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2020-04-18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会读多音字“得”,理解“花园、小心、没有、石头、用力”等词语的意思。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完成课堂练习

1、2题。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学习第13课 《司马光砸缸》(板书课题。)

司马光是古时候得一个人的名字。姓司马,名光。看老师写这个“光”字(边写边书空)。阳光、灯光的“光”就是这个光字。

什么叫古时候呢?古时候就是很早很早的时候。看,(课文插图)这就是小时候的司马光,他的衣服、头上的打扮和我们现在是不是不一样?“砸”,用石头等东西敲破叫“砸”(动作表示)。“缸”,(看图)用来盛水的叫缸。那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小朋友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讨论: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在句子中的意思。找出难读、难写、难懂的字词。

四、教学生字词。

(一)教学生字。

1、认读生字,注意“心”字是前鼻音,“块、光”是三拼音。

2、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

指名分析:“心、没、块、用、破”的字形。 指导认识“月、石”两个新偏旁。

3、指出不懂得词语进行讨论。

(二)出示带读字。

si za gang hai hou diao bie 司马光 砸缸 孩子 古时候 掉 别的

huang na na han jiu po liu

慌 了 拿起 那口缸 喊着 就 砸破 流出来

(de)jiu

得 救

1、指名读准音。(注意指导读准多音字“得”)

2、交流词语理解情况。(注意联系课文。)

五、指名逐节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比较下面两组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力---办 皮---破 友—有

七、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

1、2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全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堂作业

3、4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新词。

二、讲读全文。

1、指名读全文。

2、哪一部分课文写了“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板书:掉到大水缸里)

3、齐读第二节。

4、当一个小朋友掉大水缸里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怎么样?(板书:都慌了)

5、他们为什么会慌呢?(缸大水深,小朋友个子小,掉到大水缸里要淹死的。

6、图上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其他小朋友都慌了?(让学生看图说说)

7、课文中那些词语说明小朋友们多慌了?(板书:叫、喊、跑、找

8、用慌张的语气齐读第三节。

9、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怎么样?(板书:没有慌)

10、当时司马光心里会怎么想呢?(司马光心里会想:小朋友掉进缸?拿块石头把缸砸破,让水流出来,不就可以把小朋友就出来了吗?)

11、书上哪一节是写司马光砸缸救人的?

12、指名读第四节。出示小黑板:

司马光( )起一块石头,用力( )那口缸。

这两个括号里该填哪两个字?(板书:拿、砸)

“拿”和“砸”这两个动作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司马光是怎样砸那口缸的?(板书:用力)

什么叫“用力”?(用足力气)谁能做一个用力砸的动作?

13、司马光拿起石头,用力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结果怎么样?(齐读最后一节)(板书:得救了)

14、司马光救人的办法与别的小朋友哭着、喊着去找大人的办法,那种好?为什么?

15、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一个孩子,你从这件是中懂得了什么?

(司马光是一个聪明、机智、遇事沉着、镇定、会动脑筋的孩子。懂得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情,也不要慌张,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16、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口头组词:光、朋、友、心、用、力、破。

2、抄写词语:古时候、小朋友、花园、小心、没有、石头、用力

四、作业。

课堂作业第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听写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新词。

2、回答课后第2题

3、口头填空。

一个小朋友( )到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 )了。司马光( )一块石头,用力( )那口缸,几下子就把水缸( )了。掉到大水缸里的小朋友( )了。

二、指导朗读。

1、回答问题,结合练读。

(1)“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去了。”这时情况危急,这句话该怎么读?

(2)那部分课文些别的孩子都慌了?谁能用惊慌、着急的语气读这几句? (3)司马光“没有慌”三个词要读的重一些,“拿起”、“用力砸”要读的有力,表现出司马光的机智、果断。

2、指名练读,小组读、集体读。

三、复述课文。

1、找出与这三幅课文插图相对应的课文。

2、看投影或看课文插图复述课文。

3、集体评议。

四、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司马光离开我们将近九百多年了,他小时候不但聪明、机智、遇事不慌。小朋友们也要想他那样,遇到危急情况不要慌,要动脑筋,想办法。

五、作业。

把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板书设计:

13、司马光砸缸

小朋友 司马光

都慌了 没有慌 掉到大 叫 拿

水缸里…… 喊 用力……得救了

跑 砸

推荐第2篇: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20、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晓得司马光是一个聪慧大胆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圃的情况和司马光砸缸的文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绪:

《司马光》是本单元末了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门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容易看懂的。因而在教学时可先开导门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处所?这个地方有些甚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门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是怎么样讲丹青上的故事的。

在门生认识课文主旨的基础上,再率领门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份(一至三自然段),让门生晓得“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门生借助丹青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开导门生想一想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实时救出会涌现甚么情形?让门生弄清事变的原由及其时的危机情形。

课文的第二部份是(四至6自然段)。让门生通过当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其时顽耍的小朋友发急的心境,动作慌乱的情形。在此基础上引诱门生看图后再细心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若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获救了。还可开导门生想一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甚么设施救谁人小朋友?

