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2020-03-02 10:18: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刘静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地品质。

2、学习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孩子遇事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4、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符合故事内容的动画

2、《司马光砸缸》歌曲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教育小朋友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

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部动画片,这个动画里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师:请小朋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二、欣赏动画,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意 师: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幼:《司马光砸缸》

师:你从这个动画中看到了什么?

幼:司马光砸缸救人 过渡语:在这个动画中你们最喜欢哪一段?

三、分段欣赏动画,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1)播放开头至一个小朋友掉进了水缸

师:他们在什么地方玩什么游戏? 幼:他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 师: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的呢? 幼:„„ (2)播放小朋友掉进水缸后至司马光砸缸前

师:这个孩子掉进水缸里了,其他小朋友都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幼:幼:有的小朋友哭了,有的小朋友去叫大人了„„ (3)播放司马缸砸缸至最后

师: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了他呢? 幼:他用石头砸破了缸。

师:他是砸在缸的什么地方的? 幼:缸的下面部分。

师:在当时谁的办法最好?为什么?

师:你喜欢司马光吗? 幼:喜欢。

师:为什么? 幼:因为他聪明勇敢„„

师小结: 司马光遇到事情沉着勇敢不慌张,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别人。司马光从小就聪明勇敢,长大后就成了一位古代的历史学家。我们要向司马光学习,遇事要冷静不慌张,动脑筋,想办法。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来比赛讲故事吧,看谁讲得最精彩!

四、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幼儿自由复述故事,教师适当提示。

五、延伸活动: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这是一个经典故事,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

活动开始设置悬念:“前几天,老师听到一个新闻,据说一个小朋友在池塘边玩耍时,一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幸好有一个大人路过把他给救起来了。真的是好险哪!”通过设置悬念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幼儿: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 2) 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 “小朋友也动动脑筋, 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孩子们的回答真的时五花八门,想法奇特。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机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孩子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幼儿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延伸活动中,我又让幼儿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大胆的演,在表演的过程中,继续加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并进一步体会到了小朋友们慌张的样子和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勇敢的品质。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而且使幼儿们能入情入境的学习,真正理解了故事内容。

总而言之,这节课幼儿们不仅理解了故事内容,学习了司马缸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冷静、勇敢和果断救人的品质,而且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复述故事,安全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司马光砸缸》反思

司马光砸缸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doc》
司马光砸缸教学设计和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