑹尚权:崇尚权力,注重权术。

⑺赤子:原指初生的婴儿,这里喻指黎民百姓。 (8)于:在

(9)由„„为:从„„到

(10) 威:扬威,名词用作动词。

服:使屈服,使动用法。

(11)这里指军事著作。可以专指《司马法》,也泛指一般兵书。 (12) 术:战术。

(13)术:兵法,战术。益:更加。切:切合实际。甚:厉害。

(14)蚩蚩之类:指被迫打仗的百姓。 (14)物:大众,百姓 (15)上:首先。

(16)啖(dàn):这里是引诱的意思。

(17)“孟子曰”句:语出《孟子·尽心下》。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战争。这里他引用一个好战君主的话,并认为善战是一种罪过,应该受到惩罚。

(18)有是者:有这样的用心。指上面孟子说的话 (19)使:假如 (19)虽:即使

(20)土:土地,指天下。[1] [2] 译文

古代君主取得天下,靠的是民心,而现在君主取得天下,靠的是百姓的生命。

唐尧、虞舜崇尚仁爱,天下的百姓,跟从他们而让他们成为帝王。这岂不是攻取天下,靠的是民心吗?汉朝、魏朝崇尚权势,役使老百姓在战火纷飞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中夺取一点点的土地。从武士到诸候,从诸候到天子,不使用武力就不能显示他们的威势,不进行战争则不能让别人臣服,这岂不是攻取天下,靠的是百姓的生命吗?

由这些事实写成的军事著作,战术愈精就杀人愈多,战法越激烈杀害百姓也更多。唉,这也是不仁义的事呀!

善良的老百姓,(之所以)不敢害怕死亡,(是因为)首先害怕刑法,其次又贪图赏赐。百姓对于君主而言,好比儿子对于父亲,(驱使百姓区战争)这与你父亲想杀死儿子,先以威严欺骗,再用利益引诱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我擅长布阵,我擅长打仗’这句话是大的罪过啊!”如果后来的君主对百姓有这样的态度,即使没有取得天下,我认为和取得天下一样。

五、疏通文意:

1、结合预习情况小组交流。

《司马法》是一部兵书,可是通过译文我们看作者文中是在说兵法问题吗?(不是)而是说的统治者的施政方针问题。那么作者针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是什么?又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呢?下面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文章的论证过程。

六、

首先提出争天下两种做法:

1段: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

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

(对比论证法)

由此引出尚仁、尚权两种施政方针,重点批判了尚权。

读《司马法》

2段:尚仁、尚权两种施政方针

(对比论证法)

紧接着指出

3段:《司马法》是尚权者的需要是不仁的

然后又指出以武力取天下是以民命取天下是不仁的

4段:以武力取天下更是不仁的

最后引用孟子的话道出自己的理想和向往仁政的心绪谴责尚权者的不仁,

得出结论:5段:得民心者得天下

(引证法)

六、这篇课文是作者读兵书《司马法》的读后感,为什么作者的着眼点却不在兵法上?

《司马法》是一部研究兵法的专著,作为政治家,也可以从战略战术思想上吸取营养。但皮日休却由此联想到统治者的施政方针,以犀利的笔触抨击了晚唐的社会现实,谴责了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去杀害百姓的罪行。作者在宣扬“以民心取天下”的同时,对于那些驱使百姓到战场送命的帝王君主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痛恨和抗议。

因此我们大家要明白,其实皮日休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反战或否定《司马法》一书本身,而在于谴责统治者为了争权夺利去杀害百姓的罪行。

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

七、课外拓展

一位善于思考的思想家

汴河怀古(其二)

皮日休

尽 道 隋 亡 为 此 河, 至 今 千 里 赖 通 波。

若 无 水 殿 龙 舟 事,

禹 论 功 不 较 多? 皮日休认为,世人都认为隋朝因大运河而亡,但大运河却为后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世之人对大运河多有依赖。如果隋炀帝没有利用运河进行巡游的话,开通大运河的功绩可以与大禹相比。他认为大运河“弊在当代,功在千秋”。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小结:

本课的学习内容:

1.文 学 常 识

2.读

3.重 点 字 解 释 及 翻 译

4.论 证 过 程

5.作者的政治见解

第16篇: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论语

谏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答司马谏议书

【宋】王安石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视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