诵读应贯串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门生多读,在读中频频领会。

教学时候:

3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1、揭露课题,激起门生的学习兴致。

1.板书课题,扼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代的人,离如今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牵挂:今日咱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样救人的,为何要救呢?(激起门生的浏览兴致)

2、指点看图,初步认识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处所?这个地方有些甚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一个是司马光?

3、初读课文,初步认识课文是怎么样写丹青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一)读准每一个字音。

(二)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甚么故事。

4、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一)指名诵读。

(二)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匡助门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三)让门生说说,从这句话中咱们可以晓得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变。

(四)回到课题,因此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一)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离别讲了甚么?

(二)借助丹青学习第二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夸大是装满了水的年夜水缸。

卡片出示:花圃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年夜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一)自读课文,思索:

①谁人小朋友是怎么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涌现甚么情形?

(二)门生回答思考题后,老师略作小结,为凸起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慧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1、学习四至6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一)指名诵读课文。

(二)商讨:从那边看出其它小朋友都慌了?

(三)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四)在门生读文想象后,让门生演出第四段的内容。

(五)小结:其它小朋友内心发急,动作慌乱,司马光显露怎样呢?

2.第五自然段。

(一)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二)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用力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三)商讨: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么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对比,“举起”申明甚么?

③指名让门生演出“用力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奉告了咱们甚么?

(四)再引诱门生看图,商讨:

①司马光为何要砸缸?

②能用其它设施救出谁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五)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慧、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一)要求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二)让门生代获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2、诵读四至6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1、总结全文。

1.指名诵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门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2、完成课后功课第二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一)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圃里)玩。

(二)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门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甚么差别。

(一)第一组的第二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领会示意所在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二)第二组的第二句写明白了司马光用甚么器材砸水缸。

3、指点门生识记字形并誊写。

1.让门生自己说说若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点誊写。

“候”注重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重大口的末了封口。

“朋”由两个“月”构成。

“跑”“足字旁”,右侧是书包的“包”。◆

推荐第3篇:《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再读感悟。

1、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2、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3)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4、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5、朗读指导。

五、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要求:大胆想象。

八、作业布置。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板书设计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推荐第4篇: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急中生智”等四个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ppt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司马光画像,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看来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填空)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哪?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5)学习生字:候、园、缸、座、玩 (6)分享识字方法

教师介绍缸的部首及由来,随机出示各种缸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能用“有的.....有的”说话

(3)相机学习轻声的读法。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流”。

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学习“流”播放动态瀑布视频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用 “终于”说话

(7)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8)用一个词夸夸司马光

五、拓展:

介绍《资治通鉴》 及故事“警枕”

六、

1、指导书写“司、光”

2、巩固本课生字,学生完成“词语对对碰”

3、播放歌曲《司马光砸缸》结束本课 板书 司马光砸缸

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机智 勇敢 沉着冷静

推荐第5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修改意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正确书写“几、个、古、友、他”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通过朗读,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朗读指导法、演示法、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课文录音带。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

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板书设计:

司马光砸缸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

《司马光砸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历史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救出了小伙伴。使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记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字和随文识字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充分朗读有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实施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指明读,学习“司”字,用猜字谜方法学习。(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2。交流司马光。

3。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学生认真看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良好的听、读习惯。)

(三)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指生读一读。 4。拿出自制卡片,同桌互相认读。 5。找“小老师”到前面领读生字。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培养自学能力。) 6。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随文识字。1。出声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分段学习课文。 3。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4。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和小组成员共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能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指导书写。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5。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设计意图:体会司马光的机智、聪明,方法巧妙而实用)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指导书写“破”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回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请学生回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听儿歌,激发对司马光的敬佩之情

总结与反思 《司马光砸缸》是学生们熟悉并喜欢阅读的一篇文章,司马光的沉着机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故事中引导孩子理解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的重要性,然他们自己去理解要不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怎样做。上课时学生积极配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和表演,效果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难点有所突破。

通过上课我感到拓展训练不是要学生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现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思维,展开想像,大胆创新,展示个性。

推荐第7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方幼红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故事蕴藏着比较丰富的教育点:

1、是心理教育的好素材,遇事沉着冷静不慌张;(情商有时比智商还管用!)

2、是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和《曹冲称象》一样,是创新的经典故事,司马光积极主动地思考,思维敏捷,砸缸的创新之处是他运用了逆向思维,想办法让水离开人,而不是让人离开水。(当然幼儿是无法理解有关专业术语的。)

3、也是安全教育的好素材,快快乐乐玩耍时别忘了安全。

当然语言的教学价值是本位目标,本文有着生动的对比性的场景描述,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来发现,可以通过语速的快慢来表现。动词运用准确传神,应该引导幼儿体会,如“砸”是用力扔的意思。本文详略得当,有一些语言的空白点,可以引导幼儿填补。如大人赶来会怎么夸奖司马光。

二、教学活动设计:

㈠、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注意语速变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要镇静,学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㈡、活动重难点:

重点:利用绘本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幼儿参与到与教师、同伴的“同观察、同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画面,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增进幼儿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学习独立思考,学习通过语速来表达不同内容。 ㈢、活动准备:

1、电脑PPT、《司马光砸缸》的歌曲。

2、故事相关的图片若干、字卡、故事书一本。㈣、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⑴小朋友今年几岁?今天老师想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他的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他叫司马光。学习“司马光”,我们的姓名是“姓+名”,他的姓是“司马”,你是不是有点奇怪?这叫复姓,除了司马,还有“皇甫、司徒„„等”

(2)今天学的故事叫《司马光砸缸》,砸就是用力扔,他干嘛要砸那口大缸呢!到底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让他非砸缸不可呢!我们先一起来戈恩老师说一遍故事的题目《司马光砸缸》,注意“光”和“缸”的音准。

2、教师展示PPT,出示连续的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1)你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吗?

大水缸里装满了水,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里面,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才救了小朋友的命。

(2)小朋友是怎么掉到水缸里的?别的孩子怎么样?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习。

3、仔细观察,互动交流,分段学习故事。(1)观察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呀?他们在干什么? 生:花园里,小朋友在捉迷藏。 还可以怎么说?

生: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

师:真能干!两种说法都可以。我们也玩过捉迷藏游戏,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来说一说。

她们躲呀,藏呀,——藏呀,躲呀,玩得多么开心!大家仔细看看,他们都躲在了什么地方? 生:躲在大树后面! 师:真是好地方! 生:爬到假山上面去了》

师:下面有个大水缸,真危险!谁能连起来说说小朋友“有的„„有的„„” 生:小朋友有的躲到了大树后面,有的爬到了假山上面。 师:真能干!能用上两个“有的”,说那么长的一句话。 (2)观察图二:

师:在游戏时不注意安全,出事情了!你们看,一个小朋友怎样了? 生:掉到大水缸里去了!

师:其他小朋友们怎么样? 幼:踮起脚。 幼:抬起头。

师:你们说得对。(出示字卡:抬、踮,并展示这一页画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句子:小伙伴们抬起头、踮起脚,也看不见掉在缸里的小朋友。 师:小伙伴们为什么抬起头、踮起脚还看不到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呢? 幼:水缸很大。 幼:水缸很高。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只缸吗? 幼:这只缸又高又大。

师:小朋友掉到又高又大的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幼:很危险,会淹死的! 观察图三:

师:孩子们,你们赶紧帮忙想想办法呀?要快,否则小伙伴的命就没有了。故事里小朋友怎么样?

幼:有个小朋友都着急得哭了。

幼:还有一个小朋友在用头撞缸。(出示字卡:撞) 师:你认为他的方法好吗? 幼:不好,自己的头会撞出血的。

师:你看,小朋友都已经着急糊涂了,用自己的头去撞那么大的缸!(出示司马光想办法的画面)司马光到哪里去了啊?是被吓跑了吗? 观察图四: 幼:他在动脑筋。

师: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幼:搬来一块石头把缸砸破了。(展示司马光搬石头的画面) 师:瞧他是怎么搬石头的?(出示字卡: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他的眉头都皱起来了。

师:那说明石头?(很重)你们能学着搬搬这块很重的石头吗?要很用力啊!砸!(出示

字卡:砸)谁愿意来当一回司马光。

师、幼: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力砸缸。

师:你们也很用劲啊!看来小朋友们都想当当这个司马光,一起来吧! 师:缸被砸破了,里面的水流出来了,掉到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师: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救小伙伴。 幼:找木头,木头会浮起来。 幼:找竹竿,抓住爬上来。 幼:„„

师幼共同讨论,办法的合理可行性,和司马光办法的比较。

得出结论:我们说的东西可能一时找不到,此外,也不如司马光的简单,石头旁边就有。和人的生命相比,水缸砸破这是小事情。我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玩耍时千万要注意安全。 观察图五:

师:大人来了,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会怎么说? 生:司马光真聪明! 生:司马光真会动脑筋!