鄙人王安石请启:

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新课标必背十二章

1.【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何:拿„怎么办。

2.【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注释】 朝(召):早上。

【译文】 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3【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注释】 齐:看齐。自省(醒):自我反省。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5【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彬彬(宾):搭配恰当。史:言词华丽。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6【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已:停止。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7【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篑(愧):筐。平:把。。填平。

【译文】 孔子说:“譬如堆山,还差一筐,没堆成就停了,功亏一篑是自己造成的;譬如填坑,只倒一筐,继续填下去,坚持不懈是自己决定的。”

8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9【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10【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译文】 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11【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焉(烟):语气词。也已: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12【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复:实现。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第17篇:答 辩 书(用人单位)

答 辩 书

案号:穗海劳仲案字〔 〕 号

致:广州市海珠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被 申 请 人:

名 称或姓 名: 地址(住所): 隶属主管部门: 单 位 性 质: 法定代表人姓名: 职 务: 电 话: 邮 政 编 码:

后附:答辩书正文 页 副本 份

文字证据 份,共 页

被申请人盖章:

年 月 日

注:

1、答辩书正文需用钢笔、毛笔书写或打印;

2、答辩的事实和理由必须具体、详细、明确(包括证据及其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等情况);

3、应按申请人及第三人数提交答辩书副本;

4、如答辩人为职工,请在落款处亲笔签名。

第18篇:答李翊书观后感

答李翊书观后感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唐贞元十七年创作的一篇书信体论说文。李翊曾向韩愈请教写文章的技巧,韩愈写了这篇文章作答。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文学观,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所谓“气盛则言宜”;同时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具体指出,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无望其速成,不诱于势利,树立“立言”的志向,并且要注意修改,求新,“惟陈言之务去”。我认为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韩愈的求学观,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

在《答李翊书》中,韩愈这样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韩愈对于求学的严谨与痴迷,同时,也可以得知他不易被旁人影响,能够一心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中。而韩愈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正好验证了蒲松龄的一句话:“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同时也反映了韩愈对于求学的态度,他认为求学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承载自己所修养的道与德。.彭兆荪曾说:“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读书,为明理也;明理,为做人也。”这与韩愈的求学态度不谋而合,他们求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生的道理。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决定了他的文章形式,他所提倡的“文以载道”也显现了这一点。他致力于复兴儒学,用继承先贤文化的方法来修生养性。韩愈命途多舛,却并没有自怨自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为自己心之所向全力以赴。正是如此,我们如今才能看到一代如此伟大的文坛领袖。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功利心踏上了求学之路,这个世界的欲望与浮躁充斥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消散。可能很多人会在深夜时接受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为何自己现在会感到如此空虚?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活得越来越不像自己。也许在这个时候,我们正需要像韩愈一样,为修身养性而学,为自己而活。

通过韩愈的《答李翊书》,我明白了在求学之路上,我们应该摈弃杂念,专注读书;在做人处事方面,要为自己而活,不要轻易受他人影响。用正确的态度看待自己要走的路。

第19篇: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

《答李翊书》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书信体论说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答李翊书》知识点总结

题解

李翊是唐贞元十八年(802)进士, 李翊是唐贞元十八年(802)进士,曾跟随韩愈学习古文,习古文,贞元十七年他曾写信向韩愈请教关于古文创作 的问题,本文是韩愈答复他的信。 的问题,本文是韩愈答复他的信。

韩愈的古文运动

唐代散文最重要的现象是“古文运动”的兴起。所谓“古文” 唐代散文最重要的现象是“古文运动”的兴起。所谓“古文” 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 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故又称 时文” 而言,指先秦两汉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时文”)而言,指先秦两汉的不讲究骈偶的散文。 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 以韩愈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它是一种儒 学复兴运动。在这一层意义上,韩愈等人所提出的理论, 学复兴运动。在这一层意义上,韩愈等人所提出的理论,是强调文 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 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而取消文学的独立价 从而也就取消了南朝已经出现的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 值,从而也就取消了南朝已经出现的对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分。虽然 他们的实际创作并不那么简单, 他们的实际创作并不那么简单,但这种理论却反映出文学观念的退 在另一层意义上,古文运动也是文体改革运动。 步。在另一层意义上,古文运动也是文体改革运动。骈文是一种形 式非常精致、表达很不自由、一般人难以写好的文体。 式非常精致、表达很不自由、一般人难以写好的文体。特别是到了 南北朝后期和唐代,骈文写作的讲究越来越多、束缚也越来越大, 南北朝后期和唐代,骈文写作的讲究越来越多、束缚也越来越大, 已经不适合作为普遍使用的文体。所以,以更自由灵活、已经不适合作为普遍使用的文体。所以,以更自由灵活、能够充分 表达思想感情的散体文来取代它的主导地位,是时代的需要, 表达思想感情的散体文来取代它的主导地位,是时代的需要,也是 文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注意到古文运动的两重性, 文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注意到古文运动的两重性,而加 以区别对待。 以区别对待。

字词句理解

字词句理解(一)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陈言李生足下: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陈言李生足下: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 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 书辞甚高 何下而恭也 其道? 生以其道? 你的来信文辞非常出色 而你提问题又是多么谦虚 非常出色, 多么谦虚而有 你的来信文辞非常出色,而你提问题又是多么谦虚而有 礼貌啊!能像这样,谁不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你呢? 礼貌啊!能像这样,谁不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你呢?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况其外之文乎?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有日 道德(为你所)掌握日子已不远了,何况作为道德表现 道德(为你所)掌握日子已不远了 不远 的文章呢? 的文章呢?

字词句理解(二)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 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 非邪? 非邪? 不过,我是个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还没有进入他的屋 不过, 内去的人,怎么能够知道对还是错呢? 内去的人,怎么能够知道对还是错呢? 知道对还是错呢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尽管这样,也不能不对你谈谈它。 尽管这样,也不能不对你谈谈它。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 立言者是也 你所说的著书立说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做的与所期待的, 你所说的著书立说的想法是对的,你所做的与所期待的, 著书立说的想法是对的 非常相似而接近了 非常相似而接近了。 接近

字词句理解(三)

抑不知生之志, 胜于人而取于人耶 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 取于人 立言者耶? 立言者耶? 但不知道你的(著书立说的)志向,是希望超过别人 但不知道你的(著书立说的)志向, 希望超过别人 而被别人所取法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的著书立说者 被别人所取法呢 (的境界)呢? 的境界)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如果)希望超过别人而被别人取法,那么你本来就已 如果)希望超过别人而被别人取法,那么你本来就已 本来 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效法了。 超过别人而可以被别人效法了。

字词句理解(四)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如果希望达到古代的著书立说者(的境界),那么就不 如果希望达到古代的著书立说者(的境界),那么就不 ), 要希望自己很快成功,不要被权势和名利所诱惑, 要希望自己很快成功,不要被权势和名利所诱惑,

养其根而俟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加其膏而希其光。 (就像栽树),培养它的根而等待结果实,(又像点灯), 就像栽树),培养它的根而等待结果实,(又像点灯), ),培养它的根而等待结果实,(又像点灯 给它添油而后希望它(发出更亮)的光。 给它添油而后希望它(发出更亮)的光。

字词句理解(五)

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根长得茂盛的,它的果实就饱满 油添得充足的, 饱满, 根长得茂盛的,它的果实就饱满,油添得充足的, 灯光就特别明亮 明亮, 灯光就特别明亮,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蔼如 具有仁义道德思想的人,他的言语和和顺顺。 具有仁义道德思想的人,他的言语和和顺顺。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 然而又有困难的地方,我所做的文章, 然而又有困难的地方,我所做的文章,自己不知道 它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达到? 它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达到?