生:要是大家都哭,不想办法,小伙伴就淹死了!

4、整体回顾绘本的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当我们看完书以后,千万不要把它丢在一边,而是要再想一想,这本书都写了一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很快乐地玩,可以说得慢一点,说司马光救人时要说得稍快,干脆利落。)

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司马光砸缸》,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像司马光一样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1.喜欢听故事,阅读故事,了解司马光救人的过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 3.学习关心,帮助他人,知道遇事机智不紧张。 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两幅图(1.孩子掉进水缸里;2.司马光砸缸),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俩去小河边玩,小鸡不小心掉进河里,小鸡不会游泳,幸好小鸭会游泳把小鸡救了上来。真是好险!

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大水缸里,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

二、看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小朋友发现有人掉进水缸里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们见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三、教师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话 1.他们在什么地方玩?

2.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4.司马光用什么办法救人的? 5.你从司马光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向司马光学习关心帮助他人,努力为他人做事,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慌。

推荐第8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司马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大水缸里,家长都不在附近,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急中生智,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破水缸,水流出来了,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后来成为北宋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这个故事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铁杵磨针

大诗人李白,幼年时有一天感到读书乏味,便逃出学堂去玩。他走到小溪边,看到有位老奶奶拿着一根大铁杵在磨,好奇地走上前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呀?”老奶奶说:“磨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笑着说:“功到自然成。只要每天坚持磨,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聪明的李白听了老奶奶的话,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再困难的事也能成功。

岳母刺字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将帅.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中原,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自幼读书习武,满怀爱国热情,在他报名参军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为了坚定儿子杀敌报国的意志,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此,岳飞以“精忠报国”为信念,英勇战斗,立下赫 赫战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爱国精神,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的匡衡自幼喜爱读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匡衡常为夜晚不能读书而发愁。一天夜里,他忽然发现墙边小裂缝透过一缕邻居家细细的微光。匡衡高兴异常,就把墙壁的小洞挖大了一点,投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些,这样,他每天晚上都能借邻舍的烛光读书了。匡衡持之以恒,刻苦自励,博览群书,终于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 并逐渐升任为丞相。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努力,学习向上。

推荐第9篇: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桦甸市第十小学

薛坤

一、教材

《司马光砸缸》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小朋友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考虑小朋友年龄较小,他们在认知、发音、阅读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的特点,给本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演示法,比较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儿童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儿童为主的人文情怀。

三、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质疑为主线,运用演示反馈法,引导儿童质疑——表演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儿童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表演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过程。

针对我班儿童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A类儿童能够看懂图、学会质疑并思考,B类儿童能够看图说话,C类儿童能够说出个别简单词语如“司马光”“救人”。以下我主要针对A类儿童的教学三大版块:从课件中质疑、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进行阐述。

1、从课件中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的,课件生动的展示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什么?

儿童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

预设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A、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B、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儿童所提问题正是目标3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小朋友积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自己阅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

(1)在儿童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儿童自读

1、2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培养儿童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课件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

2 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3)再读课文3—4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以自学的方法培养小朋友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经过自读,儿童了解到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么办?从“有的„„有的„„哭、跑”这些词,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该怎么办,束手无策,而司马光是怎样做的?

为了从小培养小朋友的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经过反馈得出当时司马光想如何尽快让水离开孩子。做法:拿起石头用力砸缸,一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来,小朋友得救了。从司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个敢想敢干、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为了培养小朋友多向思维方法,结尾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于小朋友想象能力的发挥。

(2)小朋友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有人认为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办法。如团

3 结起来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里,因为缸里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来。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网子捞„„

(3)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所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要积极动脑想办法,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

推荐第10篇:《司马光砸缸》读后感

司马光砸缸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司马光砸缸》读后感1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司马光砸缸》这个历史故事。故事说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在院子里玩耍,有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其他的孩子都吓呆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唯独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缸砸去,缸破了,孩子得救了。

司马光很聪明,有智慧。他虽然年纪小,却能在危急的时候想出办法,救了小朋友的一条性命。所以我们要学习司马光,学习他遇事能冷静思考,不慌乱,努力去解决问题。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多思考就会出智慧。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2

今天,一部长达三百年的辉煌历史,在侃侃而谈中,尽得其中真味。今天,我读了由宰相脱脱主持修撰的《宋史》。其中,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司马光砸缸》。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有个小伙伴掉进了大水缸里,其他小伙伴都惊呆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乱,举起旁边的一块大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小伙伴。我再一次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而折服了,不由地想起来了那件事。

那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去村边的小河游泳。来到河边,我们看到河水清清的,绿绿的,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脱自己的衣服,一个猛子就扎河里去了。我们在水里玩得可开心了!一下子玩抓抓,一下子比谁游得块,一下子比谁憋气憋得更久……

我们游了大概1个多小时,都有点累了,就纷纷上了岸,只有孙晨还在水里游着。突然,水里传来了一声“救命”的呼喊,只见孙晨拼命挣扎着,我们一下子都被吓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待回过神来,有位同学马上说:“我们要打110!”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因为我们都没带手机,何况这是在村里,就算报警了警察也没那么快来。“快,去喊人!”我当机立断,于是,其他三个人都大喊起来,我就对着水中的人一直叫名字,让他不要着急。焦急的呼声并没有叫来人,喊了几声后,我大喊一声“好啦,不要喊了!我们再想想办法!”

这时,其中一个同学打算跳下去救孙晨,被我们给拦住了,因为我们不敢确定水里的情况!也许有漩涡呢。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河边竹林里有几根废弃的长竹子,于是马上叫上几位同学跟我去扛了一根过来,放入水中,试图把孙晨拉上来。“孙晨,抓住竹子!”“抓呀!”“快呀!”也许是我们的呼喊让孙晨有了反应,让在水中趁了几次的他终于浮了上来,并抓住了竹子!

我们小心翼翼地、使劲地拉竹子,待到稍浅的河边时,又派了两个同学下去拉人,终于把孙晨从水里救上来了!我们惊魂未定,一个个瘫在草地上大口地喘着气。这时,孙晨再次哇哇大哭起来。原来,刚才在水中他的腿抽筋了。差点命都没了,我们想想就后怕。所以收拾好衣服就送孙晨回家了。当然,后来我们都被家长狠狠了批评了好几顿,以至后来很长的时间都不能自己去游泳了。

其实,这得感谢小学课本出现的《司马光砸缸》,感谢当时老师教的急救办法。所以说,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去思考该怎么解决问题。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被他的聪明和机智勇敢深深感动。

古时候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一群小伙伴在花园里玩耍,大家你追我赶,玩得开心极了!这时,有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上了花园的假山,一不小心,掉进假山后面的大水缸。高兴的场景一下子变得安静了,小伙伴们都吓慌了,哭的哭,喊的喊,有的跑去找大人,只有司马光异常冷静,只见他举起石头,使劲砸破水缸,救出了缸里的小朋友。

司马光小小年纪,遇到事情沉着冷静,想出办法,勇敢的救出了小伙伴。现在我们生活于二十一世纪,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爱之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小事情,都要爸爸妈妈的帮助。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到困难,勇敢面对,多动脑筋,从小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4

小时候,婆婆带我去越秀山公园的寓言园,我觉得司马光砸缸的雕塑很有趣,于是婆婆给我讲了这个故事。现在我在《成语故事》里又看到了这个故事。

司马光在读书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有小朋友叫救命。原来小伙伴掉进大水缸里了,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砸烂了水缸,救了小朋友。

这个故事我觉得司马光很聪明,当时水缸很高,又没有大人,水淹着小朋友会无法呼吸。叫大人来时间太久了。先把水降下来可以让小朋友呼吸。

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爬高爬低的玩耍时,要经常想一想是否太危险,要注意安全。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5

记得巩汉林和赵丽蓉演的一个小品,作为宣传,赵丽蓉要代表英雄的妈妈说话,采访前安排赵丽蓉在镜头面前说孩子从小母亲就给说一些故事,比如《司马光砸缸》。一直很想读这篇文章,这一次学校组织双阅读活动,使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沟通。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和其他的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掉在大水缸里了,其他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跑去找大人,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找了一块大石头,使劲砸缸,里面的水流出来了,掉进水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我问我的孩子:“司马光聪明吗?”我的孩子说:“他是很聪明,可是我不赞同他的做法。”“?”我孩子说:“他那样砸缸有些浪费,那么一个大缸子要值很多的钱,砸起来也很费力。”我说:“人的生命比那缸子值钱多了。”他说:“如果他马上把衣服脱下放进水缸里不是既省钱又快捷吗?”我为孩子的聪明感到高兴。是呀,遇到问题应该首先要冷静,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但哪一个办法才是最行之有效的?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司马光砸缸》,这篇文章讲得是,有一天,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玩得正高兴,忽然听到“扑通一声”。司马光回头一看,不好了,一个小朋友掉到门口的大水缸里了。这水缸特别大,司马光踮起脚尖,看见里面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别的小朋友都吓哇哇大叫的到处乱跑,只有司马光冷静的看了看旁边的石头,毫不犹豫的抱了起来,砸向水缸,水缸烂了水流了出来,小朋友得救了。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向司马光一样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多动脑筋。