字词句理解(六)

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 虽然这样,( ,(我 学习写作已有二十多年了。 虽然这样,(我)学习写作已有二十多年了。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开始的时候,不是三代两汉的书不敢看, 开始的时候,不是三代两汉的书不敢看,不是圣人的 思想不愿吸收, 思想不愿吸收, 处若忘,行若遗, 处若忘,行若遗,俨(严)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坐着时仿佛忘记了什么,行走时仿佛丢失了什么, 坐着时仿佛忘记了什么,行走时仿佛丢失了什么,有 时样子庄重若有所思,有时模糊不清迷迷惑惑。 时样子庄重若有所思,有时模糊不清迷迷惑惑。

字词句理解(七)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之务去 乎其难哉 当我在思考中从心里把文章的内容抓住,用手写出来时, 当我在思考中从心里把文章的内容抓住,用手写出来时, 凡是陈辞滥调都一定要去掉(力求创新), 陈辞滥调都一定要去掉 ),这真是很难 凡是陈辞滥调都一定要去掉(力求创新),这真是很难 很难的啊! 很难的啊!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 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 不改, 不改, 文章被别人看,不理会人们非难讥笑。像这样又坚持了 文章被别人看,不理会人们非难讥笑。 好多年,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 好多年,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

字词句理解(八)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 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 正伪 矣。 这以后就能够分辨古书内容的纯正与驳杂 纯正与驳杂, 这以后就能够分辨古书内容的纯正与驳杂,以及虽然纯正 然而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作品, 然而还未达到完美境界的作品,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 明了。 明了。 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而务去之, 有得也。 并力求扬弃那些错误的和虽正确但不完善的东西, 并力求扬弃那些错误的和虽正确但不完善的东西,才慢慢 地有所收获。 地有所收获。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当我取出自己内心的思想并表达在手中的笔时,( ,(文思勃 当我取出自己内心的思想并表达在手中的笔时,(文思勃 就像流水奔泻的样子不可遏止。 发)就像流水奔泻的样子不可遏止。

字词句理解(九)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 有人之说者存也。 有人之说者存也。 自己写的文章)被别人看,有人讥笑它我就高兴, (自己写的文章)被别人看,有人讥笑它我就高兴,有 人称赞它我就忧愁, 人称赞它我就忧愁,因为它里面还有别人的思想存在 着。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沛然矣。 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沛然矣。 像这样写作有好些年,这以后(我的文思) 像这样写作有好些年,这以后(我的文思)就像浩荡 汹涌的水流奔放充沛了。 汹涌的水流奔放充沛了。

字词句理解(十)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 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同“拒”)之,平心而察之,平心而察之,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我又担心文章杂而不纯,迎头抑制汹涌而来的文思, 我又担心文章杂而不纯,迎头抑制汹涌而来的文思,平心静气地审察它,直到(文章的内容和言辞)平心静气地审察它,直到(文章的内容和言辞)都纯 正了,这之后才挥手放笔地写下去。 正了,这之后才挥手放笔地写下去。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 之乎仁义之途, 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 《诗》、《书》之源 虽然达到了这种境界,还是不能不加强道德修养。 虽然达到了这种境界,还是不能不加强道德修养。使 自己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自己漫游 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 漫游在 自己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使自己漫游在《诗》、《书》之源头里

字词句理解(十一)

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不迷失它的道路,不断绝它的源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 不迷失它的道路,不断绝它的源头,坚持到生命的终结。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水也; 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 思想修养好比是水;文辞好比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 思想修养好比是水;文辞好比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水 势大,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不论大小全都能浮起来。 势大,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不论大小全都能浮起来。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思想修养和文辞的关系仍然是如此。思想修养深, 思想修养和文辞的关系仍然是如此。思想修养深,那么 长长短短的语句与抑扬顿挫的声调都能运用自如。 长长短短的语句与抑扬顿挫的声调都能运用自如。

字词句理解(十二)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 人也奚 人也奚取焉? 虽然做到这样,怎么就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 虽然做到这样,怎么就敢说自己已接近成功了呢? 即使算是接近成功, 即使算是接近成功,但它被当时的人使用从中又 什么可取的 可取的呢 有什么可取的呢? 虽然,待用于人者, 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 于器邪?用与舍属诸 之于) (之于)人。 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使用;它不也是像 虽然如此,等待被别人使用;它不也是像一件器具 用与不用它都取决于别人(的需要)。 么?用与不用它都取决于别人(的需要)。

字词句理解(十三)