第11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司马光砸缸(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

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买了水,这可怎么办呢?(想办法)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解决光和缸的念法)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

幼:司马光砸缸救人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 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 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 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因为他聪明勇敢……师小结: 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附故事:司马光砸缸从前,有个男孩叫司马光。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装满了水的大水缸,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藏了起来。 大家玩得正高兴时,忽然听见\"扑通\"一声。哎呀!那个小朋友不小心掉到水缸里去了,这可把大家吓呆了:如果不赶快把这个小朋友救上来的话,他就会淹死在水缸里! 大家围着水缸伸出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水缸太高,小朋友们个子矮,根本就够不着,没有办法把小伙伴救上来。去叫大人吧,又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呢?有的小朋友吓得哭了,有的小朋友吓得跑了。只有司马光不哭也不跑,站在那里想办法。当他看到路边的石头时,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急急忙忙抱来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过去。只听到\"喀嚓\"一声,水缸被砸出了一个大洞,水哗哗地从洞口流了出来。不一会儿,水就流光了。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事情传开以后,大家都夸司马光又聪明又勇敢。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司马光砸缸(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司马光机智勇敢、见义勇为的精神。

2.让幼儿用两种不同的形式表现故事。

3.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碰到问题镇定、勇敢、坚强等品质。

4.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动画、卡片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

3.小朋友掉进水缸会怎么样?

4.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5.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请小朋友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情境6.你们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

二.出示歌舞视频,又有一群小朋友来讲故事了,提问:

1.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现故事的?

2.我们再来看一看,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唱唱做做动作3.歌曲中那句话是唱的最多的?跟老师一起学一学4.小朋友你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吗?大家再来一起学学三.调查表,请小朋友说一说身边见义勇为,机智勇敢的事情也可以是自己的事四.玩智力游戏,结束活动

第12篇:《司马光砸缸》反思

《司马光砸缸》反思

季梁学校

施红艳

《司马光砸缸》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大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水,而司马光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教学情感价值目标在于教育孩子们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能想出好办法。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先让学生初步感知,使其依据自然段开头“司马光和小朋友常在花园里玩。”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老师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不要攀爬高处,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并让学生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孩子们在表演中比较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词语和句子。紧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用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对课文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

3.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

(2)看图对比出司马光的机智。图画中还有一个孩子也在救掉到缸里的孩子,画面直观性强,所以我以这个孩子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司马光和其他人的救人思维不同,别的孩子是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是让水离开人。司马缸的机智聪慧,就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拓展思维,再次体现生命教育。

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

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时,本想在拓展思维一处,为学生提供几个故事环境,让学生动脑在遇到什么样的意外时该怎样做,这也同样对学生做到了生命教育,还让学生学会怎样面对意外。在与“你会想到什么办法救掉到缸里的孩子?”做了一番取舍。最后,还是回到文本,让孩子依据本课的故事创造思维,因为我们认为不论哪一种都达到遇事冷静,积极动脑的教学目的。

第13篇:司马光砸缸读后感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司马光砸缸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司马光砸缸读后感一

今天,一部长达三百年的辉煌历史,在侃侃而谈中,尽得其中真味。今天,我读了由宰相脱脱主持修撰的《宋史》。其中,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司马光砸缸》。

故事很简单,说的是有个小伙伴掉进了大水缸里,其他小伙伴都惊呆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乱,举起旁边的一块大石头砸破了水缸,救出了小伙伴。我再一次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而折服了,不由地想起来了那件事。

那天,我和几个同学约好去村边的小河游泳。来到河边,我们看到河水清清的,绿绿的,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脱衣服,一个猛子就扎河里去了。我们在水里玩得可开心了!一下子玩抓抓,一下子比谁游得块,一下子比谁憋气憋得更久。

我们游了大概1个多小时,都有点累了,就纷纷上了岸,只有孙晨还在水里游着。突然,水里传来了一声“救命”的呼喊,只见孙晨拼命挣扎着,我们一下子都被吓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待回过神来,有位同学马上说:“我们要打110!”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因为我们都没带手机,何况这是在村里,就算报警了警察也没那么快来。“快,去喊人!”我当机立断,于是,其他三个人都大喊起来,我就对着水中的人一直叫名字,让他不要着急。焦急的呼声并没有叫来人,喊了几声后,我大喊一声“好啦,不要喊了!我们再想想办法!”

这时,其中一个同学打算跳下去救孙晨,被我们给拦住了,因为我们不敢确定水里的情况!也许有漩涡呢。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突然河边竹林里有几根废弃的长竹子,于是马上叫上几位同学跟我去扛了一根过来,放入水中,试图把孙晨拉上来。“孙晨,抓住竹子!”“抓呀!”“快呀!”也许是我们的呼喊让孙晨有了反应,让在水中趁了几次的他终于浮了上来,并抓住了竹子!我们使劲地拉竹子,待到稍浅的河边时,又派了两个同学下去拉人,终于把孙晨从水里救上来了!我们惊魂未定,一个个瘫在草地上大口地喘着气。这时,孙晨再次哇哇大哭起来。原来,刚才在水中他的腿抽筋了。差点命都没了,我们想想就后怕。所以收拾好衣服就送孙晨回家了。当然,后来我们都被家长狠狠了批评了好几顿,以至后来很长的时间都不能自己去游泳了。

其实,这得感谢小学课本出现的《司马光砸缸》,感谢当时老师教的急救办法。所以说,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要慌张,而是沉着冷静去思考该怎么解决问题。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二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吧。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小孩在缸沿边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缸里。别的孩子都哭哭啼啼的跑去找大人们,只有司马光没有跑去。只见司马光举起一块大石头向缸砸去,缸砸破了,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得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不要慌,要冷静思考。

最近出了一本新的漫画书,名叫《新司马光砸缸》。当我看到这幅漫画时,惊呆了。上面画着司马光站在一个大缸旁,从司马光嘴里吐出几个字:“快交出钱来,要不然我是不会救你的。”这句话明显表现出司马光在向受害人要钱。这还是司马光吗?这可不是从前那个司马光呀!

通过这幅漫画,使我想起了一个见死不救的场面。一位老爷爷在河边散步,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一位青年见了,走过去对老爷爷说:“你给我200元,我就救你上来。”老爷爷因为没有那么多的钱,他就对那位青年说:“小伙子,现在我身上没有这么多的钱。要不你先救我上去,你再跟我回家拿。”那位青年听说没有钱,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良心倒了是永远也扶不起来了。”是啊,钱有无数张,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条。

司马光砸缸读后感三

故事说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朋友们在院子里玩耍,有一个小朋友跑到一个大缸边玩。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缸里装满了水,而那个小孩就不停地在缸里挣扎,其他的孩子都吓呆了,哭了起来,司马光在这个时候举起一块石头,用劲往缸上砸去,水缸烂了,水流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从这个故事能看出司马光非常聪明,救了那个小孩。司马光那么小,就能在危险的时候很快地想出解决办法。我们也会遇见紧急的问题,我们也要快速正确地去解决,而不是像其他的小朋友那样慌张。平时,一定要用脑子反复地思考问题,观察环境,遇到问题一定不要着急,要勇敢的面对困难。

第14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教学内容:歌表演《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丰富的表情声音演唱歌曲《司马光砸缸》

2、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共同表演故事《司马光砸缸》

3、注意休止符的演唱和倚音在音乐中起到的作用

4、讨论歌曲中加色块的旋律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多媒体

2、伴奏乐器:电子琴、各种打击乐器

3、表演道具:大水缸、大石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人数。唱上课歌

二、全班同学齐唱歌曲

三、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

四、通过多媒体看视频孟源演唱的《司马光砸缸》,并从中找出演唱存在的差距,总结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唱?

五、跟音乐继续练习唱

六、讲解音乐知识:倚音、八分休止符

七、分组表演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全班同学分成A\\B\\C\\D四组,A\\B组为演唱组,分别演唱歌曲中的不同段落;C组为表演组,表演故事情节;D组为打击乐器组,为歌曲伴奏。

八、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表现,并为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老师亲手做的小红花)

九、讨论问题:说一说歌曲中加色块的旋律在烘托音乐气氛、表现音乐结构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十、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那些音乐故事?让同学来唱一唱。

一、作业:课下有表情有感情的熟练演唱歌曲,唱下课歌下课。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学生都会唱了本节课歌曲,由于有表演的环节和打击乐器的加入,学生显得非常兴奋,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不足之处:没有涉及到独唱,演唱方式不够多样;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积极性差、准确率较低;学生之间的协作差,表现力不够

3、改进方法:让天赋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多展示多锻炼;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多做正确的引导;教师在做示范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第15篇:司马光砸缸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16篇: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刘静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4、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

1、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

2、《司马光砸缸》歌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

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

幼:司马光砸缸救人 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

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 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 (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

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 (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

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 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 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因为他聪明勇敢„„