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已有方, 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已有方, 有道 有方 有修养的人就不这样,他们使自己的思想修养有道德, 有修养的人就不这样,他们使自己的思想修养有道德, 自己行动有规范。 自己行动有规范。 用则施诸(之于)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 用则施诸 之于) 舍则传诸其徒, 法。 被使用,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别人,不被使用, 被使用,就把自己的学说传给别人,不被使用,就把它 传给自己的学生,并把它写成文章流传下去, 传给自己的学生,并把它写成文章流传下去,为后世所 流传下去 效法。 效法。 如是者, 亦足乐乎 其无足乐也?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像这样做,这是值得高兴呢 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像这样做,这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 值得高兴

字词句理解(十四)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 乐而悲之。 有志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很少了。 有志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很少了。有志于向古人学习的 人,一定被今人所遗弃,我确实为他们高兴却又为他 一定被今人所遗弃, 确实为他们高兴却又为他 们觉得悲哀。 们觉得悲哀。

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称其人,所以劝之 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我一再称赞这种人,是用来勉励他,并不是敢于表扬 一再称赞这种人, 用来勉励他 称赞这种人 那些应该表扬(的人),批评那些应该批评的人啊! 那些应该表扬(的人),批评那些应该批评的人啊! ),批评那些应该批评的人啊

字词句理解(十五)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愈白。 愈白。 向我请教的人多啦。感念你的话,并不有志于求利, 向我请教的人多啦。感念你的话,并不有志于求利, 姑且为你说说这些看法。韩愈言。 姑且为你说说这些看法。韩愈言。

语言知识点

语言知识点(一)

一、重点掌握的词语: 重点掌握的词语: 掌握的词语 (1)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 生之书辞甚高, 其问何 生之书 恭也: 辞:文采、文辞。而①:递进连词,并且。而②:并列连 文采、文辞。 递进连词,并且。 多么。 词,和。何:多么。 (2)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耶 至于 希望。 到达。 引出对象, 蕲:读qí,同“祈”,希望。至:到达。于:引出对象,不 , 译。 (3)抑愈所谓望孔子之墙而不入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墙而不入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连词,还是。 哪里,足以, 抑:连词,不过。 且:连词,还是。 焉:哪里,足以,能 连词,不过。 够。

语言知识点(二)

于成,其用于人也奚 (4)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 ) 几:动词,接近。奚:疑问代词,什么。焉:疑问 动词,接近。 疑问代词,什么。 语气语, 语气语,吗。 (5)生所谓立言者是也。 )生所谓立言者是 是:形容词作谓词,译为“是的。” 形容词作谓词,译为“是的。 (6)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仁义之人,其言蔼如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 如: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7)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 ) 之乎仁义之途, 之乎《 》《书 指自己。 都是使动用法。 “之”:指自己。“行”,“游”都是使动用法。 使自己行走在仁义的大道上, 译:“使自己行走在仁义的大道上,漫游在诗书的 源头” 源头”。

语言知识点(三)

8、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无绝其源, 吾身而已矣。 指示代词,那个。 到一个终点。 无:通“母”,其:指示代词,那个。终:到一个终点。 处心有道,行已有方

9、处心有道,行已有方 有道 处心:安置自己的思想。行已:使自己采取的行动。 处心:安置自己的思想。行已:使自己采取的行动。

11、聊相为言之

11、聊相为言之 副词,姑且。相为:指对李翊。 聊:副词,姑且。相为:指对李翊。

语言知识点(四)

二、通假字

1、蕲胜于人而取于人耶?(、胜于人而取于人耶? 蕲:同“祈”,希望。) 希望。

2、迎而距之, (距同“拒”)、迎而距 距同“

语言知识点(五)

二、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1)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状语后置句,应该是“当其于心取而于手注也” 代词, 状语后置句,应该是“当其于心取而于手注也”。其:代词, 思想。 思想。译“当思想从我内心产生并且用我手中的笔表达出来 时”。 (2)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反问句。 疑问词,哪里。足以:能够。 反问句。焉:疑问词,哪里。足以:能够。译“哪里能够知 道对还是不对呢” 道对还是不对呢”。 (3)其观于人: 其观于人: 其观于人 被动句式。 代词,代写的文章。 被动句式。其:代词,代写的文章。译“写出的文章被人观 看”。 (4)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水,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水,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水 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陈言之务去” 即务去陈言的倒装,戛戛乎其难: “陈言之务去”:即务去陈言的倒装,戛戛乎其难:是“其难 戛戛手”的倒装。 戛戛手”的倒装。