师小结: 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这是一个经典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活动开始设置悬念:“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通过设置悬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幼儿: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 2) 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 “小朋友也动动脑筋, 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孩子们的回答真的时五花八门,想法奇特。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机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孩子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幼儿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延伸活动中,我又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大胆的演,在表演的过程中,继续加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和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勇敢的品质。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故事内容。

总而言之,这节课幼儿们不仅理解了故事内容,学习了司马缸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冷静、勇敢和果断救人的品质,而且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安全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17篇:14《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14.《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黄坌老区学校 一(2)黄土明 2016.12.20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本节课我以识字教学为主。具体如下:

一、多种方法识字。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语文,要通过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知识。低年级要以识字为主,课文是识字的载体,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学习生字。本课我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有助于学生熟记生字,同时,我采用了多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如:学习“玩”字我让学生说一说你经常和同学在一起干什么?从而理解“玩’的意思。再如学习“哭、找、举”字,我让学生表演动作,通过学生的表演加深学生们对生字意思的理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充分的读、大胆的想,勇敢的说、尽情的演。我采取了多种朗读的形式,充分的给学生读书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出当时小朋友们的心情。同时,我引导他们大胆的想:小朋友们会喊些什么、叫些什么,他们心情怎样?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大胆的演,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课文。

第18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这个小孩,生来聪慧,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水缸里满满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起来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大家面面相觑,甚是慌张。聪明的司马光正在努力的思考着,“我们都比水缸矮,又不能把他捞上来,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来就好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水倒出来呢?”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着。当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他高兴的想到,“我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啊”,随即他又想到,“万一砸到小伙伴怎么办呢?”.于是他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启示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19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北宋时,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马光。这个小孩,生来聪慧,喜欢动脑筋,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花有树还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赶,玩的很高兴。一个调皮的小女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进了假山边上的大水缸。水缸装满了水,小女孩被吓到了,在水里挣扎着,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啊„„”这时,小朋友们才发现,有人掉缸里了。大家惊慌失措,有的胆小的孩子,都吓得哭起来了。

这时,司马光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他救上来。”大家很慌张。聪明的司马光正在努力的思考着,“我们都比水缸矮,又不能把他捞上来,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来就好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把水倒出来呢?”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着。当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他高兴的想到,“我可以用石头把水缸砸破啊”,随即他又想到,“万一砸到小伙伴怎么办呢?”.于是他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女孩终于得救了。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它启示我们,遇事不能慌张,要敢于突破常规,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第20篇:《司马光砸缸》说课稿的

一、教材简析: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这篇课文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小朋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这正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小故事里学大智慧。这个小故事生动形象,是训练学生说、写的好素材。

二、目标拟定:

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3、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的习惯,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感悟内容中蕴含的道理,有所体会,自觉去做。

教法、学法

1、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随机点拨提升。

2、学法

填换词语,补充空白,提出问题,说心里话。仿说仿写训练。

三、教学设计

(一)、回顾全文,交代目标

1、与老师接读课文,老师的导语: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什么呢?有一回,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怎么做的?司马光呢?这样,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使学生容易抓住主要内容。

2、给出词:司马光,使劲,砸缸,救出。学生连词说主要内容。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这样训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二)、自主学习,交流训练

1、课件出示学法提示:

(1)、填换词语——()

(2)、补充空白——……

(3)、提出问题——?

(4)、说心里话——!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学法进行边学边标注。这几招学生都会,很乐意参与学习,为展示自己的能力做准备。

3、先交流前两项,有的在花园前填“美丽’,在假山前填“高高”……在1自然段后补充掉水缸里的小朋友的动作、叫喊,在2自然段后补充一些小朋友的救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语言得到了训练。这时,课件出示一组句子:

(1)、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2)、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3)、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谁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相机指导朗读。之后,告诉学生这是对比的写法,更突出司马光的果敢睿智。接下来点拨提升,训练学生用对比的句式说话。先给出例句:

“上课预备铃响了,同学们有的连忙摆好书本,有的背着手静等老师来上课,还有的看看生字,准备发言。只有小明[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还蹲在地上偷着玩自己的卡片”

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读,想,批注,说,有机的融在一起,落实了教学重点。

4、、交流后两项,学生自主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和故事里的人物说心里话,如、为什么司马光有那么好的办法?他不怕别人找他赔缸吗?我对司马光说——,我对掉在水缸里的小朋友说——,我对跑了的小朋友说——,我对找大人的小朋友说——,我对全班同学说——学生学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写话训练,提高能力

指导学生仿上边的例句,用对比的方法,写一段话,为拓展学生的思路,照顾差生,可以给出提示语:

下课铃响了,——————————————————。

读书课上,———————————————————。

秋天到了,花园里的花————————————————。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doc》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