结构层次(一)

全文分五段: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写回信的原因。称赞李翊好学有德, 第一段:写回信的原因。称赞李翊好学有德,自谦还 是不足以辨别孔子之道的是非,只能略抒所见以告。 是不足以辨别孔子之道的是非,只能略抒所见以告。 此段表明答书之旨,似是书信开头的客套, 此段表明答书之旨,似是书信开头的客套,但“从道 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已看出作者对道 德修养的重视。 德修养的重视。 第二段:论述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只有做仁义之人, 第二段:论述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只有做仁义之人, 只要“无望其速成, 才能获得立言的成就 。只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 势利” 就会能有所成就。 势利”,就会能有所成就。

层次结构(二)

第三段:总结自己做人,为学,作文的经过和经验。 第三段:总结自己做人,为学,作文的经过和经验。 第一层,观“三代两汉之书”,存“圣人之志”,不顾旁人非 第一层, 三代两汉之书” 圣人之志” 专心一意地作文章, 惟陈言之务去” 笑,专心一意地作文章,“惟陈言之务去”。 第二层,学识有所长进,能辨别“古书证伪” 第二层,学识有所长进,能辨别“古书证伪”,了解 虽正”尚未达到完美境界的著述,文思勃发,并能正确分析, “虽正”尚未达到完美境界的著述,文思勃发,并能正确分析, 对待旁人的批评。 对待旁人的批评。 第三层,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写出文章内容充实, 第三层,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写出文章内容充实, 气势雄伟,自己已能去芜存精,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 气势雄伟,自己已能去芜存精,达到挥洒自如的地步。 第四层,再一次强调应继续自己的修养。 第四层,再一次强调应继续自己的修养。 第五层, 浮物”来比喻修养与文辞的关系, 第五层,用“水”和“浮物”来比喻修养与文辞的关系, 指出只要有了深厚的修养,就能自如地驱遣语言。 指出只要有了深厚的修养,就能自如地驱遣语言。

层次结构(三)

第四段:表明自己对“见用” 第四段:表明自己对“见用”与“不见用”的态度。 不见用”的态度。 指出用与不用“属诸人” 君子当“处心有道, 指出用与不用“属诸人”,君子当“处心有道,行 已有方” 不必汲汲求用,而应致力于“ 已有方”,不必汲汲求用,而应致力于“垂诸文而为 后世法”。此段重申了“无诱于势利”之意。 后世法” 此段重申了“无诱于势利”之意。

第五段:劝勉李生,在“有志乎古者希矣”的情况下, 第五段:劝勉李生, 有志乎古者希矣”的情况下, 鼓励他直道而行,自可有成。此段再明答书之旨, 鼓励他直道而行,自可有成。此段再明答书之旨,与 开头相呼应,仍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开头相呼应,仍以“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之意 收结全篇。 收结全篇。

结构层次小结

本文从为人( 仁义之人” 本文从为人(“仁义之人”)与为文的关系 为人 入手展开议论,以如何为文为论述的主要内容, 入手展开议论,以如何为文为论述的主要内容,以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为论述的中心,以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为论述的中心, “抑不知”,“抑又有难者”“虽如是”等语钩绾 抑不知” 抑又有难者”“虽如是” ”“虽如是 各段,全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各段,全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结构 十分严谨。 十分严谨。

写作特色

一、论文与论道紧密结合 论文与论道紧密结合

文章开头“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两句, 文章开头“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两句,即将 并提,强调行为本,言为表,二者不可分望。 “文”,“道”并提,强调行为本,言为表,二者不可分望。接着提 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中心论点,告诉李翊, 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中心论点,告诉李翊,有急功近利 的思想的人,不能达到“立言”的目的,说明言与行, 的思想的人,不能达到“立言”的目的,说明言与行,文与道的密切 相关,作者又指出,有志于学文者,必须“养其根”“加其膏” ”“加其膏 相关,作者又指出,有志于学文者,必须“养其根”“加其膏”,即 加强道德和学文的修养,到了阐述自己写伤口经过时, 加强道德和学文的修养,到了阐述自己写伤口经过时,从“非三代两 汉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 汉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到“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 之源“收结,还是从学问, 〈书〉之源“收结,还是从学问,道德两方面介绍自己不断长进的情 下文针对是否用于世的总是提出”垂诸文而后世法“” “”的观点和 况,下文针对是否用于世的总是提出”垂诸文而后世法“”的观点和 处心有道,行已有方”的准则,仍将“ 并提。末了, “处心有道,行已有方”的准则,仍将“文”与“道”并提。末了, 说李翊“不志乎利” 又是从道的方面加以赞扬。 说李翊“不志乎利”,又是从道的方面加以赞扬。

二、借物比喻,以形象论理。借物比喻,以形象论理。 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 1)“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其宫者”,既表明自 己有志于求道,又说明求道的路还很漫长, 己有志于求道,又说明求道的路还很漫长,要继续 下去,付出谦逊的情怀。 下去,付出谦逊的情怀。 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2)“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说明要想 在“立志”上有所成就,务必加强道德与学问的修 立志”上有所成就, 养。 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3)“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四 个比喻, 个比喻,形容自己沉没于求学为文之中以至于忘记 一切。 一切。 水也, 浮物也, 浮物” 4)“气,水也,言,浮物也,”用“水”和“浮物” 来比喻修养与文辞的关系。 来比喻修养与文辞的关系。

第20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教案

《蝶恋花·答李淑一》

教学目标:

1、感受和领会苏州评弹的风格特点。

2、通过赏析,激发学生对说唱音乐及中国曲艺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说唱音乐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认识说唱艺术。

2、让学生清晰地听出曲种的最主要特征并加以记忆。

教学难点:

1、通过方言、乐器、演唱形式等音乐要素辨认说唱音乐。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总结归纳我国说唱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接着来欣赏另外一种曲艺艺术形式——苏州评弹。

2、简介苏州评弹。苏州评弹:

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评话和弹词均以说唱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经过历代艺人的创造发展,曲调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近40多年来,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音乐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曲调为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的(书调),同时也吸收许多曲牌及民歌小调,如(费伽调)、(乱鸡啼)等。

3、简介作品: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首评弹开篇。唱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写的追念革命烈士杨开慧、柳直荀的旧体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由赵开生用评弹曲调编曲。

唱词融合了蒋调、陈调的传统唱腔旋律,并吸收戏曲的板腔变化手法而构成。“我失骄杨君失柳”节奏自由,带有吟诵特点的旋律。“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大幅度跳动的旋律进行,情绪激动。“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以问答形式表现了革命烈士对革命胜利的充分信念。“寂寞嫦娥舒广袖”舒展悠扬的慢板旋律。“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放忽收的力度变化,舞蹈性的节奏。“忽报人间曾伏虎”高音区强力度转换到中低音区的大跳旋律,节奏自由。“泪飞顿作倾盆雨”强音唱法,难以抑制的激情。这首评弹词曲结合恰当。其中,“魂”字利用韵母作拖腔处理,加强了对烈士深切哀悼之情,“舞”字之后的“啊”音拖腔,又使翩翩起舞的形象更显生动。最后“雨”字的闭口韵,运用了颤音拖腔中渐强渐快的唱法,展现了似汹涌海浪般的由远而近滔天而起的激情。整首唱腔优美抒情、细腻委婉,既保留了苏州评弹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4、欣赏苏州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1)欣赏动画《蝶恋花·答李淑一》。

(2)学生根据自学简介:苏州评弹的来源及历史,自主欣赏的感受。 (3)聆听《蝶恋花·答李淑一》并完成:。 曲名:《蝶恋花·答李淑一》。 表演形式:苏州评弹。

流传地区:苏州及江、浙、沪一带。

5、扩充知识。

弹词类:音乐曲调性很强,演唱风格细腻深刻,伴奏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苏州弹词) 牌子曲类:其结构形式大多由曲头、曲尾、中间插入许多曲牌联缀而成。伴奏乐器,北方以手鼓、三弦为主,南方以琵琶、二胡为主。(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

6、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欣赏了苏州评弹,初步从感性上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要能听辨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四川清音和苏州评弹。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doc》
